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11|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四、虫选将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4 18: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玩虫 于 2011-3-18 23:27 编辑

       四、虫选将军
    逼人的署气正在逐步地隐退,上海街面弄堂中,夜晚纳凉的人已明显减少。时令已到了白露,俗话说:“白露身不露,赤膊变猪猡”。特别是早晨的凉风已明显地带有秋意。卢府前后花园中的菊花也已陆续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上海谚道:“菊花黄,斗虫忙”。上海旧著《淞南乐府》中也曾写道:“淞南好,秋兴接冬春”。欧阳逢春在《申报》专门发了特写,标题就是:“上海虫事大年---风云际会,群雄争霸”。对今年的斗虫上栅作了“三高”的预测,即斗虫规格高、上栅押花高、跟花拖注高。文中还提到了私家虫师,说此风兴起于清末民初,当时的上海滩养虫户约有二百多家,大都有自己独特的字号,并专门烧制私家字号的蟋蟀盆,如“一品记”、“帅一记”、“天字记”、“长胜记”、“安字记”、“振威记”等,并在家中专门辟出养虫房,称“虫庐”,要求背阴遮光、通风凉爽、青砖铺地。如今上海已是繁华的大都市,从清末民初至三十年代,上海虫事正进入鼎盛期,据估算,当时的上海有一定档次的养虫户约有一万多,但功力深厚、精通整个虫事的私家虫师却十分奇缺。这正应了虫界历来相传的一句话,将军之虫好求,将军虫师难觅。
    私家虫师是一门相当独特的职业,需要有二三十年的摸爬滚打,而且要有悟性,才能登堂入奥。真可谓是虫局江湖深似海。因此,长期的人生历练、惊险的虫局鏖战及古今虫谱的研读,都将成为一种生命的体验而融入虫事。所以,私家虫师首要的是三功,即选虫之功、养虫之功、斗虫之功、其次是两道,即将军虫疗伤之道、过蛋贴蛉之道。而最重要的是一德,即人德。这也是私家虫师的最高境界。虫乃天地之精灵,必须全身心伺之,才能人虫感应,天人合一、所向披靡。老赵头作为此道中人,自然懂得其中规矩,他入住卢府后花园的虫房后,并不多言,而是花了数天功夫对卢嘉杰养的一百多只虫进行了过笼品鉴、筛选甄别,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
    一百多只虫中,大部分是秧子虫,有的甚至是残虫。老赵头拿起一只虫盆,盆内的虫是“七宝麻头红砂黄”从虫形虫色来看,也可算是将军虫。“此虫是我专程到七宝托朋友弄来的,价钱还挺大的”。卢嘉杰在一边介绍说,语气中颇为自信。老赵头听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卢少爷,我并不是对你的朋友不敬,你的这位朋友不够义气,将‘二婚头货’给你”。老赵头语气很谨慎地讲。“什么‘二婚头货’?莫非这个家伙坑我”?卢嘉杰有些吃惊,他站起身,从老赵头手中接过虫盆,仔细观看,也看不出什么破绽。望着卢嘉杰的一脸疑惑,老赵头从身后的一堆瓶罐杂物中,取出一只大口的玻璃瓶,将“麻头红砂黄”用虫罩抓起,轻轻放入瓶中,盖上盖后将瓶举高齐眉,“少东家你看,此虫牙板虽然黑厚,是属于刀斧牙,但你看仔细了,它的两片牙鉗上有隐隐血斑,而且一片向后略翘,这就证明此虫已上栅斗过,并吃过对手重口鉗,或是绞口盘牙后的伤痕”。老赵头用手指指点着,卢嘉杰贴着瓶壁反复查看,“嗯、嗯,是的,果然是受过牙伤”。卢嘉杰连连点头。“你再看贴着瓶底的虫肚儿,大腿根部也有小血斑”。说到这,老赵头将瓶放在红木八仙桌上,继续讲道:“‘二婚头货’又叫‘残货’,就是败虫,但这类败虫由于本身是将军虫,底子好,伤残又不明显,因此看上去还是挺有型的。所以,很容易被蒙骗”。卢嘉杰似乎还心有不甘,“那……那就是说这类虫就不能再上栅相斗了,是不是”?面对卢嘉杰的提问,老赵头再次举起玻璃瓶,将眼眯成了一条线,凝视了“麻头红砂黄”后说:“斗败的虫不是说就不能再上栅了,但必须是没有上筋动骨”。说到此,他叹了一口气,“这只虫是残了,你看它牙鉗向后翘,已无重力合鉗。看来是只能养着听听其叫声了”。
    在剔出了二三只残虫后,接下来要解决的是秧子虫问题。这可是有七八十只之多,卢嘉杰有些不解地问:“这些真的全是秧子虫”?老赵头很肯定地点点头:“没错”。“秧子虫是体小、色混、足细。而这些虫却是个大、色清、足壮”。卢嘉杰从一大堆秧子虫中取出一只,揭开盖让老赵头再看一遍。老赵头也不急于回答,而是把盆放在桌上,俯下身对着盆中之虫轻轻地吹了几口气,那虫反应迟钝,仅是挪动了一下身子,似乎懒得理睬,“你看,这就是十足的秧子虫腔,如果是野生长大的,一口气吹上去就会马上惊动,甚至会惊跳出盆”。卢嘉杰将信将疑地也学着老赵头的样子朝虫轻轻吹气,结果也是如此。此时,老赵头才解释道:“秧子虫即是早秋前大量围捕的若虫,又称幼虫。虫贩子到乡间大量收购,,然后将这些虫集中养于底部铺泥的陶缸内,喂以玉米、瓜豆及水,经二三次蜕皮后,即变为成虫。此类虫的确是体小、色混、足细。一般的人也能识别”。不知什么时候,卢汉兴已来到了虫房,他站在老赵头身后听他说虫经。老赵头停顿了一下,拿起茶杯想喝口水,此时才看见了卢汉兴,“噢,卢老爷来了”。卢汉兴却在桌旁的另一把椅子上坐下,示意老赵头继续说下去。
    “这种秧子虫养法仅是早先的事,这几年虫事大兴,虫的身价猛增,虫贩及大的虫庄自然也就动了脑子,他们采用了人工模仿野生环境的方法,并配以精饲料,如喂蛋黄、蟹肉、虾肉、鲜奶、鸡汁、鸽肉、冬菇、西洋参、熟栗肉、西瓜等,还在水中加钙粉。因而这种秧子虫在蜕壳后就体格强壮而体型威猛,头面发光,颇有大将军相。也就如少东家所讲的这类虫个大、色清、足壮。但终究是家养,这些虫儿不能充分吸收只有野外才能有的天地之精气,因而生性并不灵敏,斗劲也不持久。用此类虫上栅,十有八九是要吃败仗的”。老赵头将秧子虫的虫性及区别讲的头头是道,听得卢嘉杰是一愣一愣的。卢汉兴尽管嘴上不说什么,但心中也暗想虫师毕竟是虫师,虫局中的道道是一清二楚。
    立秋后的虫还算是伏虫,道上称“热虫”,此时的上栅称为初局,将军虫亦是开路的先锋,不是真正殿后压阵的大将军。白露后的虫才算霜虫,道上称“冷虫”。此时的上栅称为大局,真正的大将军才算出场。因此,白露过后是挑选冷虫的最佳时节,也是出将军之虫的黄金时段。老赵头把这几天虫的筛选情况和卢汉兴作了简单的介绍后,郑重地提出:“卢老爷,白露过后,今年虫事的斗局就要上栅了,当务之急是要选购几只真正有将军骨子的名虫”。卢汉兴对老赵头这几天的品虫、筛虫表现还是满意的,因此挺爽快而信任地答道:“是要选几只将军虫,以备日后上栅,一切都拜托老虫师了,况且今年上海虫事的大年”。
    要说上海虫事的起源,按古代传说,最初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春申君封侯之时,此位诸侯在这江南膏腴之地,风调雨顺、特产丰富,每到月圆菊黄时节,四野蟋蟀声此起彼伏,春申君便养虫听鸣,赏玩于宫中。到了唐宋年间,上海西部青浦的青龙镇成为东南名镇,其北接吴淞江,东临大海,具有内航及海运的优越位置。沿江向西可经达苏州,南面与华亭(松江)相通,镇之周围河运四通八达。宋代杨潜在绍熙《云间志》中写道:“青龙镇瞰松江上,据沪渎之口,岛夷闽广之途所自出,海舶辐辏,风樯浪楫,朝夕上下,富商世贾,豪宗百姓之会”。当时的青龙镇是万家灯火,街市兴旺,人文宣朗汇集,具有“海舶百货交集,梵宇亭台极其壮丽,龙舟嬉水冠松江南”。镇上有茶楼酒肆鳞次栉比,人声鼎沸。每到秋兴时节,各地的达官贵人、士绅富商、公子哥儿就带着虫儿来到这里,相聚上柵,成一时之盛。明清之际,斗虫之事在上海已汇集成风,在松江、青浦、浦东、七宝、金山、嘉定、崇明等均有相当规模的虫局,上柵搏杀已成时俗。清康熙盛世时,上海虫事最热闹之地应该是金山枫泾的北市桥,该地和江苏、浙江相连,称之为“吴根越角”,百业兴盛、经济繁荣、交通方便。养虫者云集,到处可听虫鸣可见上柵,时有竹枝词为证:“金风花开玉露中,戏将纤指染深红。郎从北市桥边过,试买新雕蟋蟀笼”。情诗中都折射出了虫事,赏虫、观斗、听鸣也成了爱情生活的一部分,可见斗虫已构成了一副生动鲜活的民俗文化图景。
    上海正式开埠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工业的兴起、租界的设置、银行的建立及各地移民的涌入,到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上海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东南亚最繁华的大都市。张鸣珂在《寒松阁谈艺录》中曾讲:“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正是繁华的大都市经济,东西南北移民的汇集新兴市民娱乐业的兴盛,从而使上海虫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入了鼎盛期。当时上海虫事集中的堂口主要在城隍庙的湖心亭茶楼、老西门的息居饭庄、锦记客栈及西园浴室,天津路的日升旅社、山西路的新中华旅馆,而位于广东路的东方饭店(今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则是几个堂口中级别最高的一个,也可以讲是算得上全国斗虫的最高档会所。这个堂口夏末秋初就集中了各地来的玩虫巨头及贩虫大户。玩虫巨头是收购名虫,然后选局上柵,他们整个秋季都包房居住,吃喝玩乐在此。而贩虫大户则带着将军名虫到此,等候老客户来相虫、购虫。这些老客户大都是上海及苏浙地区的富商老板、官僚买办、大亨帮主等,他们都有相对固定的虫贩,有的喜欢杭虫、有的喜欢淮虫、有的喜欢徽虫、有的喜欢鲁虫、有的喜欢北虫,有的则喜欢本地虫等。待贩虫季节过后的深秋,这些堂口就以开局上柵为主,每天门口海报高挂,风云激荡。而白露后,正是各地贩虫大户集中送将军虫来上海之时。因此,这些堂口是各色来客、三教九流云集,全都在这虫世界中淘金。
    东方饭店位于西藏路、广东路与北海路交界处,右与繁华的南京路近在咫尺,左则紧接着热闹的大世界,正面对着东南亚最大的跑马厅,属于上海市中心商圈中的著名大饭店。整座大楼外观雄伟壮观,形似巨轮,颇有动感。楼高五层,局部七层,1926年建成,由建筑师乌鲁思设计。底层及大门用花岗岩贴面,上置半圆形拱窗,采用了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前部三置五层有六根爱奥尼克柱耸立,挑出阳台。大门厅中六根圆柱直至二层平顶,使门厅高敞明亮而雍容华贵。二层以上全部用富丽坚固的红釉砖砌出清水墙立面,建筑风格在当时显得时尚而大气。
    由于是集中收“冷虫”的时节,东方饭店已一改往日安谧宁静的大饭店氛围,无论来购虫的还是来贩虫的,进进出出的人颇多,在嘈杂中显出人气,也预示着今年虫局各路诸侯大会战的烽火在这里然起。当老赵头随着卢嘉杰从欧式转门进去后,即在楼梯口遇见了身穿白印度绸长衫,体型瘦长而风度儒雅的欧阳仲杰,人称欧阳老。他是上海大东银行的董事长,也是上海滩上屈指可数的虫界老前辈。不仅是引草另有一功、出神入化,有“欧阳神仙草”之誉,而且学问极好,藏有大量古今虫谱,自己亦能著书立说,写有《蟋蟀古今谈》、《将军虫谱》等,因此有“虫博士”之尊。每年上海最大的上栅斗局,他均是鉴板顾问及首席引草师。全国各地的大虫家都与其相熟。有的还拜其为先生,跟他学习古虫谱,他还带着大学昆虫系的二名研究生。卢嘉杰十分尊敬地与他弯腰打招呼,“欧阳老早!你老选虫了没有”?“哦,是卢家的公子。我还没有去选,刚在这里吃过早茶”。欧阳老一边答道,一边看了一下卢嘉杰身边的老赵头。“此位是家父的朋友赵秉贵先生,他陪我一起来看看虫”。由于卢家还末正式聘老赵头为私家虫师,因此卢嘉杰只能如此向欧阳老介绍。“幸会!幸会”!欧阳老主动伸出手和老赵头握了一下。欧阳老旁边是一位面容丰润的女子,穿着一件紫绛红印碎花的织棉缎旗袍,将她姣好的身材勾勒得曲线分明,她就是欧阳老的掌上明珠欧阳逢春,她随身背着一只带闪光灯的“莱卡”相机,手拿一本皮封面的采访本。“大记者今天又来搞报道了”。卢嘉杰笑着问道,在前不久的“龙云居”虫局上栅前,阿春曾打电话给他一事,他一直想问问其中缘由,但阿春采访很忙,想不到今天在这里相逢,但碍着她父亲的面,又不好开口问,便话里带话地说道。“我随阿爸来看看。与其说我对虫局感兴趣,还不如说我对人局感兴趣”。阿春颇为职业地回答着,她并非不清楚眼前这位老同学的话中含义。
    在二楼圆形大厅的雅座里,卢嘉杰和老赵头先后又遇见了严督办、黄显之、石峰、丁大虎等人,大家都寒暄了一番。严督办端起一杯茶,轻轻地吹了吹上面的浮叶,喝了两口后,用惯常的不紧不慢的语调说:“卢小开,今年虫局是群雄争霸,你们卢家一定会为大家提供精彩虫局上栅的”!“严公是上海虫界老前辈,到时候还得请你老多多指教了”。卢嘉杰很谦虚地回答后,又说:“家父要我代向严公问好”!“好,好,也请代我向卢翁问好”!严督办也应酬性回答。
    卢嘉杰和老赵头来到了三楼,这都是各地虫贩集中的楼层。在302房门口,正好碰到从房内买好虫出来的李士华及另一位长相干瘪的老头,李士华与卢汉兴也算是老友,不仅有着生意上的接触,而且在虫事上也多有交往,卢汉兴对李士华的贴蛉功夫十分敬佩,每次贴蛉都要请李士华来帮忙,掌握时辰与分寸。“李家伯伯,虫选好啦”。卢嘉杰从小就与李士华相熟,因此在称呼上也颇为亲切。李士华见是卢嘉杰,也亲切地讲:“哦,是嘉杰世侄。我选好了,你们刚来”。卢嘉杰点头称是。尽管卢家将老赵头仅是作为友人介绍,但大家心知肚明,这是卢家请的私家虫师,从中可以预测卢家今年是要在虫局中拼杀一番了。站在李士华身后的干瘪老头,正是海上大名鼎鼎的虫医柴亦非,人称柴老,被尊为“虫界华佗”。卢嘉杰向柴老问好后,又说:“柴老,今年虫上栅后,少不了又要你老疗伤开方了”。柴老人显得十分瘦小,身高仅一米五十左右,但却是一副异相,耳朵、嘴巴都很大,手也细长过膝,只见他咧开大嘴“嗨、嗨”一笑,露出一口大黄牙,“到时卑人一定效劳”。
    从进了东方饭店的旋转大门开始到三楼遇到李士华、柴老止,虽然时间不长,但上海滩上的虫事虫局已经令老赵头十分震撼。尽管他是皇家虫师出身,在北平大军阀家中也当过虫师,是见过世面,开过眼界的。但在上海的这种大格局、大气派,对老赵头来讲,还是出乎意料的。上海的虫局玩家都是很有地位及背景,而且虫界各路高手林立,从“虫界大侠”、“欧阳神仙草”到“江南圣蛉手”、“虫界华佗”,可谓名家云集,看来在这里立足虫界,可不是轻易之举,上海真是个海,不仅海纳百川,而且海深莫测。他不由得悄悄地将上海和北平作了比较,一是上海虫局场面大、规格高。北平的虫局堂口最多是开在旧王府或是茶馆内,哪有像上海以这样一座豪华的大饭店作堂口的,而且不止一家。二是上海虫局来路多、派系多。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又是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交通便利,陆路、水道通向八方,因而南北之虫、各派虫系均汇集到上海,这就使虫资源特丰富,各路将军虫群贤毕至。而北平属于北方,虽然在香山、燕山一带也产虫,但少将军虫种。北方真正出将军虫的是在河北保定、沧州一带,而南方的虫不适北方的干燥气候,因而北平的虫资源并不多。以往是帝制,可以各自进贡,而到了民国,这种劳民伤财之事早就没影了。三是上海虫局时间长、栅局多。江南从立秋前的八月初开始玩虫,其后以白露后的秋分为高潮,霜降为压阵,至十月底才落幕。而北平则要从处暑后的八月底开始,至寒露的十月初就收局了,因而上栅期短而虫局少。四是上海虫局财力足,押花高。上海是新兴的都市,商业、金融发达,一些玩虫大户财大气粗,收购将军虫出得起高价,这样各地虫贩自然将将军虫送往上海以抬高价格。而北平的玩虫者大都是八旗子弟、遗老遗少,其破落的家境使他们望虫兴叹。同样,上海的虫局上栅押花常常是一掷万金,跟花者亦一押千金,自然使虫局上栅社会反响巨大,全民关注。而北平的虫局上栅押花和上海是不能相比的,显得有些寒碜。老赵头至今记得他当时在军阀家中当虫师出局上栅,一般大都在一二百大洋,押花押到一千大洋已是豪赌,一年中难得有一两次。而像军阀用虫赌地盘乃是特例。于是,他深深感到老夫来此以虫谋生,可谓是喜忧参半,喜得是作为皇家虫师可在此大显身手,犹的是在这里将会棋逢敌手。
    老赵头跟着卢嘉杰转个弯,来到了318房,按响了门铃。开门的虫贩是个杭州人,和卢家相熟。当时上海的养虫大户都有固定的虫贩,而且大都收购江浙及山东之虫。这个杭州虫贩虽然上了年纪,但身板硬朗,理着个小平头,脸色黑中泛红,浓眉下一双小眼睛十分灵敏,一副精明的生意人样子。他早年与卢汉兴相识时,还仅是在上海老城隍庙后摆摊的小虫贩,他自己不但收虫,而且还时常到坟头、乱石岗等处捉虫。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处暑时节,他在杭州灵隐寺后的山谷中抓到一只翅色混浊如泥,头呈小三角而腹部扁平的虫。凭着他多年贩虫、捉虫的经验,知道此虫尽管貌不惊人,甚至有些不堪入目,但他知道这是一只奇虫,名叫“井泥青”,待养到秋分成熟变色后,绝对是一只将军虫。于是,他很有信心地赶到上海,在他的虫摊上出售。那天正好有个白相人(流氓)到他虫摊选虫,一问此虫价钱,他说三十大洋,那个白相人当时就来了气,出口骂道:“小赤老,你当我是‘憨大’,这只小屁虫要买三十大洋,是不是想吃耳光”!当时的一块大洋可以换142个铜板,一个铜板可吃一副大饼油条,三个铜板可以吃一碗大肉面。一个身强力壮的工人,每月工资也仅五至八块大洋按地摊档次,虫买到十块大洋已是到南天门外了。此时正好卢汉兴也在选虫,他接过虫盆一看,觉得此虫是不很出色,但长得有奇相。再看看小虫贩,被吓得面色煞白。于是,马上为他打圆场,对那个白相人讲:“他年纪小,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待白相人走后,他蹲下身子,语气平和地讲:“小兄弟,这只虫从‘形相’上看没有什么特别,而且连普通的虫都不如,头小而肚子扁,但从‘神相’上来看,此虫是有精气神”。小虫贩听了卢汉兴的话后,马上一改刚才的苦瓜脸相,跷着大拇指讲:“老板,你是识货的,这只虫是杭州名虫‘井泥青’,别看现在灰头土面的,一过秋分变色后,就是一只大将军虫,我绝对不会骗你的”。卢汉兴以二十五块大洋将虫买回家,待养到秋分过后果真变色成一上品将军虫,头皮泛青色,斗丝长而挺,头变圆浑型,眼角高耸而起,特别是项色、翅色清澄如井泥,牙深紫而带黑。后在一虫局上栅咬斗中,大败对方的徽虫“紫头白”而赢了千元大洋。后来,卢汉兴又找到了小虫贩,再给了他一百大洋。如今,小虫贩已成了老虫贩,当年的淳朴憨厚也变得老于世故,而且上了档次,成了住大饭店的贩虫名家。
    “嗨,卢小开一年未见,长得更一表人才了”。虫贩恭维着,又问:“怎么卢老板没来”?“家父忙于生意场上的事,今年看来稻米是大丰收年,家父要早作安排”。卢嘉杰回答后,马上把身边的老赵头向虫贩作了介绍。虫贩以职业的眼光上下打量了一番老赵头,似明白了来者的身份和资格。“老虫师见多识广,还请老虫师多多指教,多多包涵呀”。虫贩颇为尊敬地拱手抱拳,算是道上拜老的行规。老赵头还发现虫贩抱拳时,特意将右手大拇指压于左手大拇指下,以显示小一辈分。从这个小细节上,老赵头也感到此人亦不是一般的虫贩。于是马上也拱手抱拳作答:“我们能做此相识,乃是有缘,还请老兄多多关照”。虫贩也注意到老赵头拱手抱拳时,将左手大拇指压在右手大拇指之下,意为后生可畏,作为一种古老而隐秘的江湖传统,现在能知道其中意思的人已不多,而他们双方的这种暗示,实际上是选虫前的相互试探,也叫江湖心理较量。
    选虫购虫分为初时期、高潮期与尾期。初时期在立秋前后的八月初,主要以南虫为主,因南方气候温热,虫蜕变期早,而北方则较少,个头也普遍见小。此时大多是一般的斗虫朋友收些以娱乐性听鸣为主,而养虫大户则是挑选早期的将军虫,如“青三色”、“蓝项淡黄”、“紫麻金丝头”及卢嘉杰与金存之立秋日首场开头的“蟹青铺铁砂”及“粉青玉牙”等。九月初白露前后,南虫、北虫才真正成熟,选虫购虫进入全盛期,体相大、皮色正、牙鉗老、品质优的将军虫乃至帅级虫才较多出现,此类名贵品种的虫是很少在市场或摊档销售的。基本上是在像东方饭店、息居饭庄、新中华旅馆由老客户来约定收购。十月初寒露前后和收尾期则数量已很少了,大多是一些虫贩专养有大将军虫及异相虫,如“蝼蛄虫”、“大落头”、“龟鹤虫”等,这大都是由贩虫者直接将虫送到老客户家中。因为今年是虫季大年,从虫贩房所堆行李来看,他是带了不少品种虫。先是由卢嘉杰选些相牙虫,老赵头站在一边,只是简单地以“嗯”或“过”表态,因为这类相牙虫仅是为名种将军试牙用,探探斗力而已,而且各种类型都要选一些,如本地虫、杭虫、徽虫、绍虫、苏州虫、扬州虫、宁津虫、沧州虫等,实际上相当于体育界中的陪打、陪练。像卢家与虫贩这种老关系,虫贩大都是奉送的。其后才是显功夫、眼力的精选,卢嘉杰主动让过身子。
    虫贩从床头边的一只大竹笼中轻轻地端起一只,放到桌子上后移开笼盖,里面是用干稻草隔开的四只瓦盆,当虫贩打开第一只盆盖后,老赵头马上极快地将特制的高笼罩将虫罩住,虫在罩内一个急转调头,两根触须警惕地上下挥扫,眼角猛地耸起,头上斗线刷地一下弹出,翅上的玫瑰红也立马泛出,一派将军虫的形相与动相。这也就是虫文化的高级审美之处,观将军虫形犹如观京剧名角亮相那样,一招一式,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动作,都神采飞扬、形意相畅,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此时的老赵头也是如此,他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好,‘玫瑰砂青’”。虫贩对老赵头的神态变化看得很清楚,心想今天可是遇上虫界老法师了。于是,小声恭维道:“好眼力,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老赵头并不回答,只是示意打开第二盆。在一边的卢嘉杰也似乎被老赵头的情绪所感染,想动手去开盖,马上被老赵头制止。是呵,观看如此名贵的将军虫,老资格的买家自己是不动手的,此类虫都是虫界精英,反应极快,动手开盖后稍不留神,虫就会瞬间跃出逃脱,将军虫价将作如何赔偿?卢嘉杰将手缩回后,虫贩会意地一笑,动手打开第二盆盖,老赵头仅用眼扫了一下,即说:“虾花红青”。只见此虫头大脸宽,顶高额冲,头皮像熟虾红色,青色的项板及双翅上呈现红花文斑,周身像被紅雾所包,老赵头说后,又朝房内四周看了一下,转头问虫贩:“这两只都是青虫,可有黄虫拿出看看”。
    “老虫师真是行家,这年头,黄虫虽然不少,但黄虫不像青虫,能出将军虫的并不多”。虫贩边说着,边俯下身从床底下又拖出一只竹笼,打开一只瓦盖后,虫贩有些炫耀地讲:“这中黄虫可是难得一见”。“哦,‘黄花头’”。卢嘉杰掩饰不住惊喜之情,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看看清楚。此虫青丝贯顶而蓝项朱砂,头大起棱而前方后圆,完全是攻击型的形相。脸红牙乌而六足粗长,特别之处在脑线,如盛开的菊花,故得此名。“嗯,此乃‘黄花头’中的上品,头大花大”。老赵头似在自言自语地说着,再没有表达。虫贩有些糊涂了,“怎么,如此弹眼落睛的几只将军虫都看不上”?老赵头看虫贩有些急,就胸有成竹地讲:“不是看不上,而是想各种虫都挑挑嘛,比如讲这只‘黄花头’品相是不错,头大项宽,腰壮肚圆,六爪坚挺,特别是四方项板是很难得,但你看头上的斗线……”。说着指了一下“黄花头”,虫贩也凑上前仔细查看,“斗线是不是不长不透?尽管此虫咬口狠凶,但爆发力不强,遇上硬性的将军虫是拼不过的”。虫贩尽管心里不满,但看了虫后,也无话可说。
    虫贩又从一只大旅行袋中取出一只长方形老红木盒,上有铜的提手。面板上用篆书镌刻着“三秋草庐”,这是清乾隆时的斗箱,是当时的王公贵族或士绅商贾提着去赴斗局上栅的。斗箱内分上下两格,放着四只老盆。第一只是一品紫虫“茄皮紫黄”。紫虫以爆发力强、耐力足、咬口毒为特长。“茄皮紫黄”有“拆子虫”之称,凡与此虫交口,大都被它咬破肚腹或咬掉腿节。此虫长相亦十分英俊,头面方正饱满,紫绒项板结实,紫缎色翅面隐闪黄光,六足粗长圆健,牙鉗黑中带黄,两根触须长而坚挺。“嗯,好虫”!老赵头实话实说。虫贩有此得意了,“怎么样,这只虫开眼了吧。说实话,我原想把这几只虫给上海总商会的理事长、地皮大王黄显之的,今天遇到你这位高手,才拿出来的”。虫贩说完后,又递上一根引草给老赵头,“你打一牙草,牙鉗黑中带黄,是难得一见的”。老赵头随即接口:“古虫谱中讲牙鉗‘黑中带黄,送见阎王’”。不知虫贩是没听清还是没听懂,“什么?老虫师再讲一遍”。老赵头复说了一遍,解释道:“意思就是牙鉗黑中带黄的会送对局的虫去见阎王”。老赵头用草引下牙,牙板不仅黑中带黄,而且牙鉗中的凹齿处有一小点隐隐的红尖锥,虫界俗称“绣花针”,是不易为人所察觉的暗器,此是“茄皮紫黄”中的“杀手”。但老赵头毕竟是道上老手,他用眼撇了一下虫贩,又转口说:“此虫是一品之虫,只是现在紫翅中隐有红光,还得靠日后的养功调理,在变色时退红泛黄,如果还是留红不见黄,那就是茄皮紫红,仅是一般的斗虫而已”。虫贩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老可真是挑剔呀”。
    虫贩最后拿出一只虫可谓是使人眼睛一亮。此虫全身具有蜡泽色晕,翅纹青幽中折出黑紫,头面亮堂光鲜而棱角分明,牙宽厚带钩而乌黑如墨,肉肌结实而膨胀。“老虫师,这可是一只多年难觅的‘黑紫青’,你看色相、形相、神相‘三相三绝’了”。虫贩在一边夸口,老赵头并不答理,而是把盆移得更近些,屏住呼吸将眼贴着高罩网观看,然后放下虫盆,肯定地讲:“此虫不是‘黑紫青’,而是‘墨牙黄’”!“何以见得”?虫贩不服气地问。“你看此虫腹部内侧有一圈淡暗黄,其颈项中也透出老杏黄,这即是‘墨牙黄’的证明,而‘黑紫青’的腹部全都是黑褐色的如锅灰”。老赵头款款道来,虫贩经过反复观看,这才只得点头称是。这时,老赵头才补了一句:“不过‘墨牙黄’也是多年未见了,只有在数年一次的虫界大年,才有可能出现”。在一旁一直观看不多言语的卢嘉杰凑上前问:“那么这只‘墨牙黄’属于那种品性之虫?是将军虫?还是奇虫?异虫”?卢嘉杰心中很是兴奋,今天的收获真是太大了,老赵头通过选虫、品虫、鉴虫,为自己上了十分难得的一课,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见识大长,经验大增,眼界大开。老赵头思索了一下,“算是奇虫吧。此虫又叫‘色虫’”。“此话怎讲”?虫贩也感兴趣了,好奇地问。“此虫开头上栅前必须贴蛉。此虫贴蛉挺讲究,要肥壮白糯、性子足的山东雌虫,而且先要嫩的雌虫,然后是老的雌虫,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看其雌虫尾部的玲子大小来定。如贴蛉到位,所向无敌,如不足或过头,废虫一只。奇虫者,就奇在这里”。老赵头还讲到他多年前在宫中曾养过一只进贡的德州“墨牙黄”,此虫个大形美,威风八面,可对贴蛉的雌虫很是挑剔。有些雌虫放进盆它就乱咬乱踢,把雌虫吓得无路可逃,后选了一只宁津的大白玉雌虫,它才结伴同行,如同夫妻恩爱,第二天早上雌虫尾部挂了一个大蛉,此说明“墨牙黄”贴蛉得到了满足。当天下午宫中上栅,军机大臣拿来一只乐陵的“红线正青虫”,仅一个交口,就被“墨牙黄”咬断了一个牙鉗。但此虫贴蛉不够或过头,就会像鸦片鬼那样无精打采,不堪一击。
    听完了老赵头叙说的宫中虫事,虫贩佩服地讲:“果然是皇家虫师,名不虚传,有道理”。经过一番协商,卢嘉杰以二跟大金条结帐。临走时,卢嘉杰指着刚才装虫盆的“三秋草庐”红木盒说:“此盒很可爱,老叔能否出让”?虫贩看了一下虫盒,爽快地回道:“嗨,就一个小虫盒,既然卢小开喜欢,就拿去玩吧,还谈什么让不让的”。


         五、暗流涌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18:38:32 | 只看该作者
再来坐沙发
3#
发表于 2011-1-4 19:33:47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4 20:00:15 | 只看该作者
谢分享!
5#
发表于 2011-1-4 20:06:05 | 只看该作者
{:3_292:}{:3_292:}
6#
发表于 2011-1-4 20:06:12 | 只看该作者
{:3_292:}{:3_2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21:41:0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快乐,我就快乐。
8#
发表于 2011-1-4 21:45:44 | 只看该作者
{:3_292:}
9#
发表于 2011-1-5 08:27:2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LZ,哪里可以看到全文?  或者请LZ转发全文,期待ING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1:47:30 | 只看该作者
[quote]请教LZ,哪里可以看到全文?  或者请LZ转发全文,期待ING

前几天发的,现在可能在第二、三页
11#
发表于 2011-1-6 03:17:33 | 只看该作者
妙文,精、知,致、智、至!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2:32:50 | 只看该作者
妙文,精、知,致、智、至!

喜欢就好
13#
发表于 2011-1-12 12:53:48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1-12 14:10:07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36: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掌声
16#
发表于 2011-1-12 20:03:00 | 只看该作者
{:3_294:}
17#
发表于 2011-3-21 02:10:16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3-21 09:18:1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有劲道,好文
19#
发表于 2011-3-21 16:5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玩虫 的帖子

好文不断,太棒了……

点评

文章有些选、养、斗的道道。敬茶  发表于 2011-3-21 19:25
20#
发表于 2011-3-21 17:38:41 | 只看该作者
辛苦辛苦

点评

前辈好,敬茶  发表于 2011-3-21 19:24
草堂老师好!茶敬!  发表于 2011-3-21 17:40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9:22:45 | 只看该作者
福临君玩 发表于 2011-3-21 09:18
文章有劲道,好文

22#
发表于 2011-3-21 22:52:28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给力,敬茶  发表于 2011-3-22 19:46
23#
发表于 2013-7-12 02:40:0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soso_e181:}
24#
发表于 2013-7-12 09:11:5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
25#
发表于 2013-7-12 12:25:31 | 只看该作者
{:3_294:}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7 07:31 , Processed in 0.1792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