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过蛉不能全责之三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30 14:0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曾经做过试验,放三尾后,把那些放后十分钟就有蛉的雄虫做上记号,同时将那些下三后1个小时也没有的有蛉三尾提出来另放,隔天把这些不过蛉的三尾放入过蛉快的雄虫盆中,结果大部分在10分钟时都是有蛉。少部分还是没有蛉的三尾就坚决弃之。同时将这些过蛉快的雄虫也高看一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17-10-30 21:41:31 | 只看该作者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一过去,三母子就不愿再上其背,这样的蛐蛐都是假货假洋鬼子,空有其表,没有真能耐。凡是那高品的蛐蛐,三母子就是挺着大肚子也要为它接蛉,从来没有长鸣不已叫母子不上的现象。

        这就是大自然生物界优胜劣汰的奇妙。只有门类相同,皮色匹配,品质相似的雌雄性蛐蛐,才会在短时间内取得相互的亲睐。越是种气纯正的母本蛐蛐,越能获得雄性蛐蛐的喜爱,反之,越是骁勇善战优秀卓越的雄性蛐蛐,越受雌性的追捧。

        有时候蛐蛐几路上风打下来,外观上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异常变化,可是调养中突然发现原来熟配的三母子都不肯上背过蛉了,这种现象就是不祥之兆,蛐蛐很可能有了内伤,或者是蛐蛐体力下降,老之将至,这时就要谨慎行事,不能勉强上阵,稀里糊涂输钱先放在一边,还会坏了蛐蛐。
        
         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时候一条看满眼的蛐蛐,你给它挑雪白粉嫩的三母子配雌,它瞧也不瞧,相反,也许一条其貌不扬丑不拉几的瘸子拐子肉尾短枪的三母子放进去就过蛉,这就应了那句话:没有不过蛉子的蛐蛐,只有不合适的三母子,合适就好。

        这一点在大翅蛐蛐身上最为常见。我从来不给大翅剪去一块翅尾,下不来蛉子那是没碰到合适的三母子,翅长不是下不来蛉子的原因,大翅想下蛉子时会把两边翅衣敞开来。

        关于屁蛉,这些年我就遇到过一条,确实没见蛉子,过气之后公母对头相向,蛐蛐垂头搭地。

        这也是我孤陋寡闻,玩蛐蛐的时间短,贻笑大方了。

        养虫先蓄雌,古人诚不我欺。

        有时候,养三母子比养蛐蛐好玩。

        最后,忽然心生调侃,用一句粗话做结束语,众友切莫喷茶:三母子都玩不好,那蛐蛐还玩个大鸡巴啊?
        

点评

是个相对动态综合过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 17:21
层主厉害啊,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 10:26
楼主见解一针见血,高实在是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1 21:52
不管你们服不服,我是服了,关键能讲出道理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1 20:57
真正的玩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1 08:00
2#
发表于 2017-10-30 14:22:41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对!
3#
发表于 2017-10-30 14:43:33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10-30 14:56:56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10-30 17:59:05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6#
发表于 2017-10-30 18:43:46 | 只看该作者
下雌选将军!
7#
发表于 2017-10-30 19:20: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3_292:}{:3_292:}
8#
发表于 2017-10-30 20:37: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0#
发表于 2017-10-30 21:58:46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7-10-30 21:41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 ...

   
11#
发表于 2017-10-31 00:21:36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7-10-30 21:41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 ...

说的太好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8:00:08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7-10-30 21:41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 ...

真正的玩家

点评

赵叔治学严谨,思维缜密,后学一时心痒,实属班门弄斧,汗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1 17:29
13#
发表于 2017-10-31 17:29:10 | 只看该作者



         赵叔治学严谨,思维缜密,后学一时心痒,实属班门弄斧,汗颜!
14#
发表于 2017-10-31 20:57:48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7-10-30 21:41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 ...

不管你们服不服,我是服了,关键能讲出道理来
15#
发表于 2017-10-31 21:49:56 | 只看该作者
{:3_292:}
16#
发表于 2017-10-31 21:5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7-10-30 21:41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 ...

楼主见解一针见血,高实在是高。
17#
发表于 2017-10-31 21:54:09 | 只看该作者
疏蛉虫不能这样来区分
18#
发表于 2017-11-1 10:26:17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7-10-30 21:41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 ...

层主厉害啊,学习了
19#
发表于 2017-11-1 21:27:34 | 只看该作者
细致入微练就了学者。
20#
发表于 2017-11-2 17:21:33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7-10-30 21:41
下母子的关键是要看三母子对蛐蛐的温顺程度,三母子比人更了解蛐蛐。有的蛐蛐三几天的新鲜劲儿 ...

是个相对动态综合过程!

点评

胡兄说的是,三母子就是蛐蛐的试金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 20:51
21#
发表于 2017-11-2 20:51:32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7-11-2 17:21
是个相对动态综合过程!



          胡兄说的是,三母子就是蛐蛐的试金石。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9 00:30 , Processed in 0.11651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