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须虫(另一类尖头蟋蟀)简介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二郎山东侧70公里处),世代流传捕斗尖头蟋蟀(传统名称“须须虫”)的娱乐活动。70年代初,我们上小学时,电影很少,没有电视,更无电脑;逮须须虫就是我们最好耍的娱乐活动,因是本地传统娱乐活动,都是口传心受,现场实践,并无书籍记载,不象圆头蟋蟀有古今虫谱可考,现以我几十年的经验对须须虫(尖头蟋蟀)作简单介绍,与广大蟋蟀爱好者共享。
这种尖头蟋蟀也是棺材头,但与蟋蟀网站上各位朋友说的棺材板不是同一类。主要区别是:1、叫声不同,2、正面花心(相当于星门)不同,3、头尖部略有不同,4、体型大小略有不同,5、背翅略有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斗性是天壤之别。
这种尖头蟋的特点是:
1.斗性好: 95%的可即捕即斗,败后让虫出笼游走5分钟左右后,又可再斗,或关在笼中20--30分钟后,也可再斗。
2.捕捉期不同(5月中旬至8月初)
3.体型较小(280毫克---420毫克)
4.与网站上各位朋友说的棺材板的叫声有差别,长相也有差别。
5.容易捕捉:洞穴较浅,大概对准发出叫声的地方,反复用口中之气暴发吹风,虫即跳出。
6.喂养方便:只须每天换新鲜菜叶,可不喂水,不下雌(雌雄同盆喂寿命稍长些),可喂养2--3个月。
尖头蟋蟀“须须虫”传统分类主从头部区分:
1、正面花心(相当于星门):
大红花心(俗称大红豆子,花心较宽呈蛋黄色)。
小红花心(俗称小红豆子,花心较窄呈蛋黄色)。
大白花心(花心较宽呈蛋白色)。
小白花心(花心为小圆白点,与头尖几乎不相连,与网上虫友们说的棺材板的花心类似,但花心更小更白)。
乌花心(花心颜色污白,与棺材板花心颜色类似,花心形状与大小红花心类似)。
2、头部:头尖端正背面均为红色的称为红头或红头子、红亮头;头部背面约靠尖端部位有金色环线的称为加金边或叫金钢鞭,银色环线的称为加银边或叫银钢鞭。
3、从体色上只有青虫和黄虫之分。
民间传说:死人骨头里出的,坟堆里出的,蚁穴里出的,与蛇一起的,都是好虫,但都不属实。
1、大红花心(俗称大红豆子)、小红花心(俗称小红豆子),小白花属一等花心;大白花心、乌花心属二等花心。
2、头大、项宽、体厚、腿脚粗长属好体型。
3、双须粗长灵活,则虫体强健。
4、头尖微红有上品,头尖红透属中品;隐形钢鞭上品虫较多,钢鞭明显偶有上品虫,头色黑亮上品虫也多,头色暗杂定属劣等虫。
本来想发几张捕斗“须须虫”的传统自雕竹笼照和虫照及几个斗虫视频与各位交流共享,但受网站上的等级限制,发不上来, 朋友们可到我的QQ空间查看原图。(我的QQ号是:421859341),也可到土豆网查看斗须须虫(尖头蟋蟀)的视频,我上传的如下18个须须虫(尖头蟋蟀)打斗视频,欢迎朋友光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