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柏良老师的书是否有误?山东虫大暑期间蜕皮的虫最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7 20:4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8-8-8 00:25:20 | 只看该作者
南方有梅雨季节,大量成虫在白露前后,所以有“白露三朝出将军”一说,而北方成虫时间相比南方要早10天左右,大暑(7月23日)开始第一批虫褪成,立秋左右成虫大量出土,立秋后第一场秋雨降临之前是北方虫捕捉的最佳时期,至于头茬皮与二茬皮优劣的问题,也许说的有道理。。
3#
发表于 2018-8-8 07:56:06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8-8-8 08:21:04 | 只看该作者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时过境迁;要相信自己的玩虫经验,古谱、专家、老法师的说法是良师益友,可作参考,以帮助自己少绕弯路,但不必生搬硬套

点评

说的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1:24
5#
发表于 2018-8-8 11:24:29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18-8-8 08:21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时过境迁;要相信自己的玩虫经验,古谱、专家、老法师的说法是良师益友,可作参考 ...

说的好!
6#
发表于 2018-8-8 14:16:04 | 只看该作者
虫界从来有梅积,伏虫,秋虫的称谓。可见它们是有区分的,这个依据要按出土时节来划分。显然立秋是一个关键节点。在立秋前出土的虫只能称伏虫。若将大暑时节出土的虫称秋虫,于理不通。我们现在掌握斗龄最佳期有很硬的规律,若大暑时节出土的虫,一定等不到霜降己衰老,不会有晚虫这一说。传统虫经要学准了,否则会适得其反,不能带来快乐。

点评

有道理,有地域差,南虫北虫成熟期也不同,斗期自然有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8 14:55
7#
发表于 2018-8-8 14:47:04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8-8-8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李世均 发表于 2018-8-8 14:16
虫界从来有梅积,伏虫,秋虫的称谓。可见它们是有区分的,这个依据要按出土时节来划分。显然立秋是一个关键 ...

有道理,有地域差,南虫北虫成熟期也不同,斗期自然有区别。
9#
发表于 2018-8-8 21:49:3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有道理的.其实蛐蛐生长期在夏天,它和草木有万年的联系,立秋后草木开始结果孕子,蛐蛐也开始成虫传宗接代,称它秋虫.事实它是夏虫,能在大署高温下成虫是体质好的表现.秋后气温低如下大雨的话,虫会提前出壳会有很多先天不足之虫,成将率自然下降.北虫早捉晚斗能养老,南虫不行.有区别的.
10#
发表于 2018-8-8 23:4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8-8 23:49 编辑

一、第一批蜕变的成虫未必一定好,也未必一定差,北虫也一样,大概率也一样。主要看是什么些因素造成的头茬皮,籽粒、品种、环境、食料,是单个因素,还是几个或全部组合因素?二、成虫后多少天出土为宜,也是个重要因素,也是应上面这些因素而异。三、北路虫、南路虫的差异也在此。南路虫各因素组合的好,也是可以斗北路虫的。四、结论是:各虫各议!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1 11:00 , Processed in 0.11299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