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盛泽福明 于 2012-7-11 23:35 编辑
04年在泗店碰到卖白虫,是一对小天妻,妻子赶早市卖中小虫,丈夫晚点过来卖中大虫,二人清一色新罐,价格不贵,每个躟里面清清爽爽,虫不喂,每天在三十只以上.我当年在那男的手中收了6,7条.伹回旅馆细看后总感觉不好,
有一天下兩虫很少,但这对夫妻虫数量还是不减,就起了疑问,果然从他们手中收的虫不会打斗.以后就留意了.
早秋收虫有光彩夺目,特别漂亮的虫最好别收,但很难抵挡这种''诱或'',例;早市送过来一条骨牌型黃虫,色相值隹,埋头弓背立在罐中,色光尽显,价钱不菲,放不了手而收下,以后饲养中越养越失望,色光越早出是极差底板的反应,这类虫绝大多数在以后贴蛉时落盆蛉,衣盖松散,拒食,实乃大卵泡也.
其实一眼定去留,很大程度上是看跟虫是否有缘,首先看的是虫''型'',但虫的头色是否分明非常重要,头色不分明,基本无将军.尽量从''有色无光''中去着手,不要求虫大,中小虫选择面巨大,选大翅类和蛐蛐基本相同,但包扎和皮壳的厚薄多留意,皮壳的厚薄很大程度取决于底色的浓度.
饲养中;如果表现为脚步伶仃如踩高饶,开盆水盂高围水湿一片,屁股上挂蛉或落盆蛉,突然某天长鸣一二天叫得形消神散,不吃或少吃衣翅松散,大翅长衣类经常竖立盆壁爬盆,以上种种则大事不妙!
中小场取于''色'' 大场着重于''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