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6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蟋蟀斋主人王晓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2 14:5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保定府是“畿内首善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说是文人骚客云集之地那可是一点也不过分,不信啊,你在保定的大街小巷转转,书画“斋”、文物“斋”,各种各样的“斋”数不胜数,可是你听说过“蟋蟀斋”没有?

你别不信啊,在咱们保定还就真有一个“蟋蟀斋”,不仅闻名全国还找来了大洋彼岸的客人——尼克松总统的弟弟尼克松先生。咱们接下来就说说这个“蟋蟀斋”和蟋蟀斋主人王晓燕的小故事。

话说蟋蟀

振翅长牙准备战斗的蟋蟀

要说蟋蟀斋咱们先得讲讲这个蟋蟀。啥是蟋蟀啊?有人说了:“蟋蟀就是蛐蛐呗”。恭喜你,答对了。但是,要是细说起来,这蛐蛐里面学问还挺大的。蟋蟀是一类昆虫的统称,平时咱们看到斗蛐蛐的那种虫子学名叫“中华斗蟋”,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江米”。其他的品种,像油葫芦、猴头、棺材盖子之类的虽然也是蛐蛐,但都不入流,跟咱们今天蟋蟀斋这个话题也没啥关系,就不说了。

产自保定的异虫

古城保定自古就是蟋蟀名虫的重要产地,甚至可以说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蟋蟀大市。保定还有几种“异种”蛐蛐,厉害非常,在宋朝的“蟋蟀谱”里都有记载。“竹节须”、“星头”、“青头”、“真赤爪”、“大紫牙青”这些蟋蟀的大名在蟋蟀谱里写的是清清楚楚。这蟋蟀谱你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是它的作者可是鼎鼎大名,他就是宋末执掌朝政的权臣贾似道。这小子就是酷爱玩蛐蛐,历朝史书都说他因为玩蛐蛐亡了国。我看把南宋亡国的罪名推到蛐蛐身上是冤枉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贾似道这奸臣也做了一件好事,他把咱们保定的名虫都记载下来了,算是为保护文化做了点贡献。咱们闲话就不多扯了,总之保定玩蛐蛐的历史传统是很悠久的,至少可以推到宋朝。

[Page:2 ]

蟋蟀斋主人王晓燕

蟋蟀斋主人王晓燕正在斗虫

接着说蟋蟀斋主人王晓燕,这位大哥可是咱们古城一位玩虫高手。玩蛐蛐,讲究的是“捕、斗、养”(捕虫、斗虫、养虫),王晓燕这三样是样样精通。你走进蟋蟀斋,满眼都是蛐蛐有关的物件,可见这“蟋蟀斋主人”真是名不虚传啊。桌子上、地上,满屋摆放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材质不同的蛐蛐罐。我刚一提蛐蛐罐,王晓燕就口若悬的介绍起来。这些蛐蛐罐用途不同,有养罐、斗罐、提罐、叫罐,还有临时运输蛐蛐的小瓷罐。王晓燕说,原来养虫都用瓷罐,在底部砸上底泥,每年换一次。现在兴起了科学养虫,不但虫子的食谱科学化了,就连这虫子的房子也换成了大澄泥罐。蛐蛐罐在蟋蟀界不但是必不可少的实用品,还是收场品。晓燕大哥特意拿出几个他收集的蛐蛐罐珍品让我开了开眼。

玩儿蛐蛐必备书籍——蟋蟀谱

斗蛐蛐,不但要有实践经验,理论学习也是必不可少,要是能从树上学几招那可是受益匪浅。在晓燕的“蛐蛐斋”里有不少他收集的有关蛐蛐方面的书籍,从一本民国版本《蟋蟀谱》中,我看到了保定的名虫、异虫名录。保定产的“竹节须青头,星头”,“真赤爪花三叉”“大紫牙青”“铁头青背”“淡墨青”等名虫,在历代蟋蟀征战中都曾威震华夏,建国后的几次蟋蟀大赛中更是摘金夺银。据王晓燕介绍,名蛐蛐产地在北方为河北、山东。南方有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其他地区的蛐蛐很少有名虫出现。河北蛐蛐当然是首推保定了,由此可知为什么保定的玩虫人多了。

玩儿蛐蛐的全套用具

在“蛐蛐斋”里,还有一些很“神奇”的东西。其中有一样像是枯草的东西,主人拿它一扫蛐蛐,蛐蛐就长着大牙叫唤开了,你说神奇不。据说这些都是养、捕蛐蛐的工具,用铜丝、不锈钢丝、尼龙丝编的罗形物叫“蛐蛐罩”,有竹制的“蛐蛐筒”,有训练蛐蛐的“草芡”、“木过笼与绒球”,给蛐蛐饮水用的青花“水孟”,喂饭的“食板”,为蛐蛐称重的“毫戥”等等。

[Page:3 ]


为抓蛐蛐屡遭危险

在满屋子的蟋蟀用具里有一样长得像长矛矛头的东西,是用来挖蛐蛐洞的,这东西可救过晓燕大哥的命。斗蛐蛐虽然好玩,抓蛐蛐却非常不易,不但要夜间跑到荒村野岭,搞不好还有生命危险。有一次,晓燕大哥夜里到山区一个县去捕蛐蛐,就遭遇了野狼。当时他被一只蛐蛐的声音吸引,正聚精会神的抓捕,突然感觉后面有动静,他就回头用手电一照。这一照不要紧,把王晓燕吓出一身冷汗来,之间一只有点像狼狗的毛茸茸的东西正对着自己咻咻的吹气呢,眼看就要把爪子搭在自己肩膀上了。晓燕大哥忙拿着矛头准备搏斗,那东西见人已有防备只好灰溜溜的走了。晓燕大哥顺着手电光定睛观瞧,这那里是狗啊,分明是一只恶狼。天明以后,晓燕大哥向当地的老乡打听才知到这一代常有狼出没。

还有一次,晓燕大哥为捉蛐蛐更是险些丧命。那年他到唐县农村捉蛐蛐,午夜在一农家牛棚旁听到一上品蛐蛐在那叫唤呢,正要捉之,忽听身后一阵响动,回头见一农夫正高举农用三叉大镐向他头上砸来,幸好晓燕大哥躲闪及时,才免遭一灾。为此晓燕向淳朴的老乡好一阵解释,误会才得解除。原来此村刚发生丢牛丢羊的案件,村民们把晓燕大哥当成当成了盗贼才闹出这档子事。

一年夏天,晓燕大哥和朋友们到徐水漕河的农田抓蛐蛐被巡夜的村民当作偷电缆贼团团围住,抓到村委会“审讯”。老乡们不知道还有专门抓蛐蛐的人,死活不相信晓燕大哥他们的话,非要把给移送公安机关。幸好村中的治保主任及时赶到,凑巧他也是个玩蛐蛐的,这才解除了误会。

抓蛐蛐这事儿,胆小的人可干不了。晓燕大哥为了捕蛐蛐可谓是不避艰险,夜里在荒坟、玉米地里转悠是家常便饭,还遭遇过交通事故,不过这些都没阻挡他爱虫的热情。现在,他把捕虫活动的战场逐渐转移到了外地。我见到他时,他刚从山东捕虫归来。原因是山东有一地区蟋蟀产业发达,当地农村不用农药,经常出现上品蛐蛐。晓燕大哥得知厚就不远千里赶去捕虫,他对蛐蛐的痴迷可见一斑。

[Page:4 ]


画蛐蛐的高手

晓燕大哥作画

晓燕大哥不仅是位玩虫高手,更是一位画蛐蛐的高手。我国从古至今画过蛐蛐的名人不少,可专业画蛐蛐的人并不多。因为蛐蛐只有在夏秋3个月才活跃,其他9个月很难见其踪影。晓燕大哥画蛐蛐是想把小虫的风采留住,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欣赏蛐蛐的英姿。

晓燕大哥的作品

王晓燕认为他画的蛐蛐之所以被认可,是因为他有生活。通过捉虫、养虫、斗虫,晓燕大哥可以深入的观察蛐蛐、研究蛐蛐、充分了解到蛐蛐的各种生活习性,了解蛐蛐的动作和形态。所以他能能够准确的画出蛐蛐的各种瞬间动态,把小虫的一举一动画得惟妙惟肖。这是对蛐蛐缺乏了解者绝难做到的。

蛐蛐选手A

熟悉蛐蛐生活习性是晓燕绘画的一大特点,自创的绘画技法,是晓燕作品的另一大特点。以往的名家画虫多采用中国画的大写意手法,对蛐蛐的细节表现的不够逼真。

蛐蛐选手B

晓燕大哥从中学时代就酷爱画画,曾经拜中央美院李天祥、赵友萍两位教授为师。他不但从师父身上学到了扎实的国画功底,也学到了深厚的美学理论。这为他结合东西方两种艺术,在国画中加入西方水粉画技法,将工笔写意与水粉画技法相融合表现蛐蛐打下了基础。

蛐蛐选手A追杀蛐蛐选手B

[Page:5 ]


我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刘杰先生,见到晓燕画的蛐蛐作品很是欣赏,赞扬其作品“此虫画法独特,形神兼备,可称是匠心独道,雅俗共赏之作也”。香港著名书画收藏家欧阳先生称晓燕的作品“虫中赝品,晓燕独创”。

晓燕大哥给尼克松先生作画

晓燕大哥画的蛐蛐不但广为国内虫友收藏,还招来了美国客人。今年尼克松总统的弟弟尼克松先生来华,专程来拜访晓燕大哥,并把今年他画的两幅《蛐蛐图》带回美国尼克松图书馆收藏。

这就是咱老保定蟋蟀斋和它的主人王晓燕。你如果也是个喜爱玩蛐蛐的虫友可以进到蟋蟀斋来和晓燕大哥交流一下啊。

注:来自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2-22 17:43: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好画好文!

[em27]
3#
发表于 2009-2-23 16:40:27 | 只看该作者
看不见图?[em01]
4#
发表于 2009-2-24 11:57: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看来是大红钳凯歌高奏了.[em01]
5#
发表于 2009-2-24 15:25:5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不错!
6#
发表于 2009-2-25 15:16:1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9-2-24 11:05:30的发言:





画如其人[em07]

7#
发表于 2009-3-23 21:07:39 | 只看该作者
玩蛐蛐玩出品味,赞~~~
8#
发表于 2009-3-24 12:37:12 | 只看该作者

高!......雅!.........顶!顶!顶!

[em01]把〈国虫〉蟋蟀的文化传承光大,让鄙视玩虫者的人去见鬼吧!
9#
发表于 2009-3-26 12:16:13 | 只看该作者

贺!〈蟋蟀斋主人王晓燕〉

诗情画意吟秋虫,

人间享乐各不同。

青纱帐里不避险,

蟀斋献画尼克松。----745995129

10#
发表于 2009-4-3 11:51:24 | 只看该作者

古风依旧

真美!

[em17]
11#
发表于 2009-4-3 12:04:2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745995129在2009-3-26 12:16:13的发言:

贺!〈蟋蟀斋主人王晓燕〉

诗情画意吟秋虫,

人间享乐各不同。

青纱帐里不避险,

蟀斋献画尼克松。----745995129

赞!

[em27]
12#
发表于 2013-2-5 13:16:4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83:}美妙!
13#
发表于 2013-8-30 14:53:0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3:}
14#
发表于 2013-8-30 14:55:30 | 只看该作者
画的漂亮,灵额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0 21:03 , Processed in 0.15706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