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珍藏版之一】第二次山东之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3 16: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宿州红头王 于 2011-8-4 07:43 编辑

这篇散文在其他网站列为精华帖,首发本网站时,曾被红旗置顶,后也被列为精华帖,后因诸虫网升级丢失,今虫季在即,再发于此,以示纪念……

第二次山东之行

宿州红头王


记忆中,跨入新世纪以后,几乎每年都要去山东一次……。
山东,那里是我的祖籍,那里有我过多的梦想与希望;我喜欢山东那个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走在山东的土地上,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2007年的抗战纪念日前夕,为了教育大家勿忘国耻,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单位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目的地是山东的微山湖。此行的结局是很美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去山东都下雨,没想到这次的活动老天爷那么的开恩,一滴雨也没下。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员都对山东人的热情好客、彬彬有礼、坦荡诚信的做事风格,感到格外的亲切,确实是宾至如归。
我既然出题说是第二次,第一次的印象再好也无须多言了。主要的还是得叙述叙述这个第二次。可气的事和可笑的事都出在这个第二次山东之行的过程中了……。
开始不是说了嘛,山东这地方,每年都是要来一次的,来干什么?当然是抓虫子喽。什么?去山东抓虫子?你也许会这样问,我们都是去山东收虫子的,谁会在那地方自己抓?我觉得不必抬杠抠字眼,你收再多的虫子,不抓起来才能带走还能像赶猪赶羊一样沿途往回轰着走啊,啊?呵呵,开个小小的玩笑。
提起虫子,得先说一下在一起玩虫的我那几个要好的哥们。其中三哥、四哥甚有特色,每年一到虫季,都没有他哥俩行动快,一切抓虫的工具包括手电筒之类的一应俱全。平时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东忙西忙,难得长时间在一起厮守,而这在一起抓虫子的事情正是维系彼此间相互牵挂之情的纽带,很多要说的话,包括那些奇闻轶事和笑话趣谈,在这时说了,很多要打听的人和事,在这时打听好了。三哥和四哥同在一个单位,论级别,他弟俩不但年龄上大小区分的清楚,工作岗位上的级别也是刚好三哥在四哥之上。四哥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每年虫季,大家都到他家集合,他在大家没来之前,就把一切接待程序搞定了,不但好烟好茶,而且还确保每个人不会公用茶杯;三哥呢,在弟兄几个里面,经济基础算是最强的其中之一人,他的待人接物风格是大家公认的,分寸与尺度把握的总是恰到好处,每每虫季第一次到四哥家都不会空着手去的,也习以为常了。这都是往年的事情了,随着虫子的资源被人为的用农药疯狂地破坏,本地土虫(好的,看上眼的)已经很难抓到,所以,我们弟兄几个虫迷只好去外地乱跑抓虫……。
且说2007年我和三哥、四哥去山东的这一回,那是个记忆很坏的日子,因为每次去山东抓虫都是下雨天,这回也不例外,老天爷又下雨了。
我们乘坐火车,这一站是兖州,醒目的“蟋蟀之乡欢迎您”巨幅标语勾引着我们的视线,终于“病汉子撑不住鬼嚎”,冒着小雨,我们下车了。
刚出车站出口处,迎面过来一个板刷头,操着一口浓重的本地话问我:“师傅到哪里去,要车送不?”我打眼一看,这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微胖,黄眼珠,鹰钩鼻,留着浓密的八字胡,个头在一米七八左右,腚大腰圆,穿一件铁锈红文化衫,腰间皮带左边系着手机、右边系着老板钱袋。
不是我损自己,幼年时期的我,幼稚无知,不务正业,好高骛远,放着正道的书本不看、不好好上学,正所谓的“人领不走,鬼领乱跑”,整天按着个熊“麻衣相”书乱翻。就是那句“学会麻衣相,便把人来亮”害的我。
没想到这叫“歪打正着”,现在出门在外不多长两个心眼还真的不行,凭着我看过的麻衣相书上的说法,眼前这个人,表情上虽然浮着笑容,但眼神里却透露着一股杀气。但话又说回来喽,常言道“肩宽腰细屁股大,没有本事别惹他”,此人长的虽然有点恶煞,但是个外强中干的身板,不像个行伍之人,充其量是个车站混混,用我们玩蟋蟀人的专业术语来形容此人的话,他应该是个花虫子,徒有一副好外表,不吃打的货色。
我相完他的面,心里有了数,搪塞他几句客套话,顾自走开了。
没想到,这家伙却缠上了最后出站的三哥和四哥。加上我们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具体的去向,难免要打听个道什么的。结果这一问不要紧,那人看出点头绪,殷勤献的那个花呦,一会说“这边所有的蟋蟀市场我都知道”,一会说“你看到没有,那边那个红色的马自达面包就是我的,你们几个人坐正好,还宽敞,还舒服,还便宜”。
也是该着有事,三哥见这人话说的天花乱坠,又见他说的那个马自达面包连个车牌子都没有,就推辞说:“我们暂时哪里都不去,先溜溜看看,好吧,你忙你的,别耽误你的事情了”。
那人又说:“是不是嫌价钱高哇,你给个价,咱还可以再商议商议嘛,去泗店,八十块钱都是这个价,你可以问问别人。”
三哥说:“我们没说去泗店”。
那人问三哥:“那你给个痛快话好不好,多少钱?”
三哥平时话就不多,被这人缠的一会就烦了,故意说:“给你四十块钱,拉我们去宁阳,你愿意吗?!”
那人先是一愣,很快就说:“四十块就四十块,四十块我也拉你们,走吧,上车吧!”
可能是三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一口回绝了那个人:“你别跟着我们了,我们哪里都不去。”三哥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好从车站商店买好了地图,一转身,远远地看见那人跟在三哥和四哥他们弟俩的屁股后面,嘟嘟囔囔地发着牢骚:
“你这人怎么这个样的哩?你说坐就坐了,你说不坐就不坐啦,啊?啥意思啊你?你说四十块钱就四十块钱,怎么又不坐了呢?”
三哥说:“从一开始我们也没说要坐你的车,不都是你自己说的嘛”。
那人火了:“不坐车,那你问这问那的干什么?!”
三哥勉强笑了笑:“好好好,就算是我的错行了吧,我给你赔礼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行了吧?”
四哥见这人说话有些歪绞胡缠,就上前质问了他一句:“老大,一个外地人给你打听个道难道就不行了吗?啊?”
那人不耐烦地回答:“去去去,没你的事!”
四哥说:“怎么没有我的事?俺是一起来的。”
那人更厉害了:“一起来的怎么样?!问我这问我那就是不行!!”
我见势态马上就要恶化,紧跑两步到跟前,掏出香烟递过去:“师傅,别生气,抽根烟,有话咱好好说。”
那人一使劲把我的手给推了回来:“去去去,少给我来这一套,我见得多了!”
三哥问那人:“那你说想怎么样?或者是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那人发出威胁的口气:“我老实给你说,你今天不给我二十块钱的咨询费,我叫你走不了!!”
你看这句话说的!!啊?!!
三哥是个练拳击的,不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长期坚持,曾经一拳将对手的门牙发掉俩自己都不带打晃的。眼前这堆懒肉加无赖居然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耍地头蛇那一套,说句粗鲁话,这简直就是老鼠去添猫B,不死命憋的。
我担心三哥存不住气真的发给那人一拳,那就会惹出事端了。
急中生智,我给110打了个电话,警方要求我提示方位,我以广场灯塔为标志物说出我目前的位置后,警方立即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答案:距我约有五十米的地方(也就是绕过我眼前停放的长龙般的公交车)就有站下派出所。我迅速找到了警察,述说了我两位哥哥目前的遭遇后,警察开玩笑地对我说:
“你虽然戴着眼镜,但从你从那边跑过来的动作里看得出,你曾经是个军人,搞不好拳也打得不错吧,为什么不去揍那个混蛋给你两个哥哥解围呀,啊?哈哈,有事找警察是吧,哈哈哈哈,来找我们多麻烦……我们还得写出警记录。”
我也顺势给他开了个玩笑:“那好啊,不多麻烦您老人家了,我现在有办法不要你们写出警记录了,我已经想出更好的办法了……我把那个人引来,你们揍他,是合法的,维护一方平安嘛。要是我们可以揍他,我那两个哥哥,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早就揍过他了,那不是给咱们派出所添乱么。”
警察们哄堂大笑,“好家伙,觉悟真高,法律意识真强,我说的呢,怎么看你都像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太好了,有你这句话,我们一定给你个满意的出警,走,带我们去看看哪一个坏蛋在找外地人的麻烦,这不是想影响我们兖州人对外的形象嘛。”
我被感动了,坚持不让他们出警(因为外面还有些下雨),我掏出手机给三哥打了电话:
“喂,是三哥吗,是吧?……我是老五,那个人还跟着你吗?……好的,我知道了,……我现在对你说,你就让他跟着你吧,你把他往灯塔这个方向领,我已经报了警了,我现在就在派出所里避雨呢,警察就准备抓他了,你不要挂机,按照我说的标志物往这边走……”。
听我这样给三哥打电话,一个年轻的警察竖起拇指:“果然是个训练有素的老兵!我们所长的眼神还真不赖哩!”
正说着,三哥按照我提示的方位出现了,他后面紧跟着那个无赖。那无赖嘴里好像还在嘟囔着什么,一抬头,他看见我站在派出所的门口,拔腿就跑,头也没回,转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还是警察的眼尖,“哦,知道了,原来是那个小子,下次非得抓他个典型不可!”
四哥接着说了句绵里藏针的话:“现在都什么年代喽,改革开放都十好几年了,怎么还有人耍地头蛇那一套,我都奇了怪了,这难道不影响咱们兖州的对外形象吗?时间长了谁还上这儿来?”
一个年轻的警察点了点头,回头看了四哥一眼,没吱声。
三哥四哥你一言我一语向警察表示着感谢,警察呢,还真的挺热心,不但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我们没有听说过的蟋蟀新兴市场,还给我们找来一个他们认为比较规矩的出租车司机。
一路上,司机师傅递给我们每人一个名片,并且对我们遇到的麻烦也表示了看法,安慰我们别影响收虫的情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哪个地方能不出个把败类呢云云。冲着司机的那份热情,我们也毫不吝啬毫不拘泥地应允,生来乍到相信师傅的热忱,随意送我们去一个市场看看就行……。
当我们来到一个虫市场的时候,雨也渐渐地停了。三哥看了下时间,已经是临近中午时分,我们随便选了一个位置坐下来,抓紧时间招揽卖虫的老乡们。
这个市场真的如同司机师傅所说的一样,买卖十分的火爆,买者不客气地砍价,卖者坦诚地讨价还价,你来我往,人声鼎沸,好一派繁荣景象,转眼之间,我们弟兄三个都把在火车站遇到的不快忘到了九霄云外。我和三哥俩历来担当的都是收虫主角,四哥则尽心尽责负责后勤看管事务。三哥那边应接不暇,不一会的功夫,居然收了二十多条虫子;我这边稍显一些清闲,虽然老乡们频繁光顾我,而我则光看不买,直到一个多小时之后才刚刚起步,勉强收下三条虫子。我觉得三哥收的有些过于随意了,提醒了他几句,谨防往年所犯的错误再次发生,三哥点了点头,果然严格起来,收虫的节奏逐渐放缓下来。
正当我悠闲自在抽着烟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主动和我搭讪,他自报家门,来自天津,看面相知道是个饱经风霜的花甲老人,一米七八的大个有些佝偻着身子,刀削一般的漫长脸,气度不凡。我喜欢听天津人说话,语言流畅且风趣幽默,听着舒服。我也不知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开口就学着天津话和他开了句玩笑:
“听口音,老师傅好像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啊?呵呵。”
嘛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嘛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老早就退休了……”他还挺会善解人意,也很健谈,三言两语,一来一往,我们很快就成了虫友!距离拉近了,谈的内容自然就更深入了,从个人爱好,到抓虫,到买虫,到养虫,再到相虫,越谈越深刻。冷不防,漫长脸瞅了一眼离我不远的三哥,与我低语道:“朋友老弟,那位是你一道来的吧?可千万要小心小白和秧子呀。”
他的这句话,我当时没有听懂,但又不便再麻烦他重复一遍,便说了句暗示他的话:“老师傅有话尽管明讲,咱们可都是花钱来收虫的,我道行不足,不能与你老师傅同日而语,以后还想仰仗你这位相虫高手多多指点我一些呢。”我顺手上了一支烟给他。
老师傅笑了:“哪里哪里,你太谦虚了,咱们还是互相学习吧。”说到这,他又压低嗓门对我说:“看样子你们是第一次来这个市场,以前都在哪里收的我不便多问,只想提醒你们一下,这个市场贩子可是不老少哦,买他们的虫子时可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当心收到小白和秧子……。”
我以前只在网上看到关于“秧子虫”和“白虫”“大棚虫”的议论,老师傅言简意赅的提示,我哪里能完全理解透彻?你看我这人笨到什么程度了吧,简直笨的就像猪磕头,人家少说一个字,我就不懂了,就犯晕病了,这“小白”和“秧子”后面加个“虫”字不就完了嘛,真是个死心眼,一根筋,我在心里这样损着自己。
送走了老师傅,我去问了三哥,才知道那老师傅暗示的话的原意。但我不问三哥便罢,没想到这一问,笑话还真的出来了。
三哥,是三哥闹出的笑话!
是这么回事,三哥听我说完后,愣了愣神,忽然把自己刚才所收的虫子都拿到了小桌子上面,好像要检查出什么似的,看着看着,他突然脱口而出:“毁喽!!我收着秧子了。”
我怕他再去找人后帐,就给他开了句玩笑:“我回去写本书,书名就叫《高手落马记》。”
三哥虚心好学,这是弟兄几个公认的,也是三哥个人的美德之一。他问我,那个天津人呢?他想请教请教人家。你看看,我的条件反射不是空穴来风吧?
我说算了,钱已经付出,就是的又能怎么样,找人家说理去?再者说,天也不早了,吃了饭,下午咱们好好地收就是了,到那时再见到老师傅再请教他也还不晚。
偏巧,这时来了个给我们套近乎的虫贩子,他似乎听到而且也听明白了我们所说的什么事情,一句话说的我和三哥瞠目结舌,虫贩子对我说:
“不要听天津人胡扯,天津人个个都是牛B桶!”
……
吃罢中午饭,我们弟兄三人依然去了上午租赁的那一家门口的小桌子旁边,坐下来,继续收起虫子来,其间的热闹景象不用多说,比上午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偶尔清闲一会,三哥真的去请教了那位老师傅。
晚上,我们吃过饭,本想再去夜市看看的,无奈此时是人困马乏,加上又都喝了点小酒,经过集思广议,权衡利弊得失,最后一致通过如下决议:
洗漱完毕,审虫!休息!以利明日再战。
四哥似乎疲劳程度较重,进了旅社洗好澡以后,我和三哥还在品虫相虫呢,他便吹起了熄灯号。诸位,这熄灯号可不是名正言顺的正规的部队用的那种熄灯号,部队那熄灯号人家是利用工具吹出来的,四哥的熄灯号可是用喉咙呼出的呀,那声音,好家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真的担心会把人家的这栋楼顶盖给掀飞了……。
说是这样说,可他毕竟是哥哥级的,况且他睡得那么香,哪里忍心惊醒他?
我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每到一个新住所,我能安然入睡的话,必须得是万籁俱寂,就那也得到灯火阑珊之后,方能进入梦乡。今儿个看来,恐怕我的这个坏毛病是没有人能惯着了。
三哥见我几次往四哥那边张望,已经是明白了个八九不离十。
三哥说:“就是的,我出门也怕和好打呼噜的人睡在同一个房间。……有一次,俺单位的那个谁……,他就是的,开始他说他不打呼噜,我就答应和他同住一间房,结果睡到半夜,完了,他的打呼噜水平简直可以参加比赛了……。”
三哥还想接着往下说呢,四哥翻了个身。我和三哥对视了一下,抿嘴轻轻地一笑,生怕真的搅了四哥的困,都不言语了,抓紧时间,赶忙审虫。
三哥的话,使我心里有了数:弟兄三个当中,只有四哥打呼噜,这就好办了。我好像听谁说过,上半夜打呼噜的人基本上下半夜就不打呼噜了。这样也好,反正我和三哥两人睡的比较晚些,到那时,四哥的呼噜可能早已经结束了……。
时间真的不早了,我和三哥,把那些记忆不清的虫子,草了的看了一遍,收拾收拾也休息了。
谁知刚躺下没多久,笑话就来了。这回还是三哥闹出的笑话。
真是无巧不成书了。三哥开始打呼噜了。那呼噜打的真厉害,比四哥的呼噜打的或许要高出许多分贝,而且节奏感还很强,一会似行云流水,一会似大浪淘沙,一会似山野牧笛,一会又似火车进站……,我的老天爷呀,三哥,你真行,我真服了你了,没睡之前怎么说来着?还正经八道地对我说他不打呼噜哩,现在居然打了个无与伦比、酣畅淋漓,似有一定要淹没四哥那宛如悠扬小曲的呼噜的意思。
想着想着,我忽然想笑出声来,我不是单单想笑两个哥哥打呼噜打的水平高,我还想笑哪位朋友说的那句话“上半夜打呼噜的人基本上下半夜就不打呼噜了”,我现在想通了,那位朋友为什么要那样说的原因:其实是打呼噜的人事后对不打呼噜的人一种精神安慰。
我摸着黑,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天花板,听着两个哥哥在那进行的深夜打呼噜的无冕比赛,也许,此时他们正在梦乡里进行着开心的对话,这对话,是没有睡着觉的听者无法解读的天籁之音……。我在心里说,等明天早起,我一定拿他弟俩好好地开个玩笑,问问他们俩昨天晚上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我这样想着,不知不觉,雄鸡已经报晓,他弟俩的呼噜声也已经听顺了耳,迷迷瞪瞪正准备打个盹,谁知三哥却早早地醒来了。
三哥迅速起身,走到窗台前,做了几个简单的晨练动作之后,回头巡视了一下房间,发现我睁着眼正在看着他发笑,就给我打了个招呼:“呦,……你也醒的这么早,啊?”
我边笑边说:“何止是醒的早哎,被恁弟兄俩那个呼噜闹的几乎是一夜没有睡,……没睡之前你还说不喜欢和打呼噜的人睡在一个屋子里哩,结果你这呼噜打的比谁都厉害。”
闻听此言,三哥开始笑了,先是不好意思的小笑,继而经过我添油加醋的一形容,三哥憋不住了,笑声如同开了闸的大渠,直笑得个眼泪涌出、弯腰捂肚子,把四哥也给惊醒了。就那,三哥还说哩:“……我觉着我不打呼噜哎,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哈哈哈……。”
谈笑间,我们站在楼上看到了旭日东升的初景,火红的太阳静静地从东方升起,霞光四射,预示着新的一天将是个好天气……。

作者
2008年8月4日星期一写于家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8-3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文风斐然,乡音袭人。
好帖,分享了。
{:soso_e182:}{:soso_e142:}
3#
发表于 2011-8-3 16:41: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89:}
4#
发表于 2011-8-3 16:46: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2481708424671166199_1:}完看
5#
发表于 2011-8-3 16:52:1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0:}
6#
发表于 2011-8-3 17:01:40 | 只看该作者
泡杯茶,慢慢欣赏,去山东每个人都有故事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02:02 | 只看该作者
明镜止水 发表于 2011-8-3 17:01
泡杯茶,慢慢欣赏,去山东每个人都有故事的:)

此言甚是,愿闻各位朋友收虫趣事{:soso_e181:}
8#
发表于 2011-8-3 18:53:50 | 只看该作者
等下文{:soso_e113:}
9#
发表于 2011-8-3 18:54:54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可以的  在线继续等{:soso_e142:}
10#
发表于 2011-8-3 21:03:15 | 只看该作者
故事好,文笔畅,人物神。
11#
发表于 2011-8-3 22:40:23 | 只看该作者
顶顶哦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07:50:10 | 只看该作者
沈大成 发表于 2011-8-3 18:54
文笔可以的  在线继续等

呵呵,老朋友都知道的,这篇散文后来写成了姊妹篇,待我找来,逐一奉上,以飨新老朋友{:soso_e183:}
13#
发表于 2011-8-4 10:30:5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顶顶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9 20:09 , Processed in 0.197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