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4 18:23:58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5-3 07:07 编辑

竹夏

木子李 发表于 2012-4-4 19:06:33

nuelin 发表于 2012-4-4 1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好些人挺捧着这个帖子的,我表明立场,不同意。不同意就一定要说明我自己的观点吗?朋友有点逻辑好不好 ...

你凑什么热闹,那么深奥的问题是你能明白的吗?

nuelin 发表于 2012-4-4 19:29:11

木子李 发表于 2012-4-4 1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凑什么热闹,那么深奥的问题是你能明白的吗?

{:2_226:}

沙皇寿星 发表于 2012-4-5 11:03:13

{:soso_e183:}

永远的雷神 发表于 2012-4-5 13:52:09

百花争鸣好!{:soso_e179:}

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5 21:11:57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5-3 07:08 编辑

酸夏

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5 22:19:23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5-3 07:09 编辑

仙夏

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6 11:30:19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5-3 07:11 编辑

甜夏

口水玻璃瓶 发表于 2012-4-6 23:11:10

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5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经谱只有青色,黄色等,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青门。黄门......青种,黄种........这种说法对蟋蟀有一种 ...

既然我们引入五行作为元素了,或许真的可以探讨下是否可以结合五色辨别虫性:木为青;火为红;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
“亦或许存在虫性相克呢?”提个假设命题先啦~{:1_199:}

最高指士 发表于 2012-4-8 10:55:35

{:soso_e181:}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与必然性。用五行论虫,有何不可。我们追求完美,甚至可以幻想,但事物多少是有瑕疵的。选虫力求准确,快速是目的。但理不可不明,过程是复杂艰辛的。观一点而晓其它,必先知其重要与次要之分。事半而功倍也。
选虫的方法,如同爬山。各人选择的路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望同好共勉之。

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8 12:01:17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5-3 07:12 编辑

京夏

最高指士 发表于 2012-4-8 15:29:49

{:soso_e181:}白清黄先生好,你的知识面很广。能够无私的谈自己的观点。说实话我不如你。欢迎有机会来杭州蟋蟀研究群坐坐。[群号;89502178]
希望在有些方面能够和你达成共识。

口水玻璃瓶 发表于 2012-4-8 23:14:53

最高指士 发表于 2012-4-8 15: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白清黄先生好,你的知识面很广。能够无私的谈自己的观点。说实话我不如你。欢迎有机会来杭州蟋 ...

我也是,非常景仰……
{:1_180:}

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9 08:27:20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5-3 07:14 编辑

黑夏

沙皇寿星 发表于 2012-4-9 10:32:57

{:soso_e183:}

秋高气爽 发表于 2012-4-9 12:00:38

白清黄 发表于 2012-4-2 1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虫的搭桥开花.......
我已经表明了我对蟋蟀的功力不深,所以对搭桥开花,可能在理解上不够准确,
所以我 ...

项一记{:1_178:}

黑黄大头 发表于 2012-4-9 14:37:22

{:soso__862913255465822341_2:}

kdc999 发表于 2012-4-9 15:21:50

本帖最后由 kdc999 于 2012-4-9 15:22 编辑

对于斗丝的'型’、'色'前人已总结的很多,现今也在沿用,但问题是前人限于当时条件,仅凭肉眼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观察到的毕竟浮于表面,因而所得结论难免有局限与偏面;虫看不到底也在所难免!现今随着科技发展对虫观察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提高,对虫选、养、训的认识已超越了前人,有些还是颠覆性的,更不要说虫的局部了。

木子李 发表于 2012-4-13 16:21:20

顶起{:soso_e163:}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