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4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赤足红旗先生请进,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4 10:5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赤足红旗先生您好,读了<<北罐处理方法解说>>此文顿觉茅塞顿开,受益非浅,增长了很多知识,但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先生?
问题1.
煮黑罐

煮黑罐,要准备几种原料,一是虫茶,二是饵茶,三是石榴皮,还有蚕沙!后三种都好找,但虫茶很难弄到,这几年,天津,济南的一些老玩家都收这个东西。所以市场上很难找到了!但这个东西却是最关键的一味药!因为虫茶色主黑,主亮。虫茶在中医上性凉,用这个东西处理罐子是首选!比例是虫茶一半,儿茶少许,石榴皮少许,蚕沙适量。先把这些原料用大锅煮出来,然后用纱布过滤,滤出的纯汤放锅里对上适量的水煮开,这时候放上晾的干透的罐子!煮!两个小时后把锅端下来,闷上一天,取出罐子!晾干。黑里发亮。一遍不行重复一遍,出来的东西绝对的棒!注意要盖着盖煮!这样处理过的罐子你养虫试试,不光好看!还特别服盆,养的功夫到家了蛐蛐到老死都看着很嫩,绝没有一点油气!(配料里加上点饵茶出来的色黑亮里透红,不用饵茶是真黑)


本色罐的方法

首先我声明,我说的这些东西在天津,济南等一些老玩家那里是不说的!尤其是处理黑罐这一套!不信你们可以试上一个,看看效果就知道了!现在我给大家讲我处理本色罐,即青色的方法!前面讲的,新罐泡好了!煮罐的材料大不一样,只要蚕沙,烧一锅水,水开了把蚕沙放进去,
煮!煮上40分钟左右,用纱布把纯汤滤出!用什么锅煮罐子先把锅底均匀的铺上一层芦苇叶,然后放上罐子,把蚕沙纯汤倒上,以淹了罐子为准!开煮,还是两个小时,完了马上把罐子取出来,放冷水里拔,三天后擦洗干净晾干既可!蚕沙煮出来的纯汤看上去是黑绿色的,别担心罐
子会被弄成那种颜色,我保证出来绝对是本色!蚕沙很好弄,中药店里都有,不象虫茶那么难找!蚕沙同样的是性主凉!!!注意的是现煮的蚕沙纯汤马上煮罐子,别放!煮完后马上用清水泡上!回头我给大家说说浆底子的原料!
虫茶50%,饵茶12.5%,石榴皮12.5%,蚕沙25%。最终刚好是100%
比例是虫茶一半,饵茶,石榴皮各一份半,蚕沙两份!
煮三个罐子的大锅用收虫的小瓷罐一罐! 也可以用芦苇根代替! (本色罐用料的量)

说降底子的用料!

北方罐都塘底的,塘完了晾之干透,然后用熬好的浆降!这个降底的浆也是主要用虫茶煮的,配上少量的饵茶,石榴皮,前面我讲过了,虫茶色主黑,主亮。饵茶色主红,石榴皮也是。但饵茶跟石榴皮还有个作用,就是抓底。塘好的底晾干了,你用手摸,或用力在表面磋,会掉一些
土沫,碎沙子什么的,但你降了底就不一样了,只要是底子塘的好,降完后怎么样都没事,包括煮!使劲擦,绝对不擦掉一点的!换句话说,处理的好了,底子就象长在了罐子上!降完了,下面就是慢慢的养底子了,冬天没事的时候,喝剩的茶叶水倒在罐里,盖上盖慢慢的挥发去,来年用的时候洗干净就好了!第一年处理好了,以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煮,泡都没问题,塘底绝不
浆-----就是把浓茶最好喝过的茶倒在盆底上,但一次不要太多,不能让盆底汪水。浆好的盆底不伤虫。(收集)
注:希望在这方面有经验的虫友,多多与虫友们分享!
[em27][em27][em27]
此文中虫茶50%,饵茶12.5%,石榴皮12.5%,蚕沙25%。最终刚好是100%
比例是虫茶一半,饵茶,石榴皮各一份半,蚕沙两份!
这个比例是煮黑罐原料的比例,还是煮本色罐的比例,还是浆底料的比例?
问题2.我家里有几个北罐(是天津罐),请问如何处理才能正常使用,安全养虫,如何处理才能漂亮?(求详细处理方法以及过程)
问题3.请问搪底粉(三合土)的成份及主要原料是什么,比例是什么,如何配比(求详细配比过程,比例及配方)还有珍珠粉,珍珠盐是否同指园林用珍珠岩,是否同一种东西?搪底粉中加入一些好不好(指养虫),如果好请问比例是多少?
以上几个问题希望赤足老师能不吝赐教,细心指导,在此多谢赤足老师了,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5-14 11:10:37 | 只看该作者
其一:ertcvb仁兄好,不要叫我老师,我只是网站的服务人员,希望你在这里度过的开心!
其二:先申明本人发的<<北罐处理方法解说>>一文,是来自网络收集的文章,非本人的原创!
其三:本人现处南方,对北盆处理方法也是据新盆的原因加以处理,上色:本人没有做过,只求原色!
其四:新盆处理请查考:《识盆十大误区》之新盆处理说——

自玩虫以来,不断能听到有关新盆怎么处理的问题。这个话题是除了关于“虫品”优劣的问题之外,被广大虫友讨论的最多的话题了,也是一些刚入门的朋友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些刚买了新盆正束手无策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段话听起来有些拗口。总言之,到目前为止我似乎并未听说过一个比较被大家认可的方法来处理新盆。唯一能见到的是大家争的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到最后互相用言语攻击的还算是比较有涵养的了,大打出手的并不在少数。所以------在这里我并不想与任何人有所争执,只不过把我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来说给大家听,希望能给大家有些启发,如果在接下来的言语间得罪到了哪些人,我只能说声抱歉,我只对事并不对人!
首先来说说新盆为什么不能养虫?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有些“蠢”。只要养过虫的人都知道新盆养虫70%的虫要死的,那为什么呢?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干燥:大家都知道蟋蟀盆是用火烧出来的,那用火烧出来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干燥是肯定的,随便做个试验就可以测试盆的干燥程度了。取一个新盆------取几张餐巾纸用水浸湿后挤干------分成两份------一份放入盆内盖好盖子------另一份就随便放在室内的桌子上------3个小时后你会发现桌子上的餐巾纸团并没什么变化(我是指干燥程度),而放在盆内的餐巾纸团干燥程度就高了,并且可以将盆底打湿一大片,这就说明新盆是相当干燥的,因为餐巾纸放进去之前是被挤过的,换句话说就是这些打湿盆底的水不是从餐巾纸上自动流过去的,而是靠盆身的干燥吸附过去的。再夸张一点说就是新盆就好比是一块比较硬的“海绵”。那么大家想想虫子要是在里面会怎么样呢?保持水碗里有水就可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盆子会抽干水碗里的水当然也会抽干虫子体内的水。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没达到一个盆子会区分哪里的水该吸,哪里的水不该吸。所以用没处理过的新盆养虫大多数都会脱水而亡,少部分有幸不死的也都是些食欲不正,排便不畅,有气无力的东西。第二:窑气:这个所谓的“窑气”很容易被大家误解。通常都与第一点的干燥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窑气”指的是盆在焙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气体”在盆冷却后又被重新吸附到盆壁内细小空隙中的气体。这些气体往往在盆内程缓慢释放状,它必须通过盆壁的空隙与外界空气的有效交换才能得到释放。当然,不管怎么释放,毒死人是不可能的,但要想毒死个虫子什么的还是可以的。第三:盆碱:盆碱在南盆上表现的还不是很强烈,北罐就惨了,不用拿什么PH试纸去测了,霉雨天过后那一层白白的霜花就说明一切了。盆碱对蟋蟀有“毒害”吗?答案是没有毒害!但强碱会腐蚀掉蟋蟀的爪花,软化蟋蟀的外骨骼,让您的爱将那副“乌钢牙”变成“豆腐牙”!
好了!总结报告完毕,以上三点是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三点,其他的问题固然有,但我认为都是枝节问题,对虫子没有直接损害作用的!那么如何才能解决上述三点给虫子带来的毒害呢?这个问题先放一下,接下来我说一下现在大多数人是怎么处理新盆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效果其实只限于心理作用!
方法一:俗称红汤煮罐,主料------红茶。有的甚至连茶品或等级都规定了。但据我的考证这个做法其实是为了给盆子上色。那为什么要给盆子上色呢?因为用红茶煮过的盆子接近黑色,看上去很像老盆。那层厚厚的茶垢足可乱真所谓的“包浆”。那为什么要把盆子做的看上去很像老盆呢?因为可以卖好价钱啊!所以我的考证结果就是这个做法其实是卖盆子的人给玩虫人下的一个“套”,说客气点是误导!这个做法其实在古董行和卖紫砂茶壶的地方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假古董做旧用红茶煮,紫砂茶壶也常用红茶来“养壶”。这两种做法其实已有传统的了,但究竟是什么时候用到蟋蟀盆上的,我就不得而知了。但至少我知道红茶不能解决干燥的问题,也不能解决窑气的问题,更不能解决盆碱的问题,茶本身就是碱性的!
方法二:土底埋藏法:这个方法我在很多关于蟋蟀著作文献中也看到过不少,我不知道写这个方法的人自己有没有用过这个方法。我用过了,连续用了6年。每次埋盆60个,为时一年后取出,可能是我天资愚钝,没掌握要领,我的盆一大半由于经受不起土对盆身的压力(因为土壤随着四季的变化也在不停的变化的,最简单的就好比刚下过一场暴雨后马上放晴,烈日当空,这种天气在南方不为少数,这时候土壤的伸缩度是非常大的),这样一来我就有半数以上的盆被土压破了,这且不说,没破的那些盆样子非常难看。比“脸谱”还花,且还没有“脸谱”花的好看,就像“白癜风”。手里拿着这些“白癜风”心想:好歹也有几个存活下来了。用水一煮,太阳一晒,开始砸底------砸到第5个的时候我突然把剩下来的盆都丢进了垃圾箱。为什么?因为5个盆有3个是掉底的,而且这些盆的质地都变的非常酥松,我至今还不明白是什么道理。好了,不说我的“伤心”事了。来分析一下这个方法,其实我一直是这个方法的热衷者,不然也不会6年来一直在试这个方法的。这个方法肯定可以解决干燥的问题,因为土壤是湿润的。也能解决窑气的问题,因为土壤是会呼吸的,这学过园艺的人都知道,那么当土和盆子融为一体的时候,也会随着土壤一起呼吸,这是个气压问题,懂物理的人也知道,这样存留在盆壁内的窑气可以有效的和外界的空气交换。当然南方的土壤大多是酸性的,可以解决盆碱!那么这么完美的一个方法为什么会是我这样的结果呢?我只能说理论与实践始终不能混为一谈吧!
方法三:沉井法:这个方法我也试过。干燥的问题可以有效的解决。窑气未能及时考证。能很有效的祛除盆碱。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第一是漂白粉,用过水井的人都知道刚打好的井水是不能喝的。只有在卫生防疫部门投放过漂白粉以后才能使用,而且打水井是要预先上报政府部门的,打好以后防疫站的人会自动上门给你投放漂白粉的,每年都来一次的,这样一来盆子就等于是泡在了漂白粉堆里,后果可想而知。第二是沼气,也就是硫化氢,剧毒物质。据有关报道中说“落井身亡“的人大部分都不是直接被淹死的。因为一般水井的深度都不会超过1.7米,这还是在南方水乡。北方干旱地区可能还要浅。但人掉下去以后往往会把井底的淤泥搅混,使淤泥里的硫化氢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从而使人中毒昏厥后溺毙。那么这样说来这个沼气是有剧毒的,把盆子泡在这种物质内,大家凭良心说句话------你们能放心养虫吗?
以上这三点是本人认为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方法,所以列举了它的不可行性和弊端,望大家三思而后行,重蹈我的覆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做法我就不详细解说了,列出这些方法的名字望一些初学者不要进入误区就可以了,有用儿茶煮罐的,有用朱砂煮罐的,有用甘草煮罐的,最另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烧钱的主儿想出来用人参煮罐的。好了,再说就得罪人了,大家也不要怪我尽说些倒胃口的话。不说些实际的东西,下面我就将自己处理新盆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当然,说的也未必对!大家听过觉得好就去试试,觉得不好听过也就算了!
处理步骤:新盆------除氯的水浸泡24小时------除氯清水煮沸20分钟------阴干------反复5次,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一星期------菊米与维生素共用煮沸------阴干------反复5次,间隔时间不超过一星期------伏雨浸泡待自动干透------砸底------浆底------虫茶与维生素共用煮沸20分钟以上------阴干------反复3次。
好了,这就是我处理新盆的办法。如果有些朋友不喜欢用虫茶的也可以用花茶或绿茶代替,我每年都有用新盆养虫的,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翻爪花啊,有口无力啊,今年也不会例外。好了!这篇帖子也该结束了,望大家读后将一些好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共同参考,共同进步!(以上原文来自网络收集)

其后:本论坛还有相关的帖子,也请仁兄先多多阅读,相信你周边的虫友,也会给你提供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在这方面:什么你都可以做,什么你都可以试,结果就是你能得知你需要的或你摒弃的经验——动手就会进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1:29: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对我的指导和帮助,非常感谢,再劳烦您给我推荐几篇关于罐子处理的文章好吗?再次感谢!
4#
发表于 2010-5-14 13:01:30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6:25:1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感谢您的帮忙.
6#
发表于 2011-6-8 15:06:51 | 只看该作者
红旗真耐心周到
7#
发表于 2011-6-10 23:20:19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6-16 16:28:50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6-22 16:38:53 | 只看该作者
红旗!红旗!
10#
发表于 2011-11-21 18:21:22 | 只看该作者
红旗!红旗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4 03:55 , Processed in 0.1446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