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68|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四季皆可玩蟋蟀”很好?没必要为白虫洗地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27 18:2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22-7-25 17:3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uaziming 于 2022-7-25 17:36 编辑

强烈建议楼主自己下山东,亲自找地,亲自抓10天野虫,可能会改观你的一些看法。
我基本每年都会下山东抓虫的,汇报一些数据供参考:山东大地虫一般大出的时间在8月15号以后,一定要有车方便更多的探地,一般下午2~5点开始探地,7点开始正式抓,抓到夜里2点结束。如果你要有5年左右的捕捉经验的话,平均每晚可以抓到空皮5.2厘以上的蛐蛐20~30只。6厘以上的3~5只。自己喜欢的这就要碰运气了,经过筛选每天最少可以有2~3只非常满意的。我见过很多“蛐蛐真爱粉”“蛐蛐抓捕老法师”下地抓蛐蛐结果一般都是吃不了这个苦的,有城市的优越感干嘛不用钱来解决问题这种心理,可能就会被以讹传讹的蒙蔽很多人的眼睛。蛐蛐是大自然的产物,有了价值就会被神话,有了价值就会被贴标签,有了价值就会被人利用!回归本源自己下地抓吧,可能会变成你一生追求的乐趣!

点评

朋友是个实实在在的抓虫爱好者、付诸实践者; 有一个问题你应该很有发言权的:有许多自己不下地抓虫的人却妄言:现在的大地里铺天盖地都是地白虫,所以自己亲自抓出来的虫也都大多是地白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5 19:25
推荐
发表于 2021-11-3 18:10:45 | 只看该作者
不用讨论白和秋了。搞白虫的也风光不了几年。现在还有几个小孩愿意玩蛐蛐?再过10年,白虫就是5块钱,估计都没人买了。
推荐
发表于 2021-10-27 22:46:01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玩蟋蟀需要三个季度的等待,才会有秋季的火热。这是长期等待中多巴胺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四季都能玩了,想问一下,时间长了就没有审美疲劳吗?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推荐
发表于 2021-10-29 19:0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开花黄麻头555 于 2021-10-29 21:44 编辑
玉皇大虫 发表于 2021-10-29 16:51
说市场上80%已经是地白或者仿秋的,应该是没认真想过。一碗虫籽,撒到地里,能撒多少面积?份房能有多少虫 ...

市场的白虫要高于80%,不止一个卖蛐蛐的这么说,产虫区3,4厘的蛐蛐有不少谁要啊?泗店地区圈地养虫百度可查的就有100多家,山东地方很大但产虫区只有三个。。几百块钱买的6厘以上白牙青,不管是在宁阳还是在宁津或是在乐陵必白无疑
推荐
发表于 2021-10-28 10:15: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个人也谈点个人的看法:
1.一切事情皆为利,所以任何的说辞都是扯淡,白虫铺天盖地也是有大量利益相关人的推动的。
2.白虫的出现是对玩虫的打击和破坏是无疑的,万事有因有果,我想最后的报迟早会来的,我希望我看不到。
3.白虫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是产地的变化,尤其是产地人民的变化,这一点也请务必体谅当地的老百姓,通宵捉虫的辛苦不是现在的小年轻愿意承受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像种庄稼一样的养殖蟋蟀了。
4.无论如何变化,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应对。
   其实我个人也是经历了一个难熬的过程的,现在我已经淡然了,玩呗!
   棚虫里面也有好的,作为一个纯友谊的,我又何必过于纠结呢!
   不要花太多的虫本,符合自己收虫标准的就收,宁缺毋滥!
   早秋烂虫铺天盖地,那就晚点进市场!很难嘛?
   玩到10月中旬洗盆,开开心心的,多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5#
发表于 2022-7-27 18:3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2-7-27 18:48 编辑

我玩蟋蟀就是个消费概念,不论秋虫、白虫,只要是蟋蟀厉害!一般选养70只左右,养再多也太累!

每月花小钱,选购各种品牌的蟋蟀,养足30天开始自己开斗,拍摄4K视频,精彩的打斗就留作纪念。

那些价格离谱还蹩脚的蟋蟀,什么号称野生秋虫?完全不碰,岚灵三楼地摊的 “地白虫”是看都不看!

64#
发表于 2022-7-26 14:40:58 | 只看该作者
来了就不要走 发表于 2022-7-26 14:29
我每年会抓2-3天。一晚上运气好6厘的在1-2条。5。5厘左右的能抓个7-8只。回来理虫能留下的2-3只。山东   ...

你也“山东  河北  河南”自抓阿,同道中人
63#
发表于 2022-7-26 14:29:28 | 只看该作者
huaziming 发表于 2022-7-26 09:19
扪心自问每年的虫都是自己撅着屁股从地里抠出来的,但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虫子遭人质疑,认识我的朋友自 ...

我每年会抓2-3天。一晚上运气好6厘的在1-2条。5。5厘左右的能抓个7-8只。回来理虫能留下的2-3只。山东  河北  河南大片的玉米地可以抓。

点评

你也“山东 河北 河南”自抓阿,同道中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6 14:40
62#
发表于 2022-7-26 12:19:10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1-10-29 17:43
你跟我一样,也不玩白虫的

回复剑川虫友“滿口话不好说,有人不是用白虫三尾和梅蟋交配成功了么,这祘什么呢?”:我这个不是为了玩白虫,而是有位虫友说让我把梅蟋跟秋虫三尾贴下铃,目的是验证一下梅蟋跟蟋蟀是不是同种,但这时又没有秋三,怎么办,我想不就验证一下是否同种吗,那白三也是蟋蟀,一样的,所以就用白三和梅蟋贴铃来验证,这只是为了验证梅蟋和蟋蟀同种,当然跟玩白虫没有半毛钱关系
61#
发表于 2022-7-26 10:29:56 | 只看该作者
秋去秋来 发表于 2022-7-26 09:57
如果玩秋虫不是主流.为什么商家要推出仿秋. 为什么那么多人削尖脑袋要拿白虫冒充秋虫.

仿秋是赌钱用的,纯玩蟋蟀根本不会高价买仿秋!
60#
发表于 2022-7-26 09:57:54 | 只看该作者
luliub60 发表于 2022-7-25 19:53
孵化蟋蟀培育“地白虫”的门槛低,既然能大批量繁殖蟋蟀了,谁还辛辛苦苦去捉蟋蟀?又捉不到几只!

何况 ...

如果玩秋虫不是主流.为什么商家要推出仿秋. 为什么那么多人削尖脑袋要拿白虫冒充秋虫.

点评

仿秋是赌钱用的,纯玩蟋蟀根本不会高价买仿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6 10:29
头像被屏蔽
59#
 楼主| 发表于 2022-7-26 09:51: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8#
发表于 2022-7-26 09:30:02 | 只看该作者
huaziming 发表于 2022-7-26 09:19
扪心自问每年的虫都是自己撅着屁股从地里抠出来的,但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虫子遭人质疑,认识我的朋友自 ...

是的,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还跟着以讹传讹
57#
发表于 2022-7-26 09:19:42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2-7-25 19:25
朋友是个实实在在的抓虫爱好者、付诸实践者;
有一个问题你应该很有发言权的:有许多 ...

扪心自问每年的虫都是自己撅着屁股从地里抠出来的,但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虫子遭人质疑,认识我的朋友自然会为我辩解几句,但更多的时候我都是一笑了之,这就看个人心态了。冷静的分析这个事情试问真有几个人有自己份过白虫,有几个人下白虫基地了解过白虫,又有几个人能分辨出白虫呢。有些老法师拿着一眼白的大白虫跟你比斗的时候,我抓的野虫竟然没输拍子,老法师一撇嘴:小家伙你别用白虫跟我斗啊。我:呵呵!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经典: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向我这种只自己下地抓虫的,特别想对很多人说一句:别让你的见识认定了只要虫子有地方突出,拍子大赢了你的就是白虫!

点评

我每年会抓2-3天。一晚上运气好6厘的在1-2条。5。5厘左右的能抓个7-8只。回来理虫能留下的2-3只。山东 河北 河南大片的玉米地可以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6 14:29
是的,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还跟着以讹传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6 09:30
56#
发表于 2022-7-26 09:14:29 | 只看该作者
基本同意楼主的看法!
我个人对白虫没太大的意见,但我不认为一年到头一直玩虫是对的,是好事。
相反我一直认为玩虫玩一季才是正道。
一季玩虫,其余时间做其它的事情,爱好才能多元,心态也跟平和。
坦率说那些要玩一年的,其实大部分都是赌鬼,呵呵。
55#
发表于 2022-7-25 19:5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2-7-25 19:59 编辑

孵化蟋蟀培育“地白虫”的门槛低,既然能大批量繁殖蟋蟀了,谁还辛辛苦苦去捉蟋蟀?又捉不到几只!

何况“地白虫”的打斗实力丝毫不比野生秋虫差,当然,“地白虫”、野生秋虫根本不是品牌白虫的对手!



道理就这么简单 !!!


点评

如果玩秋虫不是主流.为什么商家要退出仿秋. 为什么那么多人削尖脑袋要拿白虫冒充秋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6 09:57
54#
发表于 2022-7-25 19:25:35 | 只看该作者
huaziming 发表于 2022-7-25 17:35
强烈建议楼主自己下山东,亲自找地,亲自抓10天野虫,可能会改观你的一些看法。
我基本每年都会下山东抓虫 ...

朋友是个实实在在的抓虫爱好者、付诸实践者;
有一个问题你应该很有发言权的:有许多自己不下地抓虫的人却妄言:现在的大地里铺天盖地都是地白虫,所以自己亲自抓出来的虫也都大多是地白虫???——这个问题只要是自己有多年下地抓虫切身体会的人应该很清楚的!

点评

扪心自问每年的虫都是自己撅着屁股从地里抠出来的,但每年都会有超过30%的虫子遭人质疑,认识我的朋友自然会为我辩解几句,但更多的时候我都是一笑了之,这就看个人心态了。冷静的分析这个事情试问真有几个人有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6 09:19
52#
发表于 2022-7-25 12:39:14 | 只看该作者
横竖不碰白
51#
发表于 2021-11-4 21:2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1-11-4 21:34 编辑

不得不承认,现在打出品牌的顶级份房出产的白虫,打斗实力是全面碾压野生秋虫!

品牌白虫斗性极强,超大牙,体型彪悍,斗赢秋虫是跟玩似的,价格却比秋虫便宜!

品牌白虫的出现,倒是玩蟋蟀友谊赛的福音,但对蟋蟀市场的冲击也是空前绝后的。


现在要玩野生秋虫,只有自捉,市场上卖的基本上全是人工繁殖的白虫,鱼龙混杂。

现在蟋蟀产地的蟋蟀养殖基地是多如牛毛,一个养殖基地在整个虫季能产百万白虫。
50#
发表于 2021-11-4 16:21:51 | 只看该作者
我说2件事
1、现在纯秋籽的孵化手段也有,一样可以很厉害。
2、以前北方虫斗南方虫的时候,有没有人说,用北方虫混南方虫的说法?
49#
发表于 2021-11-3 18:43:34 | 只看该作者
后继真无人了,玩的人越来越大,玩的人越来越少。
47#
发表于 2021-11-2 08:04:46 | 只看该作者
以为自己手上的秋虫才有此说
46#
发表于 2021-11-1 15:57:33 | 只看该作者
冲动到冷静 发表于 2021-10-29 16:12
已经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上到虫界的泰山北斗,下到刚刚接触蟋蟀的新手学徒,都开始饱受白虫的困扰。那时的 ...

您说的真好,您是真正的明白人
45#
发表于 2021-11-1 15:18:59 | 只看该作者
honor 发表于 2021-11-1 15:16
通篇只认同一句
“如今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很多,看上去很美,像是进步了,其实不然。”
其他的看一看,笑 ...

蛐蛐只不过是娱乐的工具,不要想的这么高大尚
44#
发表于 2021-11-1 15:16:37 | 只看该作者
通篇只认同一句
“如今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很多,看上去很美,像是进步了,其实不然。”
其他的看一看,笑一笑
或许谬论,黑猫白猫
抑或真言,白天不懂夜的黑

点评

蛐蛐只不过是娱乐的工具,不要想的这么高大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 15:18
43#
发表于 2021-11-1 15:12:52 | 只看该作者
能看懂对面是精品白虫然后拒斗,看见对面是卵泡白虫逼花,这才是真本事
42#
发表于 2021-11-1 15:10:3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斗虫是真的难,三十五十仿秋多的很,一口一个,斗三百五百相对虫干净一点,可是自己的收的虫又不够格,不要歧视混子,当哪天自己口袋里的米输的怀疑人生了,都会去想点子的,除了不玩虫,彻底退休。现在的斗虫环境感觉药水是人人鄙视的,至于是不是白虫不用去纠结了,自己收的都不能保证是秋,有啥好怀疑别人的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5 18:01 , Processed in 0.1279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