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15|回复: 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谈白虫——秋白分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1 10: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白虫——秋白分辨
最近几年,总是有人问我:“我手里的秋虫为什么斗不过白虫”?我只能这样回答:“因为你手里的秋虫其实也是白虫”。
凡是有多年生产白虫经验的人都知道,同样工艺生产出来的白虫中,头牙超大长相凶恶的白虫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头牙较小长相善良的白虫。这2类虫比斗的结果,肯定是恶相白虫赢。然而,恰恰就是这些长相善良的白虫很像秋虫,被人出高价收入囊中,这样的结局太悲惨了。于是,每当看到蟋蟀时所产生的第一个反应:这是白虫还是秋虫?
2006年起,白虫大规模进入虫坛的趋势已经显现。为此,我就秋白分辨的问题向众人请教,有2类人的回答至今难以忘怀。1.一年365天都在生产白虫的大户回答是“分不清楚”;2.许多平时不接触白虫的玩虫大户回答是“分得清楚”,其中不少人还反问:“我分不清楚,那还玩什么”?这样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但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大部分人是分不清楚的。
那么,秋虫与白虫到底分得清楚吗?
在上海虫界,秋白分辨的方法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中有2种方法很值得一议。
1.凡是大头、大牙的蟋蟀都是白虫。这种审虫方法确实很有道理。在秋虫中,头和牙超大的毕竟很少。而在白虫中,头和牙超大的却比比皆是。这条标准尽管会冤枉极少数优质秋虫,但同样可以将更多的优质白虫挡在门外。然而,这条标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预见到2015年秋,会有大量长相善良类似秋虫的白虫涌到斗场门口。
2.用高倍率放大镜观察蟋蟀表皮毛与砂的多少,毛多就是白虫,反之就是秋虫。这个技术手段在2014年秋的使用中卓有成效,挡住大量的白虫。秋虫表面的砂确实要比白虫多得多。然而,白虫的养育技术发展迅速,就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要在白虫表面增砂退毛并不困难。当我得知此事后,马上把青浦大棚出产的白虫放到放大镜下观察,它们身上铺满砂,远远超过秋虫。
经过多年反复论证,我将部分行之有效的秋白分辨方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大凡生产白虫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把白虫身体的部分器官撑大,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白虫的头、项、大腿3者之间的大小比例明显失调。这个比例无法用数据固定,你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判断。体型各部分比例与以往看到的秋虫明显不同的,就可能是白虫。一般来说,这3者中只要有一个超出常规显得特别大,白虫的可能性就在90%以上。因为在秋虫中,身体某一部分特别大的情形实在很少见,绝不可能超过1%。例如大四方头型,在秋虫中极其少见,且斗相凶悍。如今到处都能够看到这种头型,我家泡沫箱里出来的白虫,至少有一半是这种头型!大腿超长的秋虫也是极其少见的,而白虫中比比皆是。
蟋蟀的外表皮可以分为硬表皮和软表皮两大部分。所谓的软表皮就是须、尾、嘴门、爪花、衬衣、肚腹。在生产白虫的过程中,这些部位比硬表皮更容易被人为撑大,也就很容易成为秋白分辨的重要标准。
当你打开罐盖的时候,只要发现须明显的长,白虫的可能性几乎100%。这条标准对缸白特别有效,而50%以上的地白也有此明显特征。当然,如果将须剪短,这条标准失效。至于其他软表皮部分同样如此,尤其是嘴门和衬衣如果明显的大,白虫的可能性也在90%以上。对这几个细节的分辨,可靠性很高,也是白虫生产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白虫之所以斗不过秋虫,肌肉无力是最重要的原因,直到今天为止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此,用草杆倒过来去测试大腿踢出来的力量,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个方法比较管用,但必须经常使用才能累积经验,使你能够很轻松地鉴别出肌肉力量。一般来说,即使很普通的秋虫踢脚力量也是很强大的。而在白虫中,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很少。当你看到这个虫大腿粗壮,测试踢脚没什么力量,那么毫无疑问就是白虫!其实,无论白虫还是秋虫,大腿没有力量都是无用的废物。如果,你看到一个长的很像白虫但踢脚力量强大的,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收下来,它很可能是个大将秋虫!
众所周知,刚出土的野生秋虫非常喜欢吃米饭,因为在此之前没人烧饭给它吃。白虫则不然,它吃的饲料远比米饭好吃。一旦饲料突然改成米饭,它会很不适应地拒吃或者吃得很少。这也就成为秋白分辨的重要标准。但是,如果你给它吃素菜、水果、新鲜玉米,那白虫会比秋虫吃得还要多。至于那些杂粮粉,不能用做测试,因为他们对白虫和秋虫的吸引力相差不大。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反复摸索出来的,比较成熟。如果能够熟练的掌握并加以综合运用,那么秋白分辨的成功率可以达到80%。至于其他五花八门的分辨方法,我们试过一些,都不太靠谱。
几年前,我经常向一些好朋友吹嘘自己的秋白分辨率在80%以上,但是到了2014年,我发现已经降至60%以下。因为,我自己养殖的白虫至少40%已经无法区分秋白了。随着白虫饲养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把白虫身上任何部位撑大或者缩小并不困难,再加上所有人都希望把白虫做得类似秋虫,到2015年秋不知有多少类似秋虫的白虫进入斗场。
这样一来,可苦了斗场老板和裁判,他们无法分清秋白;却把孵房老板乐坏了,那些低档白虫好卖了。
但是,这样的情景对于蟋蟀文化究竟是发展还是毁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3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15-2-1 10:54:2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学习了。
推荐
发表于 2015-3-10 11:59:50 | 只看该作者
灵敏度应该相差很大吧
推荐
发表于 2015-2-1 17:14:5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93#
发表于 2015-10-6 16:41: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经验。
92#
发表于 2015-10-6 07:59:27 |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15-10-6 01:41: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soso_e181:}
90#
发表于 2015-10-5 23:41:50 | 只看该作者
总有一天玩虫不用收了直接电脑做了网上选网上斗直接支付宝付赌资
89#
发表于 2015-10-5 23:04:48 | 只看该作者
秋白不是那么好辨的。
88#
发表于 2015-10-5 22:52:4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87#
发表于 2015-10-5 20:00:54 | 只看该作者
玩白虫害佛如佛玩的,做死个节奏。玩白虫个就应该博踢出门。
86#
发表于 2015-10-4 14:23:1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观摩常州蟋蟀协会举办的2015年蟋蟀比赛,就有一条怀疑白虫进入比赛,全虫看大几成,比赛轻松一口,赛前言明白虫自觉撤离,但虫主不认为是白虫,因为没有标准,弄得不愉快。
85#
发表于 2015-10-4 13:42:0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84#
发表于 2015-10-4 01:01:06 | 只看该作者
玩白虫的人不是现在才有的,多少年前就有很多人自己份虫玩,但是只是玩玩不牵涉到金钱利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白虫的孵化技术不断提高,也使得白虫有了金钱交易的利益,一个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去份大量的白虫来进行买卖,能进行产业化的都是些大户份房,他们是为了金钱不是为了好玩,当然也会传播到产地,以至于产地小作坊涌起,秋白相混进行买卖,说白了就是为了钱,你要说这是保护虫的延续性真是可笑,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来延续秋虫的虫种,只有人类自己做死才会消失,而且这玩意永远不可能消失,也就是产地减少,好虫减少。真的到秋虫消失的时候也只有玩白虫的人会继续玩下去,但是不要提传承虫文化,我们古人对虫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著作难道是让你去进化白虫玩白虫的?秋虫的文化难道只是斗?当你们都归西后你的后代会来继承你的虫文化继续玩白虫?份白虫?乐趣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这么来传承!
83#
发表于 2015-10-3 22:33:11 | 只看该作者
今后选虫难了,头大牙大腿大都不选,那选什么?
82#
发表于 2015-9-6 11:18:26 | 只看该作者
一只好的秋虫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金钱或时间照顾请问你舍得和几十块的秋白斗吗。。。
81#
发表于 2015-9-6 10:31:4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80#
发表于 2015-9-4 21:37:02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分要把白虫拒之门外,如果可以和秋虫一比高下就可以保护蟋蟀资源。
也使我们玩虫之人省时省力,省去多少辛苦
79#
发表于 2015-9-4 18:02:1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78#
发表于 2015-9-4 16:01: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白虫没劲
77#
发表于 2015-9-4 13:35:5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76#
发表于 2015-9-2 17:06:5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
75#
发表于 2015-9-2 16:54:13 | 只看该作者
不明白楼主的意思,讲这么多,就是要剔除白虫,既然,楼主说白不如秋,还怕他做甚?我不知道楼主,对当今白虫到底了解知道多少?防白虫的原因是为啥。可能的楼主说的白虫是一般意义上的,实际上说防白的虫,根本就和你说的是二回事儿{:soso_e127:}
74#
发表于 2015-9-2 16:4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难得的好文章!谢谢分享!
73#
发表于 2015-9-2 16:11:20 | 只看该作者
坚决抵制白虫,大家都不玩白虫,白虫就没市场了
72#
发表于 2015-9-1 18:4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好贴,学习了
71#
发表于 2015-9-1 18:05: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70#
发表于 2015-8-31 21:47:4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5 06:28 , Processed in 0.16115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