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6|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 阿龍故事系列------收蟲篇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5 04: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4-5 20:34 编辑

        
                       
   秋天到了,但秋天的脚步并没给阿龙带来炎热的感觉,相反汗流浃背的天气越发刺激他,对秋季的想往,那立秋到来前的酷热,对别人可说是避之而不及,但对他来说却是久久期盼的,在他心里一年中最好都是秋天,因为他的至爱是昆虫类的一种名曰:蟋蟀,也被玩家称为虫的小精灵,这就难怪了,因为蟋蟀的季节就是秋天,蟋蟀从它真正意义上的展现自己的雄姿是在最后一次脱壳后,然满打满算也只能活在世上一百天左右,从古到今这虫的世界就一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叫后人每每继承前人,前人又不断的影响后人,如此轮回,到了二千年的第九个年头时我们的主人—阿龙粉墨登场了。
  阿龙年约34岁,但玩虫的经历有近18年了,可谓是长久,按他对道上人的解说:打小就跟在邻居红疤子(此人据说是上海当代最具名望的蟋蟀大师之一的徒弟)屁股后面玩虫,那时就知道蟋蟀是能发叫和格斗,虫是养来斗的概念是在他还穿开挡裤时就很明确的印在他的脑海里了,以至于到他16岁第一次拿虫到场子里竟斗时,别人问他你要知道斗虫要有输赢时,借用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来回答:我晓得蟋蟀能斗有10年晨光了,啥事体没经历过啊,不就是斗嘛,斗就有输赢,有啥奇怪啊!哈哈,就他这么一句有输赢,让我们有了机会写下阿龙的玩虫那些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收虫、养虫、斗虫的经历。本人不才,将尽力分三集写完我所知道的阿龙玩虫的三部曲,供大家休闲上网乐乐。还是那句话:故事虽然逼真但是总归是虚构,切误对号入座!招呼打过,那么接下来就言归正传了。
  我笔下的阿龙,176的高度,黑刺刺的脸上长着一双细而长的眼睛,面部轮廓起菱带角,阳刚气十足。不要说,就凭他那双眼就曾迷倒过“一打”少女,其中不乏有很靓的美女,这里仅说一例。五年前,阿龙还在一家外资银行做保安,行里有个小MM,说真的,阿龙开始时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小MM,只到有一天下班前,小MM在路边等他,并且约他到淮海路一家数码广场买手机时我们的阿龙才开始对这个叫芳芳的小MM关注起来,买手机是小MM的借口,阿龙是在外混的人,很清楚小MM的心事?结果是顺水推舟,剩下的日子里他们倒也爱的如火如荼的,记得在上海虹桥宾馆里660元开的标准房里,阿龙算是领教了啥叫美,啥叫蓓蕾……当雪白的床单印上的初女红时,阿龙心里一阵激动,拥抱中深情的对小MM发下誓言,要娶芳芳为妻,然而连阿龙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在那个秋季里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爱,还有虫,他生命之最爱的蟋蟀,在一次斗虫结束回家后他看到在家等候他多时的小MM,正用100度的开水往放着他那几只最心爱“将军”的盆里倒进去的情景,这几乎是要他命的举动,急怒了他,他一下丧失了理智,一个巴掌下去,在芳芳惊恐的眼神里,他明白了,这段爱情故事来得快结束的更快!
  阿龙就是这样的人,爱虫爱的忘乎所以了,所以当圈子里人知道这件事后,都感叹:从来都有不爱江山爱美人之说,但对阿龙来说是:爱蟋蟀胜过爱美女。因为这,阿龙虽然身边不乏有女人,而且都很鲜亮,但一说到男婚女嫁,那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不奇怪,谁家的女孩愿意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玩虫人呢?
  眼前挺拔如一根红透的山东田埂里的高粱竿一般的阿龙依旧是个光棍一条,和往年一样,玩虫季节来到时,他就打理好收虫专用的一套家伙,啥网啊,罐子啊,竹管笼,还有电筒等等,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套武警迷彩服,装备的齐齐的,俨然是一副野战军架势。阿龙心里盘算着,嗯,先去山东然后再去河南,就这样拉开他今年秋季玩虫的序幕。  
  咱们长话短说,阿龙收虫第一站是宁阳一个叫黑风口的地方。这天,天刚放亮,阿龙见到了到山东收虫的第一条虫,一条不起眼的小虫,5厘不到,但阿龙没有轻意的放弃,他很和蔼的对递虫给他的老乡说:“多少钱?”老乡一伸手给出了50元的价格,阿龙心里很清楚这条虫最多也是5元钱,而且这样的虫是没有用的,连做勾口都派不到用场的,但他最终还了价20元收下这条虫,阿龙有自己的想法,每次到山东来收虫他对遇到的第一条虫都很看重,不仅收下,还善始善终地好好养着,他坚信蟋蟀这小昆虫和别的昆虫区别就在于蟋蟀是通人性的,有灵性的生命,难能可贵,你真诚对它必有回报,这里笑说一句:这世上就是有这样的痴迷虔诚的人,但你还不得不信,这是阿龙屡试屡爽后而得出的结论,至少你善待了蟋蟀,这好虫就会来找你,神了呢!
  当下阿龙收好第一条虫后,细细放好,没一会工夫他就接二连三的看了几十条蟋蟀,但没有一条他满意的,眼看第一拨捉虫的老乡都从地里走出来了,阿龙不觉得有点累,一早上连一口水都没进呢?不远处有几个临时搭起的饮食摊,这里是个十字路口,本来一天到晚都无人,只是因为前几年这里的玉米地里出的虫在上海乃之全国的蟋蟀竟斗中胜率很高,所以每年到这里收虫的人特别多,于是乎有老乡就在这里的路口做起了早餐生意,听说一月下来也能赚上万儿八千的呢?阿龙绕过拥挤的人群,找了一个有座位的饮食摊,要了一碗小米稀饭,外加两个烧饼,边吃边看着眼前走动的收虫人群,这里是什么样的人都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上海,北京,天津……黑压压的一片,难怪别人说:收虫到宁阳,到了宁阳不到黑风口就是白来山东,阿龙很清楚即使来到这里想要收到一条象样的虫那还的一看运气,二需用心机才行,当然也离不开一个钱字。说到钱字阿龙是心里一阵阵寒酸,来前一个月的工资外加上几个爱虫的朋友们的赞助,怀端几十张百元大钞才算能来到这里,但看到别人收虫的动不动就是千儿八百的,他不由感觉自己也太过于囊中羞涩了,有时阿龙天真的想假如那个大户聘他专业收虫就好了,这样他就能看到许多好虫,收到好虫,虽说是为别人收,但是也值,至少能见到价格高的将军虫呢!不过以阿龙的性格,好虫怎么能让给别人呢?他记得师傅和他说过,玩虫就要玩好的虫,你怎么来识别虫,不光光是看书,听别人来传授,更重要的是你要亲自玩过,怎么算玩过,就是捉到好虫,现在看来要自己下田捉那是不怎么现实了,唯一就是收到好虫。通过收、养、斗、这个过程里你来亲身体会来区别:啥虫是将军虫,啥虫是废料一只。这个靠啥?除了你的天分悟性外,就是全靠你在收到好虫,养好虫的实践中来细细体会,结合书本知识和师傅传授的知识就能很快掌握好识别虫的本领,假如你没有收养到过好虫,甚至于连看都没看到优等好虫的话,你又怎么能来提高识别虫的技巧呢?阿龙心里十分明白师傅的真诚相告,他对那些每年随意来收虫的玩虫人从没正眼瞧过,这道理很明白不过,你连好虫都没有养斗过,又何尝来论说识别将军虫呢?)
  早饭还没吃完,一个老乡来到他身边,笑笑说:“俺有一条大价的虫你瞧瞧不?”阿龙忙推开饭碗,接过老乡的递上的虫罐,他定定神,轻轻地掀开瓷罐盖,这是一条黄虫,平常最喜欢黄虫的他不禁心里一阵喜欢,细看下,这条黄虫还真的不赖,但这条黄虫在早秋不一定啥人都能一眼看出来的,要有点眼光的识虫人才能看清楚,看去此虫的头如红宝石,朱砂项,肉身洁白,六爪如玉,看上去象是一条真红,唯一不同的是此虫生了两根金黄斗丝,故而被行家定为红黄,阿龙眼观虫,心里却是开始盘算起来,这条虫好是好,但是斗晚不斗早,一般也要到霜降后才能发重口,晚路虫,这样的虫在深秋出斗时碰到对手一般以青虫为多,高级别的青虫都是在那时出斗,可为名将叠出,相比之下红黄就不是算稳赢的品种了,心里有了底就开口问:
  “你这条虫,多少钱呢?”
  “不多500元。”
  老乡回答着,生怕阿龙不明白又解释说:
  “这是俺山东的名虫,红头黄。”
  “知道,老乡,是条不错的虫,但头雾很浓,黄斗丝没看不清,还要养养看,到秋分定色才能说是红头黄呢!” 阿龙笑笑回答。
  “嘿嘿,你不懂了,这虫肯定是红头黄,去年我……”卖虫的老乡一个劲的说虫好,还引证说明呢?阿龙感触到现在当地的人大多也懂得虫了,前几年连青黄紫都分不清的老乡,现在已经是大相径庭了,眼前的这个年约40的老乡说的一套套的,一开口就是你不懂,都要赶上虫师了呢!现在来卖玩虫的还有多少不懂虫的?只是玩的精与不精罢了,阿龙还了价去掉一个零,这种还价法是阿龙的发明,还真的是屡见成效,你想一条虫,从收到养再到斗,当中环节多多少少啊。花费工夫不算,最后能斗的又有几条?百里挑一啊,要是每条虫都不死死还价,那一季你得花多少钱收虫?所以收虫时就得多长一个心眼,不能依老乡的价来还,要有新思路来还价,虫本无价,只是买卖的人多了,才有价的,除非是极品虫,阿龙是不管价的,但能遇到吗?没等阿龙说二话,这个山东老乡拿起虫罐,丢下一句话:这样好虫你都不识,你不是买虫的!”话说的特别的响,与其说在数落阿龙的,还不如说是在做广告,说给附近收虫人听的,果然不出所料没等他喊完,几个收虫人围了上来,枪看这条虫了,好一番热闹,阿龙不由得习惯性的抿嘴一笑,走出了人群,正当他想走到别处看虫去时,只觉的背后被人拽了一下,他回过头来一看,是个山东少妇面对他,阿龙见到阳光下对方灿烂的脸上有一双很漂亮的大眼,阿龙楞了一下,这是他到山东这些年见到的最美的女人了。“给你瞧条好虫。”说话之间,漂亮女人从身边带着的黑色小包里拿出一只和别人不一样的红色瓷器罐给了阿龙,阿龙立即把眼光投入到这个小罐上来。他闭住气,全神贯注地打开盖,一眼望去,只见罐里一条6厘多点的虫伏在那里,两根黑须扫动了一下,就象猪毛一样粗的有点可怕了,阿龙用草轻扫了一下虫的牙门,一付有棱有角如棍子一般的黄板夹露出来,我的娘啊,这可是好久没看到这样色正的黄板夹了,他心里顿时喜欢起来,再次把虫全部观看了一遍,是条黄虫无疑,做到心里有数后,阿龙这才不露声色地把虫罐还给漂亮女人,这也是他在山东收虫的又一个不同于他人方式,要是别人看到好虫就死死的握住虫罐不放手,好像一松开就飞了一样,那样怎么还得起价?不是不打自招吗?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怎么看不中?这可是条好虫啊!”漂亮女人见他无所谓样子问着。“好虫不假,可是好像不怎么灵活了,这虫抓来有些天了吧?”阿龙语气很委婉的回话,“啥话,俺家里作晚才抓的,这一大早不就拿来卖了吗?”
  “”是吗?那我再看看……”  
  阿龙又接过虫装模作样的又看了一遍“哦,不是抓伤了吧?
  漂亮女人这下有点急了说:“那怎么可能,你再看看,看好了呀!”
  话到这份上了,阿龙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了,他笑笑说:“这样,我一早还没收一条虫呢,总要收几条回去的,你看吧,出个价,合适我就买。”
  “你得,你得给100元,好大的虫呢!”
  “哈哈,这条虫也不小,100元按理呢也不算高,但我怕这虫是有伤了呢?不知道能否养的好?
  “啥,伤?不可能的,你要不,我这大虫还不怕没人要。”
  “虫是不算小,好吧,给你50元吧,我买了养养看。
  “”加点,80元吧,大家发财。”
  “那就60元,不多加了,六六顺,改天你家里还能抓到好虫!
  阿龙和漂亮女人的对话,算是特定条件下的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一种典型语言,叫我们深感玩虫人的辛苦和不易,不是说带些钱来山东就能收到好虫,不是每个人都能花钱收到好虫的,即便是当地的两道贩子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就能以最少的钱收最好的虫,阿龙收下了漂亮女人的虫,心里没感觉到快乐起来,他知道,这才是刚刚开始,好虫肯定有,就看你的运气和财力再加上我们上海人常说的门槛精不精了。
  阿龙目送了漂亮女人后,已无心思收虫,他赶紧找来一辆车回到住地,放好从漂亮女人收到的这条黄虫后,心里算是定了下来。他很明白,收条虫,尤其是收到一条好虫不容易,不能因为不必要的人为因素而误了好虫,摆弄好虫后,正想再次出去看看就近市场里的虫时,同院住的一个安徽人很客气的和他搭话说今天他收到一条好虫,言下之意是想让阿龙看看,阿龙领会他的意思,顺着安徽人的话,阿龙大大方方看起安徽人收到的那条好虫,这不看不要紧,一看阿龙暗暗心里这个叫冤啊!刚从漂亮女人手里收回的黄虫和安徽人这条黄虫相比算是没了影子,这条黄虫,有六厘边线,黄头金翅,全身泛黄色,头上黄麻路分明,浅蓝项,到秋分肯定会起蓝毛,大六爪,蜜蜡腿,一付淡红牙,黄麻头是了,阿龙楞在那里,许久没有说话,他在感叹!这虫真的是阿哥还有阿哥啊,不是没好虫,就怕你碰不到啊!安徽人在一旁却很不在呼的说:朋友,喜欢你就拿去,没关系。”
  “啊!当真?”阿龙一下兴奋起来。
  “肯定啊! 送你了,交个朋友,那天到上海请我喝杯酒就行了”安徽人很说话很爽快。阿龙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了。兴奋之余,阿龙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钞票给安徽人,白拿不是阿龙的性格。
  “怎么? 就这样看不起我们安徽人了! 高攀不上你上海人?!”安徽人一脸的不开心样子。
  “这,这从哪里说起,素不相识的,我总不能白拿你的虫啊,你也是花钱收来的,再说,君子不夺……”没等阿龙把话说完,安徽人就直直的说:“要这样就卖给你了吧!5元钱!
  阿龙感觉到这个安徽人还真的有意思,怎么这样大方呢?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个安徽人,心里打起鼓了。
  “这样,不用到上海了,去上海以后再说,现在我就请你去喝一杯?”阿龙对安徽人说,安徽人也没再推辞,两人一起来到街上,挑了一个还算安静的小店,坐下来喝起酒来,酒过三旬,阿龙借着酒劲不禁问安徽人:“你这么卖虫真的是为交我这不相识的上海人吗?
  安徽人此时倒也很坦率的说:“你是真的忘记了?还是我记错了?04年,在宁津我们见过,那次要不是你我可是要吃大亏了啊!
  “宁津?尤集?那边发生的事?”阿龙问。
  “是的,就在尤集。我没看错就是你大哥,真的是你啊!”安徽人一把抓住了阿龙的手,想说啥,但激动的说不上来,阿龙此刻也很动情,他没想到在这里巧遇上了当年他曾冒死救过命的安徽人。
  说到此事阿龙还能清楚的记得:那是四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他也是一个人下山东的,不过那年去的是山东的另一个着名产虫地宁津,那时宁津的虫,已经很难见到原产地出的宁津蟋蟀了,即使有也是数量有限且价格高昂,不为一般的收虫人所能接受的。阿龙记得那年事发点在尤集,说到尤集,那是宁津最大的蟋蟀卖买市场,每逢大集,十里八乡的老乡都把捉到的蟋蟀拿到尤集来卖,到时可见卖虫的老乡或蹲或摆张简易的小桌绵延几里,热闹非凡,尤集的小陈庄以盛产红牙青蟋蟀而闻名,这里出的红牙青,色正干老,特别是生就一副长而硬,细且圆的红牙,在早中秋竟斗中称雄虫坛,靠庄子的北面有一条小河,说是河其实只是一大河沟而已,鲁北平原地旱水稀,见水便称河。在河沟那边,有一大片绵延几百亩的玉米地,此地倒是名虫辈出的风水宝地。阿龙往年都曾到此捉过虫,均有收获,尤以淡青红牙为佳。但近些年这里的老乡是极力反对外地收虫人来此捉虫的,很简单,这等于是要抢他们的饭碗啊!见一个抓到都是往死里打,每年都有传被打死在玉米地里的捉虫的外地人,现在想起来那次事,阿龙还为安徽人担心呢!事发的当天,阿龙正好从靠宁津不远的乐陵孔镇收虫回尤集住地,说也巧车到尤集小陈庄庄北时突然发动机歇火了,趁司机修理这会工夫,阿龙下了车直奔路边的玉米地里,他想万一能捉条把虫也是好的,正当他快要走进地里时只见到在60米开外一个年约25岁上下的年轻人向他这方向狂奔跑来,嘴里还喊着啥,快跑近时看到年轻人后面有几个当地的老乡拿着捉虫用的带木棍的铁矛在紧追其后,阿龙马上感觉事情不妙,还没转过神来,年轻人已经跑到他的跟前,边跑边还喘气的说:“大,大哥救我……”没时间考虑了,后面追来的老乡随后赶到,为头的是一个拿铁矛,长的一幅凶相的山东大汉朝阿龙大叫道:“走远点不要管闲事!”说着就举起铁矛向年轻人猛的刺来……阿龙见这架势,早做了准备,一个侧身乘山东大汉只顾刺年轻人不注意他的机会,往后一闪,面对横直刺过去的铁矛,双手一个用力顺势夺了过来,为头的山东大汉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他见阿龙抢了他的铁矛一时怒火起,从他们伙伴的手里又拿过一根铁矛二话不说直向阿龙刺来,阿龙没想到山东大汉身手如此敏捷,且不顾后果的真来,阿龙躲不及被铁矛锋利的刀口在背后划了一道长长的创口来,这时的阿龙也被急怒,他一个转身狠狠的用铁矛横扫了过去,把那山东大汉连人带铁矛打倒在地,随即冲上前,用铁矛对准了山东大汉的脸,冷冷的说:“还要打吗?打吗?”边上的老乡一见这局面,也都软了下来,其中有人说话:“不要打了,大家算了吧?”阿龙毫不让步,铁矛又向山东大汉脸前靠下了点,吼道:你说,算吗?!
  也许是阿龙的气势汹汹的样起了作用,躺在地底下的山东大汉,无可奈何的点了一下头,表示接受,正好修车的司机也跑来,看这事态马上前打圆场,阿龙见这样,也就见好就收放过了他们,只到这时惊魂未定的年轻人此时才缓过神来:大哥看看你背后的伤?阿龙刚被铁叉划过的背部皮拉了很长的一条口子,虽很浅,皮外伤不碍事,但夏天,流汗就疼,阿龙感觉一阵阵火辣辣的痛。
  “我们走!””阿龙和年轻人打招呼,他心里明白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万一这帮当地山东人反悔的话,再叫人来的话,他们可是人多势大,明显要吃亏的,于是他们迅速上了车,当汽车开了很长一段后,镇静下来的年轻人才告诉阿龙:他是前几天从安徽来的,都说这里虫好,为省几个钱就冒险来捉虫,不想今被老乡发现险些要了命,连说带谢的非要把捉到的几条虫作为回报送给阿龙,阿龙怎么也不能收,结果还是司机看不过,随便的拿了两条,硬是给阿龙留下。当被救的安徽人再要请阿龙吃饭时,阿龙是无论如何没答应,这算啥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不想这个事过四年竟然又在山东和安徽人见面了,真的是没想到,这真的应了一句老话:山不碰头,人总会碰头。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反正等阿龙和安徽人再从虫酒店里走出来时,他们俨然已经是一对老兄老弟了,在回住地的路上,安徽人说:“大哥,兄弟问你一句话,你那时一人勇斗他们几个你不怕?”“怕啊,但我这人就是看不惯欺软怕硬的人,再说你是捉虫,又没干坏事,大家都是玩虫的,我不帮你还算是玩虫人吗?
  其实,安徽人哪里知道,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呢!阿龙打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2岁那年和邻居打架事起,阿龙小时候的住家附近有几个小伙伴,每逢放假,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他们几个没事就在一起玩,什么玩输赢香烟牌,下军棋啊等等,和其他小孩不同的是,他们几个都喜欢戴一色太阳帽,当时显的很招摇的,这给对面弄堂里的一个比他们大两岁绰号叫小胖子的人看不惯了,那天他抢了阿龙小伙伴的白色太阳帽,阿龙得知后便上前论理,不想三句话不到,小胖子就先动手很很地朝阿龙脸上打了一拳,阿龙毫不示弱顿时俩人打成一团,因为小胖子人高力大,把阿龙死死压在身下,一手卡住阿龙的脖子,另一个手用拳头打阿龙的头,处于劣势的阿龙却没有讨饶,死不认输,事后阿龙的父母看到儿子被打的鼻青眼肿,一再追问,阿龙就是不肯说出缘由,过后没几天正好过春节,年初一的早上,阿龙无事一样来到小胖子家,对他的父母说来看看小胖子顺便来拜年的,小胖子的父母也没注意啥,因为孩子们的事常是今天吵,明天就好的,只对阿龙说了声,作天晚上放爆竹晚了,小胖子还没起来呢。阿龙说没事我就是来看看他的,便直径走近小胖子睡的房间,一会儿又无事一样走出来,向小胖子的父母很尊敬的道了一声:新年好。待阿龙前脚离开小胖子家,后脚就听到小胖子睡的房里传来一连串的爆竹声,很响很响,以至于附近几家人家都被惊动,跑出屋来观看……接下来是小胖子被医院救护车来救去,只到过了正月十五才出院,阿龙的家里为此赔了小胖子家里5000元。这笔钱就是现在对阿龙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了,何况是那个年代他全家月收入满打满算也只有100元,小胖子为此一只耳朵听力严重失聪,成了半聋人,说的不好听就是残疾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的比风还快,阿龙的这次报复行为,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解决恩怨,够狠的,一部分人认为:阿龙小小年龄如此心机,无法无天,这要是长大了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然而在又一些人的眼里,阿龙年少未经事,却能讲义气,为小朋友出头,做事狠,了不得,是快好料!以后的几年以至延续到今天,阿龙的“名声”在他们各自心里依然犹存,阿龙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长大。奇怪的是,阿龙自从那次事后一直到长大成人再没做过任何伤人之事,而且在年满十八岁那年,应征入伍做了一名武警战士,在部队里阿龙得到很好的锻炼,练就了一套格斗擒拿的本事,复员后被一家外资银行看中,做了保安。
  阿龙和安徽人一起回到驻地后,天色还早,在安徽人再三要求下,阿龙去了安徽人收虫的房间,阿龙看到房间里到处是收虫的灌灌,至少有500多条,满满当当的放了一屋子。玩虫的人,只要是虫,哪有嫌多呢?不过阿龙不这样想,一来经济实力不够,二来收那么多,回家养也是一个问题,你想一条二尾子起码要配三条“三尾子”,这个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因为都要一起养啊,喂食不说,还要有一个专门养房,阿龙心里很清楚,按自己的条件最多收一百条。不然无法操作,这个就必须要在收字上下功夫,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徽人好像看出了阿龙的心思,他一边递过一把椅子让阿龙坐,一边说:“大哥,我这里收的虫多是吧?我们那里玩虫的人不少,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来山东,因为有些人工作等,无法来,所以我们来收虫是带他们收,回家再分。”安徽人的话,阿龙多少知道些,有些小城市,你想啊,玩虫人就那么些人,十几个一伙推选一两个代表来收,回家分开养,斗时一起斗,这个也是个办法。玩么,不注重形式,看重的内容,只要开心就好。没说的,阿龙足足用了两个小时帮安徽人大致看了些虫,感觉这个安徽人眼光还可以,以青虫为多,看来安徽那边喜欢玩山东的青虫。有几条很不错,有些分量,要是能出那么上海区级场子可以试试。阿龙把自己感觉不错的虫子特别选出来和安徽人一一交代,完毕后一看天色渐渐暗下来,自己收的虫要喂食了,便告辞了安徽人。
  见到安徽人后他们连续三天一起收虫,安徽只要见到好点的虫都让阿龙看看,这样,阿龙就多了个选虫的机会,几天下来多少收了些还算看得过去的虫,但是都没有胜过安徽人那天给阿龙的那条虫,可见收虫之难了,收条好虫真的非常难,加上市场上白虫满天飞,现在的人工培育水平相当高级了人,稍不留神,就会被宰。阿龙越来越感觉现在来山东收虫的无奈了。
  那日凌晨,阿龙和前几天一样,正准备去市场收虫,安徽人却早早来了,一见阿龙就说:“大哥,今天我要回安徽了,和你道个别,有件事,我想和你说下,你要是感兴趣?
  “哈哈,昨晚我们还一起没听你说要回去啊,怎么今天就要回去了呢?你说吧,我听听。”阿龙看到安徽人一脸真诚样子说。
  “是这样子的,单位有点事,来电话了,所以我得今天就赶回家去,就是想和你说件事。其实我们安徽那边过去也是出虫的,而且前些年,你们上海人也到我们那边收虫的呢!”安徽人说着“要是大哥有时间,不妨和我一起走,我介绍你在我们那边捉虫,这次回去后,我也要捉虫的,我们一起啊,说不定能有好收获呢!”安徽人的话,一下倒是给阿龙来了劲。阿龙明白,收来的,怎么都不比亲手抓的虫来的好,所以要是有地方能捉虫,那确实是不错的主意。阿龙忙问“你是安徽哪里的啊。”
  当安徽人说出“XX”两字时,阿龙不禁一阵兴奋。有些年了,一次场子里有条单色面的紫虫,连赢了几条山东虫,一问才知道是安徽那边的虫,就是今天安徽说到的这个地方。阿龙心里盘算了一些,自己来到山东已经有五天了,这次请假一共五天,连头带尾加四天休息日算起来可以有九天时间,还有四天时间,行吗?“到安徽你们那里需要多少时间?阿龙想着问。
  “今天出发,明早就能到了,白天休息一下,晚上逮虫没问题!”安徽人回答。
  这么说去安徽可以逮两晚上,大后天返回上海时间倒是没问题。阿龙心里琢摸着,那么河南是无法去了耶。阿龙有点犹豫起来,因为近年河南一带蟋蟀开始引领上海市场,斗的也不错,许多场子里反映,河南虫上峰率不低。安徽人看阿龙犹豫不决,知道阿龙有些过虑,这也理解,不过他倒是很想帮帮这个曾经那么玩命帮过他的人。安徽人知道,自己家乡的虫,要是逮到一条好的,那么绝对是可以到上海区打分的。“大哥,这样,要是在安徽我们那边逮不到你满意的虫,这次我带回去的虫,你随便拿,这摸放心了吧。”
  一听安徽这话,阿龙有点不好意思了,再怎么也不会再拿安徽人虫的,但是阿龙从安徽人话里知道,安徽人确实是称心诚意邀请他去的,而且也是说的实在话,他思考片刻,做出了今年秋天第一个重要的决定,去安徽逮虫。
  安徽XX是座历史悠久古老的城市,这里曾经出过如陈独秀、邓稼先、赵朴初、还有小说家张恨水等名人学者。至于说到蟋蟀,这里玩虫的历史和这座城市一样悠久,就如这位安徽人介绍的,过去常有上海等地的蟋蟀玩家来安徽收虫,甚至捉虫。最为着名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人捉到一条黑黄,在上海连续斗了7上峰后,被一个杭州人收去,又连续走了四路,最后是斗了。那边沿江一带的东门郊区是历来当地玩虫人每到夏季捉虫的好去处,一到立秋过后,就有人三五成群骑着自行车去那边捉虫,好不热闹。但是近年也和上海等地一样,作为蟋蟀繁殖的环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过去的出蟋蟀的地方都被征地拆迁,当地玩虫人,也是无奈之下去山东等地收虫来打斗取乐。不过话说回来,毕竟作为城市的发展那边还是不很发达,有些远离市区的远郊地区还保持原来风貌,环境土质没收到影响,那么作为蟋蟀的生成环境并没有遭到破坏,那里依然每逢秋季,蟋蟀叫声不绝,是当地人捉虫的好去处。问题是,那边离开市区很远,而且因为城市发展缓慢,还没有交通班车,要去得自己有交通工具,而且还要翻越几座山岭,所以一般玩虫人不是不去而是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知道有那个地方,却是很少有人真的去过,加上这边人思想保守,知道这个地方有蟋蟀的人本来就不多,又不愿透露具体地点,基本还没被大家所熟悉。那么这次安徽人带阿龙来捉虫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徽人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呢?是安徽人的师傅曾经带他去过,并且一再嘱咐,不要告诉别人,这样,安徽人除了自己去外,很少和其他人一起去。假使是去,也是绕来绕去的,一同去的人捉虫回来再想自己去却怎么也不知道去的路了。如此这般,你想这个地方还会有多少人知道吗?
  这番交待后,我们再来介绍阿龙跟随安徽人来这里捉虫情况。阿龙和安徽人是当天离开宁阳来安徽的,到后是早上,吃了早饭,就安排休息,一直到晚上醒来,休息的很充足。阿龙和安徽人、还有当地和安徽人一起玩虫的另外两个人,从晚上7点出发,自己开的车,翻山越岭,经过三个小时车程,加上差不多一个小时步行路程,最后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这里就是安徽人说的此地出虫的宝地,阿龙环顾左右,一眼望去看不到边的农田,和点缀在田地里的村落。最让他幸喜的是此地蟋蟀的叫声彼此起伏,这个给阿龙带来了无限的信心。没说的,顾不上观赏,还等啥捏,动手捉吧吧。他们互相安排了一下,两人一组,每隔两小时在一个村庄打稻场子前碰头,以便交流捉虫情况,不至于互相走失,因为这边,离开山区也就是几十里路,过去传言有狼,不过已经很多年未见,但是深夜在此,毕竟人地两生,还是谨慎为好。接下来各组开始进村收索捉虫。这里要和大家说一下,这里捉虫,和山东是两码事,山东都是在高粱地里捉虫,这里基本都是在村子里捉虫。说到捉虫,难不住阿龙,小时候在上海郊区没少捉过虫,也是在农田或农家附近捉过蟋蟀,不过也是孩子时的事了,中间隔了很长时间没亲身捉过虫了,有点生疏。但是他跟随安徽人一起来扑捉,应该没问题。
  安徽人带着阿龙走进村落后,沿着一条村庄边上的小道先在外围开始捉虫。不到一会功夫,他们连续捉到几条,互相走进交换看看,手电光下,感觉虫色都比较深,都是紫色虫,六爪倒还干净,大小5厘左右。继续捉虫,渐渐阿龙和安徽人走开了,当阿龙走过村子边一块竹林时,忽然他听到几声青叫声,在一片紫叫声来特别显耳,阿龙停下了脚步,静神再听,果不然,一会儿这个声音又想起,阿龙抓住这个机会,悄悄地靠近了叫声发出的地方。在强烈到的手电光线下,阿龙看到在一根足有碗口粗的竹子根部边,一根黑色的须在晃动,好家伙,再近一看,把阿龙看的愣住了,多粗多黑的须啊,我的娘哎,这条虫好像根本不要在乎灯光一样,照旧呼呼叫着,也许是这里没有人来捉虫的缘故吧,蟋蟀不怕人,阿龙也没有犹豫,既然看到了那么对不起,不捉才怪呢。他无声无息的把网罩轻轻地扣住虫须晃动的部位,然后跟着迈进一步,也许是这个动作惊动了蟋蟀,一闪,晃动的须不见了,叫声突然停止,阿龙也顾不上了,调整好位子,一手紧紧扣住网罩,一手用一根钢针在离开网罩不到一尺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洞轻轻地插进去,手上一带劲,忽然感觉按住虫网的手有了反映,是虫进网后的跳跃力度,阿龙顾不上许多,另一只手扔掉手上钢针,死死从低部捂住虫网,虫已进网,被牢牢扣在网里了,虫抓到了。走出竹林,阿龙走到一块空地,一直含在嘴巴里的微型手电筒,再往网里照照一看,阿龙看到这是一条青色虫,牙腮很厚实,其他部位他只是扫了一眼,感觉也不错,唯一欠缺的是好像厘码不是很大,最多也就是5厘,不管了,先装进竹罐笼里再讲。等把虫装好,阿龙才发现,安徽人不见了,这么大村庄,哪里去找啊,于是他顺着原路向事先讲好的集合地点稻谷场走去。
  这个就是这样,一旦捉起虫就是全神贯注,往往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等你感觉到啥时,时间也很快过去了,几个安徽人光顾捉虫,早把约定见面的时间忘了,没有按约过两小时去稻谷场,而阿龙倒是按时来到稻谷场,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一个安徽人来。这下阿龙也搞糊涂了,是啥原因呢?但是这么等也不是办法,抓紧时间捉虫要紧,这样,阿龙也离开了稻谷场进入村落里面一边听虫叫声捉虫,一边看看能否遇见到安徽人他们。
  这个村庄真的也够大的,阿龙走了很长时间也没发现安徽人他们人影,偶尔听见很远地方传来几声狗叫声,阿龙判断那一定是安徽人他们在那边捉虫,因为这个深夜,乡下农户不可能出来的,只有安徽人他们了。他顺着狗叫声走去,想尽量靠近安徽人,也好问问他们收获如何?天空灰蒙蒙的,周围一片黑暗,好像要下雨,天闷闷热,阿龙身上迷彩服早被汗水浸透了,口中干渴难忍,他往随身带来的背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狠狠喝了一大口就在他喝水这个当口,几声带着粗哑但却洪亮宽厚的虫叫声就在阿龙身边不远处响起,把正在喝水的阿龙几乎呛住,这个蟋蟀叫声是他多少年没有听到过了,这几声虫叫声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住了阿龙的注意力,他不敢怠慢,立刻启动全身的神经细胞,收索起这条虫来。
  但是这个虫叫声好像很长一段时间再无响起,奇怪的是这边一条蟋蟀叫声都没有,周围静的连一根针落下都能听见那么安静。阿龙心里想难道是自己的错觉?不可能啊,这个鸦雀无声的地方,只要有虫叫声一定是能听见的,何况是是那么的声音,不会听错的,再等等。不要急,阿龙蹲下身,感觉周围有许多蚊子在身边飞来飞去,还好他身着厚厚的迷彩服,但是脸部和手部位都露在外面,一会儿功夫就被咬的疼痛起来,他又怕拍打发出声音惊动虫,只好摇头晃手来驱赶蚊子,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正好是在一条干涸的河沟边的一座石板小桥上,阿龙感觉真的是进退两难。他怕走动脚步声惊动这条虫,尽管虫再无发声,但是他分明感受到这条虫的存在,正在和自己斗智呢!就这么僵持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忽然在阿龙脚底下三米远附近响起了刚才一样的虫叫声,阿龙这下哪肯放过啊,马上眼光随着虫叫声发出的地方看去,最后锁定是在桥下河沟上面的石块垒砌起的河道中传来的,并且从声音的大小判断,这条虫已经很可能爬到石块逢外面叫,根据经验要是稍微有响声,就会惊动这条虫,所以,阿龙非常小心翼翼的,从石板桥上绕到河道的对面,然后慢慢爬到干涸河床底部,再等待虫叫声,
  但是这个虫叫声好像很长一段时间再无响起,奇怪的是这边一条蟋蟀叫声都没有,周围静的连一根针落下都能听见那么安静。阿龙心里想难道是自己的错觉?不可能啊,这个鸦雀无声的地方,只要有虫叫声一定是能听见的,何况是是那么的声音,不会听错的,再等等。不要急,阿龙蹲下身,感觉周围有许多蚊子在身边飞来飞去,还好他身着厚厚的迷彩服,但是脸部和手部位都露在外面,一会儿功夫就被咬的疼痛起来,他又怕拍打发出声音惊动虫,只好摇头晃手来驱赶蚊子,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正好是在一条干涸的河沟边的一座石板小桥上,阿龙感觉真的是进退两难。他怕走动脚步声惊动这条虫,尽管虫再无发声,但是他分明感受到这条虫的存在,正在和自己斗智呢!此刻阿龙心想:捉虫是多艰辛呢?这么看来,要是一条将军虫卖个千而八百的,也真的值。闲话少说,我们再来看阿龙是怎么样来捉这条虫的。又熬了一段时间,终于又传来了这条虫的叫声,果然不出所料,虫的叫声就在阿龙头上近两尺处传来,这个已经很接近虫了,阿龙果断打开手电,一瞬间,他发现了这条虫的头部,真巧就是一块石逢之间的小洞口里。大家都说,虫的脸部要像狮子脸,意思就是宽大厚实,那么阿龙此时此刻见到的这张蟋蟀的脸,就是百分之百的狮子型脸,就连黑色的牙帘都看的清清楚楚。虫一见光亮马上退缩回去,阿龙是捉虫好手,他知道,这条虫,你只要不破坏掉虫爬进爬出的路径,那么一会儿虫回老地方爬出来鸣叫的。趁这个时间段,阿龙把扑捉虫的工具拿出来用牙咬住微型手电,一手拿网罩,一手拿钢针,随时等待扑捉这条虫的机会。只要虫再在老地方鸣叫,那么绝不放过扑捉的时机。说机会,机会就来了,这次这条虫没有间隔很长时间,只过了会儿又开始叫了,从声音传来方向判断还是老地方叫,于是,阿龙打开手电,看见这条虫就罩上网去。大概是因为网罩上去太猛,也不知道是后面钢针没有来得及插进石缝里,那条虫蛇一般游了回去,完了,这下惊动了虫,恐怕今晚是再不会出来了。阿龙心里那个懊悔啊,不谈了,一屁股坐在河床地下,像个漏气的皮球瘫软下来。这时候从远处慢慢传来了走近的脚步声,阿龙知道这个一定是一起来的安徽人。阿龙从河沟里起来,迎了上去,果然是安徽人他们几个,阿龙把刚才的情况说了一遍,安徽人没说啥,只是很镇静的对阿龙说:”大哥不急,等会我们一起来捉这条虫。
  阿龙无语,也只要这个办法了。耐心等吧。或许这条虫还会出来。天还是黑的如漆一般,一阵风后,夹着雨丝飘洒到阿龙脸上,不好下雨了,天公也不作美吗?阿龙心情绝对是失望之极。安徽人拉起坐在河底的阿龙,两人急步走到河沟十几米远的一间老乡的住房屋檐下,算是躲躲雨。这功夫,阿龙才想起问安徽人捉虫情况,安徽人说,捉住几条感觉还满意的虫,不过他说,今年好像青虫特别少,这里应该是出单色面青虫的。“哦。”阿龙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他想起自己刚才在竹林里捉到的那条青虫,虽然拍子小了,不过色还纯,牙,对,刚才只顾看色忘记看牙了。于是他问安徽人:“这里出的青虫一般配啥牙色啊?”“基本都白牙多,而且是那种带点黄色的白牙,就如一本蟋蟀书里说的骨头牙色。”安徽人回答着。从安徽人话里,阿龙感觉他对蟋蟀非常研究,下了不少功夫。谈话之间他们一下同时听到了蟋蟀的叫声,这叫声在静谧夜色里显得特别响亮。有戏!阿龙一下兴奋起来,和安徽人一起又来到刚才那条虫叫声的河沟边,不过这次叫声方向有点改变,在靠近原来叫声一米左右的地方。这下,他们两人做了分工,阿龙打开手电和网罩,随时准备捉虫,安徽人也拿着手电和钢针,随时准备堵住蟋蟀回退去路,帮助阿龙捉虫。这时雨也停了,天助我也!阿龙一阵狂喜。这下他们很轻松的逮到了这条蟋蟀,在两个人的手电光下,他们看到清楚地看到那条虫已经换了一个新的洞口,而且这个洞口前面石缝口大,后面有一条很长但是很窄的路径,只见安徽人把钢针往后面慢慢插进石块窄小的缝隙,堵住了这条虫爬回去的路。大虫就是大虫,不跳不蹦,一见后面退路被挡住了,又慢慢回转身来,这时候阿龙早把网罩套住了洞口的出处,安徽人轻轻拨动一下钢针,这条虫感觉后面有威胁,头也没回就直直的从洞口爬了出来,恰好落进了阿龙的网罩里,虫就这样被阿龙逮住了。
  当阿龙和安徽人从河沟里爬上来,他们发现天空开始微微发白,远处也传来了几声公鸡的报晓声。天快要亮了,要是再晚个十来分钟,恐怕今晚这条虫就逮不住了,真的算走运啊。
  这次捉虫,阿龙和安徽人他们几个,各有收获,成绩不小。只是同去的安徽人一个朋友,夜里捉虫时没注意小腿被啥咬了一口,上车后才发现,肿起老大一块,幸好阿龙带着特制的云南白药,这种药对在野外被虫或蛇咬有很好的疗效。阿龙在武警部队当兵时,野外训练都带着这些药品,以防万一,后来养成习惯,只要出门,尤其是收虫,捉虫,阿龙总是把药带在身边,不想这次真还派上用处了呢!
  阿龙和安徽人捉虫回来后,他们各自把捉到的蟋蟀整理了一下,安徽人他们捉虫情况就不一一介绍了,这里就阿龙捉到虫说一下。阿龙这一晚一共捉到大小36条,其中比较看得上眼的七八条,最让阿龙喜欢的是那条河个沟里捉到那条虫。回来落在罐子里,阿龙细细观察了,这是一条青虫,白斗丝之间显见网格,俗称:斗丝搭桥。而且极细极细,清爽透顶。一副阔厚血色红牙,齿尖黑色,牙帘很小色黑,青锋翅尖而长,无疑就生相称为:上将军红牙青不为过。还有就是竹林里逮到那只青蟋蟀,牙看了,一副白牙,而且色糯根粗,十分了得,阿龙也很喜欢。其他也很有几条不错的虫,这里就不作介绍了,等以后养斗时再来论述。隔天阿龙和安徽人他们一起又去那边捉了一晚,也有不菲的收获,但是没有第一天来的好。这样,因为阿龙假期已到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回上海,再三谢过安徽人后,阿龙结束了这次去山东、安徽收虫,捉虫的旅行。那么接下来,繁琐辛勤的养虫事宜又摆在了阿龙面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3-4-5 07:30:4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
3#
发表于 2013-4-5 07:30:4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点评

[color=Red上茶]  发表于 2013-4-5 19:15
4#
发表于 2013-4-5 08:41:3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soso_e160:}

点评

上茶  发表于 2013-4-5 19:14
5#
发表于 2013-4-5 08:59:3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了!

点评

上茶  发表于 2013-4-5 19:14
6#
发表于 2013-4-5 09:31:5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马总编{:soso_e179:}一定要顶

点评

[color=Red上茶]  发表于 2013-4-5 19:14
呵呵  发表于 2013-4-5 13:51
7#
发表于 2013-4-5 10:47:4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看{:soso_e179:}

点评

上茶  发表于 2013-4-5 19:14
8#
发表于 2013-4-5 11:20: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点评

上茶  发表于 2013-4-5 19:14
9#
发表于 2013-4-5 11:20:5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点评

上茶  发表于 2013-4-5 19:13
10#
发表于 2013-4-5 12:24:1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0:}

点评

  发表于 2013-4-5 19:13
11#
发表于 2013-4-5 13:52:3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点评

哈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3-4-6 17:51
你真好好的  发表于 2013-4-5 19:13
12#
发表于 2013-4-5 15:13:0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点评

靚 帥  发表于 2013-4-5 19:12
13#
发表于 2013-4-5 18:44:38 | 只看该作者
{:3_294:}

点评

多謝  发表于 2013-4-5 19:12
14#
发表于 2013-4-5 21:35:41 | 只看该作者
您当主编有点屈才了{:soso_e113:}

点评

你在逗我開心  发表于 2013-4-6 05:34
15#
发表于 2013-4-5 22:24: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马哥的好帖,我真想一气看完123{:soso_e179:}

点评

今天讓你看完  发表于 2013-4-6 05:34
16#
发表于 2013-4-6 21:03:4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点评

多謝  发表于 2013-4-6 22:08
17#
发表于 2013-4-7 02:46:4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82:}辛苦!

点评

多謝  发表于 2013-4-7 05:39
18#
发表于 2013-4-7 08:41:0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点评

多謝  发表于 2013-4-7 21:50
19#
发表于 2013-4-7 11:25:0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点评

多謝  发表于 2013-4-7 21:50
20#
发表于 2013-4-7 14:45:0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后续故事

点评

收蟲 養蟲 斗蟲已全發表   发表于 2013-4-7 21:49
21#
发表于 2013-4-7 23:27:06 | 只看该作者
老将军 发表于 2013-4-6 21:03

{:soso_e181:}
22#
发表于 2013-4-24 20:11:1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soso_e182:}{:soso_e181:}{:soso_e160:}
23#
发表于 2013-4-26 03:20:0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24#
发表于 2013-4-26 04:49:33 | 只看该作者
意犹未尽啊!
25#
发表于 2013-4-26 08:36:2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0:}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1 18:40 , Processed in 0.20295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