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所有虫书上都看不到什么的,不误人子弟就不错了。有的写书的名人更恶心,虫是懂的,真正经验是不愿意 ...
精辟!{:3_293:} {:soso_e128:} 书,一家之言罢了;人,爱干嘛干嘛{:soso_e113:} 李老师二十年前的东东,
LZ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必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人家至今照样可以再版赚钱,
可见也必有其可取之处,
期待大作!
呵呵…… 人各有志, 不能强求! {:soso_e113:} 国虫爱好 发表于 2011-8-19 0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内容的好与差.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观点不同所以产生的感受和认知各不相同,大千世界有容 ...
同感{:3_293:} 做为基础入门的书看看,还是不错的。作为同一条虫来看,各人所学知识和经验都不相同,理解也有所不同,争论本存在。 首先声明啊,出书的几位大师咱是谁都不认识啊。看过几本李嘉春先生的书,确实有些地方跟楼上说的差不多,具体怎样,不敢下判断,毕竟我也就一小青年,不是专家。
其次,李嘉春书中的部分观点,还是有一部分人接受的,比如我们本地一位前辈(已经去世了,不便提及姓名),比如,虫早秋进盆后的食量控制,基本按照李嘉春先生的观点进行。个人观察,虫子进斗圈后容易起楼子,总体效果不理想。好多虫子被浪费是肯定的。其中济南一网友跟我聊起此前辈的虫子时,无意中与我的判断吻合。
当时济南一网友跟我聊起我们本地的高手,专门聊起此前辈,据济南虫友说,是因为有亲戚与此前辈是邻居,虫季时去前辈处拜访,前辈随手给了一条虫子,结果此虫子在济南立盆!!!由此对前辈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跟前辈聊起此事时,证实确有此事,但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上述的情况。具体如何印证的,不再赘述了。 喜欢就是好的,不喜欢,就一无是处,这种观点要不得。{:soso_e183:}见谅 {:soso_e113:} 出书,说到底一个钱字了得{:soso_e120:} {:soso_e128:} 能赢钱就是水平高的{:soso_e120:} 我不懂,也知道它和青,黄沾不上边,具体是什么紫那还得看蛐蛐,我说的靠谱吧?{:3_279:} 嘉春先生是我们前辈,我们应该尊敬他!
书嘛,是写给爱好者入门看的,当然在高手眼里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呵呵,当你扔掉书本时,也就可能是登堂入室之时了。。。。。。 元芳你怎么看啊? 和吴X传比至少老李没有P照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