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三朝捉将军------我的一次刻骨铭心的捉虫经历
二十几年前一次处暑,一场大雨过后凌晨两点多钟。笔者在本市(安徽马鞍山)一区的小平房捉虫已历一个多小时,没有大的收获,正准备转场,忽然间听到“咣咣咣”三声打锣般的大叫声,初秋雨后夜里的寂静瞬间被划破!当时穿着长衣长裤的我被凉爽的秋风一吹,陡然间打了个冷颤!!
呆立、屏住呼吸、竖起两耳、却辨别不出声音来自何方。黑洞洞的天空下,身旁两幢黑乎乎的平房不露半点星光,仿佛空气凝固了一般,唯有一两滴滴水声伴着我的呼吸证明着还有生命的存在......
“ 咣咣咣”,半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声音却来自半空当中,从间隔三排平房近十几米的方向发出。“咣咣咣、咣咣咣”随着伴有共鸣声响的、游移的、急促叫声寻到两排房子的入口,叫声则嘎然而止。啊,我的脚步声惊动了它!
等待,一根香烟抽完了;继续等待,又一根香烟抽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拿出第三根香烟迟迟没有点着,心想:马上就要叫了。然而,听到的却是远处象敲木鱼一样的连续不断的蟋蟀叫声......
“ 处暑三朝出将军”,当一个捉虫的夜行人听到这种质厚、亮响、激越的大叫声,怎能不让人砰然心动!蟋蟀这种微小的动物应天时,据地利,汲大地之精粹生命一秋。这场大雨是否冲击了它的巢穴?仰或在洞口亮翅餐风饮露?或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兼而寻找可爱的伴侣?.。。。。。。
头脑中快速闪动着一切存在的可能:有共鸣的、游移的、急促的-叫声---它有可能在巢穴的外面边走边叫,一方面寻找新的巢穴(大多蟋蟀出土后另觅栖息地,躲避天敌和自然灾害)同时亮翅呼雌。
想到这里,急忙打开电筒由近而远发现5-6米处有一堆碎砖头,近处一看表面上长满了青苔,这时一道亮光一闪,一只近五斟的大蟋蟀双须扫动不紧不慢地在堆角处慢慢爬行,见到亮光后速度加快,同时我的心跳也加快了,连忙把手电筒屁股塞进嘴里(那是一把老式大头三节电筒,现在恐怕叼不动啦),右手拿着罩子,左手试着阻挡它的进路,当我看到它粗长的双须蛇游一般在参差不齐的砖头上来回扫动时惊呆了,“好一条力大于身的虫子”!
此虫非常怪异,胆子出奇的大,并不跳跃,只是一味地快速爬行。 当你的手拦住它的去路时便迅速掉头朝另一个方向蛇行,探到缝隙快速钻了进去,惹得我连续跟在后面拣砖还是跟不上它的速度,如此来回折腾已有七八分钟之久,又怕又急(怕它钻进砖堆深处,急得罩子无从下茬)头上已是大汗淋漓。
好不容易拣出一小块空地,举着罩子的右手迟迟落不下去,嘴里的口水却裹着铁腥的气味不停地滴答着,列位看官你猜怎么着?
(这么巧,弟子来QQ邀我现在去捉虫,只好等捉虫回来再续,不然看到我口水批批的样子多不好意思。)
处暑马上到了,祝大家好运,同时也给自己打打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