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回复山东蟋蟀名产地减少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3 22:4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蛐蛐的底板不好是由于机械化作业造成的,原因是20年前农民人工收割小麦,秸秆最后统一放到打麦场。不是现在的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后,保持了田地里的水分,却大大增加了田地里的湿度,尤其是那种秸秆即细又厚的田地,湿度更大,继而引起蛐蛐的水光大,底板不好,由于秸秆还田,还有除草剂的出现,让农民减少了一份工作,耘地 。没有秸秆还田的,就得除草,是用工具和牲口【牛或马】耘地,耘地即把草除掉,也把没有庄稼的板结的地方松动,增加土地的透气性,可以让庄稼的根系更发达,同样让蛐蛐有了土生土长的安乐窝---土缝。松动后的土壤,应该是最适合蛐蛐的地方了吧。                                                                                            
   再说化肥,以前老百姓家里都有肥猪,牛马的粪便,都运到地里做了肥料了,那种肥料应该是蛐蛐的最爱了吧,而现在是化肥,不仅不能吃,还有杀伤力。
   除草剂和农药其实对现在的蛐蛐伤害有,但不是很大,打除草剂的时间好像蛐蛐还没有第一次蜕变,只有少部分,打其他农药的时候,小蟋蟀已经躲到了秸秆还田的秸秆里,损失一小部分。
    再说三尾,即便中后期都把三尾抓光,明年依旧有蛐蛐,中后期抓三尾,三尾已经有的产了两次卵了,并且还有第一次的初产卵。
    作为我一个农民小朋友,就说这些吧,错的地方请大家批评,纠正,谢谢大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51:03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下,20年前的玉米地 ,行距大,株距也大,所以地里通风系数也好,可现在呢,农民追求粮食高产,玉米行距株距变小,也影响了通风系数,也就影响了蟋蟀啦,是不是呢,师傅们
3#
发表于 2016-3-24 10:08:36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3-24 10:50:52 | 只看该作者
对。。。。。。
5#
发表于 2016-3-24 15:17:45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3-24 20:01:32 | 只看该作者
{:soso__3110130392203091378_3:}
7#
发表于 2016-3-25 09:10:47 | 只看该作者
顶的。。。。。。。。。
8#
发表于 2016-3-25 09:27:13 | 只看该作者
别乱说了,谁都知道山东蟋蟀名产地减少的原因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没有你们灭绝性的捕捉,那会有今天的状况!
9#
发表于 2016-3-25 09:51:58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3:05:18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独色 发表于 2016-3-25 09:27
别乱说了,谁都知道山东蟋蟀名产地减少的原因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没有你们灭绝性的捕捉,那会有今天的状况 ...

朋友,什么叫灭绝性啊,你怨的住老百姓吗,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要不从你做起,你呼吁一下都别玩蟋蟀啦,别来买啦。你可以做到吗。
11#
发表于 2016-3-25 18:24:24 | 只看该作者
好象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乱捕也是有的
12#
发表于 2016-3-25 18:57: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开花黄麻头 于 2016-3-25 23:26 编辑

         不知有没有听说‘龙生龙凤生凤“ ,以及‘将门出虎子“之说?把龙种将丕都抓绝了后果可想而知。没有好的品种出的蛐蛐底板再好也是白搭。再说秸秆还田既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又能为蛐蛐提供食物以及藏身之处不是挺好吗?地头和场院麦秸垛里又闷又湿却经常出好虫--那是为什么哪?因为蛐蛐晚上会出来纳凉呀。施过农药的玉米地连“玉米钻心虫”都躲不过对药物最敏感的蛐蛐能安然无恙?再着说谁会抓产过两次卵的三尾?抓三尾秧子的大有人在。
13#
发表于 2016-3-25 21:45:39 | 只看该作者
曲阜人 发表于 2016-3-23 22:51
补充一下,20年前的玉米地 ,行距大,株距也大,所以地里通风系数也好,可现在呢,农民追求粮食高产,玉米 ...

14#
发表于 2016-3-25 23:08:30 | 只看该作者
悲哀{:soso__4607844064215092132_3:}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2 08:02 , Processed in 0.11829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