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0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论坛经历到第四个虫季,谈谈善待自己的每一只蟋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1 13:5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贝勒 于 2009-9-11 14:08 编辑

说起我们论坛主题和目的,大家都会看到这样的话:“弘扬和传承在中国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虫文化,畅所欲言,以蛩会友”。但是这样一句话的前半句不免有些“空”,而以贝勒看来弘扬和传承虫文化要从惜虫和爱虫做起,也就是要善待自己饲养的每一只蟋蟀。玩虫之人要有虫德,蟋蟀尚且知道:信、勇、忠、识时务、知耻辱,这样的“五德”,何况我们这些玩虫之人。其实,在本论坛成立1周年的时候,贝勒也发表过类似的一篇文章,两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一样的:爱虫惜虫,才会有虫缘!

每一只蟋蟀拿到手,都可以说是一种缘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只蟋蟀的成长都要经历一段过程,要讲究遗传、环境、蜕壳、捕捉和缘分,尤其是一员好的将军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所以蟋蟀一旦到手要懂得珍惜,对将军要珍惜,对一般的蟋蟀也是一样。现在我从以上这五点来谈谈将军的成长:

遗传:蟋蟀品级的高低,最主要取决其父母的品级以及父母品种的搭配,也就是说雄虫必须是型色俱佳,雌虫也是如此,雄虫有青、黄、紫,雌虫也一样。从遗传学的角度上讲,一方面,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只有颜色相同的雄虫和雌虫,才能生下相同颜色的后代,否则就会出现继承雄虫色、继承雌虫色和混色这几种可能,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混色并非无大将;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将军有将军的型,选将讲入格,所以与将军交配的雌虫也一定是有要求的,否则雄虫身上的优点就不易被遗传复制或少量的遗传复制。然而,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以上两种情况都很难得到保证,这是由于雄虫穴居,雌虫则夜间出外觅食,白天进入雄虫的地穴交配,而且往往不是固定的雄虫,这些就都是导致了雄虫身上入格优点,不易遗传或少量、少数遗传给下一代的原因。还有,大家也一定在一些书籍或听别人说过:大将无铃之类的话,所以这样一来雄虫自身再好的品级,也无法被遗传和复制了。最后,我们从遗传的角度来分析,一条好的将军留下的一批后代中,能真正继承雄虫优点的能占百分之几?

环境:大家都知道生于杂草、浅土的虫,其品质必劣,生于古庙、荒冢的虫,其品质必优的道理,这就涉及到一个蟋蟀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虫品质。其实,这和大家经常听到的“大棚虫”、“秧子虫”是一个道理,空有其表,华而不实。但在自然环境中,有些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这取决于雌虫最后产籽地点的环境和幼虫寻找的栖身之所的周边环境,然而在自然环境中那样类似古庙、荒冢的环境不是很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更是使蟋蟀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劣。所以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一条好的将军留下的一批后代中,能生活在我们希望的那种环境中的能占百分之几?(注:我要声明的是,自己只是为了叙述自然界秋虫的生活环境,并不含有在对秧子虫存在偏见的看法,更何况现在大家玩的“白虫”也算是秧子虫的一种,人工繁殖蟋蟀是大势所趋,现在野生蟋蟀已经到了过度开发、濒临崩溃的地步,总有资源枯竭的一天,而现在的白虫繁殖行业则是蒸蒸日上、朝气蓬勃,蟋蟀的品质也越来越好,早已今非昔比,所以既然是趋势,就不应该对其有偏见。)

蜕壳:从昆虫学的角度看,蟋蟀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渐变态(不完全变态)昆虫,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从幼虫到成虫要经历57次蜕壳,每一次蜕壳都是一次对虫生与死考验,而影响虫每次蜕壳的因素很多,温度、湿度、周便环境的干扰,都直接关系到虫蜕壳。此外,刚蜕壳出来的虫是很柔弱的,对外界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这时也是虫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时候,有些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了其他虫的攻击造成残疾或丧命;而且虫在蜕壳以后会将老的虫壳吃掉习性,这只壳是虫蜕壳后的第一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餐,虫如果缺少了这一餐,虫质必然受到影响,然而在自然环境中,刚蜕下的虫壳被其他虫所抢食,因为外界的各种干扰,虫没能吃尽整张虫壳(因为虫只在蜕壳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吞食自己的旧壳,一旦时间久,虫壳变硬,虫便不肯吃了)。所以我们从蜕壳的角度来分析,一条好的将军留下的一批后代,每只虫从幼虫到成虫都要历经57次蜕壳的考验,能很好的生存下来的能占百分之几?

捕捉: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去收虫,很少有人自己动手捉蟋蟀了,但是说起捕捉蟋蟀,我们仍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虫的生存环境:“生于杂草、浅土的虫,其品质必劣,生于古庙、荒冢的虫,其品质必优”,然而捕过虫的人都知道,地表浮面的虫容易捉到的道理,但这些地方出将概率极少,真正的大将军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专业的“撬子手”手中的虫总是抢手货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捕捉蟋蟀也要讲究时机,一条刚蜕壳没几天的虫最好不要被捉到,因为此时虫还没有真正老足,这也就是书上说的:虫在盆中调养半月所获之营养,不及虫在自然环境中三天所获之营养,当然,随着这些年蟋蟀饲料的出现,这个盆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许不再是这样悬殊,但虫在自然环境中比在蟋蟀盆中容易老足,确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上面两个方面看蟋蟀的捕捉,一条好的将军留下的一批后代,能让我们在正确的时间捕捉到的能占百分之几?

缘分:到山东收过虫的朋友都知道:“虫贩手中并非是大将,玩童手中并非无将军”的道理,这也就是你和将军的缘分。识虫之人未必能够收到自己心中的将军也是常有的事,也许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从人和虫的缘分这个方面考虑,一条好的将军留下的一批后代,能够最终到我们手中的概率能占百分之几?

综合以上提到的遗传、环境、蜕壳、捕捉和缘分这些方面,我们这些玩虫之人,应该好好珍惜和善待我们得到的每一只蟋蟀!而在小贝勒思想中,珍惜和善待自己饲养的每一只蟋蟀,就是我传承中国虫文化的表现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就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但一直都难以下笔。这一方面是自己学艺不精,不敢在各位老师和前辈面前班门弄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贝勒不善于写作。但是因为看见近期有网友针对斗败蟋蟀应该怎样处理发帖,所以贝勒也是借此发挥,随手写下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感谢在这几年里,关心我们论坛成长的各位前辈、老师、朋友,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论坛!

最后想说一句,本文中所说的只是小贝勒的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或遗漏的之处,请各位前辈、老师、朋友拍砖和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9-11 14:29:24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3#
发表于 2009-9-11 15:30:54 | 只看该作者
虫是讲缘,人也讲缘,国虫网就是希望给大家带来这个缘!
4#
发表于 2009-9-12 10:15:04 | 只看该作者
虫是讲缘 一点也不假.好文彩
5#
发表于 2009-9-12 19:27:45 | 只看该作者
贝勒个唐僧,蟋蟀是人死后的灵魂附体,你信不信?蟋蟀的死,将是灵魂的又一次解脱,你还是相信了吧!
佛说天人合一,人又何必要佛普度众生,更何苦定下戒律呢?
6#
发表于 2009-9-12 20:00:21 | 只看该作者
LZ真是大公无私 将多年的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学习~~
7#
发表于 2009-10-4 23:17:47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0-5 19:29:31 | 只看该作者
顶..................................................[b]
9#
发表于 2009-10-5 20:38:28 | 只看该作者
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10#
发表于 2009-10-6 00:26:06 | 只看该作者
句句朴实无华、但句句在理,学习了
11#
发表于 2009-10-6 18:20:56 | 只看该作者
虫是讲缘,人也讲缘,国虫网就是希望给大家带来这个缘!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9-11 15:30

有缘大家才到一越谈古论今!
12#
发表于 2012-5-6 20:34:16 | 只看该作者
精辟。佩服。受教了。
13#
发表于 2012-5-6 20:36:57 | 只看该作者
虫缘啊,很神奇,希望大家年年都有好虫缘.
14#
发表于 2012-7-4 12:34:0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精妙绝伦的文章,今天才看到,惭愧惭愧,文章有理有据,受我一顶,人缘虫缘都是互通滴!
15#
发表于 2012-7-4 13:00:0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3:}
16#
发表于 2012-7-4 13:22:12 | 只看该作者
循循诱导,易懂,写得好!顶一个
17#
发表于 2012-7-4 13:29:20 | 只看该作者
宁贝勒所倡导的是,玩任何东西无外乎都要以德为先,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味,和做人的道理有关。
“乐在其中 ”{:soso_e100:}人品重要。
18#
发表于 2012-7-5 23:42:5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
19#
发表于 2012-7-6 15:11:26 | 只看该作者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9-11 15:30
虫是讲缘,人也讲缘,国虫网就是希望给大家带来这个缘!

20#
发表于 2012-7-6 15:17:52 | 只看该作者
玩虫之人要有虫德,蟋蟀尚且知道:信、勇、忠、识时务、知耻辱,这样的“五德”,何况我们这些玩虫之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21#
发表于 2012-7-6 21:32:47 |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2-7-6 21:32:56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2-7-6 21:33:05 |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2-7-6 21:33:12 |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2-11-25 09:57:16 | 只看该作者
宁贝勒所倡导的是,玩任何东西无外乎都要以德为先,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味,和做人的道理有关。
“乐在其中 ”人品重要。x 2 {:soso_e179:}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4 11:27 , Processed in 0.15477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