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的一个普通农村里,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正上小学五六年级,那是村里相当落后,电站刚刚给村里供电,到了晚上家里除了一个照明用的灯泡,别的家用电器一无所有。到了夏末秋初的季节,屋子里面热的实在无法入睡,我和我的伙伴儿们也只能在院子里听大人们闲聊,这一天我三叔对我们几个说:“地里面现在有蛐蛐在叫了,不过现在还少,过两天我带你们到地里去捉,谁能捉到个子大的蛐蛐我用冰棍跟你们换。”我们听了以后急忙高兴的答应了。我们捉虫子也不是第一次了,捉虫的经验多少也有一点。况且地里面的虫子很多,捉到几条大虫子并不困难,对于分文没有的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那时捉虫的人很多,因为没有别的娱乐,电视机都还没有。谁的家里都可以看到装蛐蛐用的盆盆礶礶。人们把虫子养到中秋节便开始咬斗,赌注无非是一包或几包烟而已。斗虫一般在中午大家吃过午饭以后,谁的手里都有几条八厘大小的虫子,现在那样的虫子已经比较稀少了。要都开始了,人们只把虫子按大小简单分类配对,黄,紫,青三色俱全,直杀的天翻地覆,惊心动魄!那年斗到最后,重量级冠军是一条浑身金黄的黄大头披袍,它的个子和油葫芦相差无几,足有九厘上下,又宽又厚,一对大黄钳威风凛凛,一天之内连胜五场!在同一年,村子里的生产队散了,村里把地分到了个人手里,加上以后条件好了一些,家家都买上了黑白电视机,人们对斗虫的热情慢慢地冷了下来,只有我和我的伙伴儿和村里少一部分人仍然对此乐而不疲,每年都要抓一批。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两千年,有一天我的好朋友小魏对我说:“咱们市里面成立了一个虫友们咬小花的地方,以后我们的虫子就不用自相残杀了,我们可以拿到那里大显身手了。”就这样,两年过去了,每年都是夺得魁首。直到第三年,我们用一只左搭翅黄飞虎赢了我们市里城管局局长的一只红牙青,局长把我们叫到一旁对我们说:“小兄弟,把好虫子拿到这里咬,太委屈这虫子了,我这只红牙青是石家庄的朋友到保定咬大花得胜回来的虫子,虫子的须被刺光了才送给我拿来玩的,已经赢了几场了,没想到输到你们手里了,这样吧,我和我的联系一下,他如果有时间过来,把你们的虫子给他看一下,绝不会让你们吃亏的。”我们想局长也是一番好意,对我们也有好处,两全齐美。就这样我们就和几个石家庄的朋友认识了,他们带着我们的将帅之师东征西讨,捷报频传,我们也甚感欣慰,英雄总算有用武之地了。再不会终老乡里!由于那时我们没有手机,联系不太方便,什么时候来只能通过局长和我们联系,太麻烦他老人家了,这几年我们都买了手机,把手机号在这里给各位有意前来交流切磋的新老虫友留下:小李 13784407556 小魏 13930474624 小李 13284443089.
从去年开始,我们村由原来的是十几个捉虫的,现在已增加到几十人,而且周边村子里的虫友也很多,较好的虫子能抓到几千盆,我十几年的相虫经验是:以品种论虫,以神定虫。希望经验丰富的虫友交流指正。详情见个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