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月龙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蟋蟀为什么要叫?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16-12-11 08:55:05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2-10 21:45
通过叫声,听出干老度,侬是高手!这个本领与三尾有的一拼!哈哈,开个玩笑!~~蟋蟀的叫是在彰显其干老 ...

同一条虫,在对不同对手时,第一口的速度会有很大差异,原因就在于“听到”了对方干老度的差异,秋虫里或许表现不显著,但白虫里,份房内斗时相互抢口很快的虫,碰到另一家干老度整体好得多的虫时,前一家的虫速度会明显降下来。

虫叫,是物种交配的需要,哪怕太监大翅没有功能,心理需求还是有的。叫的功能就是向外展示干老度。另外提一条或许你没有考虑到的,干度退化的虫,繁殖力会明显降低,卵总数、孵化率都比秋虫低得多。干老度就代表了繁殖能力。

点评

谢过红黄的参与!侬的观点不无道理。学习了! 同条虫(秋、白怕都一样),每斗的第一口速度快慢,确由参斗双方的综合优劣来决定。说是干老度也对,但终觉似不全面。其二、同条虫,一般讲,毛口的前三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1 23:30
27#
发表于 2016-12-11 08:56:55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2-11 00:44
楼上的朋友,统一问一句,雄蟀如果没有了性功能,还会叫吗?

80岁的老汉和太监,多多少少还是会对性有想法,常态也好,变态也罢,想法不容易灭

点评

从生理上讲,残存的一点欲望还在刺激脑神经,因此产生一些想法,这可以理解。但有生理缺陷的太监,不可能产生何尔蒙,进而不会有生理快感。怕只剩心里的猎奇和意念上的征服感了,绝无生理冲动。那如果蟋蟀在无性状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1 21:22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0:25:26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2-11 08:31
我没阉过蛐蛐,不过有类似的经验,我想大家可能都遇到过:

        曾经有过一条大凶头, ...

      调侃着说话,咱也常有,自虐一下,控制度就好。烟过云散!聊虫吧。
      这条大凶头的状况,咱试着说几句。“被三母子啃”,三尾是主因,没吃饱或身体里急缺某些东西。二尾是诱因,身上有三尾急需的东西,并且还肯献身。一般都发生在蛮凶的二尾身上。“艳粉红色”,应是二尾机体组织外露而被氧气的结果,根据颜色可以大概确定被氧气的是什么。“被三母子啃掉了后半身,包括蛉门,~~点草凶性还在,愈加狂躁,起翅若狂”。形式性器官没了,实质是性激素还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点评

看遍所有的回帖,有点糊涂了。 仁兄是想众友讨论蛐蛐起叫的目的?为什么要叫? 还是想提醒众友通过蛐蛐的叫声这一显性的表相 来如何判断蛐蛐的取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1 20:48
29#
发表于 2016-12-11 20:48:33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2-11 20:25
调侃着说话,咱也常有,自虐一下,控制度就好。烟过云散!聊虫吧。
      这条大凶头的状况,咱试 ...


        看遍所有的回帖,有点糊涂了。

        仁兄是想众友讨论蛐蛐起叫的目的?为什么要叫?

        还是想提醒众友通过蛐蛐的叫声这一显性的表相  来如何判断蛐蛐的取舍?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1:2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6-12-16 00:22 编辑
红黄 发表于 2016-12-11 08:56
80岁的老汉和太监,多多少少还是会对性有想法,常态也好,变态也罢,想法不容易灭


从生理上讲,残存的一点欲望还在刺激脑神经,因此产生一些想法,这可以理解。但有生理缺陷的太监,不可能产生荷尔蒙,进而不会有生理快感。怕只剩心里的猎奇和意念上的征服感或满足感了,绝无生理冲动。那如果蟋蟀在无性状态下鸣叫,也是猎奇或意念使然?日常叫与斗时叫与斗赢叫或斗败叫有生理上的本质区别吗?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1:3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6-12-11 23:30 编辑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2-11 20:48
看遍所有的回帖,有点糊涂了。

        仁兄是想众友讨论蛐蛐起叫的目的?为什么要叫?


看题目肯定是前者了。但众虫友都带着后面的附属,咱也随着说几句,以示尊重。重点是为什么要叫。

点评

仔细分析了一下仁兄回复红黄虫友的内容,我觉得很有必要先理清思路: 在明白蛐蛐为什么要叫 以后 要达到或者说就能弄清楚什么问题? 总要有个目的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1 22:28
32#
发表于 2016-12-11 22:28:49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2-11 21:32
看题目肯定是前者了。但众虫友都带着后面的附属,咱也随着说几句。重点是为什么要叫。



        仔细分析了一下仁兄回复红黄虫友的内容,我觉得很有必要先理清思路:

        在明白蛐蛐为什么要叫   以后   要达到或者说就能弄清楚什么问题?

        总要有个目的吧?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3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6-12-11 23:43 编辑
红黄 发表于 2016-12-11 08:55
同一条虫,在对不同对手时,第一口的速度会有很大差异,原因就在于“听到”了对方干老度的差异,秋虫里或 ...


      谢过红黄的参与!侬的观点不无道理。学习了!
      同条虫(秋、白怕都一样),每斗的第一口速度快慢,确由参斗双方的综合优劣来决定。说是干老度也对,但终觉似不全面。其二、同条虫,一般讲,毛口的前三口,一口比一口慢,一口比一口重(没有二、三口的除外),熟口第一口终比毛口第一口慢。这是两个方面同时在起作用。
      没有性功能或生殖系统残缺的虫,仅心理需求也能让自己叫,是否有些拟人化了。以为重点在是否生成性激素,进而刺激到鸣叫神经,起动鸣叫肌肉及所谓翅肌。生殖与鸣叫虽有联系及生成并循环性激素,但他们又是不同的循环机制。
      注意到白虫的繁殖能力比秋虫低,代数越高越明显,但用干老度来代表,还是一句话,终觉不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41:25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2-11 22:28
仔细分析了一下仁兄回复红黄虫友的内容,我觉得很有必要先理清思路:

        在明白蛐蛐 ...

仁兄啊!侬还要目的,众虫友已经都附带上了。

点评

这些回帖殊途同归,都是老生常谈 我感觉这不是你想要的答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2 09:53
35#
发表于 2016-12-12 00:2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蟋蟀叫就是呼唤异性,因该没有其它意思吧。

点评

大概讲是这样,原则上讲还不是。日常叫与呼雌叫是有区别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3 18:30
36#
发表于 2016-12-12 09:53:25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2-11 23:41
仁兄啊!侬还要目的,众虫友已经都附带上了。



        这些回帖殊途同归,都是老生常谈

        我感觉这不是你想要的答复

        
37#
发表于 2016-12-12 09:56: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2-10 10:12
凡是蛐蛐出现翅子恶叫声,翅子出现蛐蛐恶叫声,全部属于天生反常的异品上将,这就是蛐蛐 ...

这种几率太少了,恐怕要几十年一遇,一二十年恐怕都遇不上,蛐蛐不管是何种鸣叫声,只要是实声、具有穿透力的,都是上品。

点评

不要只看到反叫这一个现象。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蛐蛐百好一坏,还有什么一好百坏,蛐蛐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综合体,先天的种气和后天的环境,它的底板,生相,骨色,以及它的级别之间都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2 10:45
现在逮蛐蛐手法跟以前不一样了 基本都是属于捉嫩 包括调养 也是养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2 10:22
38#
发表于 2016-12-12 10:2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雪樱花 于 2016-12-12 10:27 编辑
yb700721 发表于 2016-12-12 09:56
这种几率太少了,恐怕要几十年一遇,一二十年恐怕都遇不上,蛐蛐不管是何种鸣叫声,只要是实声、具有穿透 ...



      
         现在逮蛐蛐手法跟以前不一样了   基本都是属于捉嫩   包括调养  也是养嫩   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甄别方法

         
39#
发表于 2016-12-12 10:34:45 | 只看该作者
蛐蛐有二种叫声,其一是战斗前的叫声是示威,示強,示斗。另一种叫声是交配前的显柔,求偶。总的来讲是蛐蛐的本能。

点评

没错蟋蟀的叫都属本能范畴。侬讲的二种叫法的含义应该对吧。谢谢参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3 18:37
40#
发表于 2016-12-12 10:4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雪樱花 于 2016-12-12 10:50 编辑
yb700721 发表于 2016-12-12 09:56
这种几率太少了,恐怕要几十年一遇,一二十年恐怕都遇不上,蛐蛐不管是何种鸣叫声,只要是实声、具有穿透 ...



        不要只看到反叫这一个现象。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蛐蛐百好一坏,还有什么一好百坏,蛐蛐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综合体,先天的种气和后天的环境,它的底板,生相,骨色,以及它的级别之间都是有关联的,不能单独的看某一个方面。它有这样一个优点,肯定还有别的优点在支撑辅佐着这个优点。

        反而亦之。

       蛐蛐出现反叫,从整体角度来看,是它的整体协调性达到那个级别了。

       也就是说:同步发育  同步泛色。
41#
发表于 2016-12-12 16:02:43 | 只看该作者
这贴子有意思.
虫子有嫩叫(刚蜕出来会起翅高叫)
打的时候会斗叫(大多都比较急促)
打败了吃痛了会痛叫(这个说来伤本人自尊好多年,经常跟偶叔叔勾虫,两虫相斗,做口后分开,我的虫子起翅高叫,心中暗喜,不禁脱口而说"你的完蛋了吧",偶叔淡定回答"你的虫子痛叫哇"偶不信,下草,无牙,再下叔的虫子,起翅高叫,有牙.两种叫声完全不一样,但多年来偶还是无法分辨,痛叫跟胜叫,明明他的虫子被偶的虫子,做了一口,分开后他的虫子掉头,偶的起叫,居然是痛叫,还好没出去显摆,要不然丢死人)
还有胜利的叫声(这个不说了,玩虫的都知道)
呼雌(求偶的叫声)
阵叫(听得他虫起叫,也不买帐会起叫,就像古代两军大将叫阵一样"来者何人?""关云长是也"哈哈!
病叫(大多白天长鸣)
终叫(临死前也会起翅呼一下)
还有不足之处,望虫友补充

点评

谢土虫的参与!有意思就好。例举了不多叫法及其含义,也蛮有意思的,我想应该都是不同身境的表达方法之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3 18:48
42#
发表于 2016-12-12 19:02:53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2-12 10:45
不要只看到反叫这一个现象。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蛐蛐百好一坏,还有什么一 ...

{:3_291:}
43#
发表于 2016-12-12 19:05:38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2-12 10:45
不要只看到反叫这一个现象。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蛐蛐百好一坏,还有什么一 ...

我认为应该是整体协调性达到极致,  这样比较妥当。

点评

真色虫王天下无敌,一眼落色,生到极致,绝无模凌两可,给人的感觉就是妖怪和平常的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2 20:02
44#
发表于 2016-12-12 20:02:39 | 只看该作者
yb700721 发表于 2016-12-12 19:05
我认为应该是整体协调性达到极致,  这样比较妥当。



        真色虫王天下无敌,一眼落色,生到极致,绝无模凌两可,给人的感觉就是妖怪和平常的区别。
45#
发表于 2016-12-13 10:48:58 | 只看该作者
叫声讨论得很热闹,我再发一个蟋蟀呜叫的别解 。摘录如下:
1890年的时候,一位名叫埃米尔·多贝尔的美国物理学家就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文章,专门论述了蟋蟀叫声和温度的关系,并得到了两个公式,分别是华氏温度和蟋蟀鸣叫次数关系式:TF=50+(N-40)/4, 以及摄氏温度和蟋蟀鸣叫次数的关系式:TC=10+(N-40)/7,这里的N代表每分钟蟋蟀鸣叫的次数。这个结论被定义为多贝尔定律。

不过这位物理学家也指出,这个公式的成立是有一定的温度范围的,一般来说,当温度在7℃~32℃时,这个公式才能成立。当温度低于7℃时,蟋蟀由于行动迟缓,一般不再鸣叫或叫声变迟缓,而温度超过32℃时,蟋蟀又需要大幅减少鸣叫次数以节省能量。所以这两个公式也不是绝对的。

点评

一个蟋蟀鸣叫现象与温度的数量关系,上了“美国自然”杂志,还被定义为多贝尔定律。便宜他了!但是就算这样的基础性研究,在玩虫的队伍里还真是太少了。感谢神兄的引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3 19:51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7:58:33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2-12 09:53
这些回帖殊途同归,都是老生常谈

        我感觉这不是你想要的答复

能从原因、成因、机理上讲清楚更好。从现象入手分析……也不错。交流、探讨的过程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多好!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8:30:27 | 只看该作者
我爱蝈蝈 发表于 2016-12-12 00:23
蟋蟀叫就是呼唤异性,因该没有其它意思吧。

大概讲是这样,原则上讲还不是。日常叫与呼雌叫是有区别的。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8:37:07 | 只看该作者
欢喜 发表于 2016-12-12 10:34
蛐蛐有二种叫声,其一是战斗前的叫声是示威,示強,示斗。另一种叫声是交配前的显柔,求偶。总的来讲是蛐蛐 ...

没错蟋蟀的叫都属本能范畴。侬讲的二种叫法的含义应该对吧。谢谢参与!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8:48:14 | 只看该作者
土虫一只 发表于 2016-12-12 16:02
这贴子有意思.
虫子有嫩叫(刚蜕出来会起翅高叫)
打的时候会斗叫(大多都比较急促)

谢土虫的参与!有意思就好。例举了不多叫法及其含义,也蛮有意思的,我想应该都是不同身境的表达方法之一。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9:51:54 | 只看该作者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2-13 10:48
叫声讨论得很热闹,我再发一个蟋蟀呜叫的别解 。摘录如下:
1890年的时候,一位名叫埃米尔·多贝尔的美国 ...

一个蟋蟀鸣叫现象与温度的数量关系,上了“美国自然”杂志,还被定义为多贝尔定律。便宜他了!但是就算这样的基础性研究,在玩虫的队伍里还真是太少了。感谢神兄的引入!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0 10:07 , Processed in 0.12159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