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5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7 15:4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   牙

   关键词:蟋蟀牙齿、大蠢牙、弯尖似钩、坚硬锋利、口快如电。

   茶。

   佛茶。

   沸水一沏,茶香四溢。

   杯绿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进,三嗅杯底,通体舒坦。

   不同的茶就像不同的人,滋味不同,韵味不同,感觉不同,真正的好茶就如一个好人,是耐得住细细品味的。

   得和茶馆,我请小鬼跌金刚——小林,及其好友小周吃茶。

   虫道、茶道、人道,道道相通,理理相贯。志同道合,这茶吃出平静如湖的韵味。

   小林年纪轻轻,却有志于建立一个健康的玩虫环境,以改变千百年来人们对玩虫的旧传统观念。其精神极为可嘉,值得提倡。

   一番交流,不由万分感叹:忆当年,我如小林这般年纪,糊里糊涂。整天和一班三教九流朋友仗着有些眼光,东征西杀。只图有劲,好玩。现在小林这个船队都年轻,有知识、有文化、有财力,对虫都比较有研究。

   通过友谊比赛,相互切磋虫技,提高鉴虫、玩虫水平,增进友谊。给生活带来乐趣,这才是真正的玩虫主潮流。有小林这样的年青人在,中华斗蟋文化必将得以继承、发扬、光大。

   感叹之余,我想,我能做些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继续做一块年青人在玩虫道路上的垫脚石吧。点滴的经验教训都可以使人少走弯路。

   在和小林的交流过程中,小林谈到去年出将的一批青虫,都是粗长斗丝,这和传统说法出入很大……。

   鉴别一条虫的好坏,如按谱的要求去按图索骥,那找回来的可能是只天牛。这十全十美的虫是没有的。

   因此,我们就必须通过实践,总结区分出一条虫的哪些部位、哪些条件是影响虫级别和品质的主要条件。哪些部位、哪些条件是次要条件,是锦上添花。只有把这个思路搞清楚了,把这个牛鼻子牵住了。那么,我们寻觅到好虫的概率就可以得以提高,少花冤枉钱,玩出好心情。

   在以往的帖子中,我陆陆续续地谈过一些相虫经验,其中包括论翅下色,今天想谈一谈虫的牙齿。

   柏良先生对虫牙的总体要求是:巨齿獠牙,粗大,弯尖,内钩锋利,齿芒深老,色泽纯正,牙面有光泽为选点。

   清 秦子惠曰:蛩之胜负决于牙……。

   清 梦桂曰:双牙如剪硬如钢,粗大长尖最高强。

   近代 思溥臣在《斗蟋随笔》中对虫牙的描绘更是精彩。

   血红大粗牙,疾如闪电。
   血红大牙,锋坚无比。
   玉柱大蠢牙,光华灼灼。
   钳如干将锋且大,血色红钳坚且锐。
   双钳红色,蠢大异常。牙锋有钩,宛如桑剪。
   钢钳蠢大似青锋,钢锋利胜剑初石别,交锋口快急如电。
   墨牙蠢大最英豪,墨色钢钳似纯钩。
   蠢大钢钳惊四座,将军口快迅如霆,牙钳尖锥藏杀机。

   从《斗蟋随笔》中描述的各打将军中将、王虫的牙都符合以下三个特点。

   无论青、黄、紫、黑、红、白等何虫门,白、黄、红、紫等诸牙色应均以蠢大牙为好,不存在何种牙色以小,以短为好。

   无论青、黄、紫、黑、红、白等何虫门,白、黄、红、紫等诸牙色,应均以弯尖锋利为好,不存在何种牙色以细、以直为好。

   无论青、黄、紫、黑、红、白等何虫门,白、黄、红、紫等诸牙色,诸牙形,诸开式,均以交锋落口如电,快迅如霆为好。

   两虫相遇,虫的品级高低,干老程度,都通过牙与牙的较量直接体现出来。

   虫的牙直接参与打斗,故也是判断一条虫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

   蠢——粗壮。

   坚——结实。

   硬牙虫必干老,干老虫必牙硬,互为印证。

   何为硬牙,光华灼灼,精光四射,芒黑如漆,黑筋紫斑。

   何为干老,头色清纯,起槽结绽,翅下起色,砂毛蜡光。

   岳飞配沥泉枪,关云长配青龙刀,李元霸配双锤,算得上好虫好牙。

   选虫必观牙,观牙分静观和动观。

   静观者,从正面观脸形,观牙色,从侧面观牙根,观牙前置、后置。

   动观者,打草观牙,观其牙形,开式。

   后发先至固然好,但先发先至更好。先发口的虫打不掉受口的虫,反过来被受口的虫一口打掉,说明这二条虫存在级别或品质上的差异。

   斗口斗品只能反映虫的某一特征,而不是全部,只有真正具备了形、色上乘,加上好的斗口斗品,才能出将成王,即俗称:看好,斗好的虫,才是好虫。

   平时,我们比较注意的是虫的夹口力量,比如,一条平生平出的虫打掉一条大牌架虫。更有甚者,一条小牙齿的虫打掉了一条大牙齿的虫。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下,这大牌架大牙虫为什么会输?输在哪里?

   答案很明显,一、夹力不够。二、牙不够硬。就像我们吃杭州小核桃,其壳坚硬,同是青壮年,体格健壮,精气充沛,牙床坚固,牙硬如铁者,牙齿轻轻一磕,核桃壳即碎,更有厉害的,这牙齿用来开酒瓶盖,拔铁钉,拉汽车。而那些肾气不足,牙齿浮动,或缺钙,或四环素牙,要咬核桃,最后碎的恐怕是牙齿。

   这里我们引出一个夹力的概念和一个硬度的概念。

   另外,我们还要引出一个速度的概念。

   在讲力、硬度和速度之前,先说明确认一个问题,即依据问题。

   很多客观事物千万年来一直明明白白地生存在那里。但由于受到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限制,故在认知上也受到了很大限制。比如打雷(现在大家都知道雷神是用来唬人的),地球的引力,地震等自然现象的产生,这一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法。

   现在如果有哪个玩虫的朋友说,环牙虫是天牛变的,那是会被取笑的。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历朝历代欢喜虫的人,把他所观察到的虫的形、相、色、神及精彩的打斗局面,并通过比较、总结、归类的方法,把经常输掉的虫的特点、特征,记录下来,列为不取之虫。同样也把经常上风的虫的特点特征记录下来,列为可取之虫。

   这一切我认为是确实可信的。需要的只是进一步用科学的方法去论证而已。

   试想一下,每年全国出的虫,浩瀚无垠,不计其数,根本无法统计。然而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几何,每年经手的手更能有几何。要做一些虫的比较谈何容易,因为我们的样本实在是太小了,甚至小到根本就是不准确的程度。做个比较样本已经很困难了,要做理、化实验,恐怕更难。

   所以,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经验,弥足珍贵。在玩虫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在对这些选虫的经验进行着理解,修正,提高,直至如今。

   所以老祖宗总结的某些结论,也就是我们讨论问题的依据。

   我想,我们现在同样正试图用现代的一些物理分析方法去解释老祖宗们所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以便取其精华。

   下面,首先想先谈一下夹力的问题。

   虫牙受到嘴嚼肌的作用(嘴嚼肌所产生力的大小及原因今天不予展开讨论,且暂定为某一常数)会产生一个合外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式中,F——合外力。
         m——质量。
         a——加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我们根据定律内容可以得出以下二个结论:

   一、在嘴嚼肌所产生的合力F越大,在虫牙大小一定的情况下,虫合牙的加速度值就会提高,和合力F成正比。

   二、在嘴嚼肌所产生的合力F在一定的情况下,虫的牙越大,虫合牙的加速度值就会下降,和虫牙大小成反比关系。

   在明确了以上二个结论后,我们进一步讨论虫合牙速度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要引进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动能定理。

   根据动能定理:E=½mυ2
   式中:E——动能
         m——物体的质量
         υ——速度

   该定律的基本概念是: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很明显,如果一条虫的斗口快迅如霆,那它的速度υ就大,根据动能定理:动能的大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例速度大,故动能就以平方的关系式增大。

   一颗质量很小的子弹可以射杀外皮坚硬的鳄鱼,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同样,牙大,(质量大),动能亦大。

   根据公式关系式:还可以看出,如果式中m(牙齿)→小,υ(合牙收口速度)→大,E同样可以达到一定值,即动能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是否可以理解:一条长了一付三尾咪咪牙(质量小)的虫,只要它的收口速度够快,那么它的夹力同样可以惊人。

   举例说明:

   例1:一物体的质量为2kg,运动速度为3km/s,求动能是多大?
     解:根据公式:E=½mυ2
                          E=½·2·32=9焦耳
     答:该动能为9焦耳。

   例2:一物体的质量为2kg,运动速度为6km/s,求动能是多大?
     解:根据公式:E=½mυ2
                          E=½·2·62=36焦耳
     答:该动能为36焦耳。

   例3:一物体的质量为4kg,运动速度为3km/s,求动能是多大?
     解:根据公式:E=½mυ2
                          E=½·4·32=18焦耳
     答:该动能为18焦耳。

   通过例题可见,速度的变化(大一倍)所产生的动能远比质量变化(大一倍)所产生的动能大得多。

   谈到动能,不得不再谈一点压强问题。

   压强定义——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一条虫的夹力(动能)基本确定后,我们就要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动能所产生的力是通过一个怎样一个形式作用到被咬虫的齿面上去的。

   这里先看一个压强公式:
       F=P·S  或  P=F/S
   式中:F——垂直作用力
         P——压强
         S——受力面积

   通过压强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当F(垂直作用力)为某个确定值后,压强和受力面积成反比关系,受力面积越小,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压强)就越大。

   作用面(受力面积)可以是“点”、“线”、“面”。

   “点”为最小单位,这时压强P最大,趋向于或等于垂直作用力F。

   “线”由无数“点”组成,所受压强P小于“点”。

   以此类推,“面”的所受压强P比较之下最小,就如大象过沼泽而不会陷入一般,虽分量重,但脚面积大,压强小。

   举例说明:
   例1:一质量为4N,底面积为1m2的物体放在一水平桌子上,问压强是多大?
       解:根据公式:P=F/S
                     P=4/1=4帕
       答:该压强为4帕。

   例2:一质量为4N,底面积为2m2的物体放在一水平桌子上,问压强是多大?
       解:根据公式:P=F/S
                     P=4/2=2帕
       答:该压强为2帕。

   通过例题可见:压强和受力面积有很大关系,就如前面所说,能射穿鳄鱼坚硬表皮的子弹必须是尖锐的圆锥体,这所有的动能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压强最大,如果这子弹做成圆柱体的,那么就有可能因压强关系,不能射穿鳄鱼皮了。

   在搞清了压强这个概念后,现在根据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让我们看一看我们应选择怎么样的虫牙构造使得压强最大,作用的压强要接近正压力。

   毫无疑问,牙根粗壮,牙尖为尖锐双钩的牙形为首选。

点评

这个就是专业性的了,一个论字了的  发表于 2013-11-29 16:4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15:49:4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香在树中虫友发的“圆月弯刀驰疆场,秋声……”一文图中的牙形(我以为香在树中虫友在选虫时是比较注意牙形的),及五虎将中的银背紫牙形。

   两虫相斗,这力贯千钧的尖锐双钩往敌虫齿面上以“点”的形式一咬,或这一口无论咬在敌虫的任何部位,一般的虫是很难承受这一口的。(我估计做钩子牙的人也明白这一点),我注意到,我的双钩牙银背紫的钩尖因多斗,已被折断,成为圆钝。

   第二选的应该是齿内侧内钩锋利,部分切齿形如方天画戟状(见五虎将走过路过的左牙),这真是干将锋利断毫发。这类牙形也应属上乘,因为作用力仅为几个点。

   第三选的是齿芒深老,墨如黑漆,精光四射,两排整齐的切齿犹如冷冻刀,锋利无比。也算得好牙一付,其作用力为间断线状。

   在这里提请虫友们注意一个量化问题:

   为什么说双钩为首选呢?对于受力面为一个点的时候,即P(压强)趋向F(垂直作用力),为P(压强)值最大。当受力面为二个点时,P(压强)值将减少一半,仅为F/2。如作用面为N个点,那P值为F/N,其值急骤下降。

   以上谈的是虫的夹力动能和虫的收口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虫的牙形和压强关系。

   下面再说一下虫牙的硬度问题。

   硬度的定义——固体材料对外界物体压陷,刻划作用的局部抵抗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个指标。在压力机的工作平台上放上被测材料,压力机给出一个固定的压力值,这个压力值将在被测材料上压出一个陷坑,不同的材料将有直径大小不等的陷坑,再根据陷坑的大小,计算出材料的硬度。

   不同的咬压力,就有不同的变形程度。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虫牙不是越大越好,应有个度,以和虫的各部件的大小匹配为好。过大,合牙速度就慢。过小,一般虫达不到匹配的速度,所以动能就小。

   二、在选虫时尽量选择具有双钩、单钩、或带方天画戟状牙形的虫,因为这类虫在其他内在或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牙形的特殊性,它的咬力(压强)最大。

   三、在收虫打草或试口的时候要注意虫的收口速度,同样在内在或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的发口合力(动能)最大。

   四、我们在选择虫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硬度,即光华灼灼,齿芒色深老如黑漆,齿面色正,黑筋紫斑,边界清晰。

   以上经验之谈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现象,比较容易掌握,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斧正。

   小林说:虫是没有暗门的,识虫没有捷径可走,经验靠积累。虫的所有好坏,都以某种特征或物理现象展示在我们面前,只是我们对虫认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何况,虫还按其生存规律在变化着。对变化着的事物,人的研究总是滞后的。但这就是玩虫的乐趣所在。

   这也是我想说的,也是我请小林吃茶并能吃出好心情的理由之一。


   最后还是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全家幸福。


   
                                                                               ——蟋蟀情——
                                                                              2013年11月26日
3#
发表于 2013-11-27 16:0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上里东 于 2013-11-27 16:09 编辑

座舒服了再听讲。
4#
发表于 2013-11-27 16:13:53 | 只看该作者
谢分享{:soso_e100:}
5#
发表于 2013-11-27 16:43:1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欣赏了。{:soso_e179:}
6#
发表于 2013-11-27 16:5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11-27 19:09 编辑

看了蟋蟀情老师的佳作,觉得我转发的部分帖都出自您的笔墨,虽落笔已久,初阅者为宝,丰富的养料滋润着玩虫者心田。感谢您的付出,论坛有您这样老师点拨,新生力量一定会出类拔萃。
7#
发表于 2013-11-27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顶好贴{:soso_e163:}
8#
发表于 2013-11-27 17:27: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5:}
9#
发表于 2013-11-27 19:39: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蟋蟀情老师,好文好内容!
老师好久未来坐坐了,在这里给你上茶!
10#
发表于 2013-11-27 19:47:4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1#
发表于 2013-11-27 20:19:0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2#
发表于 2013-11-27 21:16: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每次看了老师的文章都受益匪浅。谢谢!
13#
发表于 2013-11-27 21:22:0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3:}
14#
发表于 2013-11-27 21:32:06 | 只看该作者
而那些肾气不足,牙齿浮动,或缺钙,或四环素牙,要咬核桃,最后碎的恐怕是牙齿。
看好,斗好的虫,才是好虫。好贴{:soso_e179:}讲的明白,听的受益。{:soso_e113:}
15#
发表于 2013-11-27 21:43:5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soso_e160:}{:soso_e179:}{:soso_e163:}
16#
发表于 2013-11-27 21:56:3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7#
发表于 2013-11-27 22:19: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soso_e179:}
18#
发表于 2013-11-27 23:09:2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81:}
19#
发表于 2013-11-28 08:49: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20#
发表于 2013-11-28 10:42:5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79:}
21#
发表于 2013-11-29 15:45:56 | 只看该作者
难了,哈哈。
22#
发表于 2013-11-29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理论联系实际,受益匪浅{:soso_e179:}
23#
发表于 2013-11-29 17:54:5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soso_e179:}
24#
发表于 2013-11-29 18:04:5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丶玩虫说的真到位、。{:3_294:}{:3_294:}
25#
发表于 2013-11-29 19:2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跑马青 于 2013-11-29 20:20 编辑

邵老师辛苦了;论牙佳作赞一个!{:soso_e179:}{:soso_e160:}
俺在论坛里借了个牙照;请邵老师指点下该虫情况如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9 04:55 , Processed in 0.15562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