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0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早秋蟋蟀挑选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1 22:1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晃又是收蟋蟀的季节了!我记得有一篇文章专门分享早秋 蟋蟀要领的!现在找到了!在此给大家分享下!祝大家都能收到将军!!!
  闲话不表,入正题。通过“上、中”篇咱们的分析预判,暂时定性为:“劣虫”不算是条很高级的蛐蛐,也就是条能玩玩的虫。此时,咱们再运用另一套方式反推,来检查、验证一下,前面的预判是否有失误。

  请看图 --



此时,咱们运用一套“整虫实际虫龄与各部位生理年龄比对法”来检验此虫整虫各部位发育的完整性和统一度。
上图:
  A 部分所示为早秋蟋蟀虫身尚雏嫩期时,头毛覆盖的大致情况(我们可给80分);
  B 处所示为早秋雏嫩期项毛覆盖情况(80分);
  C 处所示为早秋雏嫩期翅面浓郁度及翅筋走势、翅纹密度(此条三者综合只能给60分);
  以上A、B、C三部位硬件表现与其实际生理年龄所应有的展现相统一。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
  D 处所指两跳腿腕关节韧带丰润度及腕关节色素沉积情况展示。通过放大图,我们看见其跳腿整个腕关节体系中,韧带丰盈,表面光泽度高,张力较强。结合收虫的时令 --  8月初,我们可以推测D处的成熟度,要偏早于A、B、C三处。大约早一周到十天左右(单论D处“丰盈、润泽度”的话,可得80分,若结合A、B、C处来看,D部位只能得60分);
  E 篮圈所标注E部位指铃门表皮色素沉积度。就整虫A、B、C、D情况来看,E处色素沉积度属“偏迟缓”。大致上是不及格(30分);
  F 处篮圈所示为腿刺根部色素沉积情况。根据我们观察野生蛐蛐大地自然蜕壳后,周生色素上色情况,再结合此虫8月初期蛐蛐出土及捕获情况综合判断,其处的色素沉积大约为蟋蟀蜕壳 3 - 5 天所应有的展现。此种表现,大致为中等(60分)。
  A、B、C、D、E、F 各处小分想加后,其虫平均得分为62分。我们使用“蟋蟀各部位生理发育度是否一致的预判法”,例虫所得的综合分基本于“使用历来延续的老法”预判所得的综合分相差不大。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 --  早秋,虫出土一周内,观察蟋蟀周身色素沉淀及上色情况十分重要与必要。此系骨相选虫法的一种方式。了解并学会熟悉运用的话,对预判蛐蛐整体今后皮壳发育厚薄度的走势,有相当实在的好处。

  我们就可以大体上在早秋收(捕)获后的数小时或数天内,对其有了基本定位 --  例虫今后能小玩,不宜过大。

  以江南周边为例:依据例虫淡紫门类的种性、产地为河南延津县周边十公里内、出土期为8月初期(上旬的某天),我们使用南方的薄壁盆,早秋老法的“湿、干,素主荤辅饲料喂养”预判它的最佳生理大约在9月23号秋分前来到。

  又,依据其虫身各部位实际生理年龄的不尽统一情况,外加早秋8月上旬出土,早秋饲养中,可能会遇到环境温度高于30°C以上的情况。因此,如一切均在预料之内的话,9月23号秋分往前再提早一周,9月15号,大致上例虫便步入高峰期。

  以上,向朋友们介绍了两种早秋定位预判法,两法还涉及到许多小项。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日后断加以训练及应用,您的相虫眼力一定会发生实质性飞跃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4 分享分享1
推荐
发表于 2018-7-10 21: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7-10 23:26 编辑

“我们就可以大体上在早秋收(捕)获后的数小时或数天内,对其有了基本定位 --  例虫今小玩,不宜过大”。通过上面的方法,答出这样的结论,也算是够精益求精的了。不过咱想问个问题:到虫走下坡,进入衰退期时,原先早熟部位,是否也会先于那些晚熟部位,早衰哪?一般而言,如果大关节质地确实够好,那蛉门质地就不会差;如果蛉门质地确实不好,那大关节质地就不会真好。这是个早显晚显的问题。虫道有句俗语:窥一点而及全貌也!………仅作交流!
2#
发表于 2016-8-1 22:49:15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好像过去五痴发的?
3#
发表于 2016-8-1 23:29: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有见解,赞一个。
4#
发表于 2016-8-2 10:37:2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5#
发表于 2016-8-2 11:42:22 | 只看该作者
{:3_292:}
6#
发表于 2016-8-2 12:24:42 | 只看该作者
头像被屏蔽
7#
发表于 2016-8-2 12:26: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16-8-2 13:00:02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8-2 13:39: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楼主有心人
10#
发表于 2016-8-2 18:06:20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11#
发表于 2016-8-3 10:46:54 | 只看该作者
复杂不实用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20:54:2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复杂不实用了!我在优化下!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鼓掌的~谢谢大家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3:20:46 | 只看该作者
收虫前在巩固学习一下。
15#
发表于 2018-7-10 14:28:24 | 只看该作者
嗯,蛮新鲜的,可以参考
17#
发表于 2018-7-10 21:22:14 | 只看该作者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wj..
18#
发表于 2018-7-10 21:56:01 | 只看该作者
好是好,就是一天挑不了两条虫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1:46:15 | 只看该作者
rettco 发表于 2018-7-10 21:56
好是好,就是一天挑不了两条虫

好事多磨~慢慢来~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9 02:19 , Processed in 0.11601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