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金秋虫友会春竹基地野放试验花絮——人与自然的呐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4 20:4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虫痴 于 2013-6-4 20:43 编辑

{:soso_e113:}


痴狂是一把刀,砍断荆棘,打破陈规,用血刃,改变生命的轨迹。   
野放是一把琴,奏响秋音,调整心弦,用旋律,延续生活的乐趣。

地不在大,有房则灵;盆不在炫,有虫则灵。都说有灵性的事物之间是相通的。陶渊明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虫友会可以“野放春竹下,安然待秋声”这是自然在缔造传奇,还是生命在讴歌自然呢?绿野平水相依,知己小秧共赏。当人把自身的精神存在寄托于山水树石、花鸟鱼虫的时候,他应该获得的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的自然生存空间。

此次野放,我们并不奢求什么,即便是零回报也有它潜在的价值和意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一种价意。若没有思想深处与精神理念上人性与自然性的和谐,所有的“唯利是图”、“变态发展”、“报复利用”都是一幕幕苍白可笑的短命闹剧;而精神层面上的契合,肯定不是简单的技术型选种、机械型优育或者经济型的量产,而是如同古战国的编钟筝瑟般优雅、恬静,消解了功利与肤浅的人的灵魂的自然回归。

以火系为代表的白虫需要以自然的名义呼唤智慧,还是以科技的名义扼杀理性,这是个问题。科学的尖端、理论的经典、“火种”如史诗般的前仆后继、可歌可泣……这些,究竟改变了些什么?又能改变些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渐渐厌倦了与自己愈走愈远的人类后,其结果就是《圣经》中提到过的那场大水,电影2012中塑造的那场浩劫,涤净涅磐了它自己的怀抱。那时的中华斗蟋将真正成为停留在史册上的文字。

当然,我们有理由为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已渐趋完善的自然科学而骄傲。但我们更有理由呼吁人们走出斗栅边毫无底气的自大,“卵泡”前附庸风雅的自恋,“将军”上堕落腐朽的自私以及被物质、功利侵染得完全麻木的精神荒芜,让心灵复归平和,让灵魂走进自然。

“天人合一”讲的就是一种境界,而理论上它确实能在缸化和野生间寻求一个平衡互补的机会。它不局限于某一流派,不隐匿于某一间份房。这样一种思想,原本就是一种艺术——你可以给虫拍照、给虫撰文立碑、给玩法一个说明总结、给创新一个满意的理由...这些经过都将转化为一种资产一脉相承。我们相信就目前而言谈“天人合一”无论是在资金还是技术上都有相当的束缚和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斗蟋文化发展的探索、追求和用情。

“天人合一”也有它的模糊、不可预测、难以定义和神秘的一面,暗暗地偏向着自然的特质(好好想想秋与白到底是“异”多还是“同”多,看看网友红黄写的“白虫五十不选”是否可在秋虫中用上或有可延伸意义?)。直到有一天,我们眼中的自然是清晰的、条理的、逻辑的、如同螺丝和螺帽那样丝丝入扣、紧紧相连的,那时谁还会在乎人工与自然的区别呢。在蟋蟀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不应该只是超大牙 + 三条命的怪兽,那么,应该是什么呢?——能被秉承和传承的人性化的蟋蟀精神何在。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成为一种只以获取经济利益为重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生命体间的依存。自然教会我们的必将以人工的方式回馈给它。如此这般——秋籽几经穿梭最终以白虫幼体的形式回归故土,完成一出人与自然握手的绿色循环微电影。

有道是:头可断,头发不可乱;虫可输,虫趣不可丢。


1.虫友会春竹基地一把手 网名:漕河泾 人如其形、如其神——大象无形,四平八稳;身披七彩,含而不露;潇洒倜傥,露而不色。


2.当与自然携手,与风景絮语,河畔采花,野径寻草,乐得一份悠闲。在这里,一切都归于自然,徒留恬淡。抓把泥土嗅一下,顿觉神清气爽,权势与财势,在这里自惭形秽,销声匿迹。



3.最挂念的还是这一箱箱的宝贝(千把条的无名“火”),虽无名,却是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慨。光那一种小强式的活力,就为人所敬叹。感叹那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感召力。在气馁的时候,就会萌生丝丝希望,想个明白,做个坦率。



4.走走停停,一路播种。欣慰自然界里有蟋蟀这一多美好的东西,时常绕在身边,真是幸福又美丽。回眸身后,从平坦走向坎坷,再从坎坷回归平坦,从曾经的冲动走向稳健,从含蓄走向成熟。这一路,多亏自然的领悟、多亏神灵的保佑,携手的有缘。人与自然,在任何时候,都息息相关。



冷风吹,会瑟瑟;阳光照,会融融。花红,会赞赏;叶枯,会感叹。云游走,会惆怅;喜鹊叫,会欣喜。乌鸦啼,会郁闷。得白将,该谢人。得秋帅,该谢天。一切都彰显自然,归于美丽。学会用意境去携手自然,也就浪漫了匆匆旅程,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现在让我们为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祈福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3-6-4 20:51:0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3#
发表于 2013-6-4 21: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归自然,声声不息。
4#
发表于 2013-6-4 21:24:1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5#
发表于 2013-6-4 22:09:4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好文章!分享学习了!                                                                                     
6#
发表于 2013-6-4 22:41: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祝将军辈出。
7#
发表于 2013-6-4 23: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归大地{:soso_e163:}
8#
发表于 2013-6-4 23:24:10 | 只看该作者
呼吸到新鲜的玉米叶香了!
9#
发表于 2013-6-4 23:24:4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2:}{:soso_e102:}
10#
发表于 2013-6-5 06:05:59 | 只看该作者
現在回归大自然,隨后呢.......?
11#
发表于 2013-6-5 09:01:5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2#
发表于 2013-6-5 09:34:52 | 只看该作者
随后呢啊呜一口,天真。
13#
发表于 2013-6-5 10:01:39 | 只看该作者
真不知道能存活多少啊..文章写的很好~~
14#
发表于 2013-6-5 11:51:0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5#
发表于 2013-6-6 08:31: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今年我们金秋的可以去抓虫了
16#
发表于 2013-6-6 09:08:3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不错啊       可放到树林里的蛐蛐不太妙
17#
发表于 2013-6-6 10:04:35 | 只看该作者
赞{:soso_e182:}
18#
发表于 2013-6-6 10:08:0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
19#
发表于 2013-6-6 10:37:4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2 04:01 , Processed in 0.15867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