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WBB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暗门的确重要,但是色绝对不是空洞的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08-1-24 14:25:51 | 只看该作者
[em27][em27][em27]开口前先敬一敬茶先生化前嫌的魄力二敬先生知识渊博三敬先生能再发暗门实用之贴让尔等受用期待先生开怀
27#
发表于 2008-1-30 15:51:21 | 只看该作者

[em10][em10][em10][em10]

小人物换马甲叫箛獨愺了

[em46][em46][em46][em46]
28#
发表于 2008-2-3 11:10: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直言不讳,小弟很是佩服,"色既是空"这四个字用在虫上偶个人不以为然,自然界色相千变万化,能真正看懂的又有几人......

至于楼主说到总结,"具备暗门的多为凶头,如果颜色在搭配好了,就是特帮了"

小弟大致赞同,然而何为"暗门"?至尽我仍然不得其解,在我认为的暗门,也许在各位老师前辈的眼力只是基础知识.同理亦然.....

个人观点,得罪之处,万望海涵!!!

[em05][em05]
29#
发表于 2008-2-14 03:16:49 | 只看该作者
九长一短先生的帖子 上次和老哥一起吃饭有很多问题想请教老哥 但由于老哥家中有事先走 让我留下很多疑问 没有来的急请教
《九长一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为什么我起个九长一短的网名呢?先说个故事。98年,在山东宁阳伏山。清早,一老妇女给我看了一条虫。揭盖一看,我差点没从马扎上掉下去。那虫长得————任谁看了也终生难忘。头长,项长,腰背长,腿长,爪花长,须长,尾长。一点草,牙厚长,连饭须也长。那简直是北欧超级模特啊。定定神,坐坐稳再一细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没看出它种出何门。我不是唯相论者,但它还是征服了我。结果是,它辜负了我对它的一往情深。会斗,但不成将,上不得大场面。有趣的是,每次斗,对方都怕得喃喃自语: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九长一短就是这样来的,短就短在色不正。虫相生到如此我想没人再会更苛求了,但就因为色不正,终不成将。

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让新手悟出一个道理。那么早秋虫该怎么看呢?下面开始言归正传。今天只讲怎么看品系。和上一次的帖一样,是写给新手看的,高手早已是另一境界,自成一家了。看了笑也行,骂也行。

早秋的虫色未定,有的养到中后期会变得面目全非,很多新手会觉得早秋要辩明虫的品级高低很难。其实也不难,虫身上有三个地方是很稳定的。一是斗线耳线的形状,二是腿斑,三是背肉色。斗线耳线,腿斑色和背肉色的品系区分应该算基本知识,这里不做详细解释。这也不清楚的该先扫盲,有了文化才能更快奔小康。

那么现在就着重讲斗线耳线和腿斑,肉色的关系。整皮一色+标准斗线耳线=极品,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很多新手 困惑的是间色,也难怪,书上写了那么多的虫的品种任谁看多了也要去多买几盒脑白金。误人啊!!!我明确的告诉新手们,翅子是品种,大牙是品种,大头是品种,大六爪是品种。但是,淡青,白紫,紫黄,黄头白青,紫青..................所有的间色虫都不是品种。什么叫品种?自己去翻翻高中课本。所以啊,我在上一篇帖子里就说了。从古到今的名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都是这样的?正色是怎么样的?是新手们该去思索的方向。

即便眼前的一条极纯正色的虫,但真正意义上,它也不能算正色。理论上说自然界没有纯种的正色。产生显性性状象纯种的是遗传规律上的偶然,几率非常小。千百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蟋蟀从竞斗的角度看,显性性状越接近纯色的越凶(级别区分由此而来)。

理论我已经说得很明了,现在再来看斗线耳线和腿斑,肉色的关系。我想有悟性的朋友已经不用我再说了。我很懒,细说的话我也没那么勤快。理论来自实践,本人的理论来自十年虫的培育。透露一个消息给广大爱好者。培育的秋虫不但会斗,而且更胜一筹。山东市场上有朋友供应的秋虫,那家伙搞得好大(5年前和我分炉灶)。具体地点我就不透露了,要不他要拿斧子砍我的,呵呵。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0:51: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可以看出发表于98-99年间,我想作者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水平应该不会停留在当时的程度,有他来回复应该是最佳的。

就我的看法,我认为作者的观点还是比较片面的,以长来总括虫形,起点就不妥当,最后得出 色不正而不能成将,重色轻形的观点流露无遗,这是不足取的。至于其他的小观点我也不想一一指正,我只是想提醒的是看虫还是要注意色形的结合。

(草草回复,还请见谅)

31#
发表于 2008-2-14 11:41: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em17][em17]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2:49:0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去看了小浦东的脚形贴,虽没有插图,可是具体部位已经说得很清楚,除了六脚的具体生法,还说明了和虫身的搭配,看法从蟋蟀的单一部位向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且结论也很实际----基本善斗,帖子发表时间是04年,对虫形的深入有启发作用,所以我认为就时间段来讲,很实用,精华含量明显。[em27][em27][em27]
33#
发表于 2008-2-14 21:59:2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寂寞三秋在2008-1-10 11:45:02的发言:

前一阵去拜访孙海平,请教下他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他说:“这几年就不信邪了,就玩大家不喜欢的黄虫,龙型牌价都不大,皮色也都是说不出的。妈妈的没想到还就是出条特特棒,还走长路,顶级场子现在还在公养,嗨,运道,运道。。。”

由此结论,暗门皮色皆为下,唯有运道是上乘啊。


[em05]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34#
发表于 2008-2-14 22:12:1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寂寞三秋在2008-1-10 11:45:02的发言:

前一阵去拜访孙海平,请教下他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他说:“这几年就不信邪了,就玩大家不喜欢的黄虫,龙型牌价都不大,皮色也都是说不出的。妈妈的没想到还就是出条特特棒,还走长路,顶级场子现在还在公养,嗨,运道,运道。。。”

由此结论,暗门皮色皆为下,唯有运道是上乘啊。


[em05]

说一件过去的虫事.有一年,一位中蟀网的网友有一只很上眼的虫,逐拿给边文华老先生看看.边老看后,在盆盖上用粉笔画了二圈半.能被边老画上三个圈的,就是极上品的虫.能有二圈半,可见虫不凡.养熟后开毛,与一位好友的虫,在斗栅内连爆三个爆口,落败.以后,因忙着斗其它的虫,没在对此虫多加关心.至虫事尾声,又碰到那位好友,好友对此虫大加赞扬,说:我的那只虫,开毛与你的虫大爆三大口,以后一路夹单连胜!好像是连胜了二十七场?落败的虫真是时运不济,开门跌一跤,如不与那虫斗,不知此虫它是否是一位将军?[em04][em04][em04][em04]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14:45:4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蟋雅致在2008-2-14 22:12:12的发言:

说一件过去的虫事.有一年,一位中蟀网的网友有一只很上眼的虫,逐拿给边文华老先生看看.边老看后,在盆盖上用粉笔画了二圈半.能被边老画上三个圈的,就是极上品的虫.能有二圈半,可见虫不凡.养熟后开毛,与一位好友的虫,在斗栅内连爆三个爆口,落败.以后,因忙着斗其它的虫,没在对此虫多加关心.至虫事尾声,又碰到那位好友,好友对此虫大加赞扬,说:我的那只虫,开毛与你的虫大爆三大口,以后一路夹单连胜!好像是连胜了二十七场?落败的虫真是时运不济,开门跌一跤,如不与那虫斗,不知此虫它是否是一位将军?[em04][em04][em04][em04]

我们讨论的色( 暗门),形(暗门)只是蟋蟀的看法(辨识),个人以为只是蟋蟀的一部分,前人就已提出,选,养,斗。发展至今更加具体,除看法外,捕法,收法,养法,斗法,还涉及环境,气候,繁殖,用药等等,越来越多元化,关于虫运我也是比较在乎,不过从相虫提升到相人,从相人引申到相虫(相字一说,感觉从相术借用而来)应该有一个整体跨度。从看虫到虫运,从具体到抽象,........复杂啊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等待高人详解)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15:08:46 | 只看该作者

前人在清朝提出的七分看三分斗,我理解是对当时蟋蟀水准的评论,然而到了今天,我想这个观点已经不适合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蟋蟀的主宰者----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个人以为看和斗应该平分秋色为宜。如果把蟋蟀定为十分制的话,虫运必然会在其中。

[em27][em27][em27]
37#
发表于 2008-2-15 19:27:5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WBB00在2008-2-15 14:45:47的发言:

我们讨论的色( 暗门),形(暗门)只是蟋蟀的看法(辨识),个人以为只是蟋蟀的一部分,前人就已提出,选,养,斗。发展至今更加具体,除看法外,捕法,收法,养法,斗法,还涉及环境,气候,繁殖,用药等等,越来越多元化,关于虫运我也是比较在乎,不过从相虫提升到相人,从相人引申到相虫(相字一说,感觉从相术借用而来)应该有一个整体跨度。从看虫到虫运,从具体到抽象,........复杂啊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等待高人详解)


[em17]

38#
发表于 2008-2-15 19:28:4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WBB00在2008-2-15 15:08:46的发言:

前人在清朝提出的七分看三分斗,我理解是对当时蟋蟀水准的评论,然而到了今天,我想这个观点已经不适合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蟋蟀的主宰者----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个人以为看和斗应该平分秋色为宜。如果把蟋蟀定为十分制的话,虫运必然会在其中。


[em27][em27][em27]

[em17]

39#
发表于 2008-2-15 22:02:22 | 只看该作者

透露一个消息给广大爱好者。培育的秋虫不但会斗,而且更胜一筹。山东市场上有朋友供应的秋虫,那家伙搞得好大(5年前和我分炉灶)。具体地点我就不透露了,要不他要拿斧子砍我的,呵呵。

还是多少透露一些,我有一帮朋友从冬到秋,四季斗虫,从不怕秧子不秧子,几乎年年用白虫在早秋打秋虫,胜率极高。

[em23][em23][em23]
40#
发表于 2008-2-15 22:19:1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散的青云在2008-2-15 22:02:22的发言:

透露一个消息给广大爱好者。培育的秋虫不但会斗,而且更胜一筹。山东市场上有朋友供应的秋虫,那家伙搞得好大(5年前和我分炉灶)。具体地点我就不透露了,要不他要拿斧子砍我的,呵呵。

还是多少透露一些,我有一帮朋友从冬到秋,四季斗虫,从不怕秧子不秧子,几乎年年用白虫在早秋打秋虫,胜率极高。

[em23][em23][em23]

这样的事有许多虫友在做了,特别是在八九月时白虫打秋虫胜率很高的.

41#
发表于 2008-2-16 06:38:1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蟋雅致在2008-2-15 22:19:17的发言:

这样的事有许多虫友在做了,特别是在八九月时白虫打秋虫胜率很高的.

我在引用[[箛獨愺]]朋友的发言,目的是想让他透露一下养虫基地的秘密地址,7月20号左右求购一些,在早秋时利用,会有些小成绩的。

[em27][em27][em27]
42#
发表于 2008-2-16 06:43:31 | 只看该作者

[[箛獨愺]]朋友

还是透露一些内部消息,让国虫网的朋友们有的放矢,他要砍你你就使劲跑,让他追不上好啦!!!

[em01][em01][em01]
43#
发表于 2008-2-16 14:46:1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园主人在2008-1-21 14:49:06的发言:

不好意思,刚才在温习先生的帖子才发现了这个回帖,。。

不错先生蟋蟀网上的每个帖子我都收藏了。。。可惜的是后来丢失了。

每个帖子我的受益都很大,真诚再次表示感谢~!~

至于马甲之猜疑那是当初被“马六甲”搅晕了脑子,看着谁都像他的马甲所致。。。呵呵。。。没有任何别的,先生见笑了~!~
[em17][em17][em17][em10][em10][em10][em01][em01][em01][em04]
人有亡斧者[em01]
44#
发表于 2008-2-25 16:11:22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可言
45#
发表于 2008-2-26 04:54:55 | 只看该作者
暗门的确重要,但是色绝对不是空洞的!!!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0:06:41 | 只看该作者

色的确重要,但是暗门绝对不是空洞的!!!


[em27][em27][em27]

暗门----进入蟋蟀内在的路径。

这种路径从看法上大致有四种:色,形,牙,声。每一条路径虽然都可以达到蟋蟀的内在。可是个人以为单一路径获取的信息,并不能解疑蟋蟀大部的秘密,但单一途径的进入相对简单,费时较少,这就是暗门----是提高蟋蟀认知的捷径由来。

(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47#
发表于 2008-2-26 12:39:4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WBB00在2008-2-26 10:06:41的发言:

色的确重要,但是暗门绝对不是空洞的!!!


[em27][em27][em27]

暗门----进入蟋蟀内在的路径。

这种路径从看法上大致有四种:色,形,牙,声。每一条路径虽然都可以达到蟋蟀的内在。可是个人以为单一路径获取的信息,并不能解疑蟋蟀大部的秘密,但单一途径的进入相对简单,费时较少,这就是暗门----是提高蟋蟀认知的捷径由来。

(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em17][em27][em27][em27]

48#
发表于 2008-2-26 23:37:49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

暗门之术,予以剔除小卒之虫,功效显著,然予以认知蟋蟀之意境,与传统相术较之,乃小巫也。传统相术,深不见底,谓之阳光大道;暗门之术,一眼见底,谓之曲径通幽。缘何有人敢言“见底”?名为“见底”,恐已“见墙”矣。

(纯属个人歪解,见之一笑,万勿当真)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09:39:5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氓在2008-2-26 23:37:49

暗门之术,一眼见底,谓之曲径通幽。

(纯属个人歪解,)

借用的真妙,一氓的帖子总是带有新概念,不过能够领略到禅房的花木,也算是不虚此行,(是不是有点 黑三角的味道,呵呵) 尤其是【认知蟋蟀的过程即快乐的认知自我的过程】,意味深长.......
[em23][em23][em23][em27][em27][em27]


50#
发表于 2008-2-27 13:30:01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7 09:23 , Processed in 0.16188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