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古月龙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蟋蟀归门、定名之杂谈!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18-2-24 21:09:04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2-24 20:31
我以为,就单个品种或虫子而言,是虫子找适宜环境;从进化角度上讲,是环境条件才形成品种。



          同感    择地而居

点评

生理特性使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5 18:20
27#
发表于 2018-2-24 21:29:06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2-24 20:23
从表象上说是这个理,所以才会有难归门、定名的。如果从成因上看也许会更清楚点。

归门也就是从表象所得也就是定种。
脑盖色和项色(底色)即可定虫之种;区别在于正色或真色或顺色;
如:白青
青脑盖+青项且在脑盖上有着白门特征+在项上也有着白门特征;
成因也就很清楚了,它的父本和母本;
见笑

点评

虫道语言说得这么严密,那敢见笑。你客气了! 如果归门、定种就一个条件,或者说主要条件,比如就脑盖色定种,比如就脑线定种,那就相对好办了;如果有二个以上条件,那就复杂了,除了脑盖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5 19:33
28#
发表于 2018-2-25 08:44:20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2-24 20:31
我以为,就单个品种或虫子而言,是虫子找适宜环境;从进化角度上讲,是环境条件才形成品种。

还有一说,干嘛旱的年份黄虫多,水多的年份紫虫多,怎样解释?是否是干旱的年份的紫虫的大部分都死去,而水多的年份黄虫大部分死去?假如此说成立的话,那我们选择虫时,在干旱年份应该尽量选紫虫,水多的年份尽量选黄虫,因为能顽强活下来的都是身体特棒,底板特好的。

点评

神兄这个“干嘛旱的年份黄虫多,水多的年份紫虫多”,我还真不知道。请有见识的虫友进来讲讲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跟黄、紫的生理特性有点关系吧。我知道的是干年硬虫相对多些,湿年硬虫相对少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5 19:48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8:20:52 | 只看该作者

生理特性使然!
30#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9:33:57 | 只看该作者
老翁 发表于 2018-2-24 21:29
归门也就是从表象所得也就是定种。
脑盖色和项色(底色)即可定虫之种;区别在于正色或真色或顺色;
如 ...

      虫道语言说得这么严密,那敢见笑。你客气了!
      如果归门、定种就一个条件,或者说主要条件,比如就脑盖色定种,比如就脑线定种,那就相对好办了;如果有二个以上条件,那就复杂了,除了脑盖色还要看脑线,或者别人还有其他什么观点。所以就想到种的来源,种的表达,父母本和下代或多代性状的显、隐性,以及环境的触发和仰制机制等。现实中反映这些因素的虫子还是不算少的(多占性),如青脑盖,细稍外弯的斗线,开耳环,密蜡腿,青背肉,或紫叫声,或青叫声。如所谓的紫黄,它要占五色,头以樱桃紫红为真,那归黄门还是紫门,紫叫声还是黄叫声为真。类似的占性很多的了。都是些感想,所以上面用杂谈。

点评

我们的先人的终结并不是瞎说的。 头项定种,翅定级是常年积累所得。 借你的例子:"青脑盖,细稍外弯的斗线,开耳环,密蜡腿,青背肉,或紫叫声,或青叫声。". 只要看到的是青脑盖,青项即为青种。后面的什么细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5 21:41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9:48:48 | 只看该作者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8-2-25 08:44
还有一说,干嘛旱的年份黄虫多,水多的年份紫虫多,怎样解释?是否是干旱的年份的紫虫的大部分都死去,而 ...

神兄这个“干嘛旱的年份黄虫多,水多的年份紫虫多”,我还真不知道。请有见识的虫友进来讲讲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跟黄、紫的生理特性有点关系吧。我知道的是干年硬虫相对多些,湿年硬虫相对少些。
32#
发表于 2018-2-25 21:41:01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2-25 19:33
虫道语言说得这么严密,那敢见笑。你客气了!
      如果归门、定种就一个条件,或者说 ...

我们的先人的终结并不是瞎说的。
头项定种,翅定级是常年积累所得。
借你的例子:"青脑盖,细稍外弯的斗线,开耳环,密蜡腿,青背肉,或紫叫声,或青叫声。".
只要看到的是青脑盖,青项即为青种。后面的什么细稍外弯的斗线,开耳环,根本无需看。
而细稍外弯的斗线,开耳环是紫虫的显性,
即可定名为紫青。
至于密蜡腿,青背肉,或紫叫声,或青叫声。这和定种无关。
至于紫黄,为什么一定是5色?为什么一定是要头以樱桃紫红为真呢?是否有人正真见过呢?
紫入黄门中有紫黄,草紫黄,茄皮紫黄,瘟紫黄。相信都有着特定条件。


点评

先谢过这位前辈(应该是吧!)坦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我也同样认为先人们的总结不会瞎来的,有其根据的,确实知道有大师以脑盖色定种(原话记不清了)这一说,也知道有大师说,脑线可以分种,但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6 21:19
紫黄一说也是先人定名,虽然今天没有看见过,不代表那个时代没有。同理,我也相信先人不会瞎说,只不过岁月改变了一切。现在看到蟋蟀符合紫与黄杂交的,而又不符合可古紫黄特征的,可称草紫黄什么的,不能称紫黄,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6 08:36
33#
发表于 2018-2-26 08:36:30 | 只看该作者
老翁 发表于 2018-2-25 21:41
我们的先人的终结并不是瞎说的。
头项定种,翅定级是常年积累所得。
借你的例子:"青脑盖,细稍外弯的 ...

紫黄一说也是先人定名,虽然今天没有看见过,不代表那个时代没有。同理,我也相信先人不会瞎说,只不过岁月改变了一切。现在看到蟋蟀符合紫与黄杂交的,而又不符合可古紫黄特征的,可称草紫黄什么的,不能称紫黄,否则容易混淆!就如古人把泵血的器官称为“心”一样,我们不可根据其工作原理把她称为“泵”!
34#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21:19:28 | 只看该作者
老翁 发表于 2018-2-25 21:41
我们的先人的终结并不是瞎说的。
头项定种,翅定级是常年积累所得。
借你的例子:"青脑盖,细稍外弯的 ...

      先谢过这位前辈(应该是吧!)坦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我也同样认为先人们的总结不会瞎来的,有其根据的,确实知道有大师以脑盖色定种(原话记不清了)这一说,也知道有大师说,脑线可以分种,但都不知道其由来何在,为什么是脑盖色定种,或脑线分种,或如你所说脑盖色加项色那?脑盖色定种这个理论在使用时,有时就感觉不爽。如黑黄,是应脑盖色还是应脑线型色入黄门的?是否要参考其动态来定名。如熟虾青,变色后看这虫怎么入门?脑盖色、脑线型色和项色,是否都有混合显性的时候?再说那条你称为紫青的虫,如果脑盖色紫青难辨时(项色也一样),怎么归门。紫入黄门有各名称的紫黄,那黄入紫门或红黄入紫门时,该怎样定名?特定条件似乎就是显性问题了。

点评

继续关注 学习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7 21:07
35#
发表于 2018-2-27 21:07:03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2-26 21:19
先谢过这位前辈(应该是吧!)坦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我也同样认为先人们的总结不会 ...



        继续关注    学习中   

点评

仁兄过歉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 12:26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2:26:48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8-2-27 21:07
继续关注    学习中

仁兄过歉喽!
37#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4:21:32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虫友,对色落定种怎么看,使用中有没有碰到难辨的蛐蛐,怎么解决?还望赐教!!!
38#
发表于 2018-3-3 18:47:54 | 只看该作者
管他青黄紫黑白。能斗赢的虫才是好虫。

点评

两条虫打斗,胜负双方,除了运气、碰巧以外,基本上就是即时的整体优劣了,如果再加上草咱不反对,但草是因虫而异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4 20:27
39#
发表于 2018-3-3 19:19:56 | 只看该作者
一路向西,我真滴很纳闷。
咱的意思是,与其一门心思的跟着前人往下看,倒不如抬头往上瞧,让思绪飘起来,与古人对对话,与那个前人他所定的名,其所依仗的、推敲推敲、探讨探讨,看看谁更不靠谱。有时,这样乐呵乐呵,是件蛮有意思的事

点评

让思绪飘起来,好啊!既然想开始,那就不要停下。与前人对对话,怎么就它能定种、定名了;推敲推敲,这种、那名的来源、意义何在;探讨探讨,方法上为什么要分主次、再次……;如果还想分析分析,原理、方法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4 20:58
40#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20:27:2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色 发表于 2018-3-3 18:47
管他青黄紫黑白。能斗赢的虫才是好虫。

两条虫打斗,胜负双方,除了运气、碰巧以外,基本上就是即时的整体优劣了,如果再加上草咱不反对,但草是因虫而异的。
41#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20:5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3-5 13:26 编辑
闲放 发表于 2018-3-3 19:19
一路向西,我真滴很纳闷。
咱的意思是,与其一门心思的跟着前人往下看,倒不如抬头往上瞧,让思绪飘起来, ...


      让思绪飘起来,好啊!既然想开始,那就请继续吧。与前人对对话,怎么就它能定种、定名了;推敲推敲,这种、那名的来源、意义何在;探讨探讨,方法上为什么要分主次、再次……;如果还想分析分析,原理、成因或方法的优劣也行。但请不要确定谁、“谁更不靠谱”。为盼!
      如果有兴趣,不妨再接触接触纯种、交杂、性状、显隐性、表达、激发和仰制等这些东西,也蛮有意思的。当作“乐呵乐呵”也行,当作“证道”咱也接受。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9 05:17 , Processed in 0.11769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