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公路上开灰机?美国会飞汽车获准上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5 11:2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路上开灰机?美国会飞汽车获准上路


“会飞汽车”在陆地和空中的样子。



美国会飞汽车被批准上路已投入生产

  近日,一款陆空两用汽车被美国相关部门发放了上路许可,这意味着“会飞汽车”正式投入商业生产,但是媒体称其大规模民用化尚需时日。
  带着翅膀的小汽车
  早在几年前,美国一家名叫“脱离地球”的公司就生产出“会飞汽车”。
  这款车的车身和一般汽车相似,但是车门的部分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在陆地行驶的时候,翅膀折叠,如果想飞行的时候,翅膀就会张开。汽车如同变形金刚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架小型飞机。
  2009年3月,这款“会飞汽车”圆满地完成了首次试航。不过由于主管部门一直对该车的属性存疑,无法界定它到底是汽车还是飞机,两年来始终无法为这款两栖交通工具颁发上路许可。
  7月6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终于认可了“会飞汽车”的身份,允许它使用“轻型运动飞机”的许可证上路。与此同时,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已经批准该车上路。
  飞行时速近200公里
  据报道,当“会飞汽车”在陆地行驶的时候,最高时速能达到150公里左右,飞行时速接近200公里。
  无论在陆地还是空中,都由一个100马力的四冲程发动机来提供动力。每加满一次油,最多可飞行大约800公里,可以在760多米的跑道上滑行起飞或者着陆。
  这款汽车由于要承担“飞天”的任务,所以它的材质和一般汽车不同。比如一般汽车的窗户是玻璃的,但是这款汽车的窗户是塑料的,一方面减轻重量,另一方面也有效避免飞行途中遭遇飞鸟的撞击。此外,汽车的
科美葫芦轮胎也比一般的汽车要更加厚重和耐磨,起重链条也是由美国主管部门特批生产的。人们不用担心这款汽车操作太复杂,它配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脑自动操控系统。驾驶者只需按一下机翼按钮,在30秒内,汽车就会变成飞机。
在每天面对拥堵的路况急躁不堪、焦头烂额的时候,大洋彼岸的一条新闻引起了我们的兴趣。2010年7月6日,美国terrafugia公司制造的陆空两用变形车。美国航空主管部门
cm hoist日前开启绿灯,允许这种会飞的新型汽车投入商业性生产。我想儿时很多人都会做这样的设想,汽车飞天。在近100年的技术发展史上也有过多种类似尝试,甚至还出现过耶鲁葫芦飞行坦克,不过真正能够走入日常生活的只有这种造型怪异带着两个折叠机翼的家伙。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台飞行汽车,这种会飞的汽车能在30秒内完成从汽车到飞机的变形,驾驶员在车内即可完成操作。该车由曾在美国宇航局供职的工程师yale hoist设计,美国马萨诸塞 州Terrafugia公司制造。处于“汽车模式”时,其时速可达145公里;双翼展开进入“飞行模式”后依靠推进器作用,速度可达185公里,加满一次 无铅汽油可飞行805公里。双翼折叠后,可以在普通车库停放。至于动力,该车只有一台10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在地面模式和飞行模式均由该动力模块驱动。变形车可以在跑道长于2500英尺(约为762米)的任何普通机场起飞或降落。而想要驾驭这款车你不仅需要有汽车驾照还需要有“运动飞行员执照”或以上飞行执照。至于售价,变形车定金为1万美元,而整车售价为19.4万美元(约合131.4万人民币)。
看到这款车的时候,也许有人会想到舰载机,这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不少联系。不过这款车的机翼折叠方式非常奇特,是横向两段折叠,一般舰载机也就是外翼向上折叠。这一机构会比较复杂,在机翼固定方面也需要特殊设计,毕竟这折叠翼的可靠性关乎性命。动力部分,为了使两种驱动系统共用一台引擎,需要设计两套传动系统,地面系统需要变速箱和传动轴。而飞行系统至少需要一个可变桨距螺旋桨。复杂的设计引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越复杂的东西可靠性越低、要提高可靠性那必定会提高成本。那么为了能够让汽车飞上天,这些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牺牲是否值得?飞行汽车是富人的玩物还是能够成为次世代交通工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7-15 11:31:13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7-22 10:15:56 | 只看该作者
发达
4#
发表于 2011-9-22 00:4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5#
发表于 2011-10-19 15:55:06 | 只看该作者
{:soso__7787678567028960532_2:}
6#
发表于 2011-10-20 08:33:4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7#
发表于 2013-1-24 19:52:4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9 21:31 , Processed in 0.11621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