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48|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最早拥有的两本蟋蟀书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5 13:5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红袍 于 2020-1-15 13:47 编辑

如题,鄙人拥有的第一本蟋蟀书籍是图一,第二本是图二,现在只有图一还在但也破烂不堪,昨天在网上看到的蟋蟀书籍照片勾起了我满满的回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20-1-15 14: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虫半痴 于 2020-1-15 14:27 编辑

刚开始时对蟋蟀没什么概念应该看一些书,可以避免浪费很多年时间;但以后么最好少看书而要多实践;达到一定程度后最好不再看书了,但可以看有意义的虫照(包括牙照);玩虫的根本还是靠多实践、多交流,关键是悟性。纯属个人体会。最忌讳的是迷信(某高人、某样板、种种条条框框。。。)

点评

您说的是,谢谢教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5 15:29
最忌讳的是迷信(某高人、某样板、种种条条框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5 14:45
3#
发表于 2020-1-15 14:45:05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5 14:21
刚开始时对蟋蟀没什么概念应该看一些书,可以避免浪费很多年时间;但以后么最好少看书而要多实践;达到一定 ...

最忌讳的是迷信(某高人、某样板、种种条条框框。。。)
4#
发表于 2020-1-15 14:59:27 | 只看该作者
吹铃 发表于 2020-1-15 14:45
最忌讳的是迷信(某高人、某样板、种种条条框框。。。)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5:29:47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5 14:21
刚开始时对蟋蟀没什么概念应该看一些书,可以避免浪费很多年时间;但以后么最好少看书而要多实践;达到一定 ...

您说的是,谢谢教导!

点评

您抬爱了,这只是我个人体会,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也许这只印证了我个人——放之四海而皆不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5 16:29
6#
发表于 2020-1-15 16:29:35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 发表于 2020-1-15 15:29
您说的是,谢谢教导!

您抬爱了,这只是我个人体会,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也许这只印证了我个人——放之四海而皆不准的
7#
发表于 2020-1-15 16:44:06 | 只看该作者
这二本我都有
8#
发表于 2020-1-15 22:38:39 | 只看该作者
实话实说,中国几千年了
中国人对于蛐蛐的理解和认识太肤浅了
这些早期的书的水平确实摆不上台面

就连吴继传先生这种专业的昆虫学家连皮毛都算不上
真是中国人之悲哀啊
可悲可叹

点评

期待你的高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6 14:08
9#
发表于 2020-1-16 08:59:2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10#
发表于 2020-1-16 13:45:15 | 只看该作者
90年我拥有的三本书,中国斗蟀【吴继传】,蟋蟀密经【肖舟】,蟋蟀的养斗技巧【李嘉春】,现存世只有前两本了,后一本可能借出去不知还回了没有,可惜了。

点评

肖舟的书我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6 14:06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4:06:45 | 只看该作者
黄麻头1984 发表于 2020-1-16 13:45
90年我拥有的三本书,中国斗蟀【吴继传】,蟋蟀密经【肖舟】,蟋蟀的养斗技巧【李嘉春】,现存世只有前两本 ...

肖舟的书我没有

点评

我在80年代有过边文华和火光汉两本,90年代又买过肖舟的书,后来都被借没了。其他大师的书都没有买过,也没有看过,我认为主要还是在于实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0 08:32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4:08:48 | 只看该作者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0-1-15 22:38
实话实说,中国几千年了
中国人对于蛐蛐的理解和认识太肤浅了
这些早期的书的水平确实摆不上台面

期待你的高论!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4:10:14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0-1-16 21:30:2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几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点评

您那本李嘉春的书是第一版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08:37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7 08:37:08 | 只看该作者

您那本李嘉春的书是第一版吗?

点评

是的。1990年8月第一版。价格1.85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19:20
16#
发表于 2020-1-17 09:24:37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0-1-17 19:20:39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 发表于 2020-1-17 08:37
您那本李嘉春的书是第一版吗?

是的。1990年8月第一版。价格1.85元{:3_293:}
18#
发表于 2020-1-17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识虫方法要学,但似乎没有“至所以然”,所以现代方法也要学,还要有悟性。

点评

胡师傅,我以为传统绝大部分要继承,现代看虫,养虫新法至今还未上升到理论阶段,往往或多或少离不开传统理论。这二年外面买来的深色白虫,脸面漆黑一付红牙二根隐红斗丝较关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21:09
对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20:24
嗯嗯,谢谢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20:12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7 20:12:28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0-1-17 19:46
传统的识虫方法要学,但似乎没有“至所以然”,所以现代方法也要学,还要有悟性。

嗯嗯,谢谢您!

点评

不要客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22:08
20#
发表于 2020-1-17 20:24:12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0-1-17 19:46
传统的识虫方法要学,但似乎没有“至所以然”,所以现代方法也要学,还要有悟性。

对头

点评

侬客气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21:59
21#
发表于 2020-1-17 21:09:21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0-1-17 19:46
传统的识虫方法要学,但似乎没有“至所以然”,所以现代方法也要学,还要有悟性。

胡师傅,我以为传统绝大部分要继承,现代看虫,养虫新法至今还未上升到理论阶段,往往或多或少离不开传统理论。这二年外面买来的深色白虫,脸面漆黑一付红牙二根隐红斗丝较关厉害!

点评

侬讲了也对,现代方法有待深化。实际,传统的方法,有其机理关系的,只是限于各种原因,没有揭示,或揭示了不深刻。比如深色环境出淡色虫,淡色环境出深色虫,都比较凶,这两类虫的虫色,就是警械色。所以有人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21:57
22#
发表于 2020-1-17 21:5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20-1-18 17:29 编辑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20-1-17 21:09
胡师傅,我以为传统绝大部分要继承,现代看虫,养虫新法至今还未上升到理论阶段,往往或多或少离不开传统 ...

侬讲了也对,现代方法有待深化。实际,传统的方法,有其机理关系的,只是限于各种原因,没有揭示,或揭示了不深刻。比如深色环境出淡色虫,淡色环境出深色虫,都比较凶,这两类虫的虫色,就是警械色。所以有位老师说,“虫王色不是保护色,而是警械色”(不是原话,大概意思)这句话非常对,有指导性意义。这里面实际就有机理关系。当然能用传统方法,可以看了不错,玩得不错,坚持也无彷。但想深入到生物机理层面,究其生物含义,探其至所以然,必须学习现代方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点评

探其至所以然,是研究生课程。失敬失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9 20:58
23#
发表于 2020-1-17 21:59:30 | 只看该作者

侬客气了!
24#
发表于 2020-1-17 22:08:43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客气!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12:41:14 | 只看该作者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6 23:43 , Processed in 0.12991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