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杯酒话虫盆》…(上、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8 09:4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次见到王府里专用的蛐蛐罐,还是二十多年前,随师傅到王师伯家做客;

王师伯与家师同一师门,而且家学渊源,其祖父是前清王府武术教头,喜爱斗虫。

王爷酷爱斗虫,府内的两位虫把式,也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尖子。

随师傅进的门来,抬眼一望,好家伙,王师伯的家里到处都是蛐蛐罐,大的

小的、红的青的……。师伯正忙收拾虫子,见我们来到,马上说,来的正好,快

上手帮帮忙。师傅和我也是酷爱此道之人,听到招呼也就跟着忙活起来;我一边

从罐里往外提着水盂,一边听着老哥俩的对话;我师问:还是老规矩,十桌?!

师伯说:恩没错,十桌;我心里暗想,了不得,二百四十条虫;

我师问:怎么把后秋的罐子也拿出来了?!
师伯说:昨下午易县的黄胖子又给送来六十几条虫子,这不已过白露了,

铀罐里放着不成啦,没办法,先将就着放在这些罐里。我顺着师伯的目光向窗

外望去,院子里南房的墙根下青石上,一溜两桌左右的的青黛色二号罐,直墙

素面,摆在那里显的比一般的二号罐厚重了一些。(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和知道

用罐还分早、中、晚秋) 这时我师说:师兄,那两桌砖罐这些年让你用茶养的

越来越漂亮啦;(他们称红色罐为砖罐,青罐为瓦灌) 师伯说:哈哈,闲着

没事就养养,这罐子现在快成古物了,零零散散的送出一桌了,就剩这两桌了;

自己留着玩了。 这时我插话说:师伯您这有几桌罐子,看

着年头可不短了?!

师伯说:感情是,那是老王爷当年赏下的;三秋的罐子,

大大小小十来桌哪,

嗨现在就剩这几桌了,说着用手指了指几处的罐子。
我接着问道:这王府

里的罐子,是专门定制的与一般罐子有什么不同吗?!
师伯说:那当然,

泥必须是永定河的,泥要懈三年以上的性,还要三池已上的水澄;

早秋的罐子要高足糠胎,壁厚不超过十三毫米,砸薄底,

用时垫专用的泥,串子也是弧地串;

中秋用罐要用矮墩的倭罐,因为虫多数已到性,听到其他的虫鸣,在罐里发威“起疯”,

极易受伤;所以罐壁要厚,底也要砸的厚,必要时盖子上以宣纸蒙顶,以防裂头断须;

后秋罐子壁要超厚,一般在十六毫米以上,从外面看还是二号罐,因壁厚内堂小多了;

你看外面青石板上的那些罐子,就是后秋的;我心里暗

想,这么多的罐子,也要有地方才行啊。

收拾完虫子,坐在北堂屋喝茶,师伯时不时的拿过来

一条虫与师傅品评着,我在一旁边听边看边学习……。

我看到窗下墙根有十几个罐子摞在那里,文饰很漂亮,就

问师伯说:那几个罐子真漂亮,您为何不用呐?!

师伯笑着说,那是“杂罐”不好用的; “杂罐”?师伯看我没明白接着解释说:

就是倒口彩的罐;我说,还有这讲究?!那当然,师伯接着说道:这讲究可大啦,

只要是上“局”,从王爷府到平头百姓,一水素面的罐子
有忌讳,我伸了伸舌头:

这是为什么?!师伯说:罐子上文饰不是随便刻的,如果是随便玩玩 那无所谓;

但要讲究的首推牡丹花的文饰,要的是好口彩(牡丹是花王)得花红的寓意;

还有菊花文饰(菊与聚谐音)得聚花红之意;再有就是枣

花、蝴蝶之类的都是要一个好口彩。

至于其它的文饰,多是文人墨客寄情秋雅以抒感怀的玩物,不能做蓄养秋将军用;

象梅花盆(梅与没是谐音,没花;倒口彩)

中午十分,师傅和我就在师伯家吃午饭,师伯拿出一瓶双沟大曲与师傅对饮;

聊了一阵武林的话题后,又转回到虫趣上来;于是我又插嘴问道:您说是从什么时候,

养虫开始用瓦罐的?师伯说,那可早了,起码有三百多年了;南方用瓦盆更早,

从宋朝算起有一千多年了,到了明朝中期,有南人北方做官,把瓦盆带到北方来,

后来根据北方特征的气候环境,逐渐的形成了北罐的流派;壁厚隔音防寒的特点。

除了买家指定要什么样花饰的罐子,一般窑上都是以素面的罐子为主;不象现在,

小胡同里大把抓的玩家,只为漂亮不顾其他,更有甚者人云亦云,冒充行家;

最后是买了一堆不适合养虫子的“破烂”回来,搂在怀里当宝贝,实在可笑。

当然现在有把这当收藏品的又另当别论了。现在好多细微的东西都被遗忘了,

比如说早秋润罐子,是怎样个润法等等没有人去理会;再有虫子早秋刚入罐子,

多不伏盆,但一周后还不伏盆就说明这罐子不适合养虫。
我问:那如何能看出来呐?

师伯说:很容易,虫入罐子一周到十天左右,开盆后有很多虫子都站在串的上面,

那么这批馆子就有问题,不适合养虫。(个人感觉也可能有底的问题)

我接着问:那您刚才说早秋罐子砸薄底,还要垫土是啥意思,垫的又是什么土呐?

师伯说:薄底与糠胎一样,有利于透气和沥水,垫土是为了让虫子*&#@*#&*;

我点点头说,这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我问:我看见过方的虫盆,有什么讲头吗?师伯说,有方盆又叫“撵罐”,

俗称“练功盆”它还有特配的串和食板,这可是秘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

我心里暗暗好笑:不就是一个玩虫吗嘛,能有什么秘密,搞的那么神秘;

里面能有多大学;嘴上却说:真有这么神秘?!师伯看我有不信的表情,笑了笑说:

小子我拿样东西你看,你要能猜出这是干什么用的,我送你一对好罐子,说着起身

从一张桌子的抽屉里摸出了两个小玩意,递到我手里说道
你看看这是干什么用的!

我接在手里一看,是两个金属的三角状的东西,象个卡子还有个兜一样的夹层?!

我瞧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说道,猜不出来,师伯哈哈的笑着说,

想你见都没见过,这是饭板,还有个雅号叫“铁饭碗”在以前着是秘密的东西,

谁也不让知道,我说,这有什么大用呐?!师伯说用处大了,想当初王公大臣的虫子,

那个不是万里挑一的上将军,上阵的多数都是“齐肩”的东西没有奇口,出奇制胜,那

请等着输银子吧。我心里暗暗好笑,就这么个玩意,就能练出奇异的咬口来,说下大天来

我也不信;这时我师傅开口说,你小子就着怪脾气,什么事问个明白,师伯说:恩好学是

好事,那我就讲给你听听;宇宙间有三界,天上、人间、地下,所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

人间一天,虫界一年;蟋蟀又叫什么?!“百日虫”物种不同,生命周期亦不同;

秋虫是应秋而生,入冬则亡,人活百年,虫活百日,所以

虫的一天就如同人的一年……;

我问问你,你随师傅练了几年了?我回说:有十年了吧;
你现在与刚入门的小师弟,

谁强谁弱,那还用说吗?!前题是,所用都是将军的情况下,会使用各种“口”的占先,

还是有弱点的占先?!听了这番话,我点点头说,有点明白;师伯又说,任何动物都有

它的“习惯”性,懂吗?!我笑着点点头;告诉你这就是“撵盆”里的食板,分左右的,

喂虫时放在盆的一角,左有“缺点”放左板,右有“缺点”放右板;

我说:那如何看出虫的那一边有“缺点”呐?师伯说:打草哦,这需要你细心观察…………。



( 上篇完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6-23 10:21:28 | 只看该作者

顶~

3#
发表于 2009-6-18 11:18:38 | 只看该作者
谢赵王再次分享![em17][em27]
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3:02:35 | 只看该作者
午间蝉噪,金风微爽,屋内酒兴正酣;我师与师伯举杯干了一盅后,

我赶忙拿起酒瓶为他们斟酒,同时问道,您刚才讲的串子要用弧地串,是什么意思?!

师伯用手指了指条案上的一个箱子里说:你到那里拿一个出来看看就知道了!我起身

走到条案旁,看到箱子里有几十个青色的串子,顺手拿了一个看了看,原来是一体的;

于是走到师伯身旁道:除了是一体的,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师伯说:你仔细看看

我再一看,原来这串子的内堂是椭圆型的,而且里面不是光滑的,满是布纹状的纹路;

这有什么讲吗?我问;师伯说当然有,这叫“光棍”串;
是虫子没下三尾是用的,

具体有什么用图我也不清楚,我年年用,盛多付少,当然虫子本身也的是好材料。

齐肩的东西就差这极细微的一点点,输赢立判;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我说,那您说瓷罐除了透气性差,其他的方面不是也挺好的吗,为什么没人用呐?

师伯说:瓷的东西,就是为了不透气、漏水而用的;装活的东西在里面,你想它会舒服吗?!

师伯乘着酒兴,聊的性起,站起身来从东屋里拿出一个立式的小木匣,打开后从里面捧出

一个色彩斑斓 精美绝伦的斗盆来;就连我这不懂瓷器的都感觉到它是一件不寻常的物件!

这时,师伯开口道,小子今天我高兴,算是让你开开眼,见点真东西,说着,

把斗盆放在桌子上,我凑上前细细的观赏,这个斗盆高有二十厘米左右,

直径有二十五厘米上下,盆口是“铁锈红”的花纹,(时间太久,纹路的样式记不清楚了)

鹅黄色的底色,绘着彩蝶牡丹,看着就那么富贵,漂亮极了;(当时也不懂看底款,遗憾!)

我问:这也是王爷赏赐的吧?师伯说:对喽,这可是官窑的精品,可着北京城也找不出几件来;

我笑着说道,今天我真是开了眼,太漂亮了,什么样虫子才佩在这盆里放对!!!

您这家里珍藏的宝贝可真不少,刚才帮您收拾虫时看到盆里都是瓷串子,

早秋这瓷串与泥串有什么不同吗?你说呐?!师伯反问道;我不知道,还是您讲讲吧;

早秋天气躁热,泥串沾湿即潮,合在一起就是 潮热,你想虫子在里面能舒服吗?!

瓷串不吃水,用前在凉水里泡上一个钟头,取书来用毛巾之类的布擦拭干净,

给虫子用上,既凉爽又舒服,脚下又不长时间潮湿,虫子自然不会落病降品级。

我接着问道,瓷串是不是太滑了,对虫子的爪花不太好?

是啊,所以定制的时候,也要与匠人讲清楚,内里不要挂釉,作成网纹状最好。

我说,前人想的够细致的,该想的都想到了。

我刚才听您讲什么早秋润罐,还有什么方法,是怎么一回事情,您给我讲讲;

你看见罐子盖上的那个台了吗,那就是为了早秋润盆时淋水而定的型;

而南盆就没有这个台,那是因为南方的天气与北方不同,多雨湿润,空气潮湿,

所以南方的玩虫者多为天气太潮湿而发愁,尽量的使盆干一些;咱们北方则不同于南方,

一进秋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干燥,所以要润盆;但有些胡同里的玩家多是涮盆,

真是好笑,如果,让一个人把脚,天天泡在水里,用不了半个月,非泡出毛病来;

所以,正确的润盆方法是,用洗茶的水,晾 凉后淋在盖子上,直至吃透了茶水……;

还有润壁法等等,润盆就是为了罐子里的小环境,空气湿润,明白吗?!

这其中还要视罐子的品质而定;我点点头,钦佩的说,您讲的真好,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精彩的,关于秋兴用盆的学问,让我受益非浅;

那您讲的视罐子而定,又是什么样的罐子最适合早秋养虫子呐?!

早秋用的罐子,最好是糠胎大膛,我教你一种甄别的方法,把罐子打开,在里面注满水,

六小时之内,罐子全部殷满吃足了水的,最适合早秋养虫子,而十二小时之内殷出水的罐子,

适合中后秋养虫子,如果二十四小时都殷不出水来的罐子,那与瓷罐子没什么区别了。

噢——我明白了!

那您说,高足的罐子,又是起什么作用的?!那也是老一辈的玩家总结出的经验;

其一,是不影响外型美观的前提下,有“倭罐”的效果;

其二,是沥水,因为水都是往下渗透的,如果罐子过潮,

又急于养虫子,

高足糠胎的罐子就不怕这个问题,水气一夜之间,就可走到足脚边,罐子里的潮气也就没那样大了;

其三,罐底散潮,一般的罐子足低,空间狭小,长时间有潮气的情况下,很容易生霉,

平足的罐子,也有同样的问题,处理起来既浪费时间,又很麻烦,对虫子也有影响;

您讲讲,这新罐子怎样才能去了窑火之气? 那可多了,各有各的方法;

我知道的是新罐子买回来后,一般是码放在背荫的墙根下任由风吹雨打,三年以上;

也有窖埋的;最好是有一处地方背阴的地方,地根墙角都长有地衣青苔的,把罐子放在

这样的地方三年后,用竹叶水泡上三、五天或用洗茶水也行,晾干后,根据所需砸上底即可,

这样的罐子火气全消,尽管放心的去用,绝没有伤虫子之忧。

我心里暗想,一般人可没有这样的条件;

听说好罐子砸底也有很多讲究?!

是的,不过现在有很多种都不用了,比如,“树皮底、豆底”等等;

实践证明,最好用的还是三合土底,但配比要正确,底过硬,长时间养虫子,

对腿脚有不利的影响,再有就是底有微皱,仿虫在野生时的巢穴最为合适。

入手要有柔润的感觉。

我说:您是见多识广,在您见过的罐子里您最漂亮的罐子是什么样子的?!

那可太多了,真正的养罐一般大同小意,要是以赏玩的罐子,瓷罐子不论;

见到最让我喜欢的是一对,嵌银浮雕大团花的一号腰鼓罐子,那气势,有王者的

雍容华贵,又有一种从里往外透出的霸气,是玩虫一族的人看到,都会被它的气质所震撼!

听老辈讲,那是王爷特别请“御窑”里制瓷器的大工匠专门制作的,底足与盖沿,用银丝镂嵌,

既漂亮又防磕碰;放在哪都是个抢眼物件;只可惜那罐子现在不知还在不在。

我说,这样的好罐子别说是拥有,看看也过瘾,可惜我没这眼福,看到这么漂亮的东西。

咳,文革时好东西可没少毁,这罐子我想也难逃厄运;

我又问:您说赵子玉的罐子如何;子玉的罐子有不少种,如是糠胎的再仔细的玩,

也过不了百年;如是后秋的罐子,时间到是能长一些,现在多是“仿儿”;

子玉的罐子也有大小窑之分,定制的多是精品,一般也是草盆,泥细火不够。

我告诉你一点,记住要让罐子适应虫,不是让虫子去适应罐子,这就是选罐子的标准!

我笑着点点头说:是喽,今天没白来,您给上了一堂“大课”,让我明白了这玩虫子,

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师伯说道:那是当然啦,“花鸟虫鱼”四大乐趣;

自古上至帝王将相,下到众多百姓,可谓是雅俗共赏的“通货”;没有其文化底蕴,

早被历史淘汰了……。 (全文完)
5#
发表于 2009-6-18 13:10:37 | 只看该作者
[em27][em27][em27]
6#
发表于 2009-6-18 15:10:1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顶。。。。。

7#
发表于 2009-6-18 19:40:34 | 只看该作者

谢分享.顶.

[em01]
8#
发表于 2009-6-18 21:35: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谢分享 顶个!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3:24:3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收在2009-6-18 13:10:37的发言:
[em27][em27][em27]

谢谢赵兄!!![em10][em10]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3:25:5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趣369在2009-6-18 15:10:18的发言:

精彩,顶。。。。。


[em25][em25][em27]

11#
发表于 2009-6-24 19:41:2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人活着真没味在2009-6-23 10:21:28的发言:

顶~

顶~

[em10][em10][em10][em07]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4 16:38 , Processed in 0.1794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