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老黄和他的百余蟋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2 17:0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黄和他的百余蟋蟀

   夏天帮它们洗澡,冬天带它们晒太阳
   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窗外车水马龙,但走进属于老黄和他的140只蟋蟀的“私人空间”,记者耳边却响起了百余只蟋蟀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一会儿是个人独奏,一会儿是集体大合唱,如同置身空旷的山野,不禁让人心生喜悦。让我们来听听73岁的老黄和蟋蟀们的故事吧!

人工孵化百余蟋蟀

老黄家的阳台是属于他和一百多只蟋蟀的“专

属领地”,平时连老伴和女儿也不能随便进入。记者看到,面积不大的阳台上摆放着一张长桌和一条长凳,周围都被各种养蟋蟀的工具塞得满满的。这张桌子是蟋蟀们的“餐桌”,老黄每天都在这儿给蟋蟀们喂食。桌子上放着老黄自制的两只保温箱,保温箱的外壳是用泡沫板做成的,里面装有温度计和发热设备。退休之前,老黄是一名电工,所以这点技术改造对老黄来说是小菜一碟。这两只保温箱里装着许多瓶瓶罐罐,这些瓶瓶罐罐就是蟋蟀们的“卧室”,两只保温箱里一共“住”着140多只小蟋蟀。

老黄在合肥的“蟋蟀友”圈子里绝对算得上一个闻名遐迩的人物,不仅是因为他善于调教蟋蟀,更是因为他会人工孵化蟋蟀。不过,老黄说,孵化蟋蟀他失败了很多次,又一次次总结经验后才最终成功。“以前要么是孵化不出来,要么孵化出来的小蟋蟀几天后就死了。”老黄说,他最后总结出来是因为温度不适宜,于是就“发明”了这个保温箱,终于成功孵化出一批小蟋蟀。如今,这些蟋蟀已经长大了,而且已经繁衍了140多只,其中年龄最小的蟋蟀才出生一个多星期。

伺候蟋蟀无微不至

记者来到老黄家的时候,他正在阳台上专心地给蟋蟀喂食。每只蟋蟀都有自己的“卧室”———一个白色的罐子,罐子里有沙土和树皮,蟋蟀们就在树皮下钻来钻去。

老黄说,蟋蟀不挑食,五谷杂粮都吃,但是一定要保证食物的新鲜,所以每天都要给它们换食。“每天我大概要花3个小时给它们喂食,一个上午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伺候它们了。”老黄笑着说,这还不包括每隔两三天就要给蟋蟀“打扫卫生”,“这些家伙吃的多拉的也多,所以每隔两三天就要把它们住的房子清理一下。”老黄说,夏天天气热的时候,还要经常给它们洗澡,冬天的时候则要带它们去晒太阳。

斗蟋蟀也要反兴奋剂

老黄告诉记者,在保证一定温度的情况下,人工孵化小蟋蟀大约要一个月时间,刚出生的小蟋蟀俗称“蟋蟀孙”,“蟋蟀孙”长成成年蟋蟀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其间“蟋蟀孙”要蜕七八次壳。成年蟋蟀的寿命一般在100天左右,大约在成长50天后,是雄蟋蟀最健壮的阶段,可以去参加“角斗”了。

除了养蟋蟀,老黄的另一大爱好就是斗蟋蟀。“斗蟋蟀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要选择骁勇善战的蟋蟀外,我们还要对蟋蟀进行‘反兴奋剂’隔离。”老黄说,为了公平起见,每次斗蟋蟀之前,参加比赛的蟋蟀都要被隔离3~5天,防止蟋蟀主人给蟋蟀吃一些让其兴奋的食物。隔离期间,由不参与比赛的第三方对蟋蟀进行喂养,蟋蟀主人绝对不允许单独接触蟋蟀。

记者在老黄家看到一个非常特别的房间,房门除了一个原配的暗锁之外,还另外安装了三个挂锁。老黄说,这就是他们圈内人对蟋蟀进行隔离的房间,参加比赛的蟋蟀被送到这个房间后,门上的四把锁同时上锁,4把钥匙交给四个人保管,确保蟋蟀主人不能单独接触蟋蟀。

蟋蟀之家的快乐生活

今年73岁的老黄是上海人,从八九岁起就开始接触蟋蟀,跟蟋蟀结缘60多年了。“年轻的时候我经常去外面抓蟋蟀,像环城公园、逍遥津公园,都是我经常去抓蟋蟀的地方。”老黄说,如果晚上能抓到一只骁勇善战的蟋蟀,他第二天上班都很有精神。上了年纪之后,老伴和女儿不让他再去外面抓蟋蟀了,老黄就去买蟋蟀回来养。

买蟋蟀也很有讲究,老黄说:“我只去山东买蟋蟀,而且每年都去,那里的蟋蟀品种好,身强体壮,战斗力也强。”老黄说,他每年都能从山东买到“宝贝”。

“爸爸爱蟋蟀甚至超过我和妈妈。”老黄的女儿小黄笑着对记者说,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和蔼的人,为数不多的几次发火都是和蟋蟀有关,“他不让我碰它们,只要我一碰,肯定免不了一顿打。”

小黄说,父亲还把斗蟋蟀的习性带到了生活中,也给家添了不少“乱子”和乐趣。“比如说,我和妈妈因为一点小事斗嘴,他在旁边惟恐天下不乱,不但不劝架,反而在中间撩拨,笑嘻嘻地看着我和老妈斗,他还说像看两只蟋蟀在斗架。”不过,小黄和妈妈反应过来之后,就会自动停止“战争”,结成”统一战线“,矛头一致“对外”。

不过,小黄对父亲养蟋蟀倒是很支持的,“老人家也要老有所爱嘛,只要爸爸喜欢,我们没啥意见。”老黄的老伴则说得更干脆,“都养一辈子了,老了还能不让他养吗?只要他不让我去伺候那些蟋蟀就行啦!”       张建 本报记者 彭玲 文/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4-22 23:22:48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在市场还看到黄老师孵化的蟋蟀了,据玩过的朋友介绍,虫子虽然非常小,但是斗性很强!!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4 07:08 , Processed in 0.12923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