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亲历两青年砸蛇车祸惨死,经理默许经商巨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3 16:4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5-7-23 16:46 编辑



    蛇向来都不受人们的喜欢,因为有些蛇有毒!从而捕杀蛇的事情也很常见,前些日子,有位师兄告诉我,由于其父亲在生前曾经打死过不少蛇,她也曾亲眼见到父亲在家门前杀死过一米多长的蛇,此惨景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在她父亲快临终的时候。在她的农家小院发生了惊恐一幕:有好几条蛇竟然就爬在屋里的墙上,奇异的一幕将大家都吓坏了!

    而无独有偶,这两天我又读到一则真实故事,虽说曾经有人在网上发表过,但我觉得依然具有强烈的警醒作用,所以也分享一下,同时说明蛇的嗔恨心真的是非常可怕。

    在北京丰台区角门附近,住着一对专门接纳、救助北漂少数民族青少年、孤儿,并教以歌舞才艺的慈善家夫妻,先生姓胡,妻子名叫高娃。他们都是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通辽市。

    他们在过去的7年中,负债累累,历尽艰辛,收养、培养了一百多位各个民族的青少年男女,且教育训练有方,使他们很快拥有一身歌舞特长,其中不少人在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等节目中获得奖项。

    2012年8月下旬的一天,胡老师讲述了他亲历的一桩现世因果报应事件:

    1995年,胡老师(以下用第一人称)在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当地外贸局下属的一个牧场担任场长。

    1995年7月份的一天清早,我还在睡梦中,就被外边一片叫喊声惊醒了。我爬起来到场院中一看,只见我场的两位员工——19岁小伙子白波、21岁小伙子梁宏斌正在追打一条小碗口粗细(直径15公分左右)两米多长、黄皮黑点的大蛇。

    当时我想,这么大的蛇,真可能把场里的小羊羔给吃了!(就是这么一个默许的念头、见死不救的念头,给我未来的人生带来了长达十多年的惨痛噩运。今天再次忏悔!)眨眼间,大蛇被两个小伙子用石头打得头部破碎、流血而死……

    日月如梭。过了两年,小伙子白波21岁时,他驾驶一辆桑塔纳小汽车在好端端的路面上发生车祸,撞在路边的石柱上,头破血流而死……

    又过了一年,小伙子梁宏斌24岁时,借他姐夫的三菱小轿车驾驶,发生追尾事故,一头撞在前边行驶的东风141大卡车尾部,头破血流而死……

    我作为他们的领导,亲眼见到了上述惨烈场面,心里直打鼓……

    我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为此专门去寺庙找了喇嘛师父,问我的祸福。喇嘛师父说:你儿子心地善良,死罪没有,活罪难逃。然后,为我做了相应的法事。

    1999年春夏之交,一位信赖我的朋友做担保人,辽宁盘锦市辽河化工厂允许我“赊”进200吨化肥(出厂价40.8万元),让我拉回内蒙通辽销售。

    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做白不做”的好生意——想想看,谁会允许你赊欠40多万货物、售后年底结账呢!这样的便宜生意,当然不能错过啊!

    在我赶往盘锦的火车上,同座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尼师。

    老尼师问我:“小伙子,你干什么的?”

    我说:“做买卖的。”

    我突然想起什么,便问老尼师:“盘锦辽河化肥厂赊给我200吨化肥,售后年底结账,这生意能不能做?”

    老尼师说:“这个不好做。你不要做了。”

    我心里想,这简直是到嘴的馅饼,岂能不做了?

    老尼师接着追加了一句:“不好,你最好十年里不要做买卖。”

    我说:“十年不做买卖,我怎么生活?”

    老尼师慈悲地说:“你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到盘锦xx寺庙找我。”

    我当时真是利令智昏,根本没听进老尼师的忠告,哪里有心思听进寺庙的名字呢!全当耳边风了。

    我把200吨化肥拉回通辽,分批赊给了熟悉的下家,就美美地等着秋后结账了。谁曾想,当年发生了严重干旱,农作物几乎绝收,“秋后结账”成了一个黄粱梦!

  我做人做生意讲究信义,自己再怎么困难,总不能害了为我担保赊欠化肥的朋友吧,便努力东挪西借,以年息20%~36%的高利率,凑足了40.8万元,堵上了窟窿。

  我心想,今年干旱绝收,明年使用化肥的农户有收成了,货款还是可以收回来的。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第三年……当地连续五年发生大干旱,彻底打碎了我的黄粱美梦!

    第二年开始,债主们反反复复向我催债、讨债,我拆东补西、借西还东,惶惶不可终日,简直是度日如年啊。

    2002年,五家债主们联合起来把我告上了法院,本息累计已经变成了80万元人民币!

    感恩法院法官、债主们仁慈,最后作出判决:分期分批还清80万元给债主们,不再追加延期的利息。

    后来,经过几年的辛苦煎熬,直到2009年,我终于还清了这笔沉重的债务。那些难熬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火车上遇到的老尼师,后悔没有听从她老人家的金玉良言!想去寻找她请教疑惑,却根本没记住她住哪个寺庙……

    2009年的一天,妻子家的亲戚来北京看望我们,在饭店点了一锅炖蛇肉(事先我不知道)。在饭桌上,我想起过去十多年的噩运,悲心大起,一口也没吃,筷子也没去沾。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离奇而又清晰的梦:我梦见自己在沙漠上空一米多高处飞行,地上一条黄皮黑点的大蛇在爬行,他抬起头对我说:“你昨天没吃我的同类,你我之间的事情(宿怨)就此了结,我不再追究了。”

    梦醒之后,我感慨万端:感恩蛇菩萨的宽容!我真是万幸啊——我用十四年的宝贵时光,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这个完整的现世因果奇案,印象深刻,教训深刻,真是刻骨铭心啊!几年过去了,这个梦境中的一切依然清晰,历历在目。今天有缘,公之天下,目的是奉劝天下一切有缘人:因果极为严厉,千万不要杀害、伤害任何众生(包括蚊虫蚂蚁),最好彻底素食,不仅不能与任何众生结仇、结怨,而且应广结善缘,戒杀、素食、放生、法布施、扶危济困,将来与一切众生同证无上菩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5-7-23 17:09: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信者有。
3#
发表于 2015-7-23 17:24:45 | 只看该作者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4#
发表于 2015-7-23 17:50:31 | 只看该作者
以前也干过这事,后来改了,{:soso_e163:}
5#
发表于 2015-7-23 18:02:3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还好我没有{:soso_e163:}
6#
发表于 2015-7-23 18:20:33 | 只看该作者
圣经上说蛇是魔鬼!{:soso__8893648953052196047_3:}
7#
发表于 2015-7-23 19:35:37 | 只看该作者
斗败的蛐蛐好好放生。{:soso_e113:}不然梦里咬你屁股。

点评

你这个点评是我发帖的真正目的,了解我的人还是有的,感谢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3 20:02
8#
发表于 2015-7-23 20:00:58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20:0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5-10-24 19:17 编辑
没有色 发表于 2015-7-23 19:35
斗败的蛐蛐好好放生。不然梦里咬你屁股。


你这个点评是我发帖的真正目的,了解我的人还是有的,感谢你!{:soso_e181:}

“明星”一说由来以久,是传说也好、是荣耀也罢,都是可喜可贺,可成追忆的谈资。

    80年代的弄堂斗蟋文化盛行。记得儿时的一条败局扔三扔、爬三爬也能成星,因为纯粹的新奇感而快乐着。那时几乎家家都能拿至少一个排的兵力出来凑热闹。那时的人很纯朴,对虫道的认知有限,几乎认为只要是条虫就能出来斗、斗赢一场就能斗第二场、斗得越精彩的就越得人气自然也越上档次。“级别”一说在那个时代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因为玩的人多,层次结构简单、其间不乏幸灾乐祸,随便瞎玩玩的草根之草根。所以那时大人们被小孩子打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并时常被广而告知,令人津津乐道,普天之下竞斗者的水平如中山装、军裤那样半斤八两。“明星”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无处不在的。

    进入90年代,印象里开始有所谓“老法师”一说。人们开始逐渐尝试着给虫定种性,定出斗时间,开始用书本来武装自己的蟋蟀。那时斗虫的功利性已经盖过了纯粹的乐趣。弄堂里的打架、谩骂、互相诽谤诋毁开始增多。斗蟋文化开始走入其命中注定的市井之徒的阴暗面。因为有了功利,顽虫已被主观地打上级别的烙印,玩虫的人也不再“平等”。无论是虫贩、斗家、看客都已意识到自己正踏入无利不往的征途。那时玩虫开始变得认真,即使是鱼目混珠、一知半解、草菅虫命,也义无反顾。那时玩虫者的差距开始拉大,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尤其到后期,良莠不齐、落差巨大直接促成“电警棍”理论横空出世。“明星”在那个年代真正开始走技术路线并被理性追捧——有得明星者得天下之意。

    2千年后,随着公养场的成熟、完善和普及,斗虫职业化已然成风。人们已经适应从专业的角度去看虫,试图把虫看透摸清是所有铁杆粉丝的终极目标。在此期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玩友或因技不如人嘎然而止、或因又觅新欢喜新厌旧、或因工作家庭压力琐事缠身,陆续退出了蟋蟀的舞台。在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的无论是精英还是傻子,对于虫界都是硕果仅存的宝贝。既然沉淀下来的不是人精就是虫精,那玩虫的格局和档次也自然升华。虫界出了不少拼命三郎;嗜虫如命的故事和“电警棍”的事迹不绝于耳。广大痴迷者连声惊叹“虫价一年比一年贵、虫质一年不如一年、虫也一年比一年难斗”的呼声已然共鸣。在这个年代,“明星”已经不再好当,更多时候“明星”和“靶子”直接挂钩。

    10年至今,随着白虫的崛起,科技元素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以革命创新的精神去对待蟋蟀。把它当作小白鼠来证明真理的存在和自身的价值。哥玩的不是虫——是概念、是思想、是理想,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玩虫的乐趣变得那样的寓意深长,似乎可以在自己百年之后,跟随着自己的灵魂到另一国度去续写未完的篇章。此情此意何止是升华两字可以涵盖。如今在斗场里能够走上3路的就算欣慰的了,像以前那样8路军满大街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翻翻5年前的旧照,许多昔日烈将都以不再那样称职,甚至50%都不合格。唏嘘、感慨之余不禁在想:如果昙花一现是今后虫道的不变法则,那虫界是否还有“明星”?

“明星”的背后有运气、有技术、有金钱。在人们还未真正的、全面的了解虫道的内涵法则之前,所有的“明星”都只是流星、所有的“传奇轶事”都只是道听途说。虫是看不到底的,这是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地去看的动力;“明星”终将逝去昨日的光芒,这是与时俱进的宇宙法则。
10#
发表于 2015-7-23 20:37:21 | 只看该作者
凡是与人共存的生灵,尽可能不要伤生。
11#
发表于 2015-7-23 22:40:20 | 只看该作者
嘴中的每一块肉,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能少吃一块肉,就多一条生命。
12#
发表于 2015-8-5 12:13:0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3:}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 22:38 , Processed in 0.14715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