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揭秘山东宁阳县蟋蟀比金贵背后的隐秘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7 21: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蟋蟀比金贵

记者◎贾冬婷 王丽娜


每年8月,默默无闻的山东小县城宁阳就会变成魔幻现实的“蟋蟀王国”:方圆十几公里一下子涌入十几万人,成了全国最大的蟋蟀马路市场。提着篮子的妇女“千手观音”般掀开手里神秘的小罐,说不定哪一个就会幻化出成千上万的金钱。

  “啧啧!那可是只‘老白青’,白大头,配戴老虎钳子的白牙,百年难遇!”9月初,宁阳的蟋蟀季已进入最后的疯狂,一只身价1.4万元的“天价虫”纪录正被人津津乐道。

  “那是8月17日晚上,我亲眼所见。”坐镇“灯光市场”收虫的老柳言之凿凿,“是天津的大户老乐明从虫贩健儿那里收的,开价3万元呢!正所谓1000元看两牙,2000元细皮嫩肉,3000元虎头尖翅。再往上,看属于青、黄、紫、白中哪一种名虫,价格才能上万元。”

  第二天早晨的“黑风口”早市,记者又听到了另一个版本,只不过时间地点换成了8月17日早晨的“黑风口”。“老乐明就在旁边那张桌子上收的,他每年来了都坐同一个位置。更奇的还在后头——”摆摊卖早点的刘五慢悠悠品了一口茶,“过了5天,老乐明又开着他那辆‘林肯’来了,还在那张桌上,但一来就怒气冲冲,吓退了围拢来的卖虫者。他从罐子里取出一只虫,狠狠摔在地上——什么1.4万元的虫王,这是只‘白虫’!怪我看走了眼!说罢拂袖而去。众人围拢一看,这可不就是那只传说中的‘虫王’么,已经被摔得稀烂。围观者议论纷纷:老乐明这跟头摔得大,‘白虫’是一种人工饲养出来的温室虫,个头大,精神,但中看不中用,没斗志。被人高价买去,一周之内就会现了原形。老乐明从那以后就没再出现了,肯定是受了打击,回天津了。”

  “虫比金贵”——这几乎是每一段宁阳蟋蟀故事的开头。每一只“天价虫”传奇都让这里的财富梦想更为疯狂,而支撑这一财富链条初级环节高价的,是其后端隐秘的赌博市场。

  宁阳虫,蟋蟀第一村的 “虫经济”样本

  下午17点多,古城村里的捕虫小分队就陆续出发了。他们装备统一:与玉米叶和青草颜色相近的迷彩服,头戴矿灯,手持捕虫网,肩荷装蟋器具,骑摩托车或者租面包车出发。

  村主任刘明新说,像这样每晚出动的“撬子手”占全村人数的60%。每年的立秋至白露的蟋蟀季是村子里的“秋节”,正值农闲,家家户户都锁门,老老少少齐出动,平时东扯葫芦西扯瓢的人不见了,都去捉蟋蟀去了。“秋节”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因为既能听蟋蟀的叫声,又能挣钱致富。

  “入夜了,青纱帐里的玉米比人还高,叶子刺得脸生疼,蚊子乱咬,甚至都钻进耳朵里,睡不成觉,可一旦听到蟋蟀出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撬子手”刘洪刚对记者说,一般“大虫”要4点后才出来,静静听,只有两三声的沉稳叫声,仿佛在这边,又仿佛在那边,捉摸不定,运气好的一晚上能遇上一两个大虫。就这样,猫着腰在玉米地里走上两三百米,再猫回来,一直到早晨7点才回来。

  前一天早上4点多,一个村民逮了个“大虫”,经识别是青大头,最起码可以卖到2000元。回去后很快一个上海的客商就听到了信,以3300元买走。刘明新说,像这样的好消息在村子里传得很快,比如是10点卖的,到了10点10分,全村人就都知道了,比新闻记者发布消息还要快。“如果谁逮的一只蟋蟀能卖到1000元以上,就会高兴得一天一夜睡不着觉。你想吧,普通人一个月上班能挣多少钱?一只蟋蟀卖到1500元以上,捉蟋蟀的人就要请客,请当天和他一同去捉的所有人去镇子上的小饭店喝酒庆祝,通常花费在300元左右,还要给村子里的人发好烟。”
全国蟋蟀以宁阳最有名,宁阳以泗店最有名,泗店以古城最有名。古城蟋蟀个大色好,骁勇善斗,兴于唐宋而盛于明清,历来是贡品,被誉为“江北第一虫”。刘明新说,古城土地肥沃,酸碱适度,土壤富含磷、钾,这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蟋蟀”。

  据村里老人说,古城是大周时期曹国舅的后花园,后来演变成县城,《三国演义》里有记载,“兖州三百里,关公占古城”。那个时候,蟋蟀只是妃嫔们听叫解闷的工具,真正出名的是从清朝开始,从蟋蟀谱上可以查到很多“将相”和“虫王”级别的蟋蟀都来自这里。

  上世纪40年代,天津人最早来古城逮蟋蟀。原宁阳县蟋蟀研究会理事长王际云对记者说,他的第一任师傅常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原来是光绪皇帝的虫师,通过宫里的蟋蟀谱知道了这里的蟋蟀有名。

  一开始,卖蟋蟀也就是几分钱,村里人更愿意要电池、灯泡、手电筒之类的工具,这在当时是很高级的东西,可以逮到更多蟋蟀。刘明新还记得,有一家人用逮蟋蟀一个季节攒的钱,买了一辆青岛生产的“大金鹿”牌自行车,153元,相当荣耀,让人羡慕了好几年。1986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外地人的到来,古城蟋蟀价格也开始上涨,好的就能卖出二三百元,相当于现在几千元的,逮蟋蟀的人也猛增起来。90年代后,在一些有头脑又有捉蟋蟀经验的人中开始产生蟋蟀贩子,比如刘洪刚。

  像村里的其他小孩一样,刘洪刚从小就拿自接电池的手电、形似红缨枪的铁钳子、红铜丝编成的网去抓虫,后来技术慢慢提高了,成了古城有名的“撬子手”。但即便如此,一家一季能卖600多元钱就很好了。1991年,因为有了一些名气,上海人开始邀请他带虫去上海卖。“一个来回加上在上海卖虫是10天左右,一次净赚1000多元,一个蟋蟀的季节能跑三四个来回。你说捉虫和贩虫哪个赚钱?”刘洪刚从此成了专门收虫的“二道贩子”,从小虫到大虫,现在一季也就是收30多条虫而已,只收2000块钱以上的。他说:“信息时代嘛,都是别人打电话来找,一个月的话费就1000多元。有人直接到家里或是村口租赁的蟋蟀销售处。”

  像刘洪刚这样的大贩子毕竟是少数,古城村只有七八人。刘明新说,村子里的人毕竟经济能力不强,销售渠道也比不上外面来的贩子,大多数是出价在200元以下的小贩子。

  古城的蟋蟀出名早,它为宁阳的“虫经济”提供了样本。村主任刘明新说,“秋节”期间农民的收入占到全年收入的一半,比如今年,8月以来全村增收了200万元,平均每人5000元不成问题。但现在古城村里的蟋蟀早名存实亡了,宁阳地区都比以往少了许多,“撬子手”们越跑越远,要坐车去几百里地之外的地方逮。“过去抓虫一般以半夜至凌晨为主,头上戴着小矿灯一条拔一条拔撬过去,抓到大虫收起装罐。小的和雌的一律放生。现在大的小的,雄虫雌虫一起抓,几乎是在赶尽杀绝。晚上抓了不算,白天又有一拨去轮着轰炸。”

  “县里曾出台地方性法规,禁止捕捉雌虫以增加繁殖,根本不管用。雌虫都在市场上成袋批发呢!”中华蟋蟀研究会副主任刘德强说,全民疯狂捕虫造成这一资源急剧减少,好的就更稀有——宁阳“虫经济”的金子越发难淘了。

注:来自网络!虽不是新闻,但对没有看过的我来说,依然是新闻!我想和我一样的虫友还有很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1:31:25 | 只看该作者

赌博,斗虫的台前幕后

  捕虫、养虫、卖虫的高潮疯狂已经消退,斗虫的大幕才刚刚拉开。9月8日,宁阳县一年一度的“全国蟋蟀友谊大赛”又要开赛。盛大的开幕式在县人民会堂前举行,长长的红地毯上,6名鼓手敲击38面擂鼓,还有狮子队、旱船队,共奏一曲《蟋都雄风》。

  会堂主席台的聚光灯下,斗蟋已经开始。两虫相遇,斗口连连,快如鸡啄米,转眼十几口,一虫将对手咬得手忙脚乱,不再展翅鸣叫……几个回合下来,小小斗格内胜负已分:“宁阳泗店队战胜上海队!”台下欢呼声四起。

  参赛队共有32支,16支来自宁阳本地,另外16支打着“上海队、苏州队、天津队……”的旗号。“初赛结果都是宁阳队获胜。其实这些队全部来自本地。”王际云说自己最近几届都不去看了,“第一届更离谱,号称‘国际’,有英国队、美国队……一个‘老外’都没有,都是本地人。”

  王际云说,县里的比赛就是表面文章,其实放在聚光灯的高温下,蟋蟀都没有斗志了。而且,现在还不到斗虫时间,还得养一段时间,一般要到9月中下旬最合适。

  大赛主办方是宁阳的中华蟋蟀研究会。副会长刘德强承认,县里各乡镇的参赛积极性确实不高,都是政府指派的,“只有第一名有5000块钱奖金,怎么能吸引花高价买来的‘虫王’、‘将军’们来参赛呢!”

  高价虫都成了地下赌场里的诱饵。张强说,他们过两天要先在宁阳搞一次赌场热身,“说不定能赢上几万块呢!”这还只是开始,好虫要送到上海、西安、天津等地的赌场,一路路打下去,赌注会加高到几十万、上百万元,“老板赢了,我能拿到40%的分成”。

  张强说,各路名虫到了赌场后,不能先入场比赛,要先在赌场内“公养”5天。公养室要上8道锁,经8个人才能打开门。室内经高温消毒,有手术灯保持光线和温度,只允许养师穿白大褂进出其中,像手术室一样。“为什么要养5天?就是为了防‘药水虫’。药水虫就是涂了兴奋剂的虫子,刚涂上两三小时药水气味扑鼻,对方蟋蟀都绕着走,而这蟋蟀则飘飘欲仙,死缠烂打。但24小时后药水失效,5天后上药的虫子就不行了。”

  5天后,根据大小配对上场,开斗。赌场分A、B、C三种,场子里全是坐凳子观战的人。先斗C场,1000元起价。如有人接招应战,两虫开斗,胜者可去2000元起步的B场,最后是5000元起步的A场。一旦接招,双方的朋友应和加价,像A场一般可以抬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场,为蟋蟀而疯狂。

  “虫王是斗出来的。”张强说,高价虫不一定会赢,低价虫不一定会输,这更刺激了赌场上的孤注一掷。“去年老乐明花了1.8万元从宁阳虫贩卫东手里买了只蟋蟀,在赌场上已经斗了六路不败,结果第七路被一只3000块钱的蟋蟀给一口咬住,输了80万元。”

  因为要在宁阳赌场里搞热身赛,张强带记者去找本地“收虫第一人”健儿商量,就是卖出今年1.4万元纪录的虫贩。“1.4万元并不是纪录,今年虫价高,我上万元的卖了好几只,最高的1只虫2.3万元呢,是只青大头,超级虎钳嘴,挂尖刺的牙比身子还长,这可是千年一遇啊。”健儿洋洋得意,“我这几只好虫,能在上海、天津赌场里所向披靡!”

  提起前几天老乐明在众目睽睽下把那只1.4万元买的虫给摔了,健儿神秘一笑,“这是心理战术——那摔死的虫是只替死鬼,造成虫王已死的假象。否则,别人都知道他有只1.4万元的虫,谁还敢接他的场子?”-

注:与虫友分享,本就是乐,乐在其中!

[em27][em27][em27]
3#
发表于 2008-1-7 22:36:44 | 只看该作者

赌!赌!赌!

[em06][em06][em06]
4#
发表于 2008-1-8 03:28:04 | 只看该作者

赌字,贝,者。人(或称为者)与钱太近,完了!

[em10][em10][em10][em10]
5#
发表于 2008-1-9 11:11:25 | 只看该作者
雌虫都在市场上成袋批发呢![em12][em33][em42]
6#
发表于 2008-1-9 11:36:57 | 只看该作者

提起前几天老乐明在众目睽睽下把那只1.4万元买的虫给摔了,健儿神秘一笑,“这是心理战术——那摔死的虫是只替死鬼,造成虫王已死的假象。否则,别人都知道他有只1.4万元的虫,谁还敢接他的场子?”-

[em06][em06]
7#
发表于 2008-1-9 15:56:2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

[em17][em17]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3 04:38 , Processed in 0.1307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