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29|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白牙要阔而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2 09:3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止从一本蟋蟀书上看说:“白牙要阔而薄”,不知大家选虫时是否认可这一说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17-3-22 18:03:46 | 只看该作者
牙质相近或相同时,个人认为厚比薄好,白牙也是这个理,牙质不同时,另当别论。
45#
发表于 2018-8-23 21:3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牙色干净任何颜色的牙都有高硬度的
44#
发表于 2018-8-18 23:03: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的牙型像饭粒
43#
发表于 2018-8-18 12:00:13 | 只看该作者
白牙要小而厚,米粒极品。
42#
发表于 2018-8-18 10:27: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抓到过一个小虫2斟左右没啥优点就一付小白牙根粗短尖结果那年棚顶就是它,想自抄结果了它结果连损大将,朋友友谊把一条已经胜好几场独腿咬殘了,
41#
发表于 2018-8-15 13:2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8-15 13:33 编辑
王小泷 发表于 2018-8-14 19:36
小孩骨头软一个道理


从“小孩骨头软”看到成人骨头硬,再看到蛐蛐的厚、薄牙的生理过程。朋友本事大额!
40#
发表于 2018-8-14 19:36:39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7-3-29 00:03
何为牙的“灌浆”?愿闻其详,由其机理,则更好!此论,为什么阔簿牙同步,阔厚就不同步,同一生物的生 ...

小孩骨头软一个道理

点评

从“小孩骨头软”看到成人骨头硬,再看到蛐蛐的厚、薄牙的生理过程。朋友本事大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5 13:28
39#
发表于 2018-8-5 11:49: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就是阔而薄    等你见过了   也就知道了
38#
发表于 2018-8-4 23:04:05 |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7-4-12 11:03:58 | 只看该作者

老兄您太客气
36#
发表于 2017-4-12 01:0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将军鼓励!
35#
发表于 2017-4-11 11:30:36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7-3-22 18:03
牙质相近或相同时,个人认为厚比薄好,白牙也是这个理,牙质不同时,另当别论。

点评

谢谢老将军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2 01:09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09:11:49 | 只看该作者
老根新芽 发表于 2017-4-10 17:42
回老兄的话,虫色是白青,浅头牙阔而薄,牙型上阔下尖,色瓷白,咬品举牙平推,送足剪一口从无二口,后送上 ...

这么说,书上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33#
发表于 2017-4-10 17:42:33 | 只看该作者
回老兄的话,虫色是白青,浅头牙阔而薄,牙型上阔下尖,色瓷白,咬品举牙平推,送足剪一口从无二口,后送上海朋友,未回馈战绩,,

点评

这么说,书上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1 09:11
32#
发表于 2017-4-7 16:05:27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7-3-22 18:03
牙质相近或相同时,个人认为厚比薄好,白牙也是这个理,牙质不同时,另当别论。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10:02:55 | 只看该作者
...____ 发表于 2017-4-6 20:28
不要纠结这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大方向

牛顿从萍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任何细节详加分析都会有新的发现,古人说白牙要阔而薄不会是空穴来风。如能继续深入下去分析研究,找出此说的真正原因,也可举一反三,以提高识虫水平。
30#
发表于 2017-4-6 20:28: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纠结这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大方向

点评

牛顿从萍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任何细节详加分析都会有新的发现,古人说白牙要阔而薄不会是空穴来风。如能继续深入下去分析研究,找出此说的真正原因,也可举一反三,以提高识虫水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7 10:02
29#
发表于 2017-4-6 16:41: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书籍上的说法只是一个参考,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以后碰到这样的牙要实践才好。
28#
发表于 2017-4-6 01:13:12 | 只看该作者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7-4-5 10:51
王孙经补遗关于牙的摘录:

  蛰之胜负决于牙,而牙之老嫩最为难辨。有似老而实嫩,亦有似嫩而反老 ...

      古谱我好长时间不看了,原话都记不清了,欣赏侬对古谱的深入研究!再看了一遍此“牙”论,感觉第一二句话跟我的观点相同,同一生物的不同部位的生理成熟是连通的,“虫之生相老嫩”可联判“牙”的“老嫩,反之也一样。佩服前人讲出了“生物道理”,虽然没见生物两字,怕当时也没这概念吧。但对最后一句的“白牙要阔而薄”不敢苟同,也还是没看出这句话的依据在那里。如果要猜的话(不一定准),此依据可能是“薄老厚嫩”吧?照此说,那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概念,白厚牙者,必定是嫩生相了?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是不敢认同的。~~再者,白牙相对厚的多,红牙相对薄的多(如生成厚而圆,则优。这认同),是否牙生成少数或者异类了,乃能成将了。谁来说说此中道理。
27#
发表于 2017-4-5 12:47:51 | 只看该作者
薄的是实心的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0:51:55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7-4-2 21:11
书上是否“传讹”就不知了,怎么答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看到过详细的依据论述。厚、薄的同步或异步 ...

王孙经补遗关于牙的摘录:

  蛰之胜负决于牙,而牙之老嫩最为难辨。有似老而实嫩,亦有似嫩而反老者,辨之之法,宜于虫之生相老嫩细审之。比如极干极老之蛰,即牙色稍逊,决无潮嫩等病。惟牙之式样不一,即牙色亦多不同。白牙要阔而薄,红牙要厚而圆,乃能成将。
25#
发表于 2017-4-2 21: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7-4-4 17:12 编辑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7-4-2 08:28
如此说来,书上所说的白牙要薄而阔就是以讹传讹了?! 不过白牙(要真正白牙,淡黄板不算白牙)一般硬度 ...


      书上是否“传讹”就不知了,怎么答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看到过详细的依据论述。厚、薄的同步或异步论,不符合生理成熟过程,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一般来说,白牙都相对比较短、宽、厚,牙根也就相对较粗,进而其咬肌也会相对较粗,在咬肌长度、质地一定的情况下,原始咬合值会高些。至于施于对方的力,我想是个综合力,包括牙的质量、硬度,速度、形状、力臂、力距、原始值、输出值、受力面等。~~各种牙色,我的理解是一个生物理化过程。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08:28:59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7-4-2 00:34
这位朋友:“牙內肌肉组织長实”谓之“灌浆”,这是那位高人创造的理论?比之古谱中的某些论述有 ...

如此说来,书上所说的白牙要薄而阔就是以讹传讹了?! 不过白牙(要真正白牙,淡黄板不算白牙)一般硬度较高。在互相咬合时,若咬合力相同,则白牙施于对方压强大。也就是说单位面积的压力大。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08:00:01 | 只看该作者
王淑军 发表于 2017-3-27 23:19
白牙要牙根粗壮才能成將。

不管什么牙都要牙根粗壮
22#
发表于 2017-4-2 00:3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7-4-2 00:51 编辑
鸽友 发表于 2017-4-1 00:31
所谓灌浆就是牙內肌肉组织長实,阔薄牙牙內体积比厚牙小(相对来说),较容易成熟,而表面积却不小,保证了 ...


      这位朋友:“牙內肌肉组织長实”谓之“灌浆”,这是那位高人创造的理论?比之古谱中的某些论述有过之无不及。“真佩服”!~~我以为正常情况下,牙内肌肉纤维组织的成熟(所谓“长实”)过程有其本来的生物规律,不应厚、薄论。虫身能养到老结的,牙齿必定也能同步老结,牙齿不能老结的,虫身也一样养不老,厚、薄牙齿都一样。~~另,就单厚、薄的“强度”而言,或者说,在牙质一定时,厚牙肯定比薄牙强,不管是咬合力(强度),还是承受力(强度),这有其生物物理的原理所决定。~~个人观点,仅作交流!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7-13 12:29 , Processed in 0.15632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