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荡
发表于 2013-3-6 22:01:53
还有,还有。
为什么虫子看不到底?
因为他是活的。
为什么活的看不到底?
因为活着就会有变化。
知道如何看变化么?
现在说的轻重变化,只是十万分之一。
逛荡
发表于 2013-3-6 22:04:07
下了{:soso_e139:}
独爱青虫
发表于 2013-3-6 22:40:12
{:soso_e181:}
京城吴大帅
发表于 2013-3-7 07:07:41
学疏才浅 ,看不懂。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3-3-7 07:56:44
路过看不懂
再看一遍 还是看不懂
我晕
还是踹一脚屁股赶紧走人吧 {:soso_e120:}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7 08:59:58
逛荡 发表于 2013-3-6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白清黄,够骚,俺喜欢。
有了重色的问询,才有了把老子请出来这一出。
哲学,管他东西方的,不都是用一个 ...
昨天正巧和斗白虫的聊天,回家看见这贴,可能思维有些穿越,乱说一气,今朝看见楼主回复,就去网上查了下,须用下盆数日,身口坚硬,现出颜色:重色变轻色,为之并打;若轻色变重色、便可弃之,才可对并,如下门硬擸善斗者,选为上将。但以一、二个试之可矣,切勿多斗,有伤于虫也。
还是继续用,重色变轻色,为之并打,胡说八道。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7 09:10:30
因为楼主用了,【重色变轻色,弃 】而经谱是【重色变轻色,为之并打】,所以就没有必要去判明谁对谁错。先解决,【并打】,并--并字头上2把刀,那是肯定要动武。蟋蟀动嘴不动手,所以并打,应该是现在所说的试口,开茅,排虫之类的意思。如果这样的解释,大家觉得较为合理,没有反对,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并打,为什么重色变轻色,为之并打?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7 09:29:03
重色变轻色,为之并打,为什么?【同样要表明的是,我只是说点个人看法,不存在说的对,说错了这样的含义】你要是看了后,不觉得恶心,就签个到,最后来点意见,调动下人气。
重----<形> zhong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说文》
引重致远。--《易·系辞》。虞注:“坤为重。”
有事情,回来再.....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7 11:09:23
回来了,
从单独指出重色的角度来说,我是这么理解的,【可能没有表达清楚,可能错的离谱,】
重色指向黄色,黄色在中,土厚得水,故色显重,意思水难润下,而水在正北,纯阴为坤,火在正南,纯阳为乾,
水不润下,而得火炎上,浊水遇火,方显清明,这是蟋蟀内在的变化,气的变化,由于火的作用,重色变轻。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7 11:26:45
感觉解释古代的东西相当吃力,毕竟大家都不是古代人,我在【斗蟋随笔】中,曾经读到过这样一条,
----【黄厚墪】----山东宁阳,甲子年,海中金,此虫遍身黄色,牙大宽厚,红亮异常,....
xdp
发表于 2013-3-7 12:24:37
{:soso_e160:}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7 12:45:20
阴,古作“侌”,或加表示虚拟实体的“阜”作“阴”;阳,古作“昜”,或加表示虚拟实体的“阜”作“阳”。“侌”字从今从云,意为“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昜”意为“发散气体”。可见古人是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气体”和气体的“运动”这两个角度定义“阴阳”的
转自百度,这里就有包含了,重变轻为之并打的释义。
按照这样的分析延续下去,就会发现----
重=阴轻=阳重色=阴色轻色=阳色
转而又得出,轻色变重色,弃。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7 13:00:16
以上的解释,鉴于自个的水准,只能写到这样的程度,
在阴阳的基础上,联系斗虫,攻谓之阳,守谓之阴,能攻不能守,阴有不足,
善守不善攻,阳有缺也。
在选虫的时候,注重于蟋蟀的攻【发口】,也不能忽略蟋蟀的守【受口】。
既能发口,又能受口,便是阴阳。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4:07:44
白清黄,咱不带这样玩的,这也太闷骚了吧。{:soso_e128:}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4:14:58
对阴阳五行,咱只是一过客。正因此,对一些个事情的理解,出现短板很自然的事,可咱一个活人也不能让尿憋死吧,所以就只好另寻他途,直到遇到老子这段话,才有了峰回路转的那点意思了。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4:26:12
须用下盆数日,身口坚硬,现出颜色:重色变轻色,为之并打;若轻色变重色、便可弃之,才可对并,如下门硬擸善斗者,选为上将。但以一、二个试之可矣,切勿多斗,有伤于虫也。
从这段话来说,应指的是颜色的变化。重色,从颜色上说,指深浓的颜色。这样理解是否更顺畅些。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4:31:37
还有啊,白清黄,没必要非得把旁支的话说得圆成喽,大家本就是天马行空的胡侃着玩,那个较真了那个真就落了下乘了。{:soso_e120:}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4:38:45
当然了,以重色为紫,古来有之。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5:00:28
俺是【重色变轻色,弃 】,经谱是【重色变轻色,为之并打】。哈哈,管他呢,就一话题而已。
从理论上,重、轻二者的关系,老子说的很清楚了~重为轻根~细品这话很有味道。用【重色变轻色 】顺应重为轻根,弃是自然通畅;
从实践上,斗后的重色变轻,真个有些不妙才是。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5:18:52
这里不得不说,斗后的变色(色没了或变轻了),与养后的自然色变(色没了或变轻了),不可等同而语,因为斗是变量,增加了认知好坏的变数。
大事不好,这样过于严肃,不习惯这样,大大的不好。{:soso_e118:}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5:23:44
怎么成了两个人在这胡掰掰,这样很不好。欢迎好吹牛这一口的同好们,惊蛰到了,出来透透气。{:soso_e184:}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5:29:22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3-3-7 07: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路过看不懂
再看一遍 还是看不懂
飞雪同学威武,竟敢踢“老子”的屁股。{:3_276:}
值得庆贺
发表于 2013-3-8 00:17:51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成了两个人在这胡掰掰,这样很不好。欢迎好吹牛这一口的同好们,惊蛰到了,出来透透气。
{:3_276:}不吹牛.透透气行不?
值得庆贺
发表于 2013-3-8 00:21:02
{:soso_e139:}
白清黄
发表于 2013-3-8 10:20:05
逛荡 发表于 2013-3-7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成了两个人在这胡掰掰,这样很不好。欢迎好吹牛这一口的同好们,惊蛰到了,出来透透气。
胡掰掰,也是一个选择,只是国虫网的氛围,一向是走沉默是金的路子,
玩虫有多少意义呢?在开始前和结束后胡侃,?放鞭炮的民俗已被定为严重陋习,
蟋蟀这一民俗还有多久灭亡,?30年,还是60年?
先止于南,还是北?
中国人玩虫的基因,会遗传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