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33|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再论中国蟋蟀市场发展的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7 16:2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论中国蟋蟀市场发展的趋势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去,  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是当年崔颢登览黄鹤楼,想到昔日射曾在洲上大宴宾客,祢衡作者名的“鹦武鹉”。今虽黄鹤楼依在,美好的景色依在,但人去楼空,不免心中涌起难以言状的惆怅之情。

        谈起蟋蟀,我们这一年龄层次的玩虫人,同样有着惆怅之情。

        农田依在,庄稼依在,然而蟋蟀今非昔比,不知何在。

        日前,休息日陪小孙女去万商去看小白兔,看见一间间狭小的门面,里面堆满了盆,门口的招牌上亮着名头。看着这些在网上如雷灌耳的品牌和现状,我心中充满了感慨。

        本想跨门进去讨教一番,但未动步就犹豫了,你想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地,夸夸其谈吗,忧国忧民吗,力挽山东蟋蟀现状狂澜吗。惦了惦自已的斤量,问了问小孙女,小白兔可爱吗,便打道回府了。

        玩蟋蟀的绝大部分人是不懂企业管理的。

        搞企业管理的绝大部分人是不玩蟋蟀的。

        但不管懂不懂企业管理,玩不玩蟋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见解评二句还是可以的。

        由于喜欢盆景,所以经常游山玩水,欣赏学习。

        安徽芜湖有一盆友,美专毕业,画得一手好画。虽经数年努力,终究难以成名。一日回乡,见满山老鸦柿,农村用来烧柴。大呼可惜,心痛不已。即组织山民挖桩,由于经过专业训练,眼光独特,审美角度极好。他的桩,在截桩,留枝,等方面很有特色,对一些名贵桩还专门配设计图和趋势图。平时待人客气,送图让利是经常的事。短短二、三年内,业内名声大噪。

        他就是捧着金钵的乞丐-----王院长。

        “捧着金钵的乞丐”这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很有味道。

        能看见商机并牢牢抓住的毕竟是少数。

        因为我们习惯了常规的生活方式,习惯了常规的工作方式,习惯了常规的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习惯成自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就这么过了。

        老鸦柿就是用来烧柴的。蟋蟀是只抓不培养的,这就是传统。

        在我所接触的蟋蟀界,在不同的层面,有三个人我是从心底里佩服的。这三个人在不同的层面,为我们论证了不少讲不清道不明的道理,同时他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们应有的那部分。或名或利,或名利。

        这里所谓的讲不清,道不明的事,主要意指在传统的蟋蟀的某些理念的继承,提高和突破之间的关系。

        想通过对我所敬佩的三个人在不同层面所做的事情,来分析一下,蟋蟀作为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存在的可行性。

        第一个人是宁津蟋蟀文化城的投资者。

        宁津蟋蟀文化城占地约200亩,投资近2亿,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中国蟋蟀标志性的建筑。2010年开工、2012年竣工,随即举办了全国蟋蟀大赛,一炮走红,在蟋界名声大噪。

        舆论对此褒贬不一。

        褒者认为该投资者为中国蟋蟀文化的发扬和光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蟋蟀的交易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云云。

        貶者认为宁津蟋蟀文化城,是一败笔,首先,蟋蟀不登大雅之堂,不可能形成产业,其次农田被毁,根本不可能起到什么发扬和光大蟋蟀文化作用,云云。

        我以为,这里虫友们混淆了二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投资者,(俗称老板)。他建蟋蟀文化城的目的是什么。

        他是为了发扬和光大中国特有的蟋蟀文化倾其财力打造了蟋蟀文化城,以便流芳千古,还是通过建设宁津蟋蟀文化城这一难得的机遇增加其实力。

        我想,在这问题上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我为什么要敬佩这位老板呢,因为这位老板有着敏锐的商业头脑。众所周知,商人的头脑就如同一部雷达始终不停地捕捉着商机。

        当然,雷达的功率有大有小,商机也有大有小。

        宁津政府从整个提升宁津知名度或其它角度出发,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实施文化搭台,实业唱戏的方法,推动宁津的全面发展。

        要发展就有商机。

        这商机被这位有着敏锐头脑的老板发现了。

        在别的人还在讨论讨论,研究研究的时候,这位老板出手了,发力了。

        因为他知道,他懂得游戏规则,任何政府支持的事业和项目,你尽量大胆地去做,去实施。

        政府是讲究业绩和政绩的,你做他做都一样的。

        政府讲究的是只求所在,而不求所有。即讲究项目的所在地,而不讲究项目的所有权的问题。

        这位老板经过努力,在政府需要的时候,投资开发了作为宁津蟋蟀文化标志性的蟋蟀文化城。

        政府对于这一类的投资商总是青眼有加。

        首先是建宁津蟋蟀文化城的土地问题。

        在我国,土地获取的方式基本有以下五种。

        一、        以招标方式出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二、        以拍卖方式出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三、        以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四、        以项目收购方式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五、        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这里,具体解释一下第五种获取土地方式。

        协议出让,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有意受让人直接向国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偿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国有土地的代表与有意受让人进行谈判和切磋,协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有关事宜的一种出让方式。它主要适用于工业项目,市政公益事业项目,非盈利项目及政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施产业政策而需要给予扶持,优惠的项目。采取此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国家所确定的最低价。

        我们知道,这一获取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方法没有引进竞争机制,不具有公开性,人为因素较多,现以很少采用。

        现在土地的价值概念,我相信每一个经商或不经商的人都懂。

        如果不是政府大打蟋蟀牌,营造中华蟋蟀第一县的氛围,这位老板再有钱,能拿到200亩商业用地吗?不管以什么方式拿土地。

        这么好的项目,这么低的容积率,若干年后这土地的价格不可估量。

        有了政府的支持,银行自然也是一路绿灯。

        这位老板喜欢不喜欢或懂不懂蟋蟀我搞不清楚,也没有必要搞清楚,但是他能够察觉到这一商机,并紧紧抓住及把握好这一谁也没有接触过的行业的勇气和魄力,不是一般企业家和商人所敢于去做的。

        宁津蟋蟀文化城就那么现实地耸立在那里,相信会更好。

        因为这老板思路非常清楚,他知道,紧跟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取得政府的支持,是他企业的生命线,只要认真地去做好,就有饭吃,有钱赚。

        这就是我敬佩这位老板的原因。

        去年的一天,中午,手机响起:“前辈,您好!……”。是个女的。

        嗲溜溜,有种职场上公关专用的很刻意做作的北方口音。

        我不大喜欢职业的声音和腔调。更不喜欢要事。

        由于自身条件问题,从小不仅长得瘦弱,而奇丑无比,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和同学们就不喜欢我和不愿意和我玩,特别是女同学们个个都不愿搭理我。如避鬼神一般。

        唉,这虫分六门,青、黄、紫、黑、红、白,有相貌堂堂皮色,骨相一流的元帅,将军,也有不甚入目的七败、八败、歪瓜裂枣。

        有时照照镜子,自己也感到奇怪,怎么人也可以长成这样的。眼睛、鼻子、嘴巴等蛮好的东西都长的不是位置,特别是一双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是我这窗口总是白天长,黑夜短,就如北宋的王安石一般,眼睛白多黑少。为些我父母常叹:格小人不晓得像啥人。

        好在尽管人长的七歪八裂的,但如同虫的八败,斗还是可以斗二口的。

        先天的原因,造成客观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原因又造成了目前的现状。

        目前的现状是没有异性朋友,也没有异性生意合作伙伴,所以异性电话也很少。

        “前辈”这个称呼在我听来很有点阿谀奉承,不怀好意的味道,而且很令人头痛,有几次因需要去当专业评委,,工程都不是很大,在评标前,都会接到一些电话,对方口称“前辈”,要请吃茶,请吃饭。

        这“前辈”叫得我很烦,这电话是谁给他们的,他们的背景又如何,是那一方神圣?

        于是乎,在我脑海中便形成一个概念,能口称别人为前辈的都是有背景有来头的,都很烦人的。这次莫非……?

        “蟋蟀情前辈,您好,我是橄榄叶,叶子……”。对方解释道。

        哦,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中国蟋蟀协会秘书长,京城里的大官,大领导。

        这下我背上黄汗直流,坐立不安了,因为自小就怕官。

        “您好……您好……”,这不争气的嘴怎么有点哆嗦。估计心里有点害怕。

        “前辈,主要想和您探讨一下,明年在昆明召开…….”叶子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6:2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蟋蟀情 于 2013-3-7 16:31 编辑

        在进行了几次电话,全面探讨了几个方案,尽管叶子底气还是有点不足,但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同时我对叶子的为人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需要多少经费……”,我的情商绝对不低的。

        “大概……”,叶子说道。

        我听了后,心中更有底了,问题不大,发扬和继承中国蟋蟀文化也是义不容辞的事,何况从小到大再到老自己也喜欢蟋蟀,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以后我就比较关注叶子的动态情况。

        宁津建立宁津蟋蟀研究会。

        宁津成为中华蟋蟀第一县。

        宁津组织了中国宁津蟋蟀节。

        宁津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被誉为中华蟋蟀文化第一馆的宁津蟋蟀文化馆。

        宁津建造了标志性的宁津蟋蟀文化城。

        宁津举办了首届中华蟋蟀文化城,蟋蟀文化交流大会。

        宁津举办了中华蟋蟀文化杯全国蟋蟀激请赛。

        2013年第十一届国际直翅目昆虫大会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叶子的身影。

        我通过这些现象,看见的是一个对自己工作或事业有着极端的敬业精神,和强大的活动能力的叶子,自叹不如。

        叶子是有本事的。

        这就是我敬佩叶子的理由。

        去年,看了二则广告,有点想法,便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一天上网,看见有信息,是小朱,还留了一个电话,希望沟通一下。

        很有个性及思想的一个人,质地也相当不错,也爱虫,喜欢虫。

        客套二句,直奔主题,先是小朱打了个招呼;橡皮虫网名不是他个人专用,圈子里都可以用。那回帖不是他写的,是另一位做销售的朋友写的。小朱说,他也看不出我写的文章有什么不对之处,无毒意攻击之嫌,甚至部分地方还有助于他,很是性情中人。

        小朱毫不回避,他培养虫是为了赚钱。

        我在学校搞过相当长一段时科研,也做过相当长时间的企业管理。听小朱一说他的设想,一方面为他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担心。

        高兴的是,蟋蟀经人工干预,可能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担心的是,看似小小的一只蟋蟀,,其实要达到想象中的结果,其中涉及到的因素许许多多,特别是那种看不出的,其实是关键甚至致命的问题,往往会成为该项目的终结者。毕竟这是一个新问题。

        就如上海造杨浦大桥和造第一条地铁时,集中了多少跨学科的专家,克服了不计其数困难。在累计了大量经验的今天,再要造一条过江大桥或一条地铁相对就简单的多。

        别看一条小小的蟋蟀,其实也涉及了许多学科和专业。

        在一次和小朱通电话的时候,我问道:在一个大面积的培养蟋蟀基地,通过怎样的手段来保证蟋蟀纯正的品种,怎样去除土著蟋蟀、油葫芦、棺材板等呢。

        小朱听了先是嘿嘿笑了几声,听得出有些得意。

        待我听完,也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太简单了,太好了一般人没此思路。

        这令人哈哈大笑的方法,小朱说属商业机密,请给予保密,不要讲给人家听,那我就不讲了。君子要守信。

        去年处暑,去宁津和小朱约好去拜访学习一下,便打电话过去,那边小朱疲劳不堪,睡意未醒,原来连日大雨,正组织人连夜排涝。看见小朱如此这般辛苦,我便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了,便主动提出以后有机会再学习。同去宁津的朋友听了也深为感动,尽管都是不喜欢白虫的。

        我深深地知道要做好做成一件事的艰难性,特别是去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道路,其中的坎坷,困难,艰辛都可想而知。

        蟋蟀这东西虽说深不可测,但是如果深入下去,我想还是可以寻找出一些基本规律的。

        小朱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突破。

        小朱的这份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商业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及人力和物力的精神和决心,同样感动着我。对于有精神的人,我是敬佩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就是我敬佩小朱的原因。

        我想,围绕在蟋蟀的问题上,以上三人明显的是站在商业,或事业的角度上去从事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玩玩而已的角度去理解。

        他们都把蟋蟀当成一个事业或工作去看待。

        事业或工作和玩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在赚钱,一个是在花钱。

        一个规模化,集约化的,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蟋蟀自生自灭规律的生产蟋蟀的模式雏形,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宁津蟋蟀文化城老板+叶子+小朱=投资方+策划公关+专业技术=企业。

        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惊人的一致。

        宁津蟋蟀城老板作为投资人,在蟋蟀行业的投入已是事实不争的事。无论在资金上规模上都是第一人,我很看好这老板,类似这样政府支持,投资量不大,建设周期又比较短,土地、房屋升值块,风险小,回报率高的项目,无论在那个行业都是很难找的,确是不可多得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会议室,可以在不同季节,举办不同的展会,也可以召开各种的会议,待虫的生产一旦成熟和发展,这些构筑物作为实验室、培育室、研究室、更是一房难求。这位老板赚定了。

        在一人出现后,相信第二、第三、第四人将层出不穷,钱的榜样魅力是无穷的,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

        企业需要策划,定位和公关,当然还有管理,我相信,先进的成熟的企业管理制度适应于任何场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专业人员更是企业的财富,N个跨行业的小朱联合在一起,在大资金的支持下,对蟋蟀进行分组配对比较实验,利用现代条件和设备不间断地研究,以研究出一套具有成熟生产工艺,以保证培养蟋蟀的品质,当然,根本用不着担心培养出来的蟋蟀都是打死不走的机器,因为基本配对的条件都存在差异,生存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所以生产出来的蟋蟀同样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然整体的打斗精彩程度的提高是有可能的。

        只是想通过对不同层面的三个人作些定性分析,对今后产地蟋蟀市场经济角度作一个很浅的探讨,意在如何进一步保护资源,保护好环境,探索走出一条市场化道路,让我们玩虫人在付出人民币的同时,玩得心情更舒畅。而不是让蟋蟀在我们这辈子成为绝唱和回忆。

        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崛起,需要经过市场反复检验和提高,政府的支持,市场、资金,各类专业人员,技术设备的配备,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将来很难生存,一个人的能力、思维、精力都是极有限的。加上人才的流失,资金的缺乏,生产能力的限制,被兼并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

        一条小舢板,固然调头方便,问题是现在不需要调头,而是需要你在风浪中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任何突发事件,都可以使你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商海里,在我国小企业的生存周期一般只能有3~5年,很说明问题。

        这里要提醒的是,绝大多数创业人对自已客观存在的天生弱点无法克服。对市场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认识不足。在管理水平上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管理。许多老板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毛估估”,这样就很容易失败。

        现在为什么跨行业的人才及一些边缘科学家的人才那么枪手呢,这就是市场的发展所造成的。

        同样,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是由不同的人所组成,如果,一个企业都是像蟋蟀文化城的老板那样具有投资眼光的人,或都像叶子那样具有强大的活动和公关能力的人,或像小朱那样的专业人员,那么这个企业将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

        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个常数,投资管理方面的精力投入多了,活动和公关的精力就会少了。同样,活动和公关精力投入多了,蟋蟀研究就不可能做到很深的程度,八只瓶,七只盖,永远摆不平的。

        很高兴地知道,目前已有很多人在和产虫地的政府接触了,好事,绝大的好事。相信若干年后,我们广大玩虫人将对秋兴更加期盼。

        玩蟋蟀虽说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给人带来快乐,但最后还是以蟋蟀的好斗特性作为欣赏要点。

        有时想想,也真可笑。人一辈子都在争斗,争名利、争是非、争高低,看似和蟋蟀无异。

        其实,人要有坦然服输的心态,以提高接受挫折的能力。争之难免,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之争为政见之事,是非观念之争,政之目的,求知、求进、求理。

        只是和人格,生活无关。不搞人生攻击和污蔑。讨论方式是:就事论事,相互切磋,当仁不让,公平较量,成败坦然。目的是他山之石,用之攻击。针锋相对,激烈对战,静视战绩,祥和而出。

        年轻的时候没有钱,中年的时候没时间,老年的时候没有精力。这就是老天爷给你安排好的,很无奈,唉还是该干啥的时候就干啥吧。

        请继续观赏金弹子及老鸭柿。

        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健康。
                     

                                                                                                                                                                                                -----------蟋蟀情-----------
                                                                                                                                                       2013年3月6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6:3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蟋蟀情 于 2013-3-7 16:3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点评

好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7 07:20
4#
发表于 2013-3-7 17:22:2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soso_e163:} {:soso_e160:} {:soso_e160:}
5#
发表于 2013-3-7 18:31:2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soso_e183:} 盆好景好,说的有理有据,实在。
6#
发表于 2013-3-7 18:33:12 | 只看该作者
咳,是说与份虫者听的,不打扰了,俺“还是该干啥的时候就干啥吧”。

7#
发表于 2013-3-7 19:25:33 | 只看该作者
盆景太美,陶醉了,谢谢你,分享了。{:soso_e163:}
8#
发表于 2013-3-7 19:26:30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真精彩,好听。盆景真漂亮,好看。!!!
9#
发表于 2013-3-7 19:49:1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10#
发表于 2013-3-7 20:05:5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分享!
外有大春天,内有小春天,天天春天里,无忧胜过仙.
11#
发表于 2013-3-7 20:30:15 | 只看该作者
蟋蟀情 发表于 2013-3-7 16:33

         {:3_294:}    {:3_294:}


        {:3_292:}   {:3_292:}
12#
发表于 2013-3-7 21:5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败之神 于 2013-3-8 09:02 编辑

江湖有才情,七巧八串搭起来,过了这道桥,前面有个湾,妹子等你歇歇脚。{:soso_e179:}
13#
发表于 2013-3-7 22:48:19 | 只看该作者
这文采写的有高度.那是千分之20中的百分之20中的事.人杰!

累!胆!并进!

谢谢.欣赏了.顶起!!!
14#
发表于 2013-3-9 20:11:54 | 只看该作者
盆景帖,鉴定完毕。
15#
发表于 2013-3-9 20:41:3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好盆景{:soso_e163:}
16#
发表于 2013-3-10 11:51:3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soso_e179:}{:soso_e179:}
17#
发表于 2013-3-12 12:45:20 | 只看该作者
好{:soso_e179:}{:soso_e179:}
18#
发表于 2013-3-14 11:28:27 | 只看该作者
知识、经验、感情、想法交织成一篇虫界的论文——楼主做到了{:soso_e179:}
19#
发表于 2013-3-14 12:46:01 | 只看该作者
盆景不错,文章无兴趣、因为不做生意也不玩白虫。{:soso_e128:}{:soso_e142:}
20#
发表于 2013-3-14 16:26:3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60:}
21#
发表于 2013-3-15 00:09:12 | 只看该作者
盆景赞{:soso_e179:}
22#
发表于 2013-3-15 08:55:1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啊!看后受益良多。能将盆景养得这么好猜想先生精力极旺啊{:soso_e179:}
23#
发表于 2013-3-15 12:19: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盆景太美,{:soso_e160:}
24#
发表于 2013-3-15 15:08:03 |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3-3-15 16:32:0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6 02:29 , Processed in 0.16533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