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3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为什么说电窑的盆不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31 19: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什么依据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15-3-26 15:46:48 | 只看该作者
说句实在话,大家有空去尝尝,灶炉里烘出的麻糕跟电烘箱烘出的麻糕,两者味道是不一样的。电饭宝做出来的饭,跟家村灶头上做出来的饭味道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
电火在中国古书上应该称为阴火,而用柴,木等实物引起的火为阳火,两者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样的。
只是大家没去仔细发现而已。有机会好好观察自己身边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可怕的东西。我就不往下说了。
推荐
发表于 2015-6-28 05:57:38 | 只看该作者
电窑烧的盆硬度高是好是坏不清楚,只要是你会养虫就是玻璃瓶也可以用。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22:00:52 | 只看该作者
燕梳 发表于 2014-10-31 21:49
没有依据,只不过是卖盆的为了手工明火的卖点故意贬低了电窑盆。电窑盆相对早期火窑的区别在于盆的硬度高了 ...

谢谢,还是喜欢软软的感觉。。

点评

软软的是因为土窑温度不好掌握, 如果温度高了又不稳定, 很容易开裂, 所以过去烧土窑都宁低勿高, 于是就得到比较软的学名叫“粗陶”的产品。 PS, 要相信科学, 相信现代人的智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31 23:19
2#
发表于 2014-10-31 20:17:4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等高手回答
3#
发表于 2014-10-31 20:18:3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1:}
4#
发表于 2014-10-31 20:26:0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或早些年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用上了电窑!
好不好,是指对虫的饲养上来说,还是对盆的质量上来说,是需要专家或是研究者来分析了!
5#
发表于 2014-10-31 21:49:2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依据,只不过是卖盆的为了手工明火的卖点故意贬低了电窑盆。电窑盆相对早期火窑的区别在于盆的硬度高了些,盆盖与腔子磨合的时候有钢钢的感觉,心理感觉不是很舒服。火窑盆手感相对柔和,但从养虫的角度来说基本没什么不同。

点评

从这个评论可以看出,电窑烧的盆刚点,火窑烧的盆柔和,结果是很显然的,大多数人喜欢柔和的盆。  发表于 2014-11-1 11:23
谢谢,还是喜欢软软的感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31 22:0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4-10-31 22:31:28 | 只看该作者
5楼说的对,没有任何依据,
完全出自对新事物的抵触情绪。
8#
发表于 2014-10-31 23:19:44 | 只看该作者
amd4000 发表于 2014-10-31 22:00
谢谢,还是喜欢软软的感觉。。

软软的是因为土窑温度不好掌握,
如果温度高了又不稳定,
很容易开裂,
所以过去烧土窑都宁低勿高,
于是就得到比较软的学名叫“粗陶”的产品。

PS,
要相信科学,
相信现代人的智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4-11-1 14:01:21 | 只看该作者
不管电窑炭窑柴窑,能把握好窑的温度,和热均匀度就是好窑,烧出来的陶器瓷器就漂亮,温度高就硬陶器在800度----1100度瓷器在1200--1400度或更高。
目前电窑远远超过柴窑,但是电窑的温度目前还没有那个师傅能做到精确变化和柴窑烧出的盆手感。因为柴窑烧制土盆的时候,窑的温度是有变化的。需要这样的变化。什么时间高温什么时间低温时间多长全靠烧柴师傅把握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电窑远远没有这样的优势,这就是楼上说的手感不同,电窑烧的脆硬。柴窑就柔软虫在柴窑制盆中就不怕滑底,电窑就不能用滑底,要砸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底硬就像石英砂磨的蛐蛐疼哦。为了保护蛐蛐最好不要用电窑,用了一定要处理盆底,说的不对请谅解。

点评

电窑盆也脆,易碎。以后工艺改进许能好些,但目前其韧度,空气和湿度置换性能上相较柴盆差些。个人看法,请老师们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24 22:58
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18-10-17 22:44
很赞同此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3 10:0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14-11-10 11:25:05 | 只看该作者
工艺成熟后也可用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0:06:30 | 只看该作者
大隐 发表于 2014-11-1 14:01
不管电窑炭窑柴窑,能把握好窑的温度,和热均匀度就是好窑,烧出来的陶器瓷器就漂亮,温度高就硬陶器在800度 ...

很赞同此观点~~
12#
发表于 2014-12-30 14:03:44 | 只看该作者
老盆都是柴窑,所以好用
13#
发表于 2015-2-10 22:04:3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图省事,基本都是电窑
14#
发表于 2015-2-11 20:52:3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15#
发表于 2015-2-24 16:52:26 |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3-25 15:41: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soso_e120:}
18#
发表于 2015-5-10 22:38:4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很懂,只能实地去考察,怎么觉得今年苏州电窑烧出来的盆比以前柴窑烧出来的盆还嫩、软?
20#
发表于 2015-11-20 22:19:1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让为吸水性不一样,柴窑的吸水好,干湿比较接近自然。
21#
发表于 2015-11-25 10:13:45 | 只看该作者
电窑意味着现代化程度高了------方便,高产量,好控制,最主要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以及省去了人工窑的繁琐和不稳定!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烧出来的东西刚性大,千遍一律,颜色上比较死板,再也不可能有土窑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窑变”了,看看清代袁弘石的淡黄泥,白沙泥,王云樵的黄泥龙盆,再来比比现代化的电窑盆,是不是有着天壤之别呢?!就不说是养蛐蛐合不合适,电窑盆本身就缺少了土窑烧出来的那种”韵味“,更不要说它脱离了历代蛐蛐罐所传承下来的历史,就蟋蟀盆文化而言,这种改变是致命的!!!再加上现代制盆用泥,也是通过向别处购买的方式来完成的,令人痛心的是---在盆盖背后刻了几百年的”姑苏齐门外陆墓镇“的字样在”味道上“已经消失殆尽,被替代的是陆墓整体的动迁,使陆墓制盆历史只能在书本中出现!!当你走到那不到3米长的有着200年历史的宋泾桥,会不会突然想到100年以前的李万记的住所???再看看南广惠桥北首下岸,王云樵的住所,现在都已不复存在了。

点评

AT时代,人情趣味在最大限度快速消解,人情泯灭,人类终将为此付出万劫不复的代价。电窑时代时代乃属必然,蟋蟀只成赌斗工具,盆也只是工具之工具,人在玩虫时所寄与的人伦情感.所谓"五德",都没有了,柴窑又何能独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9 16:51
22#
发表于 2015-11-25 21:01:42 | 只看该作者
非大师,不柴烧
23#
发表于 2015-11-30 22:05:07 | 只看该作者
有得必有失
24#
发表于 2017-3-21 11:27:2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学习的好地方,学习了
25#
发表于 2017-5-24 09:3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跟帖学习哦哟现在要十个字了

点评

学生愚钝;哪十个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9 15:41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4 02:43 , Processed in 0.16431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