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79|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蟋蟀文化] 斗蟋缘【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7 17:0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俺百姓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南方渡过的。小时候,我家在南方一个宁静的小城里,  
和亲戚们七大姑八大姨表舅堂叔家的一群孩子们共度了童年。孩堤时代,俺比较顽  
皮,正好俺那表哥也是个淘气鬼,俩人脾气对了头,于是上树掏鸟蛋,下河捞鱼虾  
这等顽劣事一件也没少干。而于中更有一件难以忘怀的趣事:斗蟋蟀。  

江南水乡里的小城镇,青山绿水,一到夏秋季,正是:岸草平沙,柳袅烟斜,满树  
梨花,端的是人杰地灵的去处。据说从明清两朝代起,这里的居民便世代相传着斗  
蟋蟀的爱好。孩子们斗蟋蟀主要是为了好玩,而大人们斗蟋蟀则分品味和格调,俨  
然是一种雅兴了,并且更高一层次的,则直接和经济利益相关了。为何这么说?且  
听我慢慢道来。  

每年放暑假到了八月间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们这群小光头和尚便各自早早把家里的  
蛐蛐瓦罐清洗干净了换上新土,做为迎候蟋蟀的新居。然后带上铁丝网罩,捅扦,  
水桶等工具,到田间树边,灌木丛中,瓦砾堆旁,悉心倾听雄蟋蟀的浅吟低唱,悄  
悄接近蟋蟀的巢穴,再行抓捕。  

当然,视蟋蟀的巢穴之不同,捕捉方法也不一样。对于瓦砾堆里的蟋蟀,用的办法  
是“分割围歼”。对于田间土沟里的蟋蟀,则用“声东击西”法。对于树洞深穴里  
的蟋蟀,则用“水淹七军”法。而最难的是抓躲在墙洞里的蟋蟀,对此我们这伙小  
兄弟们有一绝招,基本上十拿九稳,方法我暂时保密。这些都是我们在长期的实践  
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从八月底至九月中,小伙伴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开始把各自养着的蟋蟀拿出来斗了。  
那时我家门前的一条街上热闹非凡。小光头们一个个窜进窜出,伴随着得胜蟋蟀的  
鸣叫声和孩子们的欢呼声,通常一个星期内就决出了谁家的蟋蟀是整条街上得胜的  
王者。  

孩子们斗蟀时,大人们通常不参与,偶尔有驻足者也是不旋锺即走。但是,渐渐地,  
不知从哪一年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发现每逢我们斗蟀时,就有两个成年人的影子时  
隐时现地出现在我们中间。后来我们才知道,正是这两个人和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  
一次偶然的交叉,从而完全改变了我们这几个孩子对斗蟋蟀的认识。  

这俩人一清瘦一魁武。清瘦者约三十出头而魁武者像是四十左右。  
(未完待续)  
在续第二节之前,先回答有网友在第一节后提出的关于如何抓躲在墙洞里的蟋蟀的问  
题。显而易见,难题是你不能因抓一只墙洞里的蟋蟀而把整堵墙都拆了。但只要你  
细心观察,你就能知道任何一只蟋蟀都喜爱吃新鲜的大豆,而且能闻到几寸远处的  
豆香。有了这个蟋蟀的习性为前提,就能抓到把巢穴建在墙洞里的蟋蟀了。这方法  
也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叫:引蛇出洞法。  

具体做法的窍门是:  

把一根约一尺来长细铅丝的一端头上穿上一颗新鲜大豆,让这颗作钓饵的大豆慢慢  
接近蟋蟀洞口。一般蟋蟀在闻到大豆香味时三分钟内必  
定探头出洞口寻找大豆。这时你要摒住呼吸小心地抓住铅丝另一端把穿了大豆的那  
一端逐步移离洞口,引导蟋蟀也一步步远离洞口,然后迅速堵住墙洞口。蟋蟀没了  
退路,就只能束手就擒了。这个方法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  

(续一)  

渐渐地,孩子们知道了那两个人的称呼。那个年轻青瘦者叫小青,而那个年长魁武  
的叫瞿叔。通常,只是小青穿梭往返于孩子群之间,从这一圈玩斗蟀的孩子们移到  
另一圈。瞿叔则远远地坐在某户人家的门前石阶上,手中夹一支烟,看似漫不经心  
却又若有所思地吐着烟圈。这小青倒也不仅仅是观看斗蟀的热闹,偶尔兴致来了,  
他会参与到孩子们中间,先对两尾即将开斗的蟋蟀仔细观察一番,然后再作一番输  
赢预测。我们初时对小青的预测颇不以为然,以为他不过是在我们孩子面前摆摆老  
资格,信口胡诌而已。可是后来却发现小青的预测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地准确,倒也  
八九不离十。  

等到小青和我们混得熟悉了,孩子们便时时主动邀请小青给我们即将开斗的两尾蟋  
蟀做个预测。虽然我们知道小青的预测很准,但我们常常不坏好意地期望小青的预  
测失败,尤其是被预测将要败落那一方的孩子,十分的不服而又满怀着侥幸胜出的  
希望。  

令我们惊奇的事情是发生在每当小青预测失败时,小青便会恳求双方孩子们暂时停  
止下一轮的斗蟀,而用手势招唤坐在远处的瞿叔。这时瞿叔便蹒跚而来,先对我们  
大伙亲热地笑一笑,然后就捧起蟋蟀罐对小青预测失败的那两只蟋蟀仔细端详。这  
个过程通常约五分钟左右。有时候瞿叔还会从随身带的提包里拿出个做工精致的放  
大镜,对着蟋蟀的头部仔细观察。通常,瞿叔看过蟋蟀之后,会对孩子们说一声:  
“对不起,打搅了,你们继续玩”之类的客套话,便转身离去。但也有几次,瞿叔  
在看完蟋蟀后并不即时离去,而是和小青一起静静地站在孩子们的圈外,一直等到  
孩子们要散场离去时,小青便会主动招呼某个蟋蟀的小主人,于是一场交易便发生  
在蟋蟀的孩子主人和瞿叔之间了。  

瞿叔和小青与我们孩子交换蟋蟀的所用物很少是金钱,而常常是一些孩子们喜爱的  
小玩意,如:盛蟋蟀用的陶罐,捕捉蟋蟀用的网罩,可临时存放蟋蟀的竹筒,以及  
供蟋蟀喝水用的陶瓷小水盆,等等。读者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小玩件。这些东西没有  
一件不是精心制作的,比如,那个供蟋蟀喝水用的月牙形陶瓷小水盆,上面常常印  
刻着微型的古代山水或仕女图,一看就知道不是当时社会(文革后期)出产的物件,  
而是解放前或更遥远的晚清时的产物。这些东西流传在民间乡间,也不知瞿叔他们  
是如何收购来的。  

当然,我们这些孩子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只知道这些玩意在市场上有钱  
也买不着,而玩蟋蟀时有了这些玩件就如锦上添花,很可以在别的孩子中炫耀一番。  
可以说,在这一点上,瞿叔和小青是吃透了我们这群孩子的心理的。不过有一点,  
瞿叔和小青在以物换蟋蟀时从不逞强胁迫,即使某个孩子不愿交换,瞿叔仍会留下  
个存放蟋蟀的竹筒作为礼物。久而久之,孩子们对瞿叔就自然盟生了一种信赖感和  
亲切感。  

或许正是由于瞿叔的洒脱而豪爽的性格吸引了我和表哥,以致在有一年的斗蟀季节  
里,当瞿叔和小青登门相求时,我们便慨然应允了。  

我也是一直到后来与瞿叔的交往中才知道在蟋蟀这个小小的具有灵性的昆虫身上,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天大的学问,知识和未解的疑问。  

(未完待续)  
[蟋蟀文化斗蟋缘【二】
[蟋蟀文化斗蟋缘【三】
[蟋蟀文化] 斗蟋缘【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3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4-7 17:06:12 | 只看该作者
朋友,好文好故事……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4:59
3#
发表于 2011-4-7 17:13:45 | 只看该作者
{:3_292:}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4:59
4#
发表于 2011-4-7 17:14:44 | 只看该作者
顶了在看,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0
5#
发表于 2011-4-7 19:21:0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0
6#
发表于 2011-4-7 20:01: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以后发连续的就在一个贴中,方便大家参看!

点评

版主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0
7#
发表于 2011-4-7 20:02:46 | 只看该作者
特别是原创贴,也方便我们评分!

点评

谢红旗兄帮忙四帖归一,以后我发类似帖子时,尽量都弄到一起  发表于 2011-4-8 11:50
8#
发表于 2011-4-7 22:13:41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快乐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1
9#
发表于 2011-4-8 10:43:1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1
10#
发表于 2011-4-8 11:04:4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小时候的喜爱,终生的情结.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1
11#
发表于 2011-4-8 11:51:43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1
12#
发表于 2011-7-8 16:13:5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1
13#
发表于 2011-7-8 16:23:51 | 只看该作者
顶!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2
14#
发表于 2011-7-8 17:32:4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2
15#
发表于 2011-7-8 18:07:2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2
16#
发表于 2011-7-8 18:13:5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兄台上座,请用好茶  发表于 2011-7-9 15:03
17#
发表于 2013-6-24 10:07:4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79:}
18#
发表于 2013-6-24 10:13:1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soso_e160:}
19#
发表于 2013-6-27 00:38:5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soso_e181:}
20#
发表于 2015-2-16 01:34: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红袍 于 2016-4-9 20:30 编辑

好故事!顶一个{: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21#
发表于 2015-2-17 09:32:18 |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4-7 16:35:20 | 只看该作者
好、送花
23#
发表于 2016-4-7 23:35:47 | 只看该作者
{:3_292:}{:3_292:}
24#
发表于 2016-4-8 05:33:39 | 只看该作者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25#
发表于 2016-4-8 05:53:18 | 只看该作者
顶;;;;;;;;;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1 01:56 , Processed in 0.13908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