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46|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蟋蟀文化] 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蛐蛐那点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7 21: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野枫 于 2012-9-17 21:22 编辑

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蛐蛐那点事儿       <顺祝北京带表队获得北京首届蟋蟀大奖赛季军>。

一些话:
    北京人玩虫和上海人不太一样,北京主要玩鸣虫,上海主要玩斗虫,蟋蟀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也形成了各地域的文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玩(顽)主算不上吧,但也可谓“五毒俱全”有点满清遗风,秋天斗虫,夏天养金鱼,冬天玩蝈蝈,春天玩鸟等,小时候和爷爷还放过一段时间鹰(现在已禁止),“花鸟鱼虫”之新人类也。
   前几日,约好友前门“把妹”,妹纸一般,久违的前门呀让我感触颇多,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天坛,前门、鼓楼、德胜门一代抓虫,那时年幼无知,可能也破坏了些古迹,记得在天坛公园里有口大铜钟在公园荒草中,小时候经常用砖头砸之,声单洪亮。前段时间带外地来京的同事去天坛公园玩,依然看见那口钟,现在修了个栏子,敲一下15元。“老朋友”呀,我15年没见你了,花了30元敲了两次。人呀,有时侯还是有点小怀旧情绪的。
   寂夜窗外虫鸣,勾起往事,仅以此贴献给所有京师玩虫的朋友前门情思,刹那永恒。

一首歌: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蓬衰草 ,几声蛐蛐儿叫 ,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   ······ 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  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   

正文:

    老北京人不少都玩过蛐蛐儿。那时不富裕,也没有这么多的玩具,蛐蛐儿就成了夏天至秋天最好玩的玩意儿了。不仅小孩子玩,大人也爱玩。要说玩得讲究、玩出点儿名堂的当然还是大人。现在上点儿岁数的,大都有这种经历。

  斗蛐蛐儿在北京可有年头了。《长安客话》载:『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瓦盆泥罐,遍井皆是,不论老幼男女,皆引斗以为乐。』说这话的是蒋一葵,他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人。可见400年前,北京人玩斗蟋蟀的风气之盛。

  蛐蛐儿的学名叫蟋蟀。《辞海》里说:『亦称「促织」、「趋织」、「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雄性善鸣,好斗。』前人称蟋蟀为秋虫,着有《秋虫源流》,考其源流甚详。又名『促织』,南方人多这样称呼。据记载还有『百日虫』、『反背虫』之名。民间称『蟋蟀』者为多,可能就是它的『学名』了。而北京人习惯上多称蛐蛐儿。

  以前,如果有几分钱也能遇见串胡同卖蟋蟀的。而北京人绝大多数不去买而是逮。逮蛐蛐儿也是一乐,带上鐱子罩子等工具,一走就是一天,在草丛中、砖瓦堆、庄稼地里,寻着蛐蛐儿的叫声,轻手轻脚地走去,看准洞口,然后再逮,或探或挖或灌水。远远望去,看着那认真的样子,知道的是在逮蛐蛐儿,不知道的以为丢失了什么宝贝。

  明朝北京人逮蛐蛐儿用的工具:『提竹筒、过笼、铜丝罩。』捕捉时:『迹声所缕发而穴斯得。乃掭以尖草,不出,灌以筒水。』挑选:『捕得,色辨、形辨之,辨审,养之。』最后再看看斗得怎样:『试而才,然后以斗。』据老北京人说,以前专门斗蟋蟀的曾在前门城根一带。

  北京也是盛产蟋蟀的地方。这么说吧,以前到了北京的城外就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如广安门外的大井、小井,右安门外,左安门外,德胜门外,安定门外等都有蟋蟀的踪迹。清河、南苑一带的蟋蟀就很好。香山、旧宫、南苑机场都出过好蟋蟀,像白牙青、白牙紫、铁弹子等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种。志书里记载着北京永定门外5里有个胡家村,那里产的蟋蟀特别好。明代崇祯年间写的《帝京景物略》里专门写了那里产的蟋蟀『矜鸣善斗,殊胜他产』。这些蟋蟀拿到老天桥去卖,准能讨个好价钱。专门卖蟋蟀的在鲜鱼口,东晓市也有,蛐蛐罐上盖着红布.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顺祝北京带表队获得北京首届蟋蟀大奖赛季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12-9-18 00:00:07 | 只看该作者
顶顶{:soso_e100:}
2#
发表于 2012-9-17 21:15:20 | 只看该作者
京沪玩蛐,殊途同归
3#
发表于 2012-9-17 21:19:0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4#
发表于 2012-9-17 21:22:07 | 只看该作者
全国人民玩蛐蛐不都是殊途同归吗...哈哈~
5#
发表于 2012-9-17 21:56:12 | 只看该作者
逮蛐蛐的乐趣不亚于斗蛐蛐的乐趣,怀念小时逮蛐蛐的时光,天真快乐。

点评

却是如此,童年过的日子难以忘怀。  发表于 2012-9-17 23:59
6#
发表于 2012-9-17 22:01:2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7#
发表于 2012-9-17 22:05:1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8#
发表于 2012-9-17 22:05:2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9#
发表于 2012-9-17 22:32:23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没去过···
10#
发表于 2012-9-17 22:43: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来自: iPhone客户端
11#
发表于 2012-9-17 23:39:3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2:}{:soso_e182:}{:soso_e182:}
12#
发表于 2012-9-17 23:45:5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谢谢楼主分享{:soso_e179:}{:soso_e142:}
13#
发表于 2012-9-17 23:49:1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
15#
发表于 2012-9-18 00:01: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小文精彩
16#
发表于 2012-9-18 01:48: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拜读了!
17#
发表于 2012-9-18 02:27:5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使人产生怀旧的感觉。小时候玩蛐蛐的情景,历历在目。{:3_294:}
18#
发表于 2012-9-18 04:59:5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9#
发表于 2012-9-18 05:23:11 | 只看该作者
大前门。。。。。。。。
20#
发表于 2012-9-18 05:57:25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soso_e163:}
21#
发表于 2012-9-19 03:3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喂完蛐蛐喂老婆 于 2012-9-19 03:38 编辑

呵呵,我小时候逮蛐蛐没有老师,纯粹破坏型,最难忘的蛐蛐是乱翻的一只烂衣和下午翻到人家院子抓的一个麻头开花遍布脑盖的黄蛐蛐,具体什么品种记不得了,这两个蛐蛐几天之内都斗过最少20场,完胜{:soso_e113:}家门口称王
22#
发表于 2012-10-21 18:00:2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23#
发表于 2012-10-21 18:20:5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24#
发表于 2012-10-21 18:43:0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25#
发表于 2012-10-21 20:14:4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2 17:33 , Processed in 0.19181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