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虫有怎样的生活习性(温度及饲料)?
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又名九龙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饲用昆虫。对其生长环境和人工饲料的研究是实现洋虫规模化饲养的关键。笔者在恒温和常温饲养条件下,观察了不同饲料对洋虫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活跃程度、取食习惯、生长周期、繁殖和生长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饲料2个因素中,饲料对洋虫生长发育影响最显著。谷物饲料可使洋虫生育周期缩短,性成熟期提前,2次产卵间隔时间变短,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其一生的产卵量;研究还发现,洋虫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更为活跃,寒冷、干燥的环境会使处于不同形态的洋虫生长缓慢、发育滞后。
洋虫是1种新型的饲用昆虫,实验研究了洋虫人工饲料麦麸、玉米粉、小麦粉和豆粉及其配方对洋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饲料配方饲喂洋虫,对洋虫幼虫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对幼虫增重、蛹重和化蛹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用豆粉作为洋虫幼虫的饲料,幼虫增重快,化蛹率高,蛹重重;用小麦粉饲养的洋虫幼虫各项指标均接近于豆粉饲养的幼虫,其次为麦麸,用玉米粉饲养的效果呈明显弱势。综合经济成本来考虑,建议洋虫的人工饲料取小麦粉和麦麸为主,混配少量的豆粉及微量的Vb和复合Vc为好。
洋虫繁殖力较强,1年可发生数代,卵期短,为3~4天,幼虫期稍长,为25~30天,蛹期4~7天,完成1代需40~45天,其寿命为100~130天。 成虫羽化后10天即可交配,雌虫每次产卵150~180粒,卵期为4~5天。 洋虫畏寒,对温度要求很严,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34度,幼虫、成虫在10度以下即不能活动和取食,再降低则会逐渐死亡,炎夏时,若气温较高达40度也会热死。 洋虫对湿度的要求也较高,饲料中的含水量应有15%~18%,摄食的水分过少,它的生长发育就会缓慢。水分过多,又容易患上白僵病,必须掌握适度。
注: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