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秋蟋雅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飞翅蟋蟀的解读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2-2-3 20:16:25 |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2-2-3 20:22:22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说法:飞翅是进化,大翅是退化{:soso_e160:}{:soso_e139:}{:soso_e175:}
53#
发表于 2012-5-3 12:06:56 | 只看该作者
数亿年的自然进化和选择,促使蟋蟀这里说的是中华斗蟋(学名:迷卡斗蟋),进化出一种与残酷大自然相抗争的生存能力---当代易变异性.
54#
发表于 2012-5-3 12:54:05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soso_e163:}{:soso_e179:}
55#
发表于 2012-5-3 18:31: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56#
发表于 2012-5-4 07:58:35 |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2-5-4 07:58:57 | 只看该作者
{:3_294:}{:3_294:}
58#
发表于 2012-5-6 15:42:36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59#
发表于 2012-5-7 01:41:09 | 只看该作者
科普贴子,支持一下{:soso_e163:}
60#
发表于 2012-12-29 00:59:57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受教,
Mark之。
61#
发表于 2012-12-29 13:18: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soso_e179:}{:soso_e163:}
62#
发表于 2013-7-21 22:4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雅趣盎然 于 2013-7-21 22:45 编辑

谢谢李老师对出飞蟋的原因讲的真好!受教了!{:soso_e163:} {:soso_e183:}
63#
发表于 2013-7-21 22:52: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64#
发表于 2013-7-21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深刻。。。。。。
65#
发表于 2013-7-22 22:17:1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66#
发表于 2013-7-22 22:18:4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跟湿度有关``去年本地一夏天看不到太阳`,飞翅遍地跑`

点评

谢谢提供实际秋蟋出飞翅的情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6 19:11
6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9:11:36 | 只看该作者
金翅红牙青 发表于 2013-7-22 22:18
确实跟湿度有关``去年本地一夏天看不到太阳`,飞翅遍地跑`

谢谢提供实际秋蟋出飞翅的情况
68#
发表于 2015-3-16 18:08:3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有理,有据。
69#
发表于 2015-3-16 18:44: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新知识{:soso_e179:}
70#
发表于 2015-3-16 18:46:00 | 只看该作者
这贴真是太好了!~不顶不行啊~
71#
发表于 2015-3-16 21:01:1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拜读了,非常谢谢楼主的无私。但有个现象不好解释,野生五、六龄三尾,捕回家放盆内,每盆一条,给水、给食(大食),食水分开放的,结果成虫后,共十几条,约百分之七、八十是飞翅,而且盆蜕三尾的飞翅很容易掉,野生飞翅,盆养后飞翅不易掉。这情况,烦请雅致兄给于指教。先谢过!
7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18:04:42 | 只看该作者
野生五、六龄三尾,捕回家放盆内,每盆一条,给水、给食(大食),食水分开放的,结果成虫后,共十几条,约百分之七、八十是飞翅。

  可能你捉的产地原本比较潮湿,低洼,后来逐渐干了,但对秧子的影响已经产生,所以会有百分之七、八十是飞翅。
  我每年去捉的地方---金海路新华村那里地势较高,干燥,我捉来的大龄秧子,盆蜕后基本没有飞翅。而且,飞翅在五龄后能大致看出端倪,秧子呈小头窄项长身,大头宽项粗身的是正常的三雌。

盆蜕三尾的飞翅很容易掉,野生飞翅,盆养后飞翅不易掉。
  盆蜕飞翅易掉,我也发现有这现象,我的理解是:秧子最后二蜕时的环境对秧子会有影响,使得秧子觉得成虫后不会有大机会去使用飞翅,故那飞翅长得不结实以节约身体能量,而野生飞翅直到被捉前 都在野外,飞翅的使用几率是很大的,进盆后,那盆内环境已不足以再对成虫飞翅根基处的肌体产生影响,所以野生飞翅的飞翅 不易掉。

  不知我的理解,你能否接受,大家可以讨论讨论。谢谢提问。

点评

先谢谢解惑!我捉秧子三尾是为了要原雌,斗二尾时急用,没细观察过,今年会深入看下。你的理论从机理上应说的通无疑。但我知道你的理论后面应还有更深的原理性理论作支撑的。要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28 19:53
73#
发表于 2015-3-28 19:53:27 | 只看该作者
秋蟋雅致 发表于 2015-3-28 18:04
野生五、六龄三尾,捕回家放盆内,每盆一条,给水、给食(大食),食水分开放的,结果成虫后,共十几条,约百 ...

先谢谢解惑!我捉秧子三尾是为了要原雌,斗二尾时急用,没细观察过,今年会深入看下。你的理论从机理上应说的通无疑。但我知道你的理论后面应还有更深的原理性理论作支撑的。要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

点评

我目前没这方面经验,只能讨教。按你理论只要湿度适易,就不出飞翅。湿度是出飞翅的唯一因素。  发表于 2015-3-28 20:02
74#
发表于 2015-3-28 20:20: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6 01:35 , Processed in 0.1525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