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夜读蟋蟀 作者 童心老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4 19:0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4-28 20:42 编辑

      
  睡梦中被一阵清凉袭透,猛醒,知是深夜时分。眼前月光如水,窗纱轻舞,知是秋风乍起。窗外蟋蟀声声,正如诉如歌,我一时睡意全无,起身下床,信手从书厨中取出一本书来看,是《诗经》。

  明月清心,爽风洗神。蟋蟀伴唱,正是读书之良宵。和着平平仄仄的韵律,解读着两千多年以前奴隶社会的神秘与迷惘,古朴与粗旷,心展双翼飞翔。窗外的蟋蟀们,分明也在读《诗经》,它们发出抑扬顿挫、四拍一节的旋律,和《诗经》而颂。

  我突然想:这声声蟋蟀的歌声与《诗经》的韵律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在二千多年之前,是古人们取思于蟋蟀鸣唱的旋律而创作了《周南》、《商颂》,还是蟋蟀们摹仿了当时人们读诗的节拍而行成了有节奏的鸣唱?

  突然想起蟋蟀那可爱的样子,虽然长的憨头憨脑,却是集情趣于一身,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单是名字就有许多,除了蟋蟀的学名外,还有蜻列,促织,蛐蛐等别名,我的家乡一带则称它为“乖狗子”,有些文章则赞它为昆虫斗士,歌唱家之类。一种小小的昆虫,竟然被戴上了这么多头衔,让我不由的想起一些人的名片,许多职务名称把一张小小的名片挤得满满的。不过,蟋蟀可谓是货真价实的“名人”,《诗经》三百篇,几处写蟋蟀。《唐风》中有一篇开篇就是“蟋蟀在堂。”细致描写了周代农民生活的诗篇《七月》,也几次描写蟋蟀。

  在日渐萧索冷寂的秋夜,也许是蟋蟀们的呤唱最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吧,在“蜻列吟阶下,飞蛾拂明烛”的夜晚,唐代大诗人杜甫听到蟋蟀的吟唱之后,也不由的感叹:“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秋时,宫中……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于枕席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二

  人们宠蟋蟀之情如此,爱其趣更甚。蟋蟀天生的跳跃本领与好斗的本性,燃起许多争强好胜之人的欲望,于是,社会上喂养蟋蟀之风不绝如缕,喂养蟋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宋高宗特别喜欢斗蟋蟀,为了能得到好的蟋蟀,专门下诏,令地方官员进贡蟋蟀,诏文大约也是以“奉天承运”为首语吧?可以想象,皇帝的诏书一出,各地官员定会不惜一切手段四处寻求蟋蟀,不知会造成多少人间悲喜剧。

  明朝末年,马士英为相,他因嗜养蟋蟀成癖,以至清兵临江,时局危急之时,他仍以斗蟋蟀为乐。被人们讽为“蟋蟀相公”。如今,虽然听说,有些地方仍是举办斗蟋蟀比赛,有些名贵的蟋蟀也卖到上千元一只,但社会娱乐活动方式已千姿百态,斗蟋蟀只是千万种娱乐中的一种,没听说哪位高官因为斗蟋蟀成瘾而误了大事的。蟋蟀们不必担心为谁再背上黑锅而落名,可以无忧无虑的放声高歌了。

                         三

  与达官贵人相比,平民百姓给蟋蟀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真可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在老百姓眼中,蟋蟀也是与勤劳分不开的。有一句谚语,“促织鸣,懒妇惊。”立秋过后,蟋蟀声声,天气变凉,蟋蟀声声仿佛提醒、催促人们赶快织衣,为既然将要来临的寒冬做好准备。蟋蟀在百姓的眼中,又成了关心民间疾苦,心地善良的精灵了。《木兰词》中,开篇未写花木兰,先以蟋蟀“唧唧复唧唧”的鸣叫声作为烘托,接着描写她在蟋蟀声声中“当户织”的勤劳形象,实为生动。有一首《摇篮曲》中,更是写出了蟋蟀叫声的美妙:“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

  此时,窗外的蟋蟀声声又过我引到故乡的记忆中,家乡土墙头草屋,每到秋天,蟋蟀特别多,夜深人静时偶然醒来,屋里,院子里,大街上纷纷传来蟋蟀的吟唱之声,声如潮,歌如梦,自己也似在梦中。一个小憨态可爱的小蟋蟀们,从入秋就开始执着的吟唱,从傍晚唱到黎明,从初秋唱到大雪覆盖了大地,直到冰雪冻僵了它们的翅膀。如今,生活在钢铁与水泥构成的城市里,渐渐淡漠了季节的概念,窗外的蟋蟀声声,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大自然,回到了故乡。

  据记载:“蟋蟀,干燥虫体可入药,性温,味辛咸,有毒。功能利尿,主治水肿。”但没有滋阴壮阳,美容延寿之功效,可谓美中不足,但,也正因为这它的这些特点,才侥幸的没有被人们列入美食谱,躲过了人们对它水煮火烧油炸之灾。这个在地球上延续了上亿年的物种才得以代代繁延,我才能够每年的秋夜里听到它们的千古吟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2#
发表于 2013-6-4 19:47: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小马哥分享!
3#
发表于 2013-6-4 19:50:22 | 只看该作者
{:3_291:}
4#
发表于 2013-6-4 20:27:14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6-4 21:37:1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分享学习了!{:soso_e181:} {:soso_e179:}                                                                                                                        
6#
发表于 2013-6-5 09:10:0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3:}
7#
发表于 2013-6-5 09:12:4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60:}
8#
发表于 2013-6-5 11:00:4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3:}
9#
发表于 2013-6-5 12:10:43 | 只看该作者
{:3_293:}{:3_293:}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2 02:00 , Processed in 0.14562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