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传说:皇后化蟋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 09: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柱山先生称,宁津蟋蟀的出名是从明朝开始的,之前在正史里找不到记载。明宫廷中斗蟋之风盛行,据说明朝时两个官差特地到宁津看蟋蟀资源,为朝廷提供贡品。之后,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
    除中科院昆虫研究所所长吴寄传教授所著、1991年出版的《中国宁津蟋蟀志》外,关于宁津蟋蟀,史书中几无资料可寻,但民间传说颇多,最有名的有两个。
    传说其一可追溯到北宋。徽、钦二帝疏于国事,整日沉缅于酒色,挥霍无度。他们花重金建起斗蟋台,亲自为斗胜的蟋蟀封号命名,“金头大将军”、“绿袍大王”、“黑衣大圣”、“紫衣大圣”等。当时东京汴梁(今开封市)的斗蟋市场非常活跃,就连女人、小孩都加入斗蟋队伍。
    宋徽宗的皇后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儿,名叫王敏。王皇后从小饱读诗书,对皇帝不理朝政、整日躲在宫里同嫔妃斗蟋看不下去,多次劝说。皇帝起初还能听进去,时间久了就疏远了皇后。王皇后一番好意却被冷落,很是抑郁,不久得病而亡,年仅25岁。为了继续劝说丈夫觉悟,她变身一只乌头金翅大蟋蟀,经过数次擂台赛,终于来到皇帝身边,终日在其耳边啼鸣“夫君醒来!夫君醒来!”
    公元1127年,金兵大破东京汴梁,活捉了徽、钦二帝,宫中之物亦被抢掠一空,一同车装船载运往幽州,其中有一红棚大车上装满镶嵌珍珠、宝石的精致盆罐。行至位于鬲津河畔的临津县(今宁津县),天气突变,乌云滚滚、雷声隆隆,一声霹雳,红棚车裂盆碎。随着王皇后化身的乌头金翅大蟋蟀的一声鸣叫,群虫齐声振翅高歌,跳进青纱帐里无影无踪了。钦宗见状,凄然泪下,哀曰:“尔等早早逃亡,待到天朝盛世,再让你们拜帅称王。”八百年后,宁津蟋蟀称霸中华,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冠军。
    传说之二到了清同治年间。当时宁津陈庄的蟋蟀在京城已小有名气。这年,逢慈禧太后生日之际,准备大庆一番。太监李莲英建议增添斗蟋一项助兴,老佛爷很满意。于是,李莲英派两个手下人贾大鼎和郭老福,到陈庄选虫子,并叮嘱要选个大的,成色好的。二人到陈庄后喝斥人们到地里捉最好的虫子进贡。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成色,只记住了“个大的”。当上好的虫子贡上来后,都因“个不大”而没被选中,村民们还挨了臭骂,甚至遭衙役棒打。村中几个捉蟋蟀的人一商量,决心捉弄一下两太监,出出气。于是他们在地里捉到几只特大的雌蟋蟀,把显示雌性的尾巴剪掉,献了上来。两太监一见,如获至宝,装进箱里,运回京了。没等慈禧寿筵开,虫子便献到了李莲英面前。太后听说后,欲先睹为快,让选两只斗斗看。李莲英把两只最大的放在一起,可几经挑逗,不见相战。仔细看时,才知是两只雌的。慈禧顿时大怒,因扫了兴,更因“雌蟋”与“慈禧”同音,大忌。雌蟋上不了场,影射了女人专权之逆。她以为是两个下人故意耍弄她,便下令将他们下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5-12-2 11:09:31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12-2 15:3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4#
发表于 2015-12-2 15:57:09 | 只看该作者
只知道八十年代,前两届蛐蛐节宁津满大街都是油葫芦,当时他们都以为大的值钱-----
5#
发表于 2015-12-2 19:36:07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6#
发表于 2015-12-2 19:51:46 | 只看该作者
顶。。。。。。。。。。。。
7#
发表于 2015-12-2 20:27:18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soso_e160:}
8#
发表于 2015-12-4 01:13:37 | 只看该作者
虫文化一部分。
9#
发表于 2015-12-4 19:07:55 | 只看该作者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7-6 22:54 , Processed in 0.14569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