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蓑衣 我的蝴蝶王 传奇一世
作者: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2-10-25 20:05:36 |
这条虫子的事迹,我曾在顶双地须王兄的跑马王故事的帖子里提到过,承应王兄美意,我一直想详细的把它写出来,以表达我对它的纪念和尊重。
那是在05年虫季的一天。
已是9月初,我去沧州西郊捉三尾。在一堵破落的墙旮旯里,有一堆乱竹竿子。我轻轻蹬了几脚,蹦出好几条三尾,我依次收它们入笼。这时,我的眼角余光感觉到墙角有个黄东西在爬,仔细一看,是条黄蛐蛐,只是它的双翅平铺分开,搭在身体两侧。我操,我暗骂了一句,不会是让我那几脚蹬竹竿时,把它挤成这样了吧?我一边冒冷汗一边把它收进罩网,看了看牙,他奶奶的,黑呼呼的,还是条猴嘴,我随手把它扔了。继续捉三尾。一会儿功夫,它又爬到我的眼前。再看看,别看错了。还是猴嘴,扔了吧。就这样,扔了来,来了扔。第4回我把它收进罩网里时,我的心动了。你跟我还真有缘啊,就当带回家看青儿吧。要不是条猴嘴,唉,真可惜。
-
中午我回到家里,先把三尾安顿好,捎带脚捉的几条虫子看上去也没啥出彩的样子,不过既然捉回来了就先养着吧。最后我把这条猴嘴倒进一个大瓷罐,因为它的双翅是分开乍着长的,小罐子恐怕影响它活动。然后我又仔细端详这条虫子。只见它高抛大头,黑脸,金黄色脑线呈 n 字形,麻路铺满头盖,深项铺满红沙,蜕裂纹处一点痕迹都没有,连翅处如焊上的一般。一身苍黄肉,双尾修长,前抱和中抱足白嫩粗壮,两条大腿却是糙黄色,奇怪的是双须前捎各自卷了个圈。一身金装,隐隐透出一种说不出的红光,看上去就有一股煞气。站在盆里稳重如山,一动不动,连须子也不曾有分毫抖动。
唉,可惜呀,是条猴嘴。
这时,我老婆走进虫房。“看什么呢?这么入迷?”我把瓷罐端给她看。“捉了条王子。”她瞧了一眼,伸手打了我一下,“你怎么这样不小心,把它都踩扁了。”“没有,它就是这样,天生的。”“天生的?我不信,还有这样的蛐蛐?”“你看出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来了吗?”我老婆仔细看了看,“它的牙怎么是这样的呢?不会是猴嘴吧?”唉,
真他妈的让人万分惋惜,它怎么是条猴嘴呢?
“你打开它的牙了吗?”我老婆问。
一句话提醒了我。原本我养虫在下三尾之前,是绝不点草看牙的。它既然是条猴嘴,也就不用顾忌这些了。我轻轻点了一下,它晃晃头,不搭理这喳。我换了根硬草。这回它好像被惹怒了,张嘴就咬草。我操。当时我就吓了一跳。这是啥牙啊?一对黑呼呼的大牙又圆又长,最前端是很夸张的弯钩状,合在一起,就像人揣着手一样。它倒底是不是猴嘴啊?
-
中午我回到家里,先把三尾安顿好,捎带脚捉的几条虫子看上去也没啥出彩的样子,不过既然捉回来了就先养着吧。最后我把这条猴嘴倒进一个大瓷罐,因为它的双翅是分开乍着长的,小罐子恐怕影响它活动。然后我又仔细端详这条虫子。只见它高抛大头,黑脸,金黄色脑线呈 n 字形,麻路铺满头盖,深项铺满红沙,蜕裂纹处一点痕迹都没有,连翅处如焊上的一般。一身苍黄肉,双尾修长,前抱和中抱足白嫩粗壮,两条大腿却是糙黄色,奇怪的是双须前捎各自卷了个圈。一身金装,隐隐透出一种说不出的红光,看上去就有一股煞气。站在盆里稳重如山,一动不动,连须子也不曾有分毫抖动。
唉,可惜呀,是条猴嘴。
这时,我老婆走进虫房。“看什么呢?这么入迷?”我把瓷罐端给她看。“捉了条王子。”她瞧了一眼,伸手打了我一下,“你怎么这样不小心,把它都踩扁了。”“没有,它
就是这样,天生的。”“天生的?我不信,还有这样的蛐蛐?”“你看出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来了吗?”我老婆仔细看了看,“它的牙怎么是这样的呢?不会是猴嘴吧?”唉,真他妈的让人万分惋惜,它怎么是条猴嘴呢?
“你打开它的牙了吗?”我老婆问。
一句话提醒了我。原本我养虫在下三尾之前,是绝不点草看牙的。它既然是条猴嘴,也就不用顾忌这些了。我轻轻点了一下,它晃晃头,不搭理这喳。我换了根硬草。这回它好像被惹怒了,张嘴就咬草。我操。当时我就吓了一跳。这是啥牙啊?一对黑呼呼的大牙又圆又长,最前端是很夸张的弯钩状,合在一起,就像人揣着手一样。它倒底是不是猴嘴啊?
一时间,我的心里扑通扑通乱跳,一半是为了可能得到了一条绝世虫王,另一半则是无法判断和确定它究竟是什么。说老实话,猴嘴见过不少,可猴嘴的牙张开以后是个啥模样,还真不知道。转念间拿定主意,盖好盆盖,嘱咐老婆看好,千万别乱动,出门开车直奔北大铺。
北大铺盛产猴嘴。我毫不费力捉了两条就往回赶。一来一去的路上,心里一直祈盼着千万别一样啊,那我可就是捡到至宝了。不知是我的草功太差,还是猴嘴这一品种根本就打不开牙,反正我费了九牛二虎的劲,也没刷开猴嘴的牙。我又仔细比对,终于初步审定,我捉回来的黄大头,是条蛐蛐,而不是猴嘴。
把激动的心情平复一下,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把这条虫拿给老师父去看看,小师父这里可以稍稍迟一些也可以。但是我家距离老师父那里有二百多里路,时值下午,现在就去,晚上恐怕赶不回来了。这是个消停活儿,明早再去吧。
接下来就是如何养这条虫的问题。它的双翅分开平铺,罐里放过笼肯定是不行的,以它的身形都挤不过去,否则会伤了双翅,那又如何是好呢?我的眼睛无意间落在院里支葡萄架的竹竿上,有了主意。于是我又去了竹木市场,挑那有弧度的竹竿买了几根,让老板给锯了几截,回家后一翻加工,几个特制的过笼就做好了。我把竹过笼用茶水煮了几遍,主要是为了消毒。又专门预备了几个大罐子,随时为它清理换土。都忙活完了才想起,我中午饭还没吃呢,呵呵。
晚上给蛐蛐喂食时,我特意为这条黄大头加喂了几颗煮开花的绿豆。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吃过食的黄大头腰身更加丰硕,精神 愈发焕彩,打开盆盖乍一看,如同一块赤金一般。好漂亮的虫子。
真是佳作,重新编辑,方便虫友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