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世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恒 一粒沙即含无量义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1:28:01 | 只看该作者
自南宋贾似道以来凡八百年,历经元、明、清一直延续的传统虫经,到了近廿年,由于我们的误读,将祖宗传下来的玩虫经,当作可赢钞票的斗虫经来使用。结果众多虫友深陷其中,输钞票无数。
其中【眼光】是第一害人的主题,

52#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1:29:4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玩虫是通过肉眼来视察蟋蟀的,老祖宗贾似道时代没有现代文化,没有仪器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判断虫的凶狠优劣,因此通过肉眼来视察蟋蟀是识虫的唯一手段,眼光视察蟋蟀是第一要素。但肉眼能看到蟋蟀的无非是色、形、神、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肉眼(眼光) 来观察蟋蟀的色、形、神、来判断虫的凶狠优劣。
当我们输了钱,很自然的归结到自己观察蟋蟀不够仔细,对蟋蟀的色、形、神把握得不够准确,于是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点评

上茶  发表于 2018-9-26 10:28
5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5:23:20 | 只看该作者
但钞票还是输,那毛病出在哪个环节?是经验不够丰富?临场实战还不够?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5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5:24:3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不对,毛病出在你自身,你为自已设定了一个极高目标,一个终极目标《赢》一个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5:26:3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终极目标永远达不到理由有三,
1,从蟋蟀生态角度来看,它是一个生物活体,人类对它有无限认识空间。大到宇宙,小到一个昆虫,小到分子,小到量子够我们一直探索下去,用肉眼怎么能看透?我用《恒河一粒砂即含无量义》来表述。用肉眼判断蟋蟀是永远看勿清的。绝不是背透传统虫经那么简单
待续

点评

上茶!  发表于 2018-9-16 16:41
56#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6:38:32 | 只看该作者
判别一条虫凶不凶,我们极易与虫经对号入座,忘掉用肉眼看虫凶不凶,是永远看勿出的基本道理。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6:43:11 | 只看该作者
进场子的虫友自我感觉良好:几十年下来斗虫无数,什么虫我没见过?场子里多次触灵魂,我眼光凶格。这邦人怎么也不肯承认虫的凶狠是永远看勿清的。忘掉了生物学,人文哲学对大自然,大到宇宙,小到一个量子都有无限认识的空问的基本原理,

点评

慢慢写,啥时候写完了以后,咱家再一条一条慢慢跟你驳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7 20:07
58#
发表于 2018-9-17 20:07:20 | 只看该作者
李世均 发表于 2018-9-17 16:43
进场子的虫友自我感觉良好:几十年下来斗虫无数,什么虫我没见过?场子里多次触灵魂,我眼光凶格。这邦人怎 ...



          慢慢写,啥时候写完了以后,咱家再一条一条慢慢跟你驳回。
59#
发表于 2018-9-18 02:28:32 | 只看该作者
别的不说了,赌、大赌、豪赌是支撑所谓蟋蟀文化走下去的终极力量。不然农民大叔大妈会为了娱乐钻玉米地?为了娱乐跑大上海送温暖?这么浅显的道理三岁小儿也能想明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空谈什么蟋蟀文化不过是自欺欺人,没有了利蟋蟀文化就是个屁。
60#
发表于 2018-9-18 02:34:06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文化,只不过是利益的装饰品,不要舍本逐末。
61#
 楼主| 发表于 2018-9-18 06:54:10 | 只看该作者
请不要与我讨论赌博的事
本文我只写进场子为什么输的道理,让我写光了您再写也不迟

点评

最后说二句。不要拿科学来说事,挺没劲的,非要说的话,目测,就是个概率问题,七成,就可以称谓科学预测。靠,对着老祖宗的五行,说科学,当真无趣的紧,一不小心,又给拉低……  发表于 2018-9-24 23:29
这里说的是玩虫,聊什么赌,置换概念,没劲。顺带说一句,玩虫,玩索而已,这个道理,孔夫子早已说过啦  发表于 2018-9-24 23:17
凡赌就有诈,在赌文化里,不可或缺的,这么浅显的事情还用展开说?  发表于 2018-9-24 23:13
真没兴趣跟着唠下去了,说是看大门的,看这智力,有些抬举了。也罢,可以进戒赌所看大门去。都说倔老头、倔老头的,难道人老了,都认死理?  发表于 2018-9-24 23:08
6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09:10:57 | 只看该作者
李世均 发表于 2018-9-18 06:54
请不要与我讨论赌博的事
本文我只写进场子为什么输的道理,让我写光了您再写也不迟

识虫如任意角三等分无解。不服就去试,我曾写过贴:像一个顽皮学生,不服!一定要分,结果是公式熟了许多,解一定解勿出

6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09: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世均 于 2018-9-24 09:14 编辑
李世均 发表于 2018-9-24 09:10
识虫如任意角三等分无解。不服就去试,我曾写过贴:像一个顽皮学生,不服!一定要分,结果是公式熟了许多 ...

您说的虫经是无止境的,如干老细糯,三出规,阴阳五行,整皮一色,天罡地煞等等等等都是皮毛小技,对虫的理解必须进到科技层面,用目测您说行吗?

6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09:16:40 | 只看该作者
800多年來自贾似道至今,虫友都习惯用传下來的目测法,今天我们科技巳发展到对分子的研究,再认为用目测來鉴定虫的凶狠实在不应该了

6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09:26:31 | 只看该作者
几百年來实踐巳无数次证明不可能
自已选了一个特凶头,对方也选特凶头,你说那个胜?
我们习惯推出特特邦去斗,胜了总结为识虫了,输了都不记,忘了也是自已选的呀,我们每年总结,來年自巳推翻,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原因是我们总结并不科学
66#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4:20:29 | 只看该作者
待续
67#
发表于 2018-9-26 10:17:36 | 只看该作者
李世均 发表于 2018-9-16 11:28
自南宋贾似道以来凡八百年,历经元、明、清一直延续的传统虫经,到了近廿年,由于我们的误读,将祖宗传下来 ...

老师写的好,玩蟋蟀就是一种乐趣,喜欢的人就是喜欢,每个人看蟋蟀都有自己的眼光实践才是唯一的标准。我纯喜欢,不参与赌博,拿自己选出来的蟋蟀参与比赛都赢了就是最开心的玩法。
68#
发表于 2018-9-26 13:07:32 | 只看该作者
极其高级的论述!顶!!!!
6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文较长容我慢慢道来。

转一帖来自  象媒资讯报道

2018交大蟋协第二届秋分杯友谊大赛今日于交大闵行校区召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7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12:35 | 只看该作者
(象媒资讯报道)2018交大蟋协第二届秋分杯友谊大赛于2018年9月26日上午九点在交大闵行校区召开。
斗蟋蟀是一项古老的观赏性娱乐活动,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颇具情趣,故有着众多的爱好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71#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1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7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16:58 | 只看该作者
此次蟋蟀比赛,交大蟋蟀协会的会员分为四五桌,参照标准比赛赛事规则,先选虫配对,再分组斗虫。气氛热烈非凡。
此次活动与往年一样,不乏博导级教授,原企事业单位离退休领导参与。交大院校领导也予以积极支持,弘扬中国蟋蟀文化。
交大蟋蟀协会,由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李世均倡导发起,已经有着多年的历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7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20:01 | 只看该作者
在蟋蟀界,李世均属于名气顶尖响亮的人物。 对于蟋蟀的鉴赏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著作有多部关于蟋蟀的学术书籍出版发行。也受到多家海内外媒体关注与报道。
这帮交大蟋蟀协会的老教授们玩起蟋蟀打破了人们传统印象中教授正襟危坐的学者形象,更是不涉赌斗蟋蟀运动的身体力行实践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7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21:39 | 只看该作者
比赛不知不觉已经过了近两小时,交大队与邀请的校外虫友组队的比赛多轮酣战。
期待此次比赛的赛事结果?到底哪个战队更强?李世均教授向笔者讲述了比赛规则,这也许是最有特色的比赛规则。只有现场蟋蟀对手的胜负,不设赛事奖项与名次。李教授表示,这是他倡导活动的核心价值观,只会友玩虫,不设奖励名次,真正做到杜绝以玩虫为名的任何物质化比赛。

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23:39 | 只看该作者
以虫会友,这帮喜爱蟋蟀文化的朋友们一年一度的会战不但丰富了精神生活,更弘扬了古老的蟋蟀文化。我们祝愿活动越办越好。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8 23:10 , Processed in 0.1309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