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02|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虫王0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5 19:5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有的奇缘和巧遇,都是在不经意中,无意遇上和经历的;没有安排,没有预见,更不会想到;当你意识和领悟到时,故事已经结束了。所以,遗憾也是一种美丽,错过的更让人永远无法忘怀了,… …!

2002年8月中旬左右,我在山东的宁阳泗店地区收蟋蟀。当时我住在泗店附近一个村子的农户家里;一天中午,我吃好午饭后,休息了一会,大约在下午一点多钟,就骑着一辆从老乡家里借来的自行车,从住处出发了;出来时也没有决定到那里去收虫,只是沿着小路慢慢的骑着,看看哪个路口适合收虫。

当我骑着车,到了一处村口的“丁”字路口时,见路口处零散的放几张破桌子,由于天气炎热,还没有收虫的来坐桌子。这时正好有一批骑着自行车捉虫的老乡,从外面回来,正往村里的家中赶。(这里做一下说明:当地农民的作息习惯是,早上乘太阳出来前,天气还算凉快时,先下地干农活;干到上午十点左右,再回家做早饭吃;然后就休息,而中午饭要到下午二点多才会吃。在捉虫的季节里,除了专门捉虫的人,是一天到晚出去到处捉的,其他农户利用农忙的空闲捉虫卖的,基本上也是这样安排时间捉虫的,;所以在当地,早上早饭前有一批“新鲜”的出土虫,中午饭前又有一批“新鲜”的虫出土,再加上连夜捉的,在清早卖的一批;一天中,共有三次收虫的最佳良机;如果不了解当地老乡的作息习惯和规律的话,就无法把握好收虫的最佳时机,也就不能在第一时间里看到第一手“资料”了,那收到又便宜有好的虫的机会和概率就会大大减少。同时,当地老乡因为捉虫和卖虫都已经许多年了,对虫的大致鉴别和价值,多少心里也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所以他们捉虫一般会先在地里筛选一下,不象早几年,无论大小和品种,都捉上来,再由收虫的去分类和辨别。现在,他们捉了虫上来,会先在地里以大小分一下,定一下好坏,而分别收在身上,在回家的路上,如果碰到拦截着收虫的,就先给他们“长长眼”,乱报个高价位,如果给的价格合乎或超出心里价位的,就出手卖掉;大多数情况,则是先“借”收虫的眼光,要收虫者自己出价,先给虫定个大概价格,知道虫的优劣和特点后,做到了心中有数,回家做好记号,再拿到固定收虫点和市场上加价出售,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回家的同时,也可以洗刷一下,吃个午饭,顺便再喂一下虫,使得虫看起来更大、更精神些,再拿出来时更好卖些。)看到这些人进村后,我知道不多一会,他们就会返出来卖虫了;便停下了车子,选了一张在路口的桌子,将自行车停在了桌后,坐了下来,放下小筐,取出了网罩和丝草,摆在桌上,点上了一支烟,静静等候了。

不出所料,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便看到有老乡陆续骑着自行车从村里出来了。到了路口被我叫住了,因为他们见路口只有我一个人,开始还都不愿下车,在我的吆喝声中,终于下来了几个;我知道,只要有几个人围着,便会有人不断的停下来给我看虫,喜欢凑热闹本来就是人的天性!这时收虫还要注意一点,就是现在拿出来卖的虫,其中有不少是前几天或早上卖剩下的虫,混在新出土的虫里面一起哄着卖,最好碰到一个“打包”的买家,就万事大吉了。这些虫之间的区别,只有卖虫者自己知道,他们会在罐子、盖子或包扎上做下“记号”加以区别,所以收虫时间长了的,也都知道卖虫的这些“招数”。刚开始,我故意把收虫的节奏放慢,意在拖延一些时间;待围上来的人多了,再加快看虫的节奏。一开始,原则上是不大量收虫的,没有真正看上的一般不问价,但是一旦准备开始要收购了,还的价格则不能太低了,一块二块是不行的,这样会让卖虫的认为你不识货或出不了大价钱,而一哄而散,同时后面等着的人,也会走掉,不会再给你看虫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有经验的收虫者都知道,每次到一个地方收虫,一上来要先放一个或二个“炮仗”(即价格偏高的虫);特别是收“精品”高价虫的买家,明明还可以压一下价格的,但只要虫过得过去,就尽量不还价或少还价;显出一副很识货和很大方的派头来,爽快的收下第一条虫,这样就能吸引那些手中还有好虫,而准备出手的卖家来给他看虫,之后,再杀价、定价就方便许多了,在那些卖虫人眼中,也就比较有“权威性”了,而收到“价廉物美”的好虫的机率也会更大了,回报也足以弥补前面的损失了,这一着在收虫者看来是百试不爽的。就算是收低价位的虫时,这一着也是很实用的。

和我想的一样,围在我身边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时,又陆续来了几个收虫的坐了桌子,我一看,差不多了,便加快了看虫的速度,同时也开始还价收购了。正当我在紧张有序的看虫收虫时,突然,从我的左后方伸过来了一只小手,递上来两只小罐子,放在了桌边,我顺手掀开看了一眼,一只太小,而另一只大小还可以,只是浑身一片油色;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大概是天气太热了,小孩把虫都闷出油了,故又顺手盖了盖子,把两只小罐子还给了身后的小孩,顺便打量了一眼,那是一个年龄大概在八、九岁左右的,又黑又瘦的小男孩;回过头,我就又继续看其他人的虫了。可没想到,身后的小男孩不甘心,又递上来一只小罐子,我打开一看,还是那只大一些,但已经起油的虫,只听小男孩说道:“随便留下一只吧!这只不小了,小价钱的。”我说:“这只虫已经起油了,没用了。”“留下一只吧,一块钱!”小男孩恳求地说道;我一听,心想:算了,别跟他绕了,耽误我看虫。就拿了一张一元的纸币递给了他,并顺手将这只小罐子用皮筋箍好了放进了小筐子里。

这个路口是一个村口,到这里收虫的人少,所以许多卖虫的老乡,为了赶时间多跑几个收虫点,多卖一些虫,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这个路口就冷清下来了;我知道,再等一个小时左右,他们就会回转回来,而这时,他们手中即使有虫,也都是卖不掉剩下的虫或价格较高没谈拢的高价虫;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收购价值了;所以我也就收起了工具,付了两元的“桌子钱”后,骑上自行车回到住处了。

回到住处后,我开始“复虫”(重新筛选一遍)、称重和喂虫。当天下午,共收了十几条虫,大小都有,因为没有出大价钱的虫,都是一元、二元的,故也没有特别有印象的虫;倒是这条浑身起油的虫有些印象。

在“复”到这条虫时,一开罐后,只觉得金光一闪。细看只见此虫:金黄麻路的斗丝,火盆底项,黄金翅上闪着一层油光,六条蜜蜡色的腿,大腿上洒血斑,一看就是一条正宗的黄虫。只是感觉此虫浑身的油光还是太重,似“油黄”吧?可又不象“油黄”是满身起油;此虫只是身体上罩满油光,而两条大腿和头部又都没有油光,而且麻路清晰;将其上称一称,三正二,用草一芡牙,一副“随身”(和身型大小相配的意思)的带尖大红牙,起翅叫声是:“咣咣 咣”,声如铜锣,精神十足,全无受热的不济之像。

当时的我一时拿不定主意了,因为从来没碰到过这类虫。为了进一步鉴定此虫,我决定马上试斗一下;于是就从房间里拿出了两只早两天打包时收到的有残疾的虫来,一只是只有一条大腿的“独脚”,另一只是少了一只抱头爪的“五爪”,想用这两只虫和黄虫斗一下,看一下黄虫的斗口和实力,再决定它的好坏。

拿了一只特大号的虫罐子做为斗盆;将黄虫放进去后,我先放入了“独脚”,“独脚”虽然少了一条大腿,但它的体形却比黄虫大了足有一圈;放下去后,还没有用草芡牙,“独脚”就‘扑’的一声跳了出来,落在了地上,我还以为是没放好,受了惊,就用网罩罩住,捉起重新放入斗罐,可这次还没有等我收网,“独脚”就又跳起来,扒在了网中;我想:也许现在“独脚”没有斗性吧!就将它收入了小罐中。拿出了另一条“五爪”,这次为了保险起见,“五爪”在小罐里时,我就用草芡牙了,直到将“五爪”的斗性芡得急叫,八角生风了,才将它放入斗罐里和黄虫斗;可没想到,“五爪”一进斗罐和“独脚”一样,在大罐里窜了一圈后,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这时,我才奇怪起来了,认为这条黄虫有些与众不同了;为了再次验证这种想法,我捉出了黄虫,将“独脚”和“五爪”放入了大罐中相互斗一下,结果“独脚”两个捉口就击败了“五爪”,轻松取得了胜利。趁着“独脚”斗性旺盛之时,我再次将黄虫放了下去,可“独脚”就像遇到了“魔王”似的,慌不择路的低头在大罐中窜了一圈后,立即跳了出来。

看到这里,我才有点明白了,我遇到了一只百年难遇的“虫王级”的好虫了。回想起收购它的过程,真是感叹命运的安排,实在是过于神奇了。我当即兴奋的立即就打手机到上海,向好友兼虫友的“阿归”报喜,可他在电话里还不相信;没办法,我只好说:“等回到上海了,再让你好好开开眼界!”

过了几天,我收足了一批虫后,就返回了上海。一到上海,我就立即将这只黄虫和另外十几条比较满意的虫一起拿到了阿归那里精心调养了起来(注:当时我没有充足的时间养虫,故将挑出的好虫都放在阿归那里,由他统一照顾和调养。)。刚开始,阿归还是不相信我说的,认为没有那么“玄”;再说,这只黄虫,除了“一张皮”(整体一色),体态匀称,身起油光外,也看不出什么大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九月上旬时,这时的黄虫经过了十几天的调养后,还是浑身的油光闪闪,晶莹生辉;每次一开盆,就似有一道金光闪现,漂亮无比;而且此虫的性格文静,不似其它黄虫性格暴烈;下草芡牙时,斗性极好,随芡随有,而且从不冲草,颇有王者风范。故在调养了两个礼拜后,我们就忍不住了,决定让黄虫试试口。一方面让阿归“开开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黄虫的出斗本来就偏早。

试口之前,说老实话,我心里也不是十分的有把握,因为毕竟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类“虫王级”的虫,真正的实力和斗口我也没有见过;再说已经调养了十几天了,刚开始的野性已经逐渐消退了,不知它的斗相变了没有。这段时间里,在我对黄虫的不断赞扬和夸奖声中,阿归此时早已是跃跃欲试了,试斗时,我们先选了一条和黄虫大小差不多的“勾头”(试口之虫)试斗,落入斗栅后,“勾头”本来落草有牙的,可当对面的黄虫也落草有牙并起叫后,“勾头”立即毫无斗性了,并开始窜盆了,再怎么芡草也不开牙了。如此又换了几条下去,后来不论大小,都是如此情形,放下了二十几只,不是听到黄虫起叫就逃窜的,就是开闸和黄虫一碰须就“别头”的,没有一只虫和黄虫碰一下牙的,更别说交口了。见这样下去也没个结果,阿归拿出了一条二正八的“黑紫老红钳”,这条虫前几天已经“破过口”(开斗),而且是轻松的连胜两场,都是一口定胜负,已确定为了当年的入选将才了。“黑紫老红钳”入栅后,落草有牙,为了能看到黄虫的真正斗口,我在给“黑紫老红钳”打“碰头草”时,还特意给它打了“冲锋草”,有意叫它占先半口,可没想到“黑紫老红钳”的牙刚和黄虫将搭未搭之时,双方都还未见交口,“黑紫老红钳”立即别头逃走,这之间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两虫一触即分,“黑紫老红钳”就像触电一般退走了,而且再下草芡牙也不肯开牙了。自此之后,我们对这条黄虫算是“心服口服”了,定是“虫王”无疑了。当天参与试斗,并在黄虫的面前“废掉”的虫就有二十几条之多;这些虫自此再也不敢派大用了,也只能做一般的“勾头”了,虽然都没有交过口,但在它们的印象之中,已经有过败的阴影了,是不敢再对其委以“重任”了。当时,我们也是不敢再试下去了,否则,所养的六十几条虫,大概都要“废”在了这条黄虫口下了,这样的话,对我们当年养虫的积极性的“打击”就实在太大了。

这之后,我和阿归对这条黄虫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它黑脸、阔腮,大红牙,金黄的麻路清晰,火盆底项宽厚,金黄的翅上闪着金光,蜜蜡腿色,两大腿上洒有血斑点点,头、项、身体比例匀称,搭配合理,漂亮中透出一股威严,与古谱上记载的“真黄”特点,毫无二致;另外,根据对多种《蟋蟀谱》进行查阅,了解到,我们手中的这条虫也可以称为“油纸灯”,并不是“油黄”;区别在于:“油黄”为全身起油,包括头、项、身体、腿足、身体等处都起油色;而“油纸灯”则是就翅上起油,就像古代时用的浸过油的灯罩似的,其它部位则不见油色。而且在早秋即身披油色,正是其底板好,体内精、气、神的外在体现;蟋蟀有四贵:油、毛、砂、血;早秋收虫,虽然要求虫体、虫色干枯如枯叶,而且越干越好,这样的虫出将率才高;可物极必反,如有蟋蟀在早秋即能油光罩体,则更是难得,此油不是虫体受热而起的油色,区别在于,受热起油时,其头色上也必是油蒙蒙的一片,特别在脑盖处,十分明显,一目了然,而这种起油,则是只体现在翅上,其它部位十分正常,毫无油迹;这种油光在正常的光线下看时,会出现有如雨后“彩虹”般的七彩之光,也叫起“宝光”。有此油光的蟋蟀必是珍品,是蟋蟀四贵中最难得一见的一种,为数十年不见的虫王级蟋蟀。到此,可以给黄虫定级和定名了,原来是一条虫王级的异品“油纸灯”;难怪这之前的许多蟋蟀见到它时,就像遇见了“魔王”一样,原来真是一条“魔王”呀!

从此以后,我和阿归对这条“油纸灯”是更加爱护有加了,再也不用试口了;只待金秋战局一开,便看它大展身手了。

转眼到了九月底,各处斗场已陆续开战了。我们汇同了另外两个虫友:阿光和劳洋,挑选了十几只比较有把握的早斗虫,准备先到另一帮虫友处,打个内部选拔赛,从中选出斗品和斗相上佳的“精英”,再一起送到公养场子里,一起立个“号”斗。这次随同带去的当然有这只“油纸灯”压阵了,我和阿归虽然知道它的实力,但是阿光和劳洋他们不相信,坚持要试一下,没办法只好出去再试一下,让大家都放心。

请关注:
[分享]虫王0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8-5 20:24:50 | 只看该作者

谢分享,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原创!
如果不是,请注明出处!

[em27]
3#
发表于 2008-8-7 15:46:3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油狸达在2008-8-7 14:43:37的发言:
当然是原创作品!下篇在'虫王02'.

原创是要加分的,请选择话题,标题栏前有选择框!

感谢对国虫网的支持与关爱[em27]

4#
发表于 2008-8-7 15:52:0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uosu在2008-8-6 10:48:27的发言:

红旗兄,我发了几次贴都发不上来,不知何故??指分享的贴。请你指导啊


不知道你具体的原因:

一、如有图,是不是图片过大,最好要压缩图片大小在100k内,另文字过多超过限制,也会出错(有提示)!

二、如发贴总是错误,那你在发贴前,最好能刷新一下,再写,并在发表前复制内容,以防错误!

三、有关论坛这方面的疑问,可在百度等引擎中搜索关键字,能及时为你解决问题!

四、另本论坛宣传区有相关发贴的帖子,请关注!

感谢对国虫网的支持!

[em27][em27][em27]
5#
发表于 2008-8-6 19:42:5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6#
发表于 2008-8-7 00:24:2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想看下文!
7#
发表于 2008-8-7 00:25:1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想看下文!
8#
发表于 2008-8-6 10:48:2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赤足红旗在2008-8-5 20:24:50的发言:

谢分享,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原创!
如果不是,请注明出处!

[em27]

红旗兄,我发了几次贴都发不上来,不知何故??指分享的贴。请你指导啊

9#
发表于 2008-8-6 13:13:34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
10#
发表于 2008-8-7 16:37: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红旗兄指导。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4:43:37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是原创作品!下篇在'虫王02'.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7:28:41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感受一下!

[em10]
13#
发表于 2008-10-18 17:58:2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东西不公养 容易出事,到时是不是要斗人就不清楚了.....

14#
发表于 2008-10-15 20:26:45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故事我喜欢之!!!

15#
发表于 2008-10-15 21:04:19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尽早看到你的作品,精彩。[em01]
16#
发表于 2008-10-16 13:52:19 | 只看该作者
上图上图啊 !!!!
17#
发表于 2008-10-16 14:24: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得空看 好.顶![em04][em04][em23][em23][em27][em27]
18#
发表于 2008-10-16 15:15:49 | 只看该作者

好!再顶!顶你个肺!

[em07][em07][em05]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18:47: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em10]
20#
发表于 2008-10-18 15:34:22 | 只看该作者
油纸灯好像就是油黄,[em04][em04][em04]
21#
发表于 2008-10-31 01:15:0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em07]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9:34:2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友谊第一在2008-10-18 15:34:22的发言:
油纸灯好像就是油黄,[em04][em04][em04]

不是!有区别的!油黄是全身起油,包括六足,而且油光是浮在身体表面的!而油纸灯(油狸达)则只有在身上起油,而六足不油,只有蜡光,身上的油色不浮,是从体内泛出来的宝光![em10]

23#
发表于 2008-10-28 14:18:5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油狸达在2008-10-27 9:34:25的发言:

不是!有区别的!油黄是全身起油,包括六足,而且油光是浮在身体表面的!而油纸灯(油狸达)则只有在身上起油,而六足不油,只有蜡光,身上的油色不浮,是从体内泛出来的宝光![em10]

哦,谢谢明白了

[em07][em07][em07][em07][em07]
24#
发表于 2008-10-30 13:45:08 | 只看该作者

再顶侬一记!

[em05]
25#
发表于 2008-10-30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拜读.再次分享!谢了!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6 02:49 , Processed in 0.1591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