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斗蟋蟀在历史上深受最高统治者青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3 09:3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民俗文化研究领域,蟋蟀是一个人们常常提到的话题,而且它充当的角色与昆虫学著作中的完全不同。是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蟋蟀确实占着一个不可缺少的位置。2000多年来,这种本来十分普通的昆虫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有人畜养它,赏玩它;也有人吟咏它,歌颂它,人们为它而喜,为它而忧;因它而倾家荡产,因它而骤然暴富,并因此而演出了一幕幕悲剧、喜剧、闹剧。环视世界其他各国,似乎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为蟋蟀化费了那么多的心血;更没有像我们那样,居然积累起内容丰富的当然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蟋蟀文化”。

  提到蟋蟀,首先让人想起的是斗蟋蟀的游戏。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它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而且现在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于斗蟋蟀的是是非非,自古以来人们已经谈了许多,大多不外“玩物丧志”之类。但是我们要问:天下之游戏尽多,为什么独有斗蟋蟀千年不衰?天下之民族甚众,为什么只有我们才对这小小的虫豸情有独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也许,它反映了我们的民族心理的一个侧面:崇尚自然,自得其乐,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实现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愉悦。其实,以草木虫鱼为诗歌、绘画及其他艺术的题材,无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庄思想又是有密切联系的。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斗蟋蟀似乎是一项最先兴起于宫廷和上层社会的游戏。宋人顾逢在他的《负曝杂录》中记载,唐代天宝年间的长安富人已开始用珍贵的虫具畜养蟋蟀,用斗蟋蟀的方式进行豪赌,一掷千金。此前的王仁裕也记载,天宝年间长安宫女养蟋蟀听其鸣叫。唐玄宗是一个很会娱乐的皇帝,斗鸡走狗无所不为,斗蟋蟀始于此时的宫中和长安倒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对此我们还缺乏更多的证据,尤其是缺少实物方面的证明。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宋代确已有了斗蟋蟀游戏,并且很快就发展到相当规模。南宋姜白石的一首词里说,当时的杭州城里不但有斗蟋蟀的游戏,而且一开始就与赌博联系起来,所以蟋蟀的价格亦甚昂贵。按理说,斗蟋蟀赌注极大,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玩这种游戏。其实不然。作为一种游戏,斗蟋蟀并不为富人所专有,穷人也以之取乐。西湖老人曾在他的《繁胜录》里记载了宋代杭州城的胡同里斗蟋蟀的热闹场面。有意思的是,当时杭州城周围的农民纷纷捉蟋蟀到城里来卖,根据斗性的强弱确定价格的高低。还有人专卖用来畜养蟋蟀的各种笼具,并出现了专以驯养蟋蟀为业的所谓“闲汉”。由此可知南宋的斗蟋蟀活动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已成为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娱乐活动。

  斗蟋蟀在历史上是极得最高统治者青睐的,有两个名字大家耳熟能详,即南宋的“蟋蟀宰相”贾似道和明朝的“蟋蟀皇帝”朱瞻基。一位宰相,一位皇帝,却冠之以蟋蟀之名,可见不是一般的玩家,而是地地道道的蟋蟀迷了。也因此,斗蟋蟀的名声愈加不妙,不仅是“玩物丧志”,而且还成为害民亡国的代名词。《宋史》载在外敌人侵,襄阳被围的紧急关头,贾似道置国事于不顾,竟然还在“与群妾踞地斗蟋蟀”,第--次把南宋的灭亡与斗蟋蟀间接地联系起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5-12-3 11:08:20 | 只看该作者
顶。。。。。。。。。。。。
3#
发表于 2015-12-3 21:28:1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60:}
4#
发表于 2015-12-4 09:14:32 | 只看该作者
顶。。。。。。。。。。。
5#
发表于 2015-12-4 11:35:1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6#
发表于 2015-12-4 12:01:4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7-5 06:47 , Processed in 0.1326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