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28|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黄花头大战茄皮紫! 蟋蟀天地任我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4 12:2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68年11月,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运动席卷中国大地。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背起背包,奔赴农村第一线,我的大学梦就这样破灭了。
这股汹涌的浪涛把我抛到一个远离城市的小乡镇,这个乡镇,属于安徽的最北部,临近江苏,离徐州市只有45里。这里民风淳朴,当地的乡民热烈欢迎我这个飘伯学子。他们安排好我的生活,从此我就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了。
我记得当时的生产队长在全队的乡民大会上宣布这位同学身高体壮,聪明好学,尊重我们贫下中农,经队委会研究,给他评10分工。10分工是什么概念,有人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工分,那可是当时农村劳动力待遇最高的一档。它可以养活全家老少呦。
       面朝黄土背朝天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我很快就适应了。可是在劳动之余那枯燥没有娱乐的生活,真是难熬。就这样很快熬到了第二年的秋天。地里庄稼快成熟了,红红的高粱,金色的玉米,还有那树上累累果实,好一片丰收景象!到了晚上,那一片此起彼伏的蟋蟀叫声,深深的吸引了我。
八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吃过晚饭,来到村边小路散步。突然一声蟋蟀的叫声传入我的耳朵里,这叫声太吸引人了,接着又一声传来,捉还是不捉,当时我心里就斗争起来。文革时期玩蟋蟀,那可是‘’四旧‘’呦。被人知道可了不得。但是我想一个小虫捉住藏在床下人不知,鬼不觉,有何不可!说干就干,我赶快回到住地,拿起电筒,顺着虫子叫声,来到一棵大桑树下仔细辨声,哈哈,这虫居然在树干上方鸣叫。这颗桑树太老了,树干上到处是裂纹,还有桑天牛钻的孔洞。这虫就在离地1米多高树干的孔洞中,露出一个金黄色的大脑袋,可能是此地从没人捉过虫子,这家伙也太胆大了,人到跟前都不怕,又大叫几声。我捡起一段小树枝,从孔上方往下轻轻一拨,啪的一声,该虫落到地上。动也不动。我眼疾手快,一把捂住。那时哪有虫罩呢。这虫在我手中狠命咬我,痛得我乱蹦,几乎受不了啦!我依100米冲刺速度跑回住地,把虫放入杯中。再看手掌,已有几处烂了,流出了血。
         等到我第二天中午收工回来,打开缸盖一看。可乐坏了。虫子约在4斟半以上,大大的头呈琥栢色开花黄麻路斗线粗浮如杠棒,星门前冲,高抛大头,蓝项朱砂底满铺毛丁,金背黄肉。衣翅薄皱,包扎紧,六足粗壮白亮大腿。轻轻打草,露出一副大红牙起翅高,气势非凡,好一个黄花头,心中特高兴。看过之后上点饭食,偷偷地藏在床下。
从此之后,生活充满阳光,只盼晚上到来再抓几只。没过几天,生产队长对我说;小同学,临时派你一个任务,队里一个饲养员病了,你替他干几天吧。我说我不会干,他说没关系,草料已派人予备好了,你看哪头黄牛、毛驴槽中没草料了,加上就行。于是我又成为生产队的饲养员了。这天晚上我去给牲畜加料,忽然传来一声高亢的蟋蟀的叫声,我顺声搜寻,发觉这虫就在一头毛驴槽边。这槽是由几块青石板垒成,上方是由木板做成的料斗。它就躲在木槽与石板的连接处。我打开电筒一照,好家伙,一个黑漆亮的脑袋,双须长长的不停的上下摆动,见了灯光不叫了。我摒住呼吸,顺手拿起草棒一拨,这虫呼的一声跳到地上,没等它再跳,我一把用手捂住,乖乖地被我擒获。趁着夜色来到住处,把虫放入另一茶杯中。这是一只茄皮紫,约有5斟上下,从头到尾整皮一色,全身紫黑色。紫气浓重,三尖头型,缨红斗丝隐沉,紫绒紫肉,大腿长而壮,配一副干老紫花牙,气宇非凡,从此以后我便精心喂养这两个好虫。
以后我又陆续捉了不少虫子,小的跟本不要,专捉大的。由于在乡下没地方放虫,捉了就斗,斗敗就扔,不少好虫大将就这样遭塌掉了。只有这二虫没舍得斗。
转眼到了国庆,在乡下没人过节,眼看二员大将成熟了,总不能看着虫子老死吧!有好虫不斗才是傻瓜。于是一咬牙,让虫子决一雌雄吧!这天正是秋雨绵绵,生产队有农活没法干,大家都猫在家中。我一人摆开战场把二虫放在舖好泥土的大杯中,一大草,黄虫性猛,起翅高叫,紫虫一听,马上六足舖开,张开大牙等候,两虫一碰头,嚓嚓几个对口平夹,接着做出荡夹、捉夹、双做口等一系列全武行动做,相互对攻了几十口,战了五六分钟没分胜负,忽然四夹咬在一起,双方发力,形成造桥夹,足足支撑一分多钟,再接着一个平夹后双方抱成一团,在缸中翻滚了几圈,马上跌开,二虫都起翅鸣叫。这时黄虫杀的性起,一个健歩上去咬住紫虫不松口,只听嚓的一声紫虫的二个抱爪被咬掉。紫虫怎能吃亏,马上还口,一嘴叼住黄虫大腿不放,黄虫急了,一挣,一条大腿落下,二个将军都负了伤。跌跌爬爬,二虫又绞杀在一起。这场大战,足足干了十几分钟。我不忍心再让二虫斗下去了伸手把双方隔开。
以后这二虫再也没让它们再斗,养到霜降后,农村已经很冷了,黄虫先死的,没过几天,紫虫也死了。我把二虫埋在大桑树下。
两年以后,由于我在农村表现优秀,由大队、公社推荐,顺利返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2-9-14 12:40:5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楼主记性真好。精彩,分享了。{:3_292:}

点评

  发表于 2015-11-22 22:22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2:50:11 | 只看该作者
drl 发表于 2012-9-14 12:40
好文章,楼主记性真好。精彩,分享了。

谢谢观看。

点评

drl
好文章是一定要看的。期待有更精彩文章。O(∩_∩)O哈哈~  发表于 2012-9-14 12:58
4#
发表于 2012-9-14 12:54:17 | 只看该作者
我把二虫埋在大桑树下。
{:soso_e179:},大哥写的太好啦{:soso_e183:}
5#
发表于 2012-9-14 13:22:5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拜读{:soso_e163:}
6#
发表于 2012-9-14 14:07:06 | 只看该作者
到最后也没说那个镇是什么地方

点评

就是徐州北45里,原来是个小火车站,以后车站取消,我30多年没去了。  发表于 2012-9-14 15:01
7#
发表于 2012-9-14 14:17:4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嘿嘿,写的非常好,顶。  发表于 2012-9-14 17:53
谢谢。  发表于 2012-9-14 15:20
8#
发表于 2012-9-14 14:36:5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点评

谢了。  发表于 2012-9-14 16:15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4:55:36 | 只看该作者
双地须 发表于 2012-9-14 12:54
我把二虫埋在大桑树下。
,大哥写的太好啦

过奖,还是你的文章活泼、生动。
10#
发表于 2012-9-14 15:10:10 | 只看该作者
terrencelei 发表于 2012-9-14 14:07
到最后也没说那个镇是什么地方

离狮子山汉墓远不? 桑树还在不?有高铁了再去去又何妨
11#
发表于 2012-9-14 15:13: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soso_e182:}
12#
发表于 2012-9-14 15:13:57 | 只看该作者
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名将辈出

点评

徐州虫现在也很好呀!  发表于 2012-9-14 15:47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5:19:44 | 只看该作者
最爱国虫 发表于 2012-9-14 13:22
好文,拜读

多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5:21:34 | 只看该作者
yxd888888 发表于 2012-9-14 15:13
好文章

谢谢夸奖。
15#
发表于 2012-9-14 15:33:1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呵呵,没有埋没将帅{:soso_e179:}
16#
发表于 2012-9-14 15:41: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2-9-14 16:17
17#
发表于 2012-9-14 15:50:0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太精彩了。比较遗憾的是,要有虫照的话是件奢侈的事了。{: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点评

想想,那么多好虫,没人捉,都归我一人,的多侠意呀。  发表于 2012-9-14 16:2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6:03:39 | 只看该作者
诗巍 发表于 2012-9-14 15:50
好文章,太精彩了。比较遗憾的是,要有虫照的话是件奢侈的事了。

当时一个穷学生,哪里有像机呦。
19#
发表于 2012-9-14 16:45:52 | 只看该作者
真精彩不是真事儿吧{:soso_e179:}

点评

不是真事能编出来吗?  发表于 2012-9-14 18:38
20#
发表于 2012-9-14 17:0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占神话 于 2012-9-14 17:09 编辑

现在要找这样的牛虫,只有在白虫堆里找了,俺指的是外貌哦,哈哈

点评

那个年代,根本没人捉虫,哪象现在,一个好虫漫天的要价。  发表于 2012-9-14 18:50
21#
发表于 2012-9-14 17:32:0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蟋蟀的人处处有欢乐{:soso_e163:}

点评

说的好!  发表于 2012-9-14 18:39
22#
发表于 2012-9-14 17:58:3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点评

谢谢。上茶。  发表于 2012-9-14 18:40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9:06:44 | 只看该作者
浪子 发表于 2012-9-14 16:45
真精彩不是真事儿吧

那个年代,没农药,没化肥,环境没污染,生态环境好,虫子到处都是,又没人捉,遇到二个好虫,有什么稀奇的,可以说比这二虫更好的虫我还没捉到呢!你信不?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9:10:52 | 只看该作者
terrencelei 发表于 2012-9-14 15:10
离狮子山汉墓远不? 桑树还在不?有高铁了再去去又何妨

我老了,没法去了。
25#
发表于 2012-9-14 19:25:0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好虫只有那已逝去的传说中的童年记忆中才有了 {:soso_e128:}{: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60:} {:soso_e179:}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7-5 23:43 , Processed in 0.16217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