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吟戏秋》 赵王在燕京
七彩拼出百般色,
秋风送爽云飞过;
问君四季喜何种,
唯有金秋是收获!
八十年代初,文革结束后的时代,也是诸般传统文化复苏,方兴未艾的时候.
那一年,我刚好二十岁,初秋的一个周末,我象往常一样,到西郊的玉渊潭公园里,随家师作完早课后,骑上自行车跟随家师回家;家师是个十足的秋雅痴迷者,我也是自小喜好蛐蛐,所以,从三年前,跟随家师学艺时起,每年秋天,都要到家师的家里,帮着收拾蛐蛐罐子,喂养蛐蛐……。
家师住在城里,库司胡同里,一座标准的两进四合院,东南是院子的大门,北面正房五间,前出廊子后出刹,两面是东西厢房,院子里,东侧栽种一棵柿子树,西侧一棵脆枣树,时在早秋,树上挂着青青的果子,院子的中央,摆放一口荷花大缸,夏季已过,缸内已是叶残花榭,整个院子,收拾的十分干净,显得是那样的宁静安详.
我随师傅进得院来,我先奔水池,给师傅接好洗脸水,自己也洗了把脸;家师洗漱完毕后一边始审视蛐蛐,一边对我说道:你待会到房里给蛐蛐做的"饭";我嘴里应着,跟在家师后面一起看虫子;早秋,家师一般蓄养七`八十条蛐蛐,以后还会有人陆续的送一些,全部养在院里的南房窗台和墙根下的青石板上,家师好虫不好罐,再好的罐子,到他手里,该摔的时候,照摔不误.
跟着家师看了一会蛐蛐,我朝房里走去,刚一进门,"喵"的一声猫叫,吸引了我的目光,寻声望去,只见,房里沙发旁边,放着一个不大的纸箱,箱子里装着两只可爱的小猫,扒在箱壁上,东张西望的叫个不停;我走上前,轻轻的抱起一只,观赏着,雪白的绒毛,海蓝的眼睛,很是漂亮我朝院子里问道:师傅,谁送来的这对小猫,真好玩,象洋人,长着蓝眼睛,?!(当时,是我第一次见到波斯猫)家师在院子里回道:啊,这阵子院子里闹老鼠,刚好你老姑家的猫生了小猫,出了满月,就送过来一对,避避鼠;师傅接着说道:你做完了"饭",到后面的储物间里去看看,里面有个猫筐,把它找出来刷刷,好装小猫; 我应道:好的,知道了;我放下手里的小猫,动手做"饭"很快就做好了,端出来放在院子里晾着转身朝后院的储物间走去;后院的西厢房中的一间,是储物间,我推开房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霉潮的气味,迈步进门,四下打量,只见旧立柜,太师椅,床架子,书架,箱子,打捆的书籍,墙角还有十来个,一尺多高的花盆,堆在那里,花盆的土里,还带着早已枯萎的花枝;底面上落这一层陈年老灰,看来,是很久没人进来过了;我四处搜寻着猫筐,看到书架前,一个旧床单,盖着一堆东西,走上前轻轻的撩开一瞥,猫筐就在这盖着,筐里还放着一套,精装本的"毛泽东选集",把书拿出来,放在一边,提起猫筐,就在我转身的那一瞬间,目光扫过之处,墙角里的那堆花盆上。
|