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日,晴.
下午,网友约去江浦路捉虫,说好半夜十二点在江浦路341号门口碰头.我到了后没见有人,等了一会儿,还未见.逐自己先进去看看,略略兜了一小圈,到门口时依旧没见有人来.返身沿着小区的中心路缓缓徐行,二耳如雷达般探索着四处的蟋蟀鸣叫声,辩识着蟋蟀的大小及好坏.这样一直走到小区的中心路将要结束时,在一个叉路口听到飘飘忽忽的大翅鸣叫声:呱---呱---呱!循声找去,来到一条死胡同约有三米高的墙旁.那飘忽的呱呱声似乎是从高墙上的丝瓜丛里飘下来的,难道是在那三米高长着丝瓜的墙上?细听后判断那呱呱声可能是从那高墙的背后传来的.转身沿着小区中心路寻找着通往那里的叉路,走了一条又一条,却没有通往那里的,一直走到刚进去时的中心路口,有一条叉路能走到与此中心路平行的里面一条道路.这条路窄了许多,而且也难走.看看来到一片藤蔓处,爬上去一看,却是一片南瓜地,那呱呱声没有听见一点声响.趔趄地下到地面,再往里走,路更窄了,最后不通了.一只狗在二楼的阳台上冲着我大叫,引来了好几只凑热闹的狗.我不顾那烦人的草狗的追逐,走到弄底的一座拆掉的房屋前,那飘飘忽忽的呱呱声清晰了许多.循声从一破窗爬上去,眼前是一片茂密的丝瓜地,那硕大的丝瓜叶子在头灯的光影里,像波浪般地晃动着,呱呱声好像是从一堵高墙处发出来的.我小心地踩着脚下的乱砖,尽量不发出声响,来到高墙下,那呱呱声嘎然而止,站在原地耐心地等它在再一次响起,马上确定呱呱声是从墙脚处的那几块青砖下发出来的.蹲下身子,先轻轻地拿掉盖在上面的一把破伞,小心地拨开丝瓜藤蔓,乱石堆最上面有三块大青砖,估计那大翅就在其中的一块底下.定下心来,深呼吸了一口秋夜的新鲜空气,然后屏住呼吸,做好准备,轻轻拿起一块青砖,没有!轻轻地放到身后,然后再轻轻拿起一块,依旧没有,再放到身后.第三块青砖躺在那里,似乎在说着一个迷,要解开它,就看这最后的一页了.我再一次深呼吸一下,然后屏住气息,用左手牢牢地握住青砖,迅即一提:白色明亮的头灯灯光照射的乱石上,一只黑黑的大翅蟋蟀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我右手上的网随即罩了上去,大翅都还未受到惊动.左手把青砖放下后也立即朝网底兜去,同时把网移离乱石的缝隙,这时大翅乱跳起来,但上有网罩着,下有手挡着,大翅是再无处可逃了!提起虫网,按原路返回地面,不顾那狗的狂吠,先把虫放入罐内.把头灯拿在手里照向几只来到身旁的狗眼上,然后直朝那几只狗走去.狗见我一点不惧怕它们,并朝它们走去,它们立刻转身往外逃走了. 从来到捉虫地到捉到这只大翅,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真是幸运啊! 沿路返回江浦路341号,依旧未见网友的到来,小范围转了几圈情况使然,逐骑车回家了!称重后得知,此虫出土重:550毫克,二点四斟.这只大翅拍子有三斟多.有点天生吊胚虫.
![]()
![]()
2008年9月2日,晴.
呵呵,今年怎么与批子结缘啦!哈哈哈,因为今晚又得一只土批.半夜24:10时分再一次来到江浦路341号,进去后笔直走到一扁豆棚处,听到一只像有三斟大小的蟋蟀在断断续续地鸣叫,化了好长时间听准了它的位置,在一片约半尺高的乱砖里,旁边就是扁豆架,我小小心心地从四周一块一块地轻轻拿掉砖块.方圆有80公分的一圈乱砖被一一清除掉后,露出下面的泥地,蟋蟀往下是没处可逃的!随着中心部位的砖块越来越少,我心想那蟋蟀一定就在剩下的几块砖头底下了!......四块砖,三块砖,二块砖......最后只剩下一块砖了,暗想蟋蟀出现就在眼前啦!默默做好准备,迅速拿掉最后一块砖......,泥地上什么也没有!奇怪!肯定是那蟋蟀在我去除第一块砖时,听到响声,钻走了!嘿!没抓到它!不甘心在旁边翻找,一只蟋蟀的影子也没见着!费了半天的劲,是白白地忙活啦,起身灰溜溜地离开了那里. 在另外一处地里来了脾气,听到一只可以捉捉的蟋蟀,一阵乱翻,抓到一只500毫克的蟋蟀(就是第一,二图),看看是真小啊,我有一个迷信的活动,就是捉到的第一只蟋蟀,不管大小,统统装进罐子里,叫着开"头称",寓意着开门红!代表着今天捉虫的好运!心中默念:希望它能带给我今夜捉虫的幸运! 继续前行,在地里走过来走过去,二耳支愣着,仔细辩听着每一只能入耳的蟋蟀鸣叫声.总于在一处乱草丛里听到一只叫声响亮的蟋蟀叫声,开亮头灯查看清楚能走进去的路径,小心地轻轻往里靠近,正走到距离那叫声约有四米远处,突然,离我一米远处的地方传来二声极轻微的呱呱批子叫声,我硬生生地把刚要迈出去的脚收了回来,停住了,精神也一下兴奋集中起来.呆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慢慢蹲下身子,耐心等批子再一次鸣叫,以便能确定它的位置所在.等待的时间总是觉得很长很长,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在等得人由心焦烦燥到心平气顺,心无杂念时,那极轻微的呱呱批子叫声,又一次在我面前响起,开亮头灯只见面前不远处,有十几片半腐朽的木板堆在地上,那声音就是从腐朽的木板里发出来的.往前跨了二步,蹲下身子,从外围一块块轻轻拿掉木板,拿了四五块后,一个黑影跳了出来,手里的网随即罩了上去,一看是只三尾,把三尾引上尼龙丝网后,继续拿着木板,近十块木板拿掉后,一块平铺在泥地上的木板出现在眼前,这是蟋蟀最喜欢躲藏的地方!轻轻地并迅即把它提走后,在泥地上果然看见一只批子呆在啃出的泥槽里,泥槽的顶---木板已被拿走,趁它还未有所动作,拿起有着三尾的网罩,对准它罩去!呵呵,又一只大翅被我逮住啦!哈哈,批子!又是一只批子,今年怎么与批子结缘了,逮住好几只批子啦! 那只叫声大的蟋蟀,因杂草太多太长,没法捉了. 今夜感觉到这里的大蟋蟀好像是越来越少了,并且也难捉. 把虫装进罐子后,找到自行车,胜利凯旋了.回家称重:批子出土重560毫克,二斟六!(第三,四图)
![]()
![]()
![]()
![]()
2008年9月12日,晴.
又一条蟋蟀进帐了!今早夜班做出正在家中睡觉,网友来电,要我帮忙去养房拿养三尾的木栅,心中暗想:养房那里是文革前造的老式小区,房子周围的花坛绿树成荫,花草茂密,估计那里能出一些蟋蟀的.即决定半夜前去拿木栅,顺便捉捉蟋蟀,看看能否有所收获.捉虫的工具是早已收藏起来了,立马把它们翻找出来,准备停当,晚上派用场. 半夜时分,小区内一片静寂,稀疏昏黄的路灯在高大的树叶间如幽灵般地撒下斑驳的光影.在一还未关门的小店门前,几个斗地主赤膊男子,正用心地玩打扑克,偶而传来的几声单调争吵声,在黑暗静寂的夜空里传得很远,成了小区里唯一能听见的人声.除这几声男子的呼喝声外,入耳的全是满地的秋虫鸣叫声.我下车推着自行车沿着小区的花坛慢慢徐行,仔细地辩听着各种蟋蟀的鸣叫声,判断着发出叫声的蟋蟀厘码的大小.在一黑漆漆花坛里听到一只叫声响亮的蟋蟀唱鸣声,立刻来了精神,一步一步轻移过去.在这边听听,好像叫声在前面;在那边听听,好像叫声是从后边发出来的.心中明白了:那只蟋蟀一定躲在一个能聚向传声的洞里.打开头灯,影入眼帘的是一辆停在花坛里人们做生意的小车,而花坛的泥地上却是光突突的,什么都没有!那蟋蟀呢?难道会在车里?关掉头灯,耐心地等它再一次鸣叫.好半天它总于发出了几声短促的鸣叫,我一下子听清了,它就在车轴处!再一次打开头灯,在安置车轴的底板上有几根加固用的圆铁管,其中一根圆管的开口里,一只蟋蟀正在那里用二根触须向外探寻着.原来是因有铁管的共鸣,那蟋蟀的叫声才会那么的响!我拿起不锈钢制做的铁勾,透过车箍上的钢丝,避开蟋蟀的二根触须,在蟋蟀和铁管的空隙中慢慢地伸进去,在蟋蟀的尾部迅即晃动着,截断它的退路,不让它往里逃进去,并逐渐往外引赶.那蟋蟀见往里没法逃了,干脆往外一蹦,窜出来了,落地就是啪啪几蹦,没了踪影.在光地上刚逃出来的蟋蟀走不远,只要耐心地寻找,一般会在不远处的地上发现它正在那里趴着呢.果然,在几米远处的光地上,它正一动不动地趴着,用网一罩,一只不大的蟋蟀入手了.尽管它小,但它是今夜捉到的第一只蟋蟀,按老习惯,装入罐子,要让它带来今夜的好运!
这图里的不锈钢铁签就是今天用来拨捉蟋蟀的,那根自制的锭子钢撬凿已经用了十几年了.
![]()
起身推车继续缓步前行,转过一个弯来到另外的一处花坛旁,花坛里的小蟋蟀拼着命唧唧叫,有几只叫得响一点的,远远地一听,认为个子比较大,但走近一听,还是苍蝇阿哥!在又想继续走时,前方飘飘乎乎地传来轻微的缓缓的带着沙声的蟋蟀鸣叫声.心中一喜:呵呵,今夜又有好运啦?!这只蟋蟀的个子据叫声判断,估计会在三斟大小上!于是半弯下腰侧过耳朵,辩听这叫声传来的方向.循声往前找了约有二十多米,在花坛二十公分左右高的水泥围栏上,正是那缓缓并带着沙声传出来的地方.在近处听那飘乎劲儿不见了,只剩下带有缓劲的低鸣声了. 开亮头灯,发现那是花坛边上一只窨井所在之处.在花坛靠水泥围栏一边,是窨井的一排下水用的铁栅栏,声音正是从铁栅栏里发出来的.啊?!在窨井里?!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在窨井里的虫是很难捕获的!但好不容易听到一只好虫并发现它就在眼前,难道就这么放弃啦?!总要捉捉看的啊.于是用钢凿在窨井盖的中间部位找到被泥土填平的起眼,挖掉积泥,先在边上的盖缝里把水泥盖撬松,再在起眼里插入钢凿,用力把沉重的水泥盖撬起来,往旁移去.伸头往窨井里一瞧,信心来了!为什么?因为那窨井里四壁光滑如镜,窨井底一泓雨水还映出了我的脸庞.蟋蟀在这里面是无处可藏的!这还真得感谢文革前工人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换做如今的人,在这种花坛的窨井里面是不会用水泥抹平的!既然窨井里蟋蟀无处可藏,那一定在铁栅栏附近了.正想弯腰低头去看蟋蟀躲藏的位置时,花坛旁的楼房铁门哗啦一声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与我年纪差不多大的男子来,见我在捉蟋蟀就几步走到我的跟前,说: "噢,侬来捉财积啊?!迭只财积捉勿牢哦.难捉了不得了!" "是啊!好像是在迭个铁栅栏边廊上." "迭只财积我水啊浇过,较乖人捉过,才麽捉牢伊!" 这时,我才看清了那位老先生手里也拿着手电,蟋蟀网,旋凿等捉虫工具. "噢,侬啊捉过伊啊?!迭只财积蛮好嗳!" "是啊,就是难捉不过.阿拉疙瘩每年才会出几只好么子哦!哎---,侬是啥地方啊?!" "俄住了29号哦!" 我把养房的门牌好码说了. "哦,侬等一些把迭哦盖头摆摆好噢!" 老先生临走前还不忘了关照一下别把他家的门口弄乱了. "放心!我马上就拨伊摆好哦!" 老先生走了,去捉他的蟋蟀去了. 望着老先生远走的背影,我默默地把水泥盖子推回原来的地方,直起身子,心想:这蟋蟀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再叫了,干脆等去养房把东西拿好后再来捉它. 于是推车往养房方向走去,一路听着捉虫,够厘码的蟋蟀是一只也没捉着,三尾到捉了好几只.路过的花坛近期明显有人捉过虫,因为原来长的好好的花草,不是被连根拔起就是齐根处斩断了.到了养房拿好木栅,绕没走过的路,直奔那只带缓劲的沙叫声蟋蟀地点而去,远远地又听见它在低鸣了.支好车轻轻摸过去,蹲身侧低戴着头灯的头往铁栅栏里望去,哈哈,看见啦!在铁栅栏里面一点的上方水泥墙结合处,有一个小洞,洞口就隐露着一只蟋蟀的大脑袋!拿出不锈钢的铁签,艰难地从铁栅栏的间隙缝伸进去,谁知刚一伸到洞口,那只蟋蟀的脑袋一晃不见了!看看是真没处下手把那只蟋蟀给拨出来,那坚实的水泥矮墙要搞定它,还非得榔头铁凿不可.那老先生说的没错,果然是一只难捉的蟋蟀!如果容易捉的话,极有可能轮不到我现在来捉它了,早就被其他人给捉走了. 不甘心的我开始打量起蟋蟀藏身的地形地貌来: 我是: 左看~右看~, 上看~下看~, 总于发现~, 其实~要捉住这只蟋蟀~是很简单~! 为什么说简单呢? 因为我发现那水泥窨井只有一边与水泥矮墙相连,其它三个边缘都在花坛里,被泥土包围着.只要在窨井的短边与矮墙形成的直角处挖掘,就能直掏那只蟋蟀躲藏之洞的后窝!发觉这个秘密后,我立刻用不锈钢自制的旋凿从上往下挖起土来,不大一会儿工夫,就挖出一个碗口大小漏斗状的洞,洞底是空的,呵呵,已经挖到蟋蟀的藏身之洞了.我放下工具和网,起身来到楼房紧闭的大门旁,想寻找一个盛水的东西.顺房脚找了约三四米远,找到一只倒扣着的小缸,翻过来看看还满干净的,拿起它直朝那亮着灯有人打牌的小店走去. 来到小店前,与正在打牌的小店店主打个招呼,拧开自来水笼头放了满满一缸水提着回到捉虫地点.做好准备工作后,对准挖出来的洞口浇起水来.才刚一浇水,我立刻就停下手来不浇了.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刚才浇下去的水顺着铁栅栏里的洞都流出来了.我手一伸在花坛里拔了一把草,伸进铁栅栏用手把草堵在洞口上,然后又再一次往挖开的洞口浇水.这一次浇下去的水乖乖地全流到蟋蟀躲藏的窝里去了,缸里的水浇下去一半后,我停住手查看挖开的洞里情况.只见水在漏斗底咕嘟咕嘟冒着泡几下不见了,不多时,湿漉漉的泥土底有二根触须沾着湿泥出现了,再等一会儿,一只有点厘码的蟋蟀浑身是水慢慢地往上爬来,边爬还边用二根大腿梳理着尾须上的水.我放开水缸拿起网罩在洞口上沿,等那只蟋蟀爬高后,立刻推下去一团泥土封住洞底,彻底截断它的退路,左手伸下去在蟋蟀的尾部一赶,它慢慢地爬到上面正等着它的网里.哈哈哈,这只难捉的蟋蟀被我用了一个巧妙实用的方法捉住了!回家上电子称一簧:这只蟋蟀出土重:580毫克,2.8斟大小.
![]()
![]()
全文完!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