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微说虫色之激素色的升级版——“免疫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2 15:4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oso_e113:}


虫网枭雄不落,奇人异士堪称永恒的风景。偶闻激素色破解色光一说的鼓舞人心,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遂于雅兴之外、己能之内,微说虫色之我见之“免疫色”。

形主外见种见力,色主内见行见性,软硬协调方得造化。如大家所言,色有情则虫路正;青、黄、紫为虫之基色,何为基色,当然和遗传基因、生长环境如土质、气候、温湿度、饮食不无关系。

虫之初幼期所带基色为出土(缸)色,即取皮色和肉色比重大的定色。相对而言淡色比深色更易辨之,如正青和淡黄。虫之中壮期为多变阶段,肉色泛出、表皮增色或卸色,及最重要的虫体升光都将极大影响整色走向,如黄光淡青和滕花淡紫。虫之未衰期为回光返照皮色弱化底色泄漏(类似于起油),如暗黄和茄皮紫。先不说在光线反射下的结构色差异和肉眼分辨率的度数几何;就这虫体成熟度引发的基色变化就已经是场见仁见智的众说纷纭秀;更别说什么蓝+黄变绿、蓝+红变紫的组合色了,能整明白的非色鬼难当。当然关于青升蓝、黄紫升红的归纳,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无功有苦也。

然,透过现象看本质。众所周知,虫体表皮是由薄外层和厚内层的非细胞性层状结构组成;蛋白质、脂肪、几丁质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其硬蛋白质和苯醌素组合成的机械屏障和化学屏障,对于虫体防范细菌、病毒、原生物的有效性在颜色上的呈现。也就是说表皮色越浓越清晰,质感越细腻、老陈、厚实,防护效果越佳,是虫体免疫力强健的佐证(表皮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增厚,可以肯定的说表皮的性状和厚度与真菌感染有密切关系)。至于何色何彩那都不是重点(如果说青忌红,那晚路大将红头青又作何解)。

再者,真菌的入侵,少数可绕过防护皮层通过气门进入气管内。此时,虫子的体液将开启其抵御入侵的内部屏障。整个过程将展现为——1.血红细胞中的浆细胞对于体积较小的入侵者的吞噬作用。2.血红细胞对于较大的入侵者的包裹即囊化作用。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体液的防御动作将引发其颜色的变化。这点较白虫的透明色而言,野虫的体液会有呈微黄、微绿现象。这种体液的色化现象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虫体的免疫系统的强健程度。对于日后的虫体开光定色有着相当的承载意义。(白虫的色暗或力竭是比较普遍的病态现象)

综上所述,作为大自然优胜略汰,弱肉强食的简单生命体。小小虫儿是否具备强大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而作为解读其微观世界的外在体现的“免疫色”不乏趣意。当然,此文和大神们是否能在斗栅前耀武扬威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作为对于虫趣的调侃却可以有一番茶余饭后的一席之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4-4-22 17:02:2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3#
发表于 2014-4-22 17:10:05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4-22 17:10:08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4-22 18:14:2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soso_e163:}
6#
发表于 2014-4-22 19:07:3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
7#
发表于 2014-4-22 19:51:01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4-22 20:02:4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9#
发表于 2014-4-22 20:50:4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好文!
10#
发表于 2014-4-24 11:01: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 ̄)b
11#
发表于 2014-4-24 11:48:3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60:}
12#
发表于 2014-4-24 11:56:20 | 只看该作者
好!学习了{:soso_e179:}
13#
发表于 2014-4-24 14:01:32 | 只看该作者
顶起{:soso_e181:}{:soso_e179:}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如此好文难得,虽没有虫王将相之英姿精彩,却有虫王将相之必须内涵,选养斗和份虫不可不知。
14#
发表于 2014-4-24 15:53:4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15#
发表于 2014-4-24 16:22:35 | 只看该作者
契合实际的总结,有助于大家共同提高,感谢楼主无私的分享{:soso_e181:}
16#
发表于 2014-4-25 15:56:0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17#
发表于 2014-5-26 17:52:09 | 只看该作者
色论!{:soso_e121:}
18#
发表于 2014-5-26 19:52:22 | 只看该作者
深奥{:3_294:}{:3_294:}
19#
发表于 2014-5-26 22:44:59 | 只看该作者
专业,精细,一代虫痴。{:soso_e179:}{:soso_e160:}
20#
发表于 2014-5-27 16:06:15 | 只看该作者
您真细!
21#
发表于 2014-5-27 16:11:43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表皮色越浓越清晰,质感越细腻、老陈、厚实,防护效果越佳,是虫体免疫力强健的佐证"是文章的重点,但是颜色千差万别,具有良好免疫色的将虫,早秋的颜色是什么样呢?能举几个实例充分阐释一下吗?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0:00:31 | 只看该作者
你好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抽象和传统,由于白虫的崛起,看虫的时间观被打乱。大致上早秋或虫龄早期,皮色应以“干”为上,质感很重要,至于何为质感就是经验和悟性的问题了。顺便说一下,有很多老法师都认同过一点——有许多好虫是从出土到老死基本上颜色不变的。
23#
发表于 2014-5-28 17:35:13 | 只看该作者
上网真好能长见识好文章。
24#
发表于 2014-5-28 18:29:14 | 只看该作者
小虫痴 发表于 2014-5-28 10:00
你好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抽象和传统,由于白虫的崛起,看虫的时间观被打乱。大致上早秋或虫龄早期,皮色应以 ...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8 02:01 , Processed in 0.1476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