国虫网

标题: 虫事;实力是硬道理(習蟲者)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馬哥    时间: 2017-3-15 08:26
标题: 虫事;实力是硬道理(習蟲者)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7-3-15 08:44 编辑

   这是一条“无脚腿”,比不了“无影腿”,但牙超硬,属于实力型选手,场面不好看,但赢的一定是它;实力是硬道理!
http://www.tudou.com/v/um3fHSRaSyo/&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m3fHSRaSyo/?resourceId=0_06_02_99

  这条大肚子可不是怂虫(后边视频的拔牙踹),但无奈实力不济。

http://www.tudou.com/v/qbRVEc_CYUc/&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http://www.tudou.com/v/qbRVEc_CYUc/&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这条宁津虫的前几口非常快下口也狠,但还是实力不济。
   

   下边的视频是大肚子(大马蜂),标准的拔牙踹,您看看这拔牙踹有多精彩。它打级别低的虫子,可以很牛逼,但遇到无脚腿这样级别的虫子,它也没戏。

http://www.tudou.com/v/Wox2ANcbFwk/&resourceId=0_05_02_99/v.swfhttp://www.tudou.com/v/Wox2ANcbFwk/&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今儿上这几个视频,说明“实力”是硬道理,虫与虫、国与国都是如此,暂时下风没啥,最后用实力征服对手。
  匹夫一时之勇只能伤其肤肉,
   唯有百折不断之利刃可损其筋骨断其命脉。



【糙皮!热仔!二路色!花皮!蟋蟀行话名词解释】


常听虫界老司机提起若干行话,“热仔、二路色”等等,年轻虫友往往一知半解,今天小编特别转发一篇关于对“糙皮、热仔、二路色、花皮”的名词解释。

总体而言,以上四种说法对蛐蛐的评判都是贬义为主。其中,热仔、糙皮倘若把握好出斗时间,或许尚可一玩;而后两者二路色及花皮,乃指选虫中基本淘汰类,几乎可不选。四者的依次排位由高及低依次为:“热仔、糙皮、花皮、二路色”。

  行话    热仔  
北方虫友多此说,南方虫友大多称“伏虫”。蛐蛐初看基本与常虫无异。其区分处在于:夏末初秋时节,虫或翅面整翅微有动色,或头脖毛绒不全。此大部分为伏蜕之虫,小部分为初秋草垛边、塑料薄膜下、或表面干涸但底部潮湿的沟渠里所出之虫。并非“热仔”一定不能成将,只是它们出将的比例有限。

此类蛐蛐即便出将,其最大的致命伤在于 --  因蛐蛐出土早,蜕壳成虫的早期周边环境温度一直处于较高温状态,整批蛐蛐新陈代谢超快,衰老期也快。换句话说,蛐蛐最至关重要的“生理年龄高峰期”在这批蛐蛐上,表现得特短!若经验稍逊的爱好者养着养着,它就莫名衰老了。因此,玩这类蛐蛐时,请特别注意“提早斗、外加勤斗”。

  行话    糙皮  
顾名思义,蛐蛐皮壳挺干。但玩家请勿忘 --  高级将虫讲究的是:干、润、油!这“糙皮”呢,蛐蛐基本还在一路色里,不足处仅仅是干过了头。整翅所表现的翅脉排列的紧凑度(或叫结构密度)略有松散了。它们也不是不能玩,但玩家须知其不足。

这类虫的优势及通病在于 --  早秋口重,一旦遇到稍稍高级的对手,三板斧摆不平对方,很可能一退钳自己它就走了。同样,它们也没有太高的精养价值,能斗即斗,越养越瘫,直至越养架子越松,到后来直接不会斗。

  行话    花皮  
“花皮”也是北方说法。其所指蛐蛐由头至尾,粗略一眼下去,所涵盖的并非同一色系。这里面,老一辈北方虫友尤其注重蛐蛐的项色。他们认为:凡虫头、翅色差不大,但项色明显浅一路或明显“显项眼”者,其虫大多为“花皮”而不被重视。

现代高级一点的理念对“花皮”有了新的注解。其意大约是 --  杂种。即:蛐蛐各部位本该有较为统一的显性遗传表现,一旦某个局部部位出现青、紫、黄白等诸虫种所特有的遗传显性特征,它们混合在了一起,则此虫基本可判定为“花皮”。再明说的话 --  整虫咱们允许蛐蛐黄头、青项、紫翅;但是单一的头或项上,不可同时表现为:上半截金黄斗丝,下半截红斗丝,肉身为白肉,尾锋长成黑尾诸如此类。

  行话    二路色  
“二路色”的蛐蛐与以上三者稍有差异。如果说上述三种还依次皆有小比例出将的可能,凡早秋即表现出“二路色”的蛐蛐,可“斩立决”。所谓二路色,即早秋,虫的翅面上并非展示出同一种色系。大多体现出明显的“或浓或淡、或东一块青西一块金、或上一片紫金下半截显蓝”等等。凡此种蛐蛐,其虫体质特差,还有部分带有隐疾。

糙皮、热仔、二路色及花皮四种说法,意思有些接近,但其意各不相同。如若虫友在实际选虫、饲养中较为明白的区分清楚,可能会节约不少银子。银子倒还其次,真正节省精力与心力,少耽误时间,提高选将概率才是真!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7-3-15 08:33
有实力的蛐蛐肯定是赢家。精彩的视频。
作者: 小馬哥    时间: 2017-3-15 08:40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7-3-15 08:46 编辑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17-3-15 10:07
{:3_292:}
作者: 钟情白牙    时间: 2017-3-15 13:31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7-3-15 14:04
小馬哥 发表于 2017-3-15 08:40

金回回?!
作者: 老将军    时间: 2017-3-15 16:14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7-3-16 20:43
虫识里的“科普”,为这个思路顶一记!
作者: bxmy    时间: 2017-3-17 10:43
谢谢 小马哥的技术贴!
作者: douququ123    时间: 2017-3-18 00:32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wenji    时间: 2017-3-18 09:38
学习了谢谢   
作者: 抽烟123    时间: 2017-3-22 21:46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