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记者追踪:蟋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7 00: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黄莉:您看这比赛够激烈吧,这场比赛啊,是由北京的虫友组织进行的,今天啊,共有72对蟋蟀在这儿一决胜负。不过这儿还有一场比赛,您也不能错过。

  冯云飞:瞧瞧,2号这大牙龈打开,2号的斗志非常的高,1号慢慢地把牙关打开,1号选手头大,哎哟,首先蹦出了场外,2号也跟着不放,也蹦出场外。3号4号我选手,4号蹦远了,难道场外有母蛐蛐在等着它们吗?现在两个选手寻找各自的对手,哎,两一见面,好,已经掐架上了。好,两个现在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战争,3号已经发出了非常强的攻势,见到4号就是大大的一口。4号战败,3号获胜,3号继续和我们的5号选手比赛。5号选手竟然被我们的场外的一直小帽给吃掉了,看看6号能否为这个5号报仇呢。终于见面了,哎呀,但是它们进行了短暂的交锋,又马上的避开,不知道此时的3号是怎么想的,但是6号好像一直在寻找这个这个对手的出现,这个6号好像这个方向感并不是很好,这俩蛐蛐看来是有希望。我们可以看到,这6号它的尾巴上这个翅稍微短,短一下,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要了?


  回答:已经战败了。

  冯云飞:今天在这个6个选手之中呢,获胜的就是我们的3号,那么临时出的事故就是我们的5号被一只小猫吃掉了,6号呢因为它的战败后被我们的蛐蛐主任也扔掉了,剩下呢1、2、4号应该是还可以继续参加其他的比赛。好,我宣布3号为今天的常胜将军。您现在收看的是由《每日农经》记者冯云飞在山东的宁津为您现场直播的2007年斗蟋蟀大赛,怎么样有意思吧,刚才这场比赛可是我组织的啊。您看蟋蟀在当地是非常的有名,不仅如此,宁津的蟋蟀在全国都是非常的有名,抓蟋蟀、斗蟋蟀在当地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不仅如此,关于蟋蟀的事啊,在当地还很多呢。

  记者黄莉:你看看云飞主持的那场比赛,不过话也说回来的,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以外的小插曲,不过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嘛,我们这儿的比赛已经进行到第8对了,我得去看看了。


  裁判:团结湖队对和平门,现在的这场比赛是团结湖对亚运村队的,双方蛐蛐都张牙,提闸,两条蛐蛐把头领正,好,两头相斗有局,现在亚运村的这条虫子在做口,好!现在进行第二个会合,现在是亚运村的这条虫子占上风,团结湖的这条虫子拨头,拨头就是第一个会合失利,在咱们蟋蟀界的行话里叫下风,亚运村这条虫子现在是上风。

  记者黄莉:您看到了吗,这比赛进行得激烈,这讲解的也是相当专业,但是我听说他还没有正式身份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国家劳动保障部工作人员:在我们国家,习惯性的360行里边确实没有这一行,原来是一种松散型的民间的行为,但是现在呢随着这个时代的进步,市场的发展,民虫行业包括蟋蟀,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这样一个产业链了。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呢,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九个职业行为来进行认证了。让它们呢在这个市场行业当中,不管地去地对我们这个整个国家这个民虫事业,民虫产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为他们的一份努力吧。


  记者黄莉:这九个岗位啊,今天刚刚通过,那到明年呢,将会有30个人持证上岗,而这其中啊,有个岗位叫的斗蟋驯养师,挺新鲜的吧,您说这蟋蟀是怎么驯养出来的呢,这个问题还是交给云飞吧。

  冯云飞:在宁津县,这抓蛐蛐的人之多,可以算得上十万大军了,每年从立求后他们就开始行动了,要抓一个半月,短短的这一段时间啊,他们一般收入都在三四千块钱亿左右,除了他们呢,还有一些人是专门给蛐蛐做经纪人的,听说他们的收入不菲,到底有多少人,咱们去这家经纪人家看一看。

  冯云飞:陈师傅啊,那像您这样一年能收多少只蛐蛐啊?

  陈师傅:100多只吧。

  冯云飞:100多只,那这一只经过您手的话,能卖多少钱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3-7 04:45:16 | 只看该作者
[em01]楼主 辛苦了。。。。已阅。//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0:22:23 | 只看该作者

  陈师傅:它东西不一样也,便宜的几块钱,一年五六千块钱,六七千块钱吧,算是。

  冯云飞:那这个您都销往哪里啊?

  陈师傅:销往杭州、上海。

  冯云飞:难怪在当地人看来,这蛐蛐都被他们称作是金虫啊,那您怎么就能把这蛐蛐调养好了呢,平时都给它们做什么护理?

  陈师傅:给它洗澡,喂饭,给它清理卫生。

  冯云飞:现在就要给蛐蛐喂水喂饭了是吗?

  陈师傅:对。

  冯云飞:这是喂的什么呀?


  陈师傅:喂的小米饭。

  冯云飞:一次喂多少?

  陈师傅:喂几个粒的小米。

  冯云飞:够它吃多长时间的?

  陈师傅:一天两天没问题。

  冯云飞:这蛐蛐小食量也太小了

  陈师傅:对。

  冯云飞:那水的话,就给它打到里面就行吗?

  陈师傅:对。


  冯云飞:哟,您瞧我这记性,差点给喝了,这就是蛐蛐的洗澡水,这为什么给蛐蛐洗澡啊?

  陈师傅:它就跟人一样啊,人到时候不洗的时候他不舒服,它也是,洗完澡它就舒服,它就高兴。

  冯云飞:那对这水是有什么要求呢?

  陈师傅:干净水,最好是甘草水。

  冯云飞:那多长时间给它洗一次?

  陈师傅:半个月,10来多天。

  冯云飞:哎呀呀,真是越看越糊涂,您瞧这明明是个秤,但是这么小的秤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究竟它是称什么的呀?


  陈师傅:称蛐蛐的。

  冯云飞:这就是称蛐蛐的?

  陈师傅:嗯。

  冯云飞:那它能称多重呢?

  陈师傅:能称,它的,这个秤的重量最大就能称到二分。

  冯云飞:二分哪,这小时候可学过,这重量单位,两下面就是这个钱,钱然后是分、厘、毫、丝,这两分哪,你想得有多轻啊。

  冯云飞:就是按照不同的重量,分为不同级别再进行比赛,就像那个拳击比赛有重量级似的是吗?

  陈师傅:对对对。


  记者:这比赛呀,还在紧张激烈的进行当中呢,我看这些蟋蟀啊,一个比一个厉害,个个都是武艺高强,身强体壮的,您说这一等一的蟋蟀,都是从哪儿来的呀?

  虫友:山东省的。

  虫友:山东。

  虫友:山东有宁阳的,有宁津的。

  冯云飞:嘿嘿,是我呀,不认识了,看见没有,这一身就是专门捉蛐蛐用的,今天晚上就等着我大丰收吧,对了,我当然不行了专门请了个老师呢。好好好,逮着了,逮着了,快看看,看看我逮的,个这么大呢,这个能卖多少钱?

  农民:这个人不要啊。

  冯云飞:不要。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0:26:37 | 只看该作者

  农民:嗯。

  冯云飞:为啥?

  农民:这个大肉葫芦人要吗?

  冯云飞:师傅,那你们这一晚上得逮多少啊?

  农民:一晚上赶巧了,能碰见这个好的,赶不巧就碰不上好的,一般的这个逮个十个八个的。

  冯云飞: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还真挺费工夫,您瞧瞧,经过我再三努力寻找,终于逮着一只蛐蛐啊,看着还不错呢,明天咱带到市场上去,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冯云飞:每年有上千上万的这些客户来到此地收购蟋蟀,您瞧瞧今天赶上这个蟋蟀交易市场,真是人头攒动啊,在当地还流传着一句话,叫做2月富万户,1厘值千金哪,就是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带动很多人致富啊,那么小蟋蟀本身的价格也不菲呢。


  农民:往年是卖个四千五千的。

  冯云飞:这一个月四千五千啊,收入不菲啊。

  农民:它一年就是这一个月。

  冯云飞:三四十个,估计能卖多少钱啊?

  农民:最多卖五百百吧。

  冯云飞:但是这个一个月的收入估计得顶上一年的了,要卖好了,是不是?

  农民:就是说,每个月卖它就好了。

  冯云飞:每个月卖就好了,那您也发明一个反季节的蟋蟀出来,不就行了吗?

  农民:整个大棚养啊?

  冯云飞:有吗?


  农民:没有。

  冯云飞:像很多书都记载啊,深色土壤如果出淡色蛐蛐,那多是大而好斗,像淡色土壤如果出深色蛐蛐,那多是凶猛。像在宁津啊,这里可以说是产蟋蟀的名地,在这儿呢,这些蟋蟀多以颜色命名。

  虫友:带颜色的蛐蛐比较好,你像这些里面就有好几个好蛐蛐,头带颜色了,这个是黄蛐蛐的,很好的牙齿也大,这个是金蛐蛐,但是这个蛐蛐颜色深,你像这个绿色腿很长的,这些才叫好蛐蛐。挺大的,叫声很紧,看到了吧,蛐蛐叫声一定很急,洪亮,传的远,就是它的底板就足了。这个是金色的。

  冯云飞:这个颜色真漂亮。

  虫友:它还很精神呢,你看呢,这个蛐蛐干,牙齿也特别得好,这个是好蛐蛐。

  冯云飞:不斗它的牙就张开了,说明它的斗性比较强。

  虫友:斗性比较强。

  记者:这参赛的蟋蟀多,这比赛的人也挺多的,这蟋蟀市场很繁荣,您看这阵势也就明白了,那究竟这市场有多大呢?

  虫友:山东地区应该在4个亿左右,加上全国10几个城市6、7个亿应该是没问题。

  冯云飞:您瞧见没有,这旅馆招牌是一个挨着一个,你再仔细看看,许多招牌上还带着一个蟀字,要不就是一个虫字,没错,这些就是由于这个蟋蟀交易发展起来的,不仅能给外地来到这里的这些客户提供了相当的便利,而且也为这些聪明的农民们增收致富。

  农民:全国各地的,有南京的,杭州的,北京的,往北。

  冯云飞:就是他们进行交易蟋蟀的住这儿。

  农民:住这儿。

  冯云飞:那你们一般收费是怎么收啊?

  农民:按床位,一个床位10块钱。

  冯云飞:每年的收入怎么样啊?

  农民:每年收受反正大体上在1万左右吧。

  冯云飞:就这两个月?

  农民:对对对,是。

  冯云飞:你看见没有,在这个蛐蛐之乡一行,还真让我喜欢上的这蛐蛐呢,真不错,这可是我亲自买的,也为人家这儿这蛐蛐产业做了不少贡献呢,包括这罐,包括这草,花了不少钱哪。

  记者黄莉:以前啊,这玩蟋蟀是皇权贵族的乐趣,可如今呢,这玩蟋蟀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娱乐活动,而且还带动了整个蟋蟀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财富,您看,今天的比赛也有结果了,颁奖正在进行呢。 责编:每日农经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 15:01 , Processed in 0.1982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