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 【 猜一猜小秧子在吃什么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7 08:5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5-27 08:59 编辑

      
昨天零晨二点拍的小秧子夜间觅食,给吃的是我自制的混合食,白天放进去看不见一只来觅食,因为我是敞开饲养,可能小秧子怕见光,所以只能夜间出来活动觅食。觅食的若虫也三三两两,不热闹。昨晚我换了二种单独食给小秧子吃,暂买个关子,放进不一会小秧子从各方向汇弄过来争相进食,视频中可见。我暂拍了争一种食的视频片段,看着小精灵欢快进食我有说不出的高兴快乐,一晚上起来多次察看,始终有一群围着吃。我一盆内养了有近二百只,它们轮换着来吃。早上四点半天已亮了,按平时若虫己进入竹条下隐藏起来,可今天不一样,二种食物边任然围着一圈在吃,嘿!真得那么好吃吗?小秧子你可要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呀那么好吃。直到发稿前我去看还一样。因此,我把拍下的片段上传,请大家猜一猜我下的二种什么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2#
发表于 2013-5-27 09:34:46 | 只看该作者
高钙食品{:soso_e160:}

点评

学习了,估计秋虫也能吃。  发表于 2013-6-7 19:45
谢谢你的参与,答案一,桂格原味燕麦片。二,生冬瓜皮切成细粒。如果你也饲养可以试一下,保证小秧子吃得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7 12:37
3#
发表于 2013-5-27 09:40:50 | 只看该作者
蛋白?猜不到

点评

谢谢你的参与,答案在六楼。  发表于 2013-5-27 12:39
4#
发表于 2013-5-27 09:55:58 | 只看该作者
虫知道{:soso_e120:}

点评

谢谢你的参与,答案在六楼。  发表于 2013-5-27 12:38
5#
发表于 2013-5-27 10:07:15 | 只看该作者
水果加饭粒

点评

谢谢你的参与,答案在六楼。  发表于 2013-5-27 12:38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12:37:21 | 只看该作者
跑马青 发表于 2013-5-27 09:34
高钙食品

谢谢你的参与,答案一,桂格原味燕麦片。二,生冬瓜皮切成细粒。如果你也饲养可以试一下,保证小秧子吃得欢。
7#
发表于 2013-5-27 12:44:52 | 只看该作者
太高清了;虫知道还有小马也知道吧;

点评

孵虫时做窝的竹条等物品不要随意地去翻动,一但翻动过,虫就要发生重新争窝而打斗的行为,极易给虫造成不必要的伤残.一般虫都有自己固定的窝及领地,它虫一但走错路靠近时,窝里的虫须抖一抖,叫几声,走错路的虫会别头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8 08:19
你不会是伤心泪吧?原临清QQ群的。  发表于 2013-5-27 12:53
8#
发表于 2013-5-27 14:41:3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9#
发表于 2013-5-27 17:12:4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
10#
发表于 2013-5-27 18:08:1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学习了!{:soso_e181:} {:soso_e179:}                                                                                                                                
11#
发表于 2013-5-27 20:32:4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42:}
12#
发表于 2013-5-27 22:52:52 | 只看该作者
荤素搭配,定时定量,顶老哥{:soso_e179:} {:soso_e163:}

点评

自小秧子出壳后,就要加食喂养蟋蟀的若虫.次数一天二次,投食量视若虫多少而定,如用热水加温的,同时可更换已冷却的热水;用电热器加温的,要看湿度如何,决定喷雾与否.饲料放置的地点要固定放在养箱的四只角落旁,蟋蟀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8 08:10
13#
发表于 2013-5-28 21:02:1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soso_e16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6:18:4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秧子的观察和大多搞人育的先生不太一样,我比较致力于在秧子身上得到启发和印证,从而来解释一些在成虫中的现象的成因和发现一些规律, 帮助我更加好的认识成虫。
秧子对我来说其实是一本很好的解释现象的教科书。我想谈一点学习到的东西和自己实验观察出的小经验和大家分享:
1.动态
一只好的秧子从小在群体生活中就和其他蟋蟀完全不同。他总是急停急走,频率节奏比一般蟋蟀明显的多,而且他具有与生具来的强烈的领地意识。甚至个别非常有侵略性。我不止一次观察到这样的蟋蟀主动的攻击甚至咬死比他大的个体,这证明了他从小强大的体能。而且他们的颜色总是与众不同,无一例外得成为队伍中的孤独者。这种习惯不是绝对不变的,如果不同龄期的体能变化下降了就可能改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凡是成虫继承了这种状态的蟋蟀,都是强者的种子。而比如搬运或者巡逻这类的特殊习惯,也是个别秧子从小养成的。
2.特征
我有一次拜访济南的张庭文先生。他告诉我,观察到在秧子身上的两个有趣的现象:
一。背部肉身上斑点清晰的秧子常能变出整皮一色的蟋蟀。
我很重视这个宝贵的资料,回来后做了大量观察发现:肉身背部两侧上的斑点要求清晰,一致,并且很重要的是绝对无晕散,越细越有立体感越好。更加重要的是必须绝对对称,这在现代全息理论和基因学上都是可以引证的:对称就是健康,就是完整。这样的秧子确实能变成颜色明显高级的蟋蟀,我于是一直很重视成虫身上的斑点状态,这一点指导我对早秋蟋蟀以后的变色趋势有一个大概选择。充分解释了“色从肉起”。
二。斗丝间距形态在秧子身上总是越来越窄,所以成虫斗丝间距宽大是很罕见的。
我一开始对张先生所说的这种现象很迷惑,后来通过观察发现确实是如此,而且是和秧子每次牙齿的变化密切联系的。我还发现,不同时期的营养对秧子斗丝的形象和颜色影响不小,有些营养过剩底版潮嫩的秧子在最后一龄斗丝已经表现为看上去很漂亮的花斗丝,很多都是很浮浅的麻头。通过这个现象,我早秋尽量避免选择这样的蟋蟀,也对我对斗丝的认识加深了一步。
象张先生这样的做大量记录,并且看到特殊现象的例子还有不少,都对我对成虫的认识帮助很大,有些启发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油毛沙血”,我特别想再次感谢他。
3.环境
我在前文中说过,我总是对秧子做不同的环境实验来看结果,目的是试图能在成虫中观察到个体生长环境的痕迹。我发现其中斗丝颜色是很能反映问题的一关。
在一只成虫中,有两种颜色斗丝我很喜欢,因为这样的蟋蟀战绩很惊人。
一种是看似黄斗丝,其实底色是本白的,而且斗丝表面无一例外用脂肪感。
另一种是很隐沉的金红斗丝,本色也是黄色,红光是因为头皮的复合色。
这两种颜色的斗丝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观察到一只体能比较好的青蟋蟀在白黏土环境里无水无食,经过几周变化,存活下来的一定是白斗丝往黄斗丝转化,由于环境的改变,转变是白底色上罩黄晕。而金红斗丝也是一样,由于环境转变,斗丝颜色复合了。这个似乎可以解释古代的“主路藏金”的现象。
总之,环境对蟋蟀颜色的影响是巨大而关键的,复合色的斗丝要比单纯底色的斗丝的蟋蟀脾气暴躁的多。而且这样的斗丝还有一个必须的共性,这一点我会在以后专门写斗丝的文章里详细阐述。环境影响了蟋蟀的颜色,牙色,体能,动态以及最关键的材质!

在秧子身上能学到的东西实在很多,如果你愿意对现象的本质做一定程度的了解,那我很推荐你观察秧子,它一定能帮助你在蟋蟀研究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而回报也一定让你喜出望外。

点评

顶楼主发的好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8 16:44
好文,学习了。  发表于 2013-6-7 19:52
15#
发表于 2013-6-7 16:21:51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麦片。
16#
发表于 2013-6-7 19:39:2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soso_e10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8:10:58 | 只看该作者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3-5-27 22:52
荤素搭配,定时定量,顶老哥

   自小秧子出壳后,就要加食喂养蟋蟀的若虫.次数一天二次,投食量视若虫多少而定,如用热水加温的,同时可更换已冷却的热水;用电热器加温的,要看湿度如何,决定喷雾与否.饲料放置的地点要固定放在养箱的四只角落旁,蟋蟀会养成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取食的习惯.多放几处能使小蟋蟀不因食物过少而发生打斗.若虫在四龄前时千万不要放水盂,不然会淹死嫩小的若虫的.若虫四龄后可加水盂或不加水盂,不加水盂的话饲料中水份要多一些.放入新食时要取出剩余的旧食,勿使养箱内发生霉变现象.饲料以玉米粉,小米粉为主,辅助添加大江鸡饲料或小鸡饲料(在花鸟市场的鸟食摊有卖的,没有大江牌的,也可用其它牌子的小鸡饲料),因其含有激素,能促使蟋蟀个体长大.用水把它们调合成厚浆糊状,挖取一小勺放在青菜叶子上,菜叶与饲料一起平放在养箱的固定地方,供若虫食用.
饲料配比:
       一份荤腥饲料(虾肉,蟹肉,蛋,肝粉,血粉等).荤腥饲料是每顿都放还是隔顿或隔一段时间再放,看个人喜好或虫情而定.
       一份果蔬食物.
       二份大江鸡饲料,
       六份玉米粉小米粉.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8:19:24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小崔 发表于 2013-5-27 12:44
太高清了;虫知道还有小马也知道吧;

   孵虫时做窝的竹条等物品不要随意地去翻动,一但翻动过,虫就要发生重新争窝而打斗的行为,极易给虫造成不必要的伤残.一般虫都有自己固定的窝及领地,它虫一但走错路靠近时,窝里的虫须抖一抖,叫几声,走错路的虫会别头走掉,不会发生争斗事件.就是有争斗,占窝的虫底气足,走错路的虫底气虚,嘴一碰弹开后,走错路的虫也就走了,不会像在斗栅内那样拼死相斗的.
       多翻动也会造成小秧子生活规律紊乱,翻箱太过频繁,会影响到秧子虫的生长,使秧子虫受惊,情况严重的更会使所孵化的秧子虫损失很大,直接后果就是成虫少了和成虫小了!
   经验得知:三尾总是先蜕变出来,二尾要延后许多天才会蜕变为成虫.由于蟋蟀的天性,成虫就要帖蛉,而在同一个暖箱里三尾早已成熟,刚蜕变的二尾由于体弱,一帖蛉就会死亡,所以要在能分辨出二三尾时,把秧子分箱孵化为好!分箱后的秧子,在蜕变为蟋蟀一个星期左右起虫最佳!或者不分箱混合孵化.一旦有成虫蜕变出来就要及时捉出,单独喂养.刚蜕变的成虫机体较弱,这时就入盆单养,不易养足!另外此法就是要多费心思观察,不然一条满意的二尾,因没及时起出,帖蛉而死,那是非常可惜的事!
19#
发表于 2013-6-8 14:49:3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细心。顶了。
20#
发表于 2013-6-8 16:44:31 | 只看该作者
小馬哥 发表于 2013-6-7 16:18
我对秧子的观察和大多搞人育的先生不太一样,我比较致力于在秧子身上得到启发和印证,从而来解释一些在成虫 ...

顶楼主发的好文{:soso_e179:}
21#
发表于 2013-6-8 22:32:0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
22#
发表于 2013-6-9 14:52:0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2 00:42 , Processed in 0.16132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